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随喜[完结] >

第34章

随喜[完结]-第34章

小说: 随喜[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姨娘,你我之间深知对方底细,我们才是应该站在一阵线的,如今大爷全心全意对待夫人,心里哪里还有我们的存在,难道你就不打算争了吗?”妙雪伸手替郭静君拉高软被,轻声细语地说道。

    “我已有大爷的孩子,就算不争,将来也是正经的姨娘,你呢?无名无份的丫环。”郭静君嗤笑,她岂是傻子,这时候她根本没有赢了罗惠云的胜算。

    妙雪的目光落在郭静君的肚子上,“就算生了出来,这孩子也不是养在你名下,你也就是替别人生的孩子,又有何用?”

    郭静君恨恨刮一眼刀过去,“谁抢我孩子,我就跟谁拼命。”

    “你还以为这里是红香楼吗?你已经不是可以任意妄为的花魁了。”妙雪冷笑提醒,人不能总活在自我的想象中,既然已经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就必须遵循另一种规矩。

    听到被故意遗忘在记忆深处的地方,郭静君再忍不住滔天怒火,“闭嘴!就不怕别人知道你也是婊子养出来的贱丫头吗?你今日究竟想来作甚?”

    妙雪无所谓地笑,“我是从那里出来,但我还是清白之身,姨娘你可不一样,若是被大爷知道你曾对他下了药,让他误以为你是处子,你说,你下场该是如何,将来就算生下儿子,你还能被正经抬进门吗?”

    “你威胁我?”郭静君气得脑仁抽痛。

    “只是想跟姨娘你说清楚,你我只能互相扶持,不能彼此陷害,大爷虽然与夫人如今恩爱非常,但我却以为不然,只要外面传言风波过去,大爷自然记起你我,到时候……”妙雪笑了笑,“就看姨娘你可还有当年手段了。”

    郭静君心头怒意方平了一些,若有所思地拧眉。

    妙雪站了起来,打开放在桌面上的竹篮,“姨娘以前最喜欢吃蜜酿青梅,昨日我出去了一趟,特意给你买了一些,可要尝尝?”

    郭静君微眯起双眸,看着妙雪笑盈盈的脸,突然笑了起来,“若不是我了解你这贱人心思,我今日定是被你糊弄过去,你想毒害我没了孩儿,还不够资格,带着你的东西滚出去。”

    “姨娘为何这样说?”妙雪端着蜜酿青梅的手僵了一下,疑惑地看着郭静君。

    “我还能不了解你吗?若真要和我互相扶持,怎会趁我不备勾引大爷,我真听信你的话,只怕这青梅一旦吃了下去,我这孩子也就保不住了。”郭静君冷冷地笑道,若不是这贱人说她昨日出去买了这青梅,她几乎就要相信了。

    自己带出来的奴才怎么会不了解,这妙雪可没有那么好心,特意去给她买青梅,没有好处的事情这贱人从来不做的。

    “既然姨娘不相信我,我也不勉强。”妙雪将青梅放回竹篮,“那我就先告辞了,此后,我们井水河水不相犯,姨娘有姨娘的手段,我也有我的谋算,希望别最后彼此为敌才好。”

    说完,妙雪提着竹篮施施然离开,慢慢走出偏院之后,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回到后罩房,才长长地吁了口气,立刻就将竹篮里的青梅取了出来,尽数倒在了屋子后面水沟里,嘴角扬起一丝得意的笑。

    她自幼被卖入红香楼为奴,若不是一步一步走得小心翼翼,用尽方法接近郭静君,利用她避开老鸨要将她开苞的危险,如今的她只怕早已经成为人尽可夫的娼妓,她活得那么卑微,就是为了保住自己仅有的尊严。

    怎么能在活得那么辛苦,逃离生天之后,又被郭静君轻易弄死……

    不争不抢不夺,容易,但她绝不会坐以待毙。

    只有先下手为强!

    ********

    且说这边关娘子到门外接陈姑妈的事情。

    巳时三刻的时候,就有到城门去接陈姑妈的小厮先跑回来回话,说是大姑奶奶已经进城了,如今已经到了街头。

    关娘子笑着领了数个丫环道门外去迎接陈姑妈。

    陈姑妈嫁的虽是商贾之家,但家境不错,且如今新帝不同前朝,并没有限制商贾的行动和穿着,商人的地位比前朝要提高了不少。

    关娘子刚走出大门,就见到一辆杉木制成的马车缓缓停在了门前。赶车的车夫从车辕跳了下来,放下脚凳,车厢里钻出一个身形微微发福的妇人。

    “大姑奶奶。”关娘子笑着迎了上去,她也只是在嫁入关家的第一年见过陈姑妈,此后八九年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不禁有些心戚戚然,感叹时光流逝。

    陈姑妈皮肤稍显暗沉,比关娘子矮了半个头,身形圆润,长得还算端庄清秀,关家的子嗣都长得好看,偏就大姑奶奶长得不像逝去的关老爷也不像老夫人,倒是和先祖母有些相似,都是又矮又黑的。

    “大嫂。”陈姑妈未语已经泪落,“想不到还能有再见面的机会。”

    关娘子牵住她的手,也是红了眼圈,“怎么会没有机会,还年轻着呢。”

    “哪还谈得上年轻,倒是你,还跟以前一样,没什么变化。”陈姑妈有些羡慕地看着关娘子,嫁给商贾之家到底操心易老些,她和关娘子明明同龄,可自己看起来却好似苍老不少。

    “杏儿不是一起同来吗?娘可念着你们呢。”关娘子拭了拭眼角,当着丫环下人的面总不好太失态。

    陈姑妈这时才想起还在车里的女儿,急忙回身撩起了窗帘,“杏儿,赶紧下来见过你大舅母。”

    话音刚落,车厢来就传来不悦的抱怨声,一个穿着桃红色小袄的梳着双髻的小姑娘就探出头来,圆圆的脸蛋,一双狭长的丹凤眼,鼻子稍微嫌大,嘴唇也有些宽,此时正不耐烦地嘟着嘴儿,扶着陈姑妈的手下了马车。

    陈姑妈捏了捏她的脸颊,“这不是见着你大舅母太高兴了吗,才把你这小丫头给忘记了,快见过你大舅母。”

    这小姑娘自然就是陈姑妈的女儿陈杏儿了,听了陈姑妈的话,她撇了撇嘴,才将脸转向关娘子,有些随意地行了半礼,“杏儿见过大舅母。”

    “真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大姑奶奶,还是别让娘等太久了,我们赶紧进去吧。”关娘子心中对陈杏儿有些失望,但想到究竟出身商贾,礼数上难免有些疏于教养,心中也就释怀了。

    陈姑妈想起自己的母亲,心中也充满思念,立刻就点头答应。

    关娘子便吩咐小丫环和婆子们将陈姑妈的行礼都搬到上房去,不忘叮嘱她们要小心搬动,莫弄坏了箱子。

    往上房走去的时候,陈姑妈和关娘子一路挽手轻声细语浅谈着,多是称赞关娘子命好,如今能跟着丈夫享福,虽然比上不足,但好歹也是个官家娘子,比起普通的商人之妇,不知要好上多少。

    言语中总是有抱怨当年嫁得不如意的意思,关娘子只管听着,也不发表任何言论,说起了老夫人这些年如何思念她的事情来。

    走在她们身后的陈杏儿却是四处张望,眼底毫不掩饰的失望和不屑让不时回头关心她的关娘子有些无奈。

    这陈杏儿也实在缺了教养,哪有姑娘到了别人家里到处张望,实在显得有些轻浮。

    到了上房,尚未走近内屋,陈姑妈已经大喊了一声阿娘,哭声悲戚,来不得等丫环撩起帘子,她已经自己撩帘跑了进去。

    老夫人刚一听到女儿的声音,早已经泣不成声,“我的儿……我的儿……”

    陈姑妈扑身在老夫人怀里一顿的大哭,母女俩这么多年没见,也实在难免情绪激动,关娘子看着她们相拥而泣,想起自己也是十载没见到亲生母亲,悲从心来,眼泪也是止不住地掉下来。

    坐在一旁的随喜有些无措地看着整个屋里的人都在抹泪,虽然她见到陈姑妈并没有什么激动高兴的感觉,但还是不得不假装拿手帕拭了拭眼角,余光正好扫过同样不怎么激动的陈杏儿。

    果然还是同记忆中一样,还是那个让人生不出好感的样子,随喜在心里暗自决定,一定要努力和陈杏儿保持距离,不能跟上一世一样,傻乎乎地以为人家真的愿意和她这个表妹交好,实际上只是当她是丫环指使着。

    陈杏儿好似发现随喜在观察她,丹凤眼一转,狠狠地瞪了随喜一眼,趁着大家不注意,还扮了个鬼脸。

    随喜对她微微一笑,对于陈杏儿这种幼稚的条形并没有放在心上,虽然她还是得喊陈杏儿一声表姐,但她也是两世为人了,怎么能和一个小女孩计较。

    陈杏儿看到随喜的笑容时,更觉得碍眼,撇过头不去看她。

    关娘子也上前去劝住了老夫人和陈姑妈,再这么哭下去是要伤了身体的。

    老夫人好不容易止住了眼泪,拉着陈姑妈挨在身边,问起了这些年的生活来。


正文 第五十六章 表姐(下)

    屋里的人不少,陈姑妈是个爱面子的,并没有一股脑儿说她在陈家生活,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夫婿待她挺好,儿女双全也乖巧,只是路途遥远,家中翁姑不认孙子跋涉,所以只带了女儿来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这才注意到随着陈姑妈一起进来的小姑娘,是个长得和陈姑妈七八分相似的女娃,老夫人仿佛见到小时候的女儿一般,激动地让陈杏儿走动她身边。

    “杏儿,赶紧给外祖母请安。”陈姑妈急忙叫道。

    陈杏儿已经收起了眼底的不屑,乖巧地走到老夫人面前,“外祖母。”

    老夫人将陈杏儿搂进怀里,“乖,乖,都这么大了,我的心肝……”好不容易止住的泪水又是落了下来。

    陈杏儿伸手擦拭着老夫人脸上的泪水,“外祖母不哭,不哭。”

    老夫人拿着手帕拭了拭眼角,“不哭不哭,今天这么高兴,是不能哭的。”

    “老夫人这是喜极而泣。”关娘子在旁边道。

    “没错没错,是喜极而泣,我盼着这天都不知盼了多久。”老夫人笑着道,然后将手上的玉镯子拿了下来塞到陈杏儿手里,“这是给我外孙女的见面礼。”

    那是老夫人最喜欢的镯子,玉质通透青翠,一看就知价值不菲,陈姑妈眼睛亮了起来,嘴上却道,“小孩子哪能收这样贵重的物件,娘,您会宠坏她的。”

    陈杏儿紧紧拽着玉镯子不让陈姑妈拿回去,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

    老夫人不在意地道,“什么贵重不贵重的,给自家孙女还计较这个。”

    “杏儿谢过外祖母。”陈杏儿讨好地道谢。

    “乖!”老夫人笑着点头。

    陈姑妈又让陈杏儿给关娘子行礼,刚刚在门外只是简单见面,还没正式行礼呢。

    关娘子给陈杏儿的见面礼是一支彩色琉璃蝴蝶簪,陈杏儿掂在手里和玉镯子对比了一下,小嘴撇了撇,“谢谢大舅母。”

    对于女儿这种小家性子,陈姑妈似乎不以为然,目光落在一直安静不语的随喜身上,诧异地看着随喜的眼睛,“这是……随喜了吗?”

    关娘子知道陈杏儿定是嫌弃珠簪比不上老夫人的玉镯子,心中暗自摇头并不计较,只觉得小孩子太过势利并非好事,听到陈姑妈问起随喜,她脸上露出温柔的笑,“随喜,给大姑妈请安。”

    随喜脸上带着娴静的甜笑,“随喜见过大姑妈。”

    陈姑妈怔愣地看着随喜的眼睛,明亮,纯净,像是一口洁净的井水,又像雨后的天空般湛蓝干净,不是说大哥的女儿眼睛是睁不开的吗?不是个瞎子吗?

    那陈杏儿在听到随喜的时候,也疑惑地看了过去,原来这就是阿娘曾经提起的那个瞎子表妹,哪里是瞎子,那眼睛比她的还大还要亮。

    嫉妒,在陈杏儿的心里衍生。

    看出陈姑妈的疑虑,老夫人笑着解释,“前些日子眼睛睁开了,这不看得见了,还得了青居真人的眼,在跟前学了半个月的道。”

    听老夫人的语气,是十分疼爱随喜了,以前还曾在信中抱怨过这个孙女是个不祥之人,转变得真快!陈姑妈心里暗咐着,一手拉起了随喜,啧啧赞道,“长得真是水灵,长大之后必是大美人,怎么会没福气。”

    竟然还能听青居真人讲道……陈姑妈看着随喜的目光愈加好奇。

    随喜柔顺地被陈姑妈拉着小手,脸上恬雅的笑容不变。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端雅的气质,自己的女儿远远比不上,陈姑妈打量着随喜,暗叹果然家教不一样,教出来的女儿也是有区别的。

    从怀里摸出一对样式新颖的绿松石簪花塞到随喜手里。

    随喜看向关娘子,关娘子含笑点了点头,长辈给的见面礼若是不收,便是不尊重了。

    “谢谢大姑妈。”随喜收了簪花,褔了福身道谢。

    陈姑妈拉着随喜称赞她乖巧懂事,对关娘子笑道,“虽然没有儿子,但有了这么好的女儿,还能有什么遗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