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张乐儿一直很殷勤,她银铃般的声音不断的响起,给林氏和李氏介绍着富足村的环境,又说了说她们两家房子的区别和各自的好处等等。
杨氏不善于招待富贵的夫人,所以在问过林氏和李氏喜欢吃些什么之后,就往旁边厨房去忙活了,冯氏也是不太会招待的人,勉强对话了几句,要不是林氏一直从中不断的找话说,场面会很尴尬。
不多时,杨氏就端着一个大盘子走了过来,里面摆着的是绿皮红瓤的西瓜,已经用井水镇过了,吃起来凉爽爽的,最是去暑气。
请林氏和李氏吃西瓜之后,杨氏就拉着冯氏一块儿到厨房干活去了,等进了厨房,两妯娌才彼此看了一眼,如释重负的吐了口气。
杨氏便蹙眉,有些不悦的说:“沁儿这孩子主意太大了,不声不响就带了郑夫人和刘夫人回来。”
冯氏却叹息了一口,方才在堂屋时她就看明白了,低垂着头,闷闷的说:“哪里是沁儿的主意!算了,总不是那种难伺候的人,今天准备煮些什么菜?”
一提起招待的菜,杨氏就犯愁了,苦着脸说:“我哪里知道今天有贵客,家里根本没有什么好菜,这一时半会又不能去哪里买和借,我打算去杀一只鸡,再炒几个农家小菜算了,她们天天山珍海味吃惯了,没准吃些农家小菜才稀奇。”
“这倒也是,要是打算在咱们两家住上几日,再从俊峰手里买几只肥兔什么的,总归是有菜招待的。”冯氏随口说着,手脚也不得闲,两个人不需要分配商量,搭手干活十分的默契。
随着杨氏冯氏的忙活,厨房那边也飘来阵阵香味,这菜香又参杂着周围树木的清香味,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独特而朴素的感觉。
林氏和李氏在休息片刻之后,就开始在附近走动,张乐儿热情的在旁边解说介绍着,张沁儿时不时也会补充几句,等走到池塘水榭亭子处时,恰好也略微有些累了,张沁儿便请林氏李氏她们进去休息一下。
几天没有回来了,张沁儿便下意识的看四周的农作物如何,池塘边上的桃树依旧枝叶翠绿,池面上的荷叶如绿伞一般浮着,衬托着数朵或白或粉红的荷花。
此时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大多数是盛放的状态,但是也有许多还是花骨朵,粉红的花苞如箭一般指向苍穹。
风起,云动,鱼跃,水波粼粼,那一圈圈水纹在阳光的反射下十分的耀眼。
池塘再过去又是两个池塘,只不过一个只有少数荷花,一个却完全没有种植荷花的,在边上就是圈养鸭子的地方,那边张沁儿没打算带林氏李氏过去,毕竟牲畜的腥臭味很重,怕她们两位不适应。
林氏和李氏坐在水亭上纳凉,身边并没有丫头扇风,也没有冰块降温,但是山林中吹拂过来的风最是舒适,林氏笑着说:“这些荷花明明是从我家池塘里移植过来的,但是就是觉得长的不一样了,看来不同的风水养不同的花啊。”
“我瞧着倒没有什么不同。”李氏狐疑的看着林氏,若真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郑家的荷塘是特意挖出来赏景用的,边上的石头都是特意从外地选出来的,哪里像张沁儿家的这般,都是随便挖出来的黄土,只有在一个地方用山里的长石头填着方便落脚洗东西。
“花还是那样,就是感觉不同,在这山脚下的池塘,又没有外物遮挡,让人有一种空旷的感觉,这就是不同了。原本我家算大的,没想到这荷花放在这里,才猛然觉得我家小着呢。”林氏笑着说,她眼睛望向远处,空旷的群山连绵不断,山云缠绕在山峰上,一片苍翠绿意。
张乐儿在这边陪着,张沁儿就瞧着郑成凯正站在一株桃树旁边,似乎在打量着桃树长势,便走了过去,问着:“今天又不是休沐,你怎么也一起过来了?”
郑成凯瞧了一眼林氏,见她们没有注意这边,才低声说:“今天武师的母亲生病,他要回家伺奉,我就说去山里打猎,练习弓箭。”
张沁儿恍然,说:“难怪见你带着弓箭来的,待会吃过午饭,你就去?”
郑成凯点头,又瞧了林氏那边一眼,极有意思的笑着说:“我娘很少出门,你倒是请的动她。”
张沁儿当即白了他一眼,对他自然不要客气:“我家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知道?也不知道劝着点!”
“哪能呢,我娘只是不爱走动,却不是娇贵的人,偶尔来这乡下走走,也好。不过原本还想带你一起上山打猎,现在怕是不行了,就劳你招待我娘她们了。”郑成凯笑嘻嘻的说着,又提起昨天的事情:“我听说你今年养鸭子就是算好会有蝗灾的?”
“呸!谁希望有蝗灾呢?我这叫未雨绸缪呢!”张沁儿眼睛一瞪,眉目张扬,她在这边和郑成凯说话,林氏那边也恰好瞧见,不由得抿唇一笑。
☆、250。第250章 :感兴趣
吃过午饭,郑成凯就骑着马上山去了,后来听说刚好在山脚下遇到周光勇,便一同上山打猎去了。
杨氏和冯氏陪着吃过饭,因为不太会招待贵客们,加上地里还有活没有做完,就到外头干活去了,只让张沁儿和张乐儿陪着林氏李氏在村子里走动。
不过午时的阳光最是毒辣,林氏站在屋檐下,看着外头火辣辣的阳光,心就有些悚了,正在迟疑的时候,张沁儿就过来说:“虽然乡下的房子用具不如县城里的好,不过好在房间多,席子和薄被子也是崭新干净的,我看伯母两个还是先午睡休息吧。”
林氏便点头,说:“以往在家里也是要午睡的。”
又问一旁的李氏:“你也一同睡一睡,等日头不那么晒了,我们再出去走走。”
不等李氏答话,张乐儿已经抢着说:“刘夫人到我家去睡吧,房间早已经打扫好的了。”
李氏眸色闪过一抹暗笑,很随和的说:“那就去吧。”
张乐儿领着李氏到她家去了,张沁儿就领着林氏到准备好的房间,这房间窗户用的是薄如蝉翼的轻纱,既能够挡住蚊子,又透风舒服,加上房间不是朝东迎日,内里倒不是太热。
林氏站在门口粗略的打量了一下房间,不觉点头,赞叹着:“这房间布置的虽然不华丽,倒也让人舒服,好了,你也不用在这里陪着我,我自己稍微睡会就行。”
以往林氏身边都有丫头服侍,这回为了方便,她和李氏都没有带丫头过来,这做些什么,自然得自己动手,等张沁儿离开之后,林氏就把门关上,走到床边上略坐了会,便觉身子乏的很,躺下睡着了。
张沁儿并没有去睡,林氏和李氏到了自己这乡下地方来,要是一时睡过了头,人起来了,也没有去招待总是不好的。
福儿有几日没有见到她了,就和福儿在房间里说着闲话。
无非就是这些日子村里发生的事情罢了。
“爷爷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尤其到了这夏天,我每次去老宅那边,都看爷爷一副没有精神的样子,倒是大伯的造纸作坊生意好的很,天天开工干活呢。”
“爷爷的身体真的一直不好?”张沁儿有些诧异,虽然知道张老头的身子怕是毁了,但是心里总想着也许过段时间就会好了。
“是很不好呢,我听爹说,村里的人已经开始在议论了,怕是爷爷的身体差了,不能再当里正了。”福儿整个人斜躺在窗下的竹床上,一双天足未着鞋袜,俏皮的翘着晃荡,一派天真无邪的模样。
里正职位虽小,但是要处理的事情也比较多,下则要处理村务,上则要去衙门把应当的差事办好,要是里正的身体一直不好,又衰弱下去,是不再适合当里正了。
不过对于这点,张沁儿倒是不太担心,原本扶持张老头当上富足村的里正,也是为了自家能够很快在这富足村立足而已,于是就说:“我也觉得这个里正不做也罢,省的东家有事,西家扯皮,都得爷爷去一趟,等不做这里正了,爷爷的事情少了,也好养养身体。”
“哎,姐,我听说村里人大多数还是支持田爷爷的。当初我们家和田爷爷家打对台时,就险些是田爷爷当了里正呢。”
“田爷爷倒也是一个仗义的,又习过武,身体比我们爷爷硬朗多了。”想起田老头,张沁儿觉得他来当这个里正也好。
姐妹两个说了会闲话,时间已过去半个时辰,福儿也习惯这会儿出门帮着张志仁驱赶鸭子去村里吃蝗虫,自从蝗虫渐渐多了起来,张志仁就把原本圈养的鸭子每日驱赶着朝村里绕一圈。
张沁儿一个人也无聊,先去林氏午睡的屋子外边看了看,发现林氏还没有起来,就起身去了厨房,打算看能不能弄点新鲜的吃食出来。
正准备着呢,元绣娘忽然过来了,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子,里面放着几样糕点,笑着说:“我听说你们家有贵客来了,怕你娘一时没有准备,特意做了一些点心过来。”
张沁儿朝那篮子看了看,发现这几样点心都是特意用点心模子制出来的,模样很是俊俏,看色泽应该是栗子糕和糯米糕。
栗子糕倒也罢了,糯米糕还有些许桂花的香味,让人闻着就心里喜欢。
接过篮子,张沁儿谢过元绣娘的好意,又请她进屋喝水,却被拒绝了。
“我就不去了,家里还有事情呢。”元绣娘摆了摆手,原本家中就有事,只是临时听说张家来贵客了,这才匆忙把糕点做了些出来送过来。
张沁儿送元绣娘出门,又重新回到厨房,先找出两个精致点的盘子,把点心按照花样子摆好,倒也十分好看,这才放在柜子中备着。
等林氏午睡醒来之后,张沁儿也刚好做了一些炸土豆片,炸好之后就用油纸包裹,这样不容易潮湿不脆。
“你怎么不午睡?在这里弄些什么呢?”林氏站在院子里,恰好看到张沁儿。
“伯母你醒来了,要用青盐漱口吗?”张沁儿领着林氏去用青盐漱口,人一旦小憩之后,口腔就有股味道。
林氏也是习惯精致生活的人,当下也不拒绝,等漱口之后,才觉得果然舒爽了许多,又见日头已经不那么炎热了,就起了出去走走的心思。
张沁儿陪着林氏一路朝张乐儿家走去,也不知道这会儿李氏午睡醒来了没有。
刚进了张乐儿的家,就看到李氏已经在张乐儿的陪同下在看乌桕蚕呢。
秋季的乌桕蚕已经孵化出来了,不过此时还小,幼小的乌桕蚕正在啃食乌桕叶,一只乌桕蚕还小,但是一群蚕啃食乌桕叶时,还是会发出沙沙的声响。
李氏家中虽然经营锦绣绸缎庄,但是这养蚕的事情却是头一回见识,颇觉几分有趣。
看见林氏过来了,忙笑着说:“快过来看看,这什么乌桕蚕比起那些桑蚕有意思多了。”
林氏走了过去,也凑在一旁看着,发觉乌桕蚕和桑蚕果然不同,也起了心思,拿一片乌桕叶去逗弄着那蚕。
“这乌桕叶比桑叶硬多了,这么小的蚕怎么就吃的下呢?真是奇怪。”尽管冯氏已经选了最鲜嫩的乌桕叶,可是乌桕叶还是比桑叶硬的多,林氏第一回瞧见,有些惊讶。
“这乌桕蚕是野生的,桑蚕是家生的,自然是不同,不过这东西也好养,山里头一大片乌桕林,就不需要再栽植桑树了。”张乐儿笑着说,看了一会乌桕蚕,就带着林氏和李氏朝村里几个风景还算可以的地方走去。
盛夏干旱的村子实在也没有太多好看的地方,不过好在这些乡下风景对于林氏和李氏来说都是新奇的,倒也觉得还行。
正走到桃花岭的脚下,就看到张志仁和福儿正在这边驱赶鸭子吃蝗虫。
张志仁远远的给两位夫人打过招呼,福儿倒是凑过来说了说话。
林氏看着鸭子们在草丛中寻找着蝗虫,一旦发现就猛地拿嘴去吞食蝗虫,那些硕大的蝗虫不多时就成了鸭子口中的美食了。
这么一看,林氏才觉得这个富足村的蝗虫数量确实不算多,就点了点头,说:“看来驱赶鸭子吃蝗虫倒也是一个法子,不过还是希望今年可不要再发生蝗灾的好。”
“只要尽早用鸭子食蝗,肯定就不会再发生蝗灾的,我家在林子村也还有地呢,等明日我爹就要送二百只鸭子过去,省的那边蝗虫多了,影响收成。”张沁儿笑着回答,看着鸭子们吃的欢快,心里也高兴。
林氏忽然想起一件事,问着:“我听成凯说,你家今年种了很多甘蔗?种这么多甘蔗做什么?”
“去年种了一些甘蔗榨糖,发现还不错,所以就想弄一个榨糖作坊出来,我们村里人手多,除了农忙,大家也挺闲的,妇人还能够做些针线活,但是汉子们就没有事情做了,要是我这榨糖作坊开起来了,村里的人也有的事情做了。”
☆、251。第251章 :相处
“原来是要榨糖啊?现在糖价贵,要是真能够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