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姬-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也知道,驿马监前日里才收到了飞鸽传书,说襄王爷似乎寻找了张氏,连昔日永清大长公主之子也与他们一起出现在房县一带。郧阳民变,朱永大都督所率的朝廷大军还未赶到,叛军们差点夺取神农山为据点,还是他们帮着当地的守军打败了乱党。襄王虽与陛下亲厚,但毕竟是楚留香之子,回京之后若见到相府被夷为平地,不知该与他如何解释?”
朱见济淡淡一笑,侧目向刘永诚:“刘爱卿有何高见?”
刘永诚一撩袍子单腿跪下正要回话,皇帝已经一抬手:“欸刘爱卿年时已高,莫再拘礼了,此处没有外臣,卿等都坐下说话。”
听皇帝这么说,臣子们自然都很高兴,觉得被皇帝当做了心腹,于是除了怀恩依旧站着外,另外三人都庄重地跪坐到了皇帝案几的对面,这才与他齐眉。
“皇上,怀恩公公的顾忌虽有道理,不过臣以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刘永诚本是十分矍铄的面上因着流放的折磨清减了不少,中气倒还十足,“楚贼总有一日要除去,这一次彭伦将军好不容易令昔日追随楚留香督造大炮的几名大匠作瞒着他们的耳目造了数百门大炮,要想神不知鬼不觉调入京师已是不易,况且今夜鞭炮烟火通宵达旦,也不至于太惊扰了百姓。眨眼之间就可以拔去这颗钉子,如若坐失良机,一则不知要等到何时,二则若被他们惊觉,只怕……”
朱见济微微一笑。
刘永诚长跪而起,伏地顿首道:“臣已是行将就木之人,多蒙皇上圣恩惦念,此事不论成败,但请皇上下旨说是臣私自行动,若是顺利杀了楚贼,皇上也不能去担诛师的恶名,若是万一被他侥幸逃脱,他也只能冲老臣发难……便是襄王回朝,也不能对皇上怎样”
刘聚和徐有贞也忙与他一起伏地表忠心,徐有贞还忙献策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除了楚老贼之后,皇上应立即下旨召楚玉回京,然后在宫中布下天罗地网,将他一举击杀”
“呵呵。”朱见济这一次笑得比较畅快,身子稍稍往前一探:“徐爱卿,那你认为何人可以担当击杀襄王的重任?”
楚玉的武功早在少年时就传遍了朝野,那是在千军万马中都可以来去自如的人物,说要杀,除非他自己束手就擒,否则还真是个难题。
不过徐有贞到底混了多年,略一思索,便回道:“臣以为,襄王不适合以朝廷出面诛杀,不若私下里以重金聘请江湖杀手,或使毒药等等,他死在江湖人手上,世人也不会诽谤皇上屠杀功臣。”
一旁低头站了半天的陈准终是听不下去了:“徐大人离开京城日久,想是不清楚襄王的能耐了,此计说起来容易,咱们又上哪里找一个杀手杀得了他的?便是毒药之类,他回京来若见到相府王府毁于炮火,恐怕也下不了吧?”
却说那刘聚的姐姐正是安国公府里的正牌夫人,无巧不巧,襄王府的三夫人孙敏便是嫡出,算起来倒是他嫡亲的外甥女。听说要把襄王府也一道给平了,便道:“皇上,那万象园中的三夫人孙氏是孙太后娘家的侄孙女,与皇后也甚是交好,能否让娘家寻个由头,把她给接出来?”
朱见济抬眼“哦”了一声,调子上扬,似乎对他的提议很是意外。
刘聚正自后悔,一旁的刘永诚已呵斥了一句:“为皇上效忠?怎能顾念裙带关系孙氏之母是你姐姐,也是我的侄女,皇上尚不忌着我们与楚家是姻亲,你倒说出这番糊涂话来”
刘聚连忙伏地请罪。
“快起来罢朕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哼你们与楚家是姻亲,朕倒还是他们家的女婿呢”
几名臣子奴才们听见皇帝竟然调侃自己,语调轻松,压在心头的大石也觉轻了不少。
“徐有贞,你家女儿不会出什么纰漏罢?你速速使人去盯着那老贼今夜死不死,关键不在于那些炮火,倒在于她了,你明白么?”
“臣遵旨”徐有贞磕了个头,有鉴于适才刘聚为外甥女求情的前车之鉴,将心一横,道:“臣交付小女毒元宵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她真相,只说替皇上办成了差事,就为她另觅如意郎君,炮击相府的事臣只字未提。她是**,臣虽一直对她最是宠爱,但此事非同小可……便权当她为朝廷尽忠了还望皇上体恤臣的一点父女之情”
说着他就伏地痛哭,瞧上去倒是心疼得了不得。
朱见济离座扶起了他,满是激赏地拍拍他的双肩:“朕知道徐爱卿的忠君爱国之心,放心去罢”
徐有贞抬袖拭了把眼泪,朝其余人一一拱手,领旨去了。
他前脚刚一踏出大殿,刘聚就回头道:“纯属干嚎,此人擅会演戏,他膝下有八个女儿,自然少一个不少了皇上莫叫他蒙蔽了臣倒担心他家女儿会不会坏了大事”
“世上最亲莫过父子骨肉,女儿也是一样。从前齐桓公说未食过婴儿之肉,不是有个易牙烹了自己的小儿子献给主上加餐么?齐桓公以为忠,管仲又是怎么说的?”
怀恩平静地答道:“管仲说,‘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
“是了。他连自己的子女都不爱,怎么又会忠君?可惜当日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最后还是重用易牙、竖刁二人,结果晚年他二人作乱,填塞宫门,筑起高墙将之活活饿死”朱见济负手在殿上缓缓踱着方步,“徐有贞想牺牲自己的女儿博宠,其心险恶,今夜大事一成,就令尚铭派人去他府中取了他首级罢”
本来刘永诚、刘聚他们正担心徐有贞又受重用,此时听到皇帝的决断,忙伏地拜道:“皇上圣明!‘
+++++++++++++++++++++++++++++++++++
网络出了问题,现在才发,谢谢各位亲的粉票和打赏
二六一 恩威并济 借刀杀人
成绶帝摆摆手,恰巧听到外头传来笃笃笃三声梆子响,便走至刘聚面前道:“戌时三刻,时候差不多了。刘都督速去提督京师九门,分遣诸将,听到响炮之声后即率十万御林军直奔京畿凤凰城,持兵符命当地守军一分为二,一半迁往左军都督府帐下沈阳右卫,另一半即日赴右军都督府帐下贵州都司报道。”
刘聚接了陈准递上来的兵符铜牌和怀恩袖里拢的密旨,顿首去了。
大明朝统兵的将领是没有擅自调动部队的权力的,自明太祖开国以来,设立了五军都督府,虽有统兵之权,但调遣部队办事,需得兵部奉旨才能动,连统御的将领也是临时任命。故此许多将领都是临时工性质,根本驾驭不了自己统帅的军队。
可偏偏近在京师眼皮子底下的这支二十万大军从前年元宵跟随襄王进京起,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如今虽然朝中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基本上换了人,但这支军队几乎全由鞑子兵组成,是少年楚玉征战蒙古诸部时投降的外族兵丁,为首的也是鞑官,战斗力强,团结得很,一般只听襄王号令,他人不可轻易取代。故此在没有杀掉楚留香之前,皇帝是不会轻易下旨去调动这支部队的。
刘永诚见皇帝调兵遣将很有明君之风,老怀大慰,双目炯炯落在少年天子光洁的容色上,不觉浮起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他自幼入宫被派服侍当年的郕王朱祁钰,有一次背着几袋大米被当时的小王爷看见,发觉他力气奇大,就让他修习武艺跟随在旁。后因征战延绥之功,先帝晋封其侄子刘聚为宁晋伯,并得了世袭的恩惠,他自己也高任御马太监。那刘聚得任高爵,倒多赖这个叔叔。对一个太监来说,皇帝对他家族的知遇之恩,令他铭感五内、没齿难忘。故此对小皇帝,他一直也是忠心耿耿。
如今看到自己多年呵护下的幼苗栉风沐雨长大成材,怎不老怀大慰
朱见济自然也注意到刘永诚的目光,俯下身子双手将他扶起:“马翁,辛苦了大半辈子,该享享清福了,待大事一毕,朕准你衣锦还乡,去家乡祭奠先人,四处看一看。”
刘永诚小名马儿,此前小皇帝对他虽也甚为礼遇,却从没这么叫过他,而且内官奉圣旨还乡的隆恩古来未有,闻言不禁更加激动,几乎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了。
朱见济附到他耳边说了一阵话。
刘永诚才惊愕地抬起头来,道:“将武林大会提前至春闱之后?而且在京中举办?”
皇帝点点头。
“京畿重地,来了那许多江湖人物,只恐不太安全啊陛下”
朱见济胸有成竹地一笑道:“襄王不是发了布告约战薛霖么?再说明日楚留香的死讯就瞒不住,他还不回京奔丧?徐有贞别的计倒不可取,不过利用武林大会除去此人,倒值得计议。”
刘永诚这才明白皇帝的真实用意,又是心服,又是感慨。
“你下去想个万全之策,最好是一石二鸟。江湖人势力太强了,对朝廷也不是好事”
刘永诚唯有连连点头的份。
朱见济便命陈准亲自搀扶他下去安歇,刘永诚却生怕今夜出了意外,自请前往督促彭伦等,皇帝自然点头允了。
殿内只剩下成绶帝和怀恩主仆二人,朱见济命怀恩草拟好各种封赏的旨意,还命特赐刘永诚“旌忠”匾额,待明日朝堂上发布,怀恩还待说什么,他却亲自秉了案上放的一个烛台,步入了内殿。
怀恩见皇帝也没有让自己跟随的意思,便埋头开始拟旨。
隆禧宫的东次间一度是楚玉和泠然起居之所,楚玉朝务繁忙,泠然呆的时间自然更长些。可不管朱见济如何吩咐奴才们不许移动此处的一桌一物,久无人居的宫室还是透出了异常的冷清。
他的目光落在条案上一长排的礼盒上。
尽管室内只有一灯如豆,他也可以如数家珍地在心底报出盒子的数目,甚至里头装的是什么。
这些,是那一年过年泠然得的新年礼物,名义上虽有一盒黄金说是赐给襄王的,但他心系的一直是另一个盒子里头的六龙三凤冠。
朱见济将烛台搁在条案上,一一打开眼前的盒子。
那面七宝琉璃镜是他偶然有一次赏给身边服侍的汪碧晴的,她用做新年礼送给了泠然,这提醒他曾答应那跟他一般大,有些显得老成,有时又天真得像个孩子的丫头,要册封碧晴和沅儿为妃……
他盯着宝光流转的六龙三凤冠看了许久,轻轻从另一个盒子中取出一件绣工精湛,款式奇特的女子贴身小衣,缓缓地凑到脸上磨蹭着。
再次得到疑似泠然已经被楚玉找到的消息之后,向来镇定的少年天子内心里也不淡定了。
楚玉这个人,他自小是又敬又畏的,虽是拜了他为兄,实际上皇帝心里并没有半点手足之情。
他的光芒太耀眼。
还有,他不该生为楚留香的儿子。杀了他的爹,却留下儿子这种傻事,成绶帝是绝不会干的。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
他再次盯着六龙三凤冠叹了口气,喃喃道:“希望你还好好的,朕心目中的皇后,非你莫属。”
正出着神,殿外响起了清脆的女子声音。
朱见济目光一闪,复又端了烛台步出大殿。
怀恩已收了他书写的东西走出殿门口,不一会又折返回来禀告:“皇上,是皇后在外头求见,宣——还是奴才挡驾?”
朱见济转头轻飘飘地扫了眼玻璃窗外黑麻麻的夜色,等待也相当无聊,有鉴于今夜就要与楚家见个分晓,以往在楚天娇面前掩饰的种种突叫他很不是滋味,急于让她第一个知道事情的结局。
他想看看那个娇矜的女子脸上露出惊恐万状的表情,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成绶帝自掌大权之后,对楚留香塞给他的皇后不冷不热,总是极力设法躲避的,是以怀恩见在这么关键的夜晚竟挥手示意放人进来,愕然片刻,才晃过神。
楚天娇本也担心被皇帝寻什么借口挡在门外,在大殿外来回走着,倒也忘记了冷,只是跟着她来的宫女太监们都已冻得瑟瑟发抖。
听到怀恩恭谨地说“皇后娘娘,皇上有请。”的时候,她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喜出望外,然后赶紧将手炉递给从人,回身自宫女手上接过一个瓷盅,压抑住绷不紧的面部表情,轻快地踏入了大殿。
她身后的清秋和诗倩正要随行,怀恩已放下手中的帘子,表无表情地盯着她们。
两个丫头不敢在怀恩公公面前造次,怏怏地退下,同了其他宫人站在殿前吹风冒寒。
隆禧宫正殿上,成绶帝负手背对着门而立。
楚天娇一时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口吻与皇帝说话,揣度他既出现在隆禧宫,总是念及往事,故此掩饰住自个儿的兴奋,微带几分惴惴地道:“皇上,元宵佳节切勿伤神,臣妾知道皇上不喜欢吃甜食,便下厨做了几个小小的元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