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孝康章皇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琬潆批阅,这个时候倒是没有人在风头上说什么了。在有些人,特别是一心反清复明的汉人蠢蠢欲动的时候,能有人主持大局,还是可以接受的。
孝庄命人看住了顺治,绝对不允许他剃发。顺治也跟着绝食抗议,一定要遁入空门。孝庄也够狠,命人熬了参汤,定时强行灌给顺治喝下。更不要说满汉大臣一批一批的跪求顺治打消主意。更有人开始估量下一任君主的人选。琬潆抓住军权不放松,爱星阿在得知顺治出家的事情后,就再次向琬潆表示忠心,连带着董鄂家也频频示好。琬潆觉得爱星阿还是比较能信任的,而且除了他,自己也留了后手。琬潆淡定的白天和众妃嫔一起去说服顺治,晚上抓紧时间处理奏折。淡定的命宫外的人手,加紧探看众大臣的动向。
孝庄火速召溪森的师父玉林秀来劝阻。当在外游历讲禅的玉林秀星夜兼程赶回京城的时候,已经距离顺治绝食五天了。玉林秀不像溪森那样狂热,他同样虔诚信奉佛教,但是无疑要理智清醒的多。玉林秀说:“度化迷途之人皈依我佛,固然是功德一件。但是世俗的权利一旦失控,苍生难免再临战火纷乱。为一己之功德置苍生百姓于不顾,这又岂是我佛慈悲之道。溪森大错特错!”玉林秀清楚,一旦顺治出家,无论继位者是谁,佛家都难免为皇权所厌弃,又再何言传道布教。他保证一定全力阻止顺治。
顺治在乾清宫偏室的小佛堂里念经。玉林秀先和顺治说,机缘未到,放弃职责置万民于不顾,纵然我佛不弃,但恢恢天网已有罪孽加身。又劝顺治,如果一心向佛,无须剃发,佛在我心,可为俗家弟子。见顺治已有动摇,但仍未放弃。野史记载,玉林秀起身道:“溪森为吾徒,顾一人而不顾万民,度君主而毁弃苍生,此道焉可长耶?吾欲以火刑加诸其身,是天下僧众有所明悟而不入歧途!”
顺治十分敬重溪森,自然不忍他被烧死。玉林秀下令叫徒弟们架起柴堆,将溪森架在上面。溪森犹自不悔,作偈语说:“大清国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顺治无奈妥协,答应再不提剃发出家之事,为俗家弟子,念经诵佛。
吉日格勒之前被顺治一脚踹在肚子上,当时吐血。不久顺治闹出家,又强撑着来劝。这会子又支撑不住,病倒了。孝庄很是堤防琬潆,怕琬潆动手脚,命皇后移到慈宁宫养病,让自己信任的太医开药调养。琬潆一笑置之,暂时没工夫理会她。
顺治从郑成功攻打南京起一直劳累有心,又经历了大悲大痛。裁撤议政王大臣会议不得实施,又对世事灰心,更何况有绝食了好几天。也是病歪歪的,和吉日格勒不愧是难夫难妻。顺治觉得身体不好,便决心立储。孝庄和顺治道:“皇上春秋鼎盛,何须早立储君?若非要立储,二阿哥为长,甚为合适。”顺治根本懒得搭理了。听从孝庄的一些臣子,自然上书请立二阿哥为太子。满洲亲贵王公也有意见分歧,大部分清楚顺治的心意,和佟家关系不错的,效忠琬潆的,都以子以母贵为由,请立三阿哥为太子。而还有一部分觉得二阿哥母族地位卑微,不会使外戚做大,威胁自身的利益,同样支持二阿哥。
金珠的父亲董鄂大人,很有危机感,害怕福全的外公那一支董鄂氏将来取代自家成为宗族族长嫡支,拉拢了一匹大臣鼎立支持玄烨。琬潆担心夜长梦多,虽然把握很大,但是不想等待朝堂大大臣争吵出结果。和顺治道:“臣妾不争高位,但是总不能不为玄烨着想一二。琬潆本只想着一家人平安就好,但是看如今的情况,若是玄烨做个逍遥亲王也是不能了。否则新君即位,怎么容得下玄烨。”顺治安慰道:“琬潆不用担心,子以母贵是祖宗规矩。而且终是支持玄烨的大臣更多,再说朕岂会立福全而不立玄烨。”琬潆哭着道:“总是女人胆子小,臣妾夙夜担忧。”又附在顺治耳边低语几句。
顺治连声称赞妙极,温言和琬潆道:“实在是朕对不起你们母子。只是朕虽未剃发,心已在佛门,而且也觉得身体一日不必一日。以后养育玄烨,辅佐朝政就靠你了。玄烨天资聪颖,以后一定会做到朕做不到的事情,也会好好孝顺你的。”琬潆扑到顺治怀中,哭道:“皇上是不要臣妾和玄烨了吗?臣妾会好好教养玄烨的,就是福全和常宁几个,臣妾也会视如己出的,只求皇上莫要再说这样的话。”
顺治十分欣慰,心中有了一翻计较。去和孝庄道:“朕想过了,国赖长君。朕年幼,所以当时受尽多尔衮欺压。实在不愿意重蹈覆辙,所以想传位于兄弟。康亲王杰书,年方十五,仁爱贤德,朕欲立他为太子,不知母后意下如何?”孝庄十分震惊。她本来也并不是真的想要二阿哥成为太子,一是福全确实争不过,二是福全也没有玄烨聪颖。开始那样说,不过是为了压制琬潆,希望以答应立三阿哥为太子作为筹码,借机达成一些条件,比如不许佟琬潆干政或是永不废后之类,最好是把玄烨带来慈宁宫抚养。可没想到顺治是想传位兄弟。杰书即位,自己又算什么。当即道:“自古传位兄弟是祸乱之端。你素来疼爱玄烨,难道舍得让他将来地位尴尬?就以祖制,母以子贵好了。”
顺治下旨,传召天下,择吉日册立皇三子玄烨为储君。顺治对于孝庄的用心和态度一直很怀疑,十分担心自己将来不在了。孝庄会因为琬潆是玄烨生母而容不得她,又觉得琬潆贤惠,到那时估计不是孝庄的对手。思虑许久。
顺治单独召见了宗室中几个地位较高的亲王和朝廷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臣。世祖实录记载:“时,世祖召见诸王与重臣,曰,皇三子为储君,朕欲尊其生母之位,当何如?”当时众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被顺治单独召见来的,都是有权有位,或是心腹大臣。想要尊贵她的身份?羲贵妃已是贵妃之尊,还可以说更进一步,成为皇贵妃。但她现在又是储君生母,再进一步,就只有……皇后了。
没有人敢答话。这话不好回答,要是答应了,就是摆明撺唆皇上再次废后。如果反对的话,谁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反对?储君生母,就是将来的皇太后,出口反对不是摆明了结仇吗。而且皇上现在无心政务,羲贵妃帮忙批阅奏折。要报复很可能都不用等到三阿哥即位。顺治看着诸大臣,问:“嗯?你们心里怎么想的,说一说。”顺治声音不大,当时诸大臣机会出了一身冷汗,比以前顺治大发脾气的时候还有担心。又是半响无话。
最后济度出列道:“汉人讲究一夫一妻多妾。而咱们满人有三妻四妾之说,即为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发妻持家,平妻在旁辅佐,偏妾则要尽心伺候夫君与三房夫人。平妻待遇等同于原配妻子,生出孩子视为“嫡出”。若羲贵妃娘娘有大贤德,皇上可立其为平妻。”
顺治大声道:“好!济度所言你们可听到了!有谁反对!”见众大臣并不出声反对,继续道:“在这里的有宗室,管着宗人府的。也有礼部的大臣。现在就拟旨!”众大臣不反对,但是代表赞成,只是暂时没有更好的结果了。顺治不给他们反悔思考的余地,立刻就要坐实了这件事。
又道:“今朕应诸大臣之请命,立三宫皇后。中宫博尔济吉特氏,入宫多年无子,朕念其无功无过,加封中宫惠安皇后。
“景仁宫羲贵妃佟氏,贤宜淑德,育有一子一女,加封东宫昭敏皇后。已故承乾宫皇贵妃董鄂氏,柔顺恭谨,深得朕心,加封,加封西宫端敬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三宫皇后俱为朕妻,无高下之别。岳乐、鳌拜,你们两个现在拟诏,朕即刻用印,发布天下。”
皇后居住的虽然是长春宫,但是为了表示她是发妻,封为中宫皇后。琬潆居住的景仁宫属于东六宫,自然封为东宫皇后。乌云珠生前居住的承乾宫虽然也属于东六宫,但是已经先封了琬潆,所以就封她为西宫皇后。
然后命令岳乐和鳌拜到皇后哪里传旨,济度和索尼到景仁宫传旨。又命人传召天下,择吉日更改宗人府玉牒。礼部准备金册玉印和封后大典。像这种进封大事,是不能随便让太监传旨的,必须由身份尊贵的王公大臣颁布诏书,方能显得尊重。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jj又抽了。 本来我这一章码出来的时候,时间就已经不早了。它还敢不给我发。
哼哼~~连评论都不让回复。太伤我心了~~~~
封后大典
第六十九章
一切准备妥当以后,进行封后大典。惠安皇后吉日格勒已经被册封过了,乌云珠过世,所以这次的封后大典是专门为琬潆准备的。孝庄得知顺治并封三宫皇后,且准备大典以后,大声直道荒唐。岳乐劝说道:“太后娘娘息怒。皇上此举虽有不妥,但圣旨已经发布,事情已经无可悔改,还请娘娘顾全大局。”比起出身蒙古的吉日格勒,鳌拜显然更加支持颇有交情的佟家的女儿,也上前大嗓门的道:“皇太后不必发怒。皇上此举也并不是不妥。孝献皇后,不过追封而已。东宫昭敏皇后乃储君生母。当年太后与孝端文皇后并称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皇上不过是效法前事而已。吾等大臣们皆无异议。”吉日格勒听到圣旨内容以后就昏了过去,岳乐和鳌拜只好当圣旨已经传达,然后告退。
各衙门准备妥当以后,礼部奏请由大学士、尚书各一人充当册封的正、副使,还要准备好金册、金宝,内阁大学士或翰林学士撰写好册文、宝文。册封前一天,顺治派遣官员祭天,并且亲自到奉先殿行礼。
册立那天早上,琬潆早早被唤起。红尘和赤水早就准备好了热水,琬潆沐浴过后。紫陌带着几名淡蓝宫装的宫女,上前服侍穿衣。碧落将琬潆的头发仔细盘好,亲自上妆。简单的勾勒了眼线。眼角微微上挑的双眸更显得精神十足。两个宫女前后捧了两个铜镜,让琬潆照镜。
紫陌奉上皇后的朝服。石青色的朝服,织金绸缎镶边,前胸后背各织绣正龙一条,腰帷织绣行龙4条,下幅为八宝寿山江牙立水、立龙之间彩云相间。。三个装饰部位下面均有寿山纹,平水江牙。 领后均垂明黄色绦。
琬潆由着宫女给自己挂上三盘朝珠,中挂东珠朝珠,两侧为珊瑚朝珠。朝冠除中央顶饰三层金凤外,朱纬上还缀一周金凤共7只和金翟1只,位于后面的金翟向脑后垂珠为饰。琬潆穿着花盆底站起身来。一人多高的穿衣镜里映衬出窈窕的身影。虽然不满意朝服不能改用大红色,但是仍然很好存托出了琬潆凌厉妖娆的气质,威严尊贵不可仰视。
仪仗陈列在太和殿外,殿内摆设了节案、册案和玉案。鞭炮响起,奏起百鸟朝凤的庆平乐章。琬潆乘坐的皇后凤辇降下,琬潆扶着紫陌的手走出来,登上太和殿前长长的阶梯,如同走向权利的中心。顺治从龙椅上走下,大步上前迎接琬潆,拉着琬潆的手,把她带到龙椅上同坐。群臣看着顺治这出格的举动,心中惊涛骇浪,有的还忍不住发出了抽气声。早就知到昭敏皇后圣眷不凡,甚至直接批阅奏折,见到皇上这样轻描淡写的拉着皇后同坐龙椅,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本来按规矩,琬潆应该跪地听司仪诵读册文,然后跪拜顺治,礼仪方成。但是现在琬潆坐在了龙座上,显然不可能再下来跪拜一次。幸好司仪机灵,立刻直接宣读册文。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两仪作配,后德兆于坤成,百世延禧,王化则基于内则……咨尔景仁宫佟佳氏,已故太子太保、固山额真佟图赖之女。生皇三子、皇七女,为储君生母……昭敏仁慧,煌皇其华……朕心深为轸念……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
然后宣布百官朝拜。琬潆看着地下跪地的群臣,从此以后自己再不只是人们口中的宠妃而已,自己已经是嫡妻皇后,名正言顺的从珠帘幕后走出,接受天下人的朝拜。
本来册封大典的礼仪,元后、继后和追封皇后,各有差别,规格递降。然而琬潆的册封大典为规制盛大,远远超过了之前两位皇后。这一番礼仪行完之后,不过辰时刚过。顺治又待琬潆前往天坛祭祀。祭天历来都是皇帝或者皇帝命大臣待祭,从来不是封后礼仪的一部分。然而顺治担心仍有人认为琬潆的地位低于吉日格勒,破格带着琬潆前去祭天。琬潆一路上非常激动,祭天哎,自己还以为木有可能看看天坛呢。要知道祭天可是皇帝的殊荣。琬潆显然没有意识到,在以后的人生中,她还会作为皇朝的主人之一,不止一次的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