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庶女攻略 2 >

第248章

庶女攻略 2-第248章

小说: 庶女攻略 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一学就会,一会就通,他很喜欢,如今让谨哥儿帮着他整理文书呢!”怕她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又解释道,“谨哥儿现在做的事好比是内阁的大学士——把军中各司、各卫的公文整理好后给龚东宁批示,然后再把龚东宁指示好的公文转给各司各卫,看似琐碎,却可以了解军中大事小情,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对他以后有很大的帮助。”又道,“达子这次既然得了手,这几年西北都不会太平了。战后,龚东宁多半会授兵部侍郎衔,任右军都督府都督镇定西北。他也有这个意思,想把谨哥儿带在身边磨练几年,然后再慢慢放手让他独挡一面也不迟。” 
言下之意,这次谨哥儿就不要上战场了,也不要争军功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龚大人考虑的极周到。”十一娘心里又舒坦了几分,眉眼间就多了几分明快。 
徐令宜看着,嘴角微微翘了起来,声音越发的柔和:“那你快睡一会吧!中午起来,我们一起用午膳,好不好?” 
十一娘“嗯”了一声,翻身睡了。 
徐令宜静静地坐了一会,才轻手轻脚地起身去了书房。 
十一娘睡得很沉,醒来的时候发现日头已经偏西。早过了午膳的时间。 
“怎么不喊我起来?”她问服侍她穿衣的冷香。 
“侯爷正犹豫着要不要喊您,结果宫里有内侍来,让侯爷即刻进宫,”小丫鬟捧了铜盆进来,冷香围了大帕子在十一娘的胸前,帮她捋了衣袖,“侯爷就让奴婢们别吵了您!” 
十一娘洗了把脸:“那侯爷岂不也没有用午膳。” 
“是啊!”冷香说着,含笑已端了燕窝粥进来。 
或者是躺久了,身子还有些软。 
十一娘用了燕窝粥,重新偎进了被窝:“让厨房准备着,侯爷一回来,就上膳。” 
含笑应声而去。 
不一会,徐令宜从宫里回来了,没换衣裳先坐到了十一娘的身边,“还在睡啊!用了午膳没有?” 
“用了!”十一娘笑道,“听说侯爷没来得及用午膳就进了宫,一定很饿了吧?您快去换件衣裳,我这就让小丫鬟们传膳。” 
徐令宜见她精神很好,笑了笑,转身去了净房。 
十一娘却暗暗奇怪。 
怎么徐令宜的笑容看上去有些勉强,难道是进宫的事不顺利? 
她的心又紧绷了起来。 
待徐令宜用完了膳,轻声道:“龚东宁的事,皇上怎么说了?” 
徐令宜神色一顿。 
十一娘已道:“我虽然会担心,可侯爷向来一言九鼎,你告诉我了,也免得我从别处听到些蜚短流长的,更惶恐。” 
这是将他的军呢? 
徐令宜无奈地笑,又不得不承认她说的有道理。 
“皇上留下了山东都司的登州卫、宁海卫、济南卫、平山卫的一万兵力给欧阳鸣,其他的兵力全归龚东宁指挥。”十一娘愣然,很快明白过来:“皇上是想让欧阳鸣戴罪立功?” 
“四十万大军,折损三分之二。”徐令宜沉声道,“欧阳鸣只有立军功,才有可能免除死罪。” 
皇上这样护着,还只是“可能”而已……十一娘心里闷闷的,突然想到了范维纲:“那范大人?” 
徐令宜目光一黯,半晌才道:“他要是与宣同共存亡,还可以既往不咎,现在……”苦笑着摇了摇头。 
十一娘听着心中一动:“侯爷,难道知道范维纲的下落?” 
徐令宜沉默了片刻,低声道:“他自杀身亡了!” 
十一娘倒吸了口冷气,过了好一会才狐疑道:“怎么没有听到消息?” 
徐令宜的声音更低了:“他有亲随来见我,让我帮他向皇上求情,希望能责不及家人。” 
十一娘不禁怅然:“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是先帝那会,说不定他也有机会领兵一万,有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徐令宜也有些感慨:“所以我有时候想,要么老老实实地呆在一旁,别介入庙堂之争;要么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经历数朝不倒。” 
十一娘看着他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不由抿了嘴笑:“那侯爷历经几朝了呢?” 
“三朝!”徐令宜见她难得好心情,逗了她开心。语气显得有些张扬,“从建武到永和到熙宁,我也算是三朝元老了。” 
十一娘望着他乌黑的头发,忍不住笑了起来。 
徐令宜趁机拉了她:“起来,你吃点东西和我去给娘问安去!” 
“嗯!”十一娘应喏,顺势趴在了他的肩头笑。 
身子软若无骨般,整个人都柔和下来,不同于往日的漠然。 
徐令宜笑着亲了亲她的面颊,把她横抱到了临窗的大炕上,帮她穿鞋。 
这还是第一次。 
十一娘有些不好意思:“我自己来!” 
徐令宜只是笑望着她:“蹬脚!” 
外面有小丫鬟的脚步声:“侯爷,夫人,晚膳来了!” 
十一娘忙穿了鞋,斜睨了徐令宜一眼。 
徐令宜在一旁笑。 
屋里的气氛变得温馨起来。 
丫鬟、媳妇子和婆子们都齐齐松了口气。 
冷香更是报了琥珀:“夫人和侯爷和好了!” 
琥珀冷了脸:“夫人和侯爷什么时候置气了?夫人不适是担心六少爷罢了。不可胡说八道。” 
冷香忙低了头:“奴婢知错。再也不敢了!” 
琥珀满意地“嗯”了一声,眼睛却朝着正屋望去,就见十一娘穿了件湖绿色的陵衫,鹅黄色的焦布比甲,耳朵上垂着赤金镶红宝石的耳坠,轻声说笑着和徐令宜并肩走了出来。 
十一娘也有日子没心情收拾打扮了,看样子,雨过天晴了! 
琥珀不觉嘴角绽开了笑容。 
太夫人看见十一娘也很高兴:“脸色好多了!” 
十一娘笑着帮太夫人续了杯茶。 
“身子骨好了就好!”太夫人没有喝茶,却捡了水晶盘里的樱桃吃,“你不舒服,我们端午节也没有过好。”太夫人对二夫人道,“明天我们去流芳坞划船吧?今年我还没有划过船呢!”像孩子似的。 
太夫人不比从前,去划船,身边得有孔武的婆子照顾着。 
二夫人征求意见似地望着十一娘:“要不,我们明天去划船去?” 
“好啊!好啊!”没等十一娘说话,五夫人已笑道,“这些日子大家过得心慌气闷的,趁着天气还好,我们热闹热闹!” 
十一娘却觉得天气太热,不过大家都想去,她自然从善如流,笑着应了,让姜氏安排划船的事,到了那天摇着团扇坐在凉亭里乘凉,看着二夫人、五夫人、英娘、冼哥儿、诚哥儿、庭哥儿、庄哥儿笑嘻嘻地在碧满湖里划船。 
清风徐来,她不由眯了眼睛。 
现在已经是仲夏了,西北的春节来的迟,可也应该来了。 
只要草茂盛起来,就是放牧的好季节,错过了这一季,就错过了这一年,龚东宁又捷报频传,那些达子应该都归心似箭了吧!那这场战争也应该很快能结束了! 
想到这些,十一娘心情更好了。 
在一旁服侍的姜氏看了,笑着捧了装着菱角、莲子的青花瓷高脚果碟:“母亲,南京那边送来的,您尝尝!” 
十一娘笑着拿了个菱角。 
碧游湖里传来庭哥儿和庄哥儿的惊呼声。 
冼哥儿带着两个侄儿把船划到了荷花丛里,两个小家伙正在那里摘荷花呢! 
姜氏笑着问十一娘:“听说龚大人连连告捷,六叔快回来了吧?” 
当着太夫人的面,大家都不敢说龚东宁任了右军都督府的都督,正领着贵州都司的人马在宣同打仗。 
十一娘颔首,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是啊,谨哥儿快回来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 取栗(中) 
五月二十日,龚东宁和欧阳鸣汇军;五月二十二日,囊东宁正式接掌欧阳鸣手中的帅印;欧阳鸣领兵一万,退到离燕京不远的大同卫所;五月二十五日,龚东宁整顿兵力,率十二万大军把宣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五月二十七日,龚东宁开始下令攻城;五月二十六日,宣同城破,俘获达子三万余人,杀敌九千余人。缴获马匹三千多骑。但达子首领朵颜却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向西北逃窜。尽管如此,消息传来,朝野欢呼,群臣纷纷上表为龚东宁进官封爵,让龚东宁在午门献俘,以显大周朝国威。 
“这样说来,战事基本上结束了!”十一娘放下手中的针线,笑盈盈地望徐令宜,“谨哥儿也很快能回京了。” 
“如果皇上准了龚东宁午门献俘,谨哥儿肯定是要跟着回来的。至于是在城外驻扎,还是跟着龚东宁进城,那就说不准了。但不管怎样。悄悄见上一面是没什么问题的。…”徐令宜心情也很好,一面说,一面坐到了十一娘的身边,瞅了瞅绷在绣花架子上的白绫,道:“这字屏绣了很多年了吧,怎么还没有绣完?” 
“有空的时候就绣两针呗!”十一娘抿了嘴笑。 
徐令宜只是觉得眼熟,并没有放在心上,端起十一娘喝了一半的茶盅啜了一口。道:“从前只觉得龚东宁英勇善战,没想到,这家伙还挺机灵的。”颇有些感慨。 
知道儿子平安无事,龚东宁又是儿子的顶头上司,十一娘对他的事自然很感兴趣:“此事怎讲?” 
徐令宜笑道:“朵颜逃往西北,龚东宁没有下令趁胜追击,甘州有四川都司的五万兵马驻扎,龚东宁也没有下令围剿,分明是留着欧阳鸣去收拾残局。可见在揣摩上意这方面。他做得还是不错的。我原来还担心他到了燕京不适应,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他说着,想起雍王。他们一起弄了个银矿,龚东宁进了京,雍王也会对他多加关照吧!还有贵州总兵的人选,雍王肯定也会插手的! 
“龚东宁这样,也算是大器晚成吧?”十一娘笑道,“可见人的机遇也很重要。” 
徐令宜颔首,正想跟她讲几个军中的例子,有小厮跑了进来:“侯爷,宣同府八百里加急。” 
外院的人都知道谨哥儿现在跟着龚东宁,宣同府的八百里加急。自然不敢有片刻的逗留。 
徐令宜也是时时关注宣同的战役,闻言立刻道:“拿过来。”坐在那里看了起来。 
十一娘凑了过去。 
不过扫了一眼,她脸色大变,失声道:“这是什么意思?”,笑容也从徐令宜的脸上敛去,他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小厮看着情况不对,忙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冷香几个看着。也互相使着眼色,跟着退了下去。 
屋子里安静下来。 
“看样子,皇上是想让谨哥儿借着这次机会攒些军功,”徐令宜的叹息声清晰可闻,“只是这手笔也太大了些,只怕谨哥儿吃不消……” 
龚东宁信中说,监军内侍得了皇上的秘旨。要他指派谨哥儿为同知,和派驻扎在大同卫所的欧阳鸣一起围剿西逃的朵颜。 
大局已定,西边有四川都督和甘州卫所的兵力,朵颜身边只有一千兵力,欧阳鸣手里却有一万的兵力,而且朵颜做为达子的首领,不管是被杀还是被擒,都意义重大,可立头功。欧阳鸣还好说,毕竟是做过征西大将军的人。谨哥儿别说是领兵了,从开战到现在,连战场也没有上过,只不过是龚东宁身边的一个书吏。不管是经历和资历都不足以做欧阳鸣的副手。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地抢功嘛! 
就算不懂行军布阵的人听了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何况五军都督府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和朝庙上那些老谋深算的权臣! 
那些御史可不是吃素的! 
如果开始就摆出抢军功的姿态,固然会让那些欲血奋战的将士不满。可至少卑劣的真诚。不像现在。卑劣得虚伪,更让人不齿。 
一旦人品受到怀疑,谨哥儿以后又凭什么在军营里立足?就算有一天他做了总兵,又怎么统领手下的将士? 
“皇上这是在害谨哥儿呢?还是在抬举谨哥儿?”十一娘嘴角泛苦。“既然是秘旨,能不能装做不知道?不是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 
“不太可能……”,徐令宜摇头,“龚东宁马上要进京了。他不会在这关键的时候惹皇上不高兴的。他写信给我,也只是跟我说知会一声,让我知道这其中的缘由,给我一个交待!” 
“也就是说。龚东宁也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十一娘沉声道。 
徐令宜没有做声。 
十一娘心里突然烦躁起来:“难道就没有其他什么办法?总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谨哥儿就这样跟着欧阳鸣去西北吧?”,徐令宜想了想,道:“你去趟都江公主府吧!跟公主说说,看能不能让公主劝劝皇上。既然是秘旨,到时候再指派他人也说得过去。”又道,“我给龚东宁写封信,让他拖两天。”,十一娘也觉得不错,甚至想着,要是公主那里说不过去,就进宫去求皇后娘娘,总之,不能让谨哥儿跟了去。 
谁知见到公主,公主笑道:“我就知道舅母会来找我!”笑容里透着小小的得意。 
十一娘愕然:“难道是公主………” 
“三皇兄说了,舅舅想着那千古的清名。不管谨哥儿。那我们来管好了。”公主点头,眼睛笑成了弯弯的弦月,“在皇兄跟皇上说的时候,皇上还不同意让谨哥儿做同知,说他年纪轻,只让做个百户,还我进宫求了母后,母后亲自跟皇上说,皇上这才同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