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毛乱起,一切毁于战火。小蕊一门十余口,尽皆死于乱军之中,只有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侥幸逃出生天,随着大队难民,一路向北,颠沛流离,吃了无数苦楚,最后竟然给她走到了北京。
这算是一个奇迹。回头想一想,实在要感激过世的父母,当年一时心软,没有替她缠足,不然,小脚伶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活着走到北京。
原来小蕊幼时,一缠足便哭闹不休,力竭声嘶,至于昏厥。试了几次,都是如此。父亲视这个独女为掌上明珠,实在狠不下心来,便说:“罢了,罢了!”
母亲发愁:“这……将来可怎么嫁人啊?难道……去给人家做小不成?”
父亲“哼”了一声,说道:“真嫁不出去,就一辈子守着爹娘好了,也没有什么不好!”
不过,到了京城,不代表就有活路。地冻天寒,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小蕊,终于昏倒在路边。
她瘫倒的地方,正正在宣武门天主堂门前马路对过,当时的“司铎”艾布纳。发现了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子,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她。
北京有四大教堂,俗称“东堂”、“西堂”、“南堂”、“北堂”。其中的“南堂”。就是这座宣武门天主堂,由明万历朝时候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建,乃是北京城最古老的天主教堂。
不过,利玛窦手创的天主堂,只是一座小小的中式四合院。插上一具十字架表明身份而已。艾布纳“司铎”的这座“南堂”,规制宏伟,地道的欧洲巴洛克风格,乃是顺治朝由掌钦天监事的德籍传教士汤若望翻建于原址,康熙朝一次重建,一次大修,雍正朝再大修了一次,才最终定型的。
道光十八年,宣宗下旨禁天主教,天主教堂统统被收归朝廷。辛酉之变后。按照条约予以发还,艾布纳就是罗马教廷派来“接收”这个“南堂”的。
小蕊就留在“南堂”帮佣。
艾布纳很喜欢这个聪慧伶俐的女孩子,有空的时候,就教她英文、法文、拉丁文,还有简单的科学文化知识。几年下来,小蕊熟练地掌握了英文,法文、拉丁文也算“粗通”,其余的“西学”,亦颇有所得。
从天堂跌入地狱,又从地狱中爬了出来。过回了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小蕊心满意足。她没有更高的要求,就这样做一个女佣,平平静静地过完一辈子就好了。
可是。她的人生,注定平静不下来。
艾布纳被梵蒂冈调往其他教区,接任“南堂”司铎的,就是留着一部红褐色大胡子的庄汤尼。
庄汤尼一到任,就发现这个小女佣,居然还是一只迷途的羔羊——这怎么可以?
事实上。艾布纳也曾问过小蕊,要不要入教?小蕊婉言谢绝了。艾布纳性格温和,不以为甚,这个事儿,就搁开了手。
但庄汤尼不同。他的性格,激切偏执,觉得教会对这个小姑娘有活命之恩,她却不肯皈依天主,真正是岂有此理!
冲突就此展开。每次争吵,庄汤尼总是一副咆哮帝的模样,不但脸红脖子粗,而且张牙舞爪,似乎随时就要动手打人了。他身材魁梧,面目狰狞,不但粗言秽语,口水还屡屡喷到小蕊的头发上,叫小蕊既恐惧,又厌恶。
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庄汤尼发了狠,他声称,若小蕊还继续受魔鬼的迷惑,他就要把小蕊关起来,向上帝忏悔,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放出来——一辈子想不明白,就一辈子关着!
以小蕊对庄汤尼的了解,这个家伙,真干的出这样子的事情。她无暇细想,觑了一个空子,冲出了教堂。庄汤尼勃然大怒,拔足便追。一个姓文的通译,阻拦不及,也慌忙自后赶了上来。
法源寺和“南堂”,都在宣武门附近,距离并不算远。小蕊原本想着,进了法源寺,佛门净地,庄汤尼总不能再强凶霸道。不想一奔进轿子胡同,却发现法源寺山门紧闭,竟不得其门而入。这个时候,庄汤尼和文通译,已经一先一后赶到了。
*
*
白氏平静地说道:“请问大师,这位小蕊姑娘,同贵教堂,签了卖身契吗?”
庄汤尼一愣,说道:“这个倒是没有。”
“那么,嗯,那个……‘劳动合同’呢?”
庄汤尼和文通译,没想到这位年轻的贵妇人,居然晓得“劳动合同”这回事,不禁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几位身披锦衣袈裟的中国大和尚,却是一脸茫然。
“呃,这个,也没有。”
“这么说,小蕊姑娘就是‘自由身’了。”
顿了一顿,白氏继续说道:“那么,是留是去,去向何处,自然听凭本人自便——小蕊姑娘,你自己的意思呢?”
小蕊哭道:“回夫人,他们那个教堂,我是打死也不回去了的!求夫人垂怜,留我在府上……做一个粗使丫头——小蕊做牛做马,报答夫人的大恩大德!”
白氏转向庄汤尼:“小蕊姑娘的话,大师听清楚了吗?”
庄汤尼急了:“这……这实在太荒唐了!我不能同意!”
白氏淡淡一笑,说道:“大师是哪国人士?”
“我?我是法国人。”
“那好,若大师有什么异议,请贵国公使馆向我们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交涉。或者,请贵国公使直接来找我们贝勒爷,也是可以的。”
庄汤尼和文通译又是大大一愣。
原来,在华天主教会,直辖于罗马教廷,并不归西洋各国政府管理。不过,因为梵蒂冈在中国未设“机枢主教”,也没有“办事处”一类机构,所以,在华教会和中国政府、人民一切纠纷,暂时委托法国公使馆代管。
这一层,白氏其实并不晓得。她以为庄汤尼是法国人,若和中国人有了纠纷,自然是法国公使出面交涉。但在庄汤尼和文通译听来,却以为她在这方面“门儿清”,不由大为惊讶:这些事情,不少身居高位的中国官员还糊里糊涂着,她一个妇道人家,竟然一张嘴就“切中肯綮”?真正不得了!
“若贵我两国朝廷,”白氏说,“都以为小蕊姑娘该回去贵教堂,我自然无话可说——不过,眼下我却是要带了她走的。”
庄汤尼大急,展开双臂一拦:“不可以!”
哪里轮到他“不可以”?一个扮成仆人的近卫团卫兵肩膀一拱,比他高出一个头的庄汤尼,便一个趔趄,向旁边撞撞跌跌好几步,差点摔了个跟斗。
“对了,”白氏止步,回首一笑,“这几年,小蕊姑娘的饭食银子一共是多少,请大师算了出来,我叫人给贵教堂送去。”
于是,庄汤尼和文通译两个,便眼睁睁地看着白氏带着小蕊,一大帮子人,香车怒马,扬长而去。
*(未完待续。)
急事,今天请假一天,明天两更还账
如题。明天两更,第一更上午十一点左右,第二更傍晚五点左右。
*(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反转
关卓凡回府之后,白氏和明氏,第一时间,将这件事情告知了他。两姐妹本来心里忐忑,怕关卓凡怪她们冒失唐突,不想关卓凡静静地听完了前因后果,脸色舒展开来,大拇指一翘:“好!这个事儿,你们办得漂亮!”
顿了一顿,拿十分欣赏的眼光,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两个女人,含笑说道:“我倒不晓得,两位嫂子,竟是巾帼英雄一流人物!”
白氏和明氏对视一眼,都看见对方的脸儿红了,心里面却是异样的妥帖。
关卓凡提着气,等着法国公使过来提出“严重抗议”——他真心希望法国人过来找他麻烦的。
可是,关卓凡失望了,法国人并没有露头。
事实上,事发当天,庄汤尼一离开法源寺,就去了东交民巷的法国公使馆。本来,在天主教务上面,法国人最喜多事,可是,这个事儿不同:小蕊没签卖身契,没签劳动合同,也没有入教——根本就是“老鼠拉龟,无处下嘴”。
再者说了,为了这么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同中国政府的首相,发生直接的冲突,也不是生意经。
不过,法国公使表示,可以为教堂向关亲王方面追讨“经济赔偿”——就是白氏说的“饭食银子”。
庄汤尼的脸皮倒没有这么厚——那么搞,还能叫“做慈善”了吗?传了出去,“南堂”的名声往哪里搁?再说,真要追讨什么“饭食银子”,他也不需要法国公使馆出面,那个“镇国夫人”已经主动有所表示了。
最后,庄汤尼只好空着手,怏怏而归。
小蕊就此在贝勒府呆了下来。
开始的时候,因为小蕊通文墨,白氏派她专门侍候书房的差使。关卓凡很快就对小蕊大表满意。白氏隐然觉得,关卓凡对这个小姑娘,似乎另有心思。于是顺水推舟,就派了小蕊做了贝勒爷的贴身侍女。
当然,小蕊进书房之前,她的出身来历。军调处是“起过底”的,一如她自己所说,严丝合缝,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法源寺山门前这一出,在当时的北京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法源寺镇国夫人义救孤女”,甚至被编成了说书段子,书场、茶馆、酒楼,讲传一时。
这个事儿,对关卓凡来说,起到了非常正面的舆论加持:一是,从洋鬼子那儿,硬生生“虎口夺食”,国人自然舒心畅意,痛快叫好。二来。一部分守旧卫道之士,素来明里暗里,攻击办洋务的,“崇洋媚外”,甚至“交通外夷”——之前的恭王,现在的关卓凡,皆不能免于此类明讦暗诽。法源寺的事儿出来,这班人的说嘴,就响亮不起来了。
这三来嘛,这一类“拔落难孤女出火坑”的事儿。本来就是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戏码。
真如明氏说的:“做错了事才会惹麻烦,若做对了,只有好处,哪里有什么麻烦?”
第四点。则是关卓凡方面,暗中主动加以引导的:这个事儿,换了哪个朝廷官员来办,说不定都无所措手足,可是,镇国夫人一介女流。却“有理、有力、有节”的办了下来,洋人一个屁都放不出来,何故?
这都是因为镇国夫人和关贝勒是一家人,耳濡目染,晓得洋人关窍所在,因此打蛇打七寸,一出手,洋人便动弹不得了!所以,若要在洋人面前自尊自强,就必须“知己知彼”,就是说,必须“张开眼”,“走出去”,不然,对外边的天地,一头雾水,和洋人打起交道来,一脑子浆糊,就只有被人欺负的份儿了。
*
*
白氏“婉拒”小芸出洋的第二天晚上,关卓凡把安排小蕊留学的想法,对白氏说了。
白氏无法掩饰她的惊讶,脸上的表情,复杂而微妙。
不过,自然是没有异议的——包括认小蕊做“妹妹”。
“可是,”白氏试探着问道,“这样一来,是不是……就不好再叫小蕊做丫鬟的差使了?”
关卓凡想,俺们可以不叫这个差使做“丫鬟”嘛,改称“生活秘书”,如何?
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却不会这么说。
他笑了一笑,说道:“这倒不必,你叫她白吃饭,她反倒心中不安。”
白氏就不再说什么了。
次日,事情发生了变化——不是小蕊的事情。
晚上,白氏一进书房,关卓凡就发现她的神色有异:眼睛红红的——又哭过了。
关卓凡吓了一跳。不过,仔细觑她的神色,和前天的倒不大一样:并没有那种绝望伤心的意思,而是在困惑、茫然之中,混杂着一丝莫名的欣慰——总之,非常复杂。
关卓凡拉着她的手,坐了下来,叹了口气,说道:“双双,你不能见天儿地哭啊!你这不是拿我的心搓来揉去吗——我怎么受得了?”
白氏的脸儿红了,抽出一只手,轻轻打了关卓凡一下,然后抿了抿自己的头发,说道:“没有心思和你说笑。”
顿了一顿,轻声说道:“小留学生的事儿,我跟……小芸说了,她……自个儿,倒是……愿意。”
啊?!
关卓凡睁大了眼睛,微微张开了嘴。
轮到他“张口结舌”了。
白氏苦笑说道:“我想,这个事儿,全然瞒着她也不好,总是要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