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孝康章皇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孝庄只是问道琬潆的阿玛是不是佟图赖,在琬潆害羞腼腆的回答是之后,淡淡的说了几句,给了一些赏赐,又道:“知道你是个恭敬的,只是这打扮也忒素净了。”又吩咐苏嘛拉姑添了一个分量十足的金簪。要知道琬潆今天穿的是件宝石蓝的旗装,上面错落有致的用银线绣出一颗颗疏密适当的星星,让人想起夜幕下的星空。两手手腕上各带了五六个直径约四五毫米细的素面无花的银镯子。又带了星星流苏的银耳坠。头上簪了一个芙蓉石和翡翠镶嵌成芍药花形状的簪子。这哪里看的出素净来!
不过孝庄也没再说别的,就在蒙古妃嫔们地环绕下,听她们叽叽喳喳的说笑,不时回答几句。和蔼的纵容她们评价慈宁宫的今日的摆设,哪些鲜亮,哪些别致,撒娇的讨要喜欢的布料首饰。跟着帮她们参考怎样搭配衣服首饰,蒙古女子多喜欢艳丽的装饰。琬潆也喜欢艳丽华美的东西,但好歹品位不俗,不过蒙古诸妃的打扮实在艳丽的过分,大红大紫,配上金光闪耀的金首饰,琬潆实在觉得伤眼。当时流行的打扮是松花配桃红,大黄配大紫。
比如说今天皇后穿的穿着桃红撒花左襟绸褂,大红织金缎子裙,这一身还不错,挺符合皇后的气质,但是因为有些倒春寒的原因,她又穿了一件石青刻丝灰鼠披风。石青和松花都是绿色的一种。总体上她们的着装配色习惯就是大红和大绿,黄色和紫色这些明显是对比色的颜色近乎1:1的搭配,似乎这样能让顺治在人群中多看她一眼。很好,很鲜艳,也很伤眼。更不用说蒙古风俗以金为贵,各种金钗金簪红宝石首饰插满头,翡翠白玉根本不得喜爱。琬潆心中默默地替顺治掬一把同情之泪。怪不得见到乌云珠以后,就死心塌地的吊在了一棵树上。这孩子也是个可怜的娃儿呀!
从慈宁宫回到景仁宫后,已经快要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就有人来报说顺治中午过来用膳,琬潆谢过,让红尘那银子打赏了。果然,顺治是款爷!他的御膳虽比不传说中的满汉全席,但也很丰盛了,而且这时候还没有一盘菜不能吃的超过三口这样变态的规矩。先是一道燕窝炖鲜奶和一道银耳莲子羹。接下来是两道鱼。外焦里嫩的酥皮银鳕鱼和甜酸适口的松鼠鳜鱼。接着上来两荤两素。两素菜是:白玉金银元贝,心形的冬瓜以上汤煨至入味,入口鲜美。鹅肝鹿酱煮金瓜 ,浓香清淡不腻口,瓜香淡淡渗入。两荤菜是:红烧蟹钳大群翅,鱼翅配上蟹钳。肉汁火腿扣鹿皮,鹿皮弹牙柔滑之余还很有胶质感,而且吃多几块也不会胶口封喉。汤是两道:杞子鱼汤浸斑柳和改刀肉汤,竹笋和精瘦肉煮汤。点心是萨其马和门钉肉饼。门钉肉饼做法很特别,用凉水和面后充分饧面,肉馅是牛肉大葱馅,要趁热吃,淋上米醋,口感非常好。一共十二道菜。顺治胃口不大,饭就吃了一碗白米饭,而且说是心情高兴,所以多吃了一些。琬潆默默对比了一下自己平时的饭菜,决定收回早上对他的同情,面对蒙古妃嫔接受视觉冲击是很应该的,又什么样的回报就要有什么样的付出。
顺治没有午休的习惯,用过膳就问琬潆有没有什么书看。琬潆把三间屋子收拾的很舒适,中间自然是厅堂,左边是卧室,右边是书房,中间用可以卷放的竹帘隔开。卧房里面挂着淡黄的纱帐,梳妆柜上放着梳子、眉笔和许多护肤品,西面有一美人榻,摆设很温馨。这时琬潆把顺治带到书房,书房里面三面开窗,用着碧色窗纱,一进门可以看到一张美人榻,榻上安置了一个小几,小几上放置这棋盘和一本夹着书签的棋谱。书桌靠西而放,对着东边的窗子,桌子上放置文房四宝,一盏宫灯,一本论语,还有一副快画完的工笔画,正是御花园的一景。
后面不远处是书架,可以很方便的随时转身取书。架子上摆着一小部分满文和许多汉文的书籍。按诗词琴棋、佛经老庄、民俗轶事、四书五经、诸子兵法分类摆好,并注明书名和位置。书架旁边的墙上挂着一把紫檀反曲弓,上刻“逐月”二字,箭筒插在附近,显然经常使用保养,应该是心爱之物。东边用屏风隔开只容两三人坐卧的一角,地上铺着白色洁净的长毛软毯子,中间放着一个小巧四方茶几,上面有一套紫砂的茶道用具,下面是一个小木桶。用木管与茶几一角的小孔相连,小孔上方插着一个漏斗。茶几四周各摆放了一个坐垫。屏风外面靠东窗下,摆放一把古琴,上“流觞”两个篆字。
琬潆道:“臣妾的书都在这里了,皇上自己找找看,有没有喜爱的书吧。”又问:“皇上中午可还歇息?”顺治答道:“朕中午一向不睡,看奏折或读一会儿书。”琬潆去抱了一床薄毯放在榻上道:“皇上好学,可也要以身体为重。如果读书累了,也可在榻上歪一会儿。”接着道:“臣妾是要午睡的。皇上只管在这,平时臣妾不叫下人随便进来,不会有人影响皇上读书。只是皇上要拿什么就得自己动手了。”顺治道:“你就当朕是这么皮懒的人,自己都不肯动手拿个东西。你自去休息吧。”琬潆轻轻笑笑,福了福身,就转身回卧室了。
相处
第十八章相处
待琬潆午睡过后,洗漱完毕,紫陌回禀顺治还在书房,于是就过去见他。让顺治一个人呆在书房,不过是为了让他发现自己其实是和他兴趣相投的人,而不是随便说说呢。由别人口中说出来的,永远没有自己发现的更加相信。琬潆去时,顺治在榻上睡着了。琬潆突然觉得自己要从新评判顺治,就算他是个喜怒无常的皇帝,就算认为他骄傲而又自卑,即使认为他遇见乌云珠后所做的事情十分脑残,但琬潆还是忽略了他其实才十五岁,在现代还被算做是孩子的年纪。
顺治小时并不能经常与母亲见面,而孝庄又经常严厉要求与他,所以其实顺治心里还是渴望母爱的吧,所以才会在孝庄维护自己娘家更甚于自己的时候愤怒反叛吧,所以才会爱上乌云珠那样温柔的女子。乌云珠是他真正第一个花费了心血的女子,所以才能够为了她反对孝庄。想明白这些,琬潆觉定自己得让顺治对景仁宫,对自己的记忆更深刻些。只有记在心里,花了心思,才能真正保证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自己没有孝庄这样的后台,就只能依靠顺治了。于是琬潆,拿了一把霜迟的香料,投入香炉中。想让他记住自己,先要然他记住自己某些独特的方面。香雪海的气息十分独特,又是琬潆最常用的香料。应该让顺治记住这种味道,记住伴随这个味道的安宁和愉悦。当他在其他地方问到别的香气时,会想念香雪海的味道,进而想起用着香雪海的自己。
这时顺治醒了,之后迫不及待的和琬潆讨论刚才看到的书。不同于昨天,广泛而浮于表面的谈论。这回,顺治细致而深入的表达自己关于诗歌,琴棋甚至关于汉文化的见解,急切的想要听取琬潆的想法,从琬潆这里得到认可。琬潆也承认,顺治确实是个聪慧的人,从他开始学习至今,不算长的时间内,他已经记忆了不少的知识,虽然汉文修养仍有欠缺,但是基本形成自己的见解、思想和风格。琬潆当然不会让他失望,好歹也为了这个时候准备许多年了。琬潆不但配合着他的谈论,而且不留痕迹的引导顺治更多的表露自己的看法,从中分析他对各方面知识的喜爱程度,他的性格和思想。
这以后顺治就经常的与琬潆见面。或是来景仁宫用膳,或是找琬潆探讨汉学,下一盘棋,听一支曲子,又是干脆只是为了稍微睡上一会,或者让琬潆给他泡一杯茶。琬潆从这些事情中分析顺治这段时间应该是压力很大。解决方法就只有两种,要么发泄出来,要么缓解休息一下。琬潆很高兴的发现,皇后承担了前者,而自己承担了后者。当宫中越来越传言,皇帝最宠爱佟贵人的时候,皇后和谨嫔也时常说一些酸话,不时刺上两句,或是找些借口,给琬潆一些小小的惩戒。特别当孝庄也有些注意到自己的时候,琬潆决定是该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当年在御花园,有几位宫妃帮忙演了一出戏,吸引顺治的目光。于是琬潆不露痕迹的在和顺治的言谈中提到一起入宫的姐妹,提起出众而善解人意的乌苏氏。乌苏氏只是个常在,但很是聪明。当时,有些宫妃并不愿意帮助自己,但是乌苏氏淡淡的说:“只有我们当中最出众的佟格格得到皇上的注意,才能让他记起宫中还有一群满人出身的妃嫔。”顺治在琬潆的引导下,把一部分目光放在了这次选秀进宫的满洲妃嫔身上。虽然这样,顺治要琬潆侍寝的时间变少了,但是在他心中琬潆却是最特别的一个。尤其是此举分走了顺治留在蒙古妃嫔身上的注意力,皇后和孝庄的注意力也一道转移在这些人身上。孝庄虽然更愿意顺治宠爱蒙古妃嫔,但是没有理由拦着顺治不让他接近满洲女子。蒙古妃嫔没有生育,已经让孝庄承担了一些不满和指责,更何况这些满人妃嫔中不乏父兄在朝中为官之人,她们本就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向家里说明了宫中蒙古女子独大的情况,如果孝庄再加干涉,真的要引来非议和责难了。
随着顺治和琬潆相处日久,顺治也逐渐和琬潆说一些朝堂上的事情。顺治从选秀过后就压力很大,不仅仅因为太后又招来一批蒙古贵女,也不仅是因为和皇后关系日渐紧张,经常争吵,顺治亲政的第二年,清廷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情况都很不乐观。七月,孔有德战败身亡,顺治首当其冲承担因此而来的种种责难,加之顺治自己在汉文修养上的欠缺,使他在政务上面临巨大压力。本应该体贴他的妻子,不仅没有给他安慰,反而因为他不断宠幸满人妃嫔与他争吵不休。而蒙古出身的妃嫔则不断提醒他要倚重蒙古王爷的军队来解决问题。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孝庄虽然会帮他分担朝政上的困惑,但也没有忘记提醒他,要和皇后和睦相处,要多注意蒙古妃嫔。这使顺治愈发苦闷。当他跟琬潆提起朝政,琬潆并没有发表什么看法,只是表现出足够的温柔,不断地安慰和鼓励他。琬潆为了缓解顺治的心理压力,坚持使用又舒缓作用的甜橙精油来给他进行按摩,香雪海独特的冷香经常使顺治紧绷的神经冷静下来。于是顺治愈发愿意来景仁宫。特别是当顺治无意中发现,精通汉文和各地地理民风的琬潆能够弥补他由于语言素养而在朝政上出现的不足时,十分希望琬潆帮他分担一二。起初琬潆并不愿意插嘴,只是一味提醒顺治去询问太后和皇后,还为此顺治闹了几回便扭。但是后来,顺治不断在琬潆面前表示疲惫,想要寻求帮助时,琬潆才答应帮忙。琬潆从来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只是委婉的启发和提醒,于是顺治觉得和琬潆的谈话能使他意识到不同的方面,能另辟蹊径的解决问题。顺治对朝政逐渐熟悉起来,也越发看重琬潆。
同时琬潆则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和顺治一起讨论奏折,从中全面了解朝堂情况。分析派系情况,大臣的立场,还默默记下将来可能用到的人。在这种互相都满意的氛围下,顺治要给琬潆晋升位份,琬潆则大惊的向顺治劝诫说,如果顺治这样做,皇后一定会把自己视为眼中之钉子。顺治对娜木钟不满已久,告诉琬潆不必忌惮皇后。琬潆立即和顺治哭诉,皇后是太后的亲生侄女,如果皇后讨厌她,太后一定容不下自己。琬潆又让宫女太监假装不小心的把孝庄偏心的事情,添油加醋的传到顺治耳中。这些本就是有一定依据的事情,所以顺治随便查证一下,很容易就相信了。顺治本来对孝庄已有一些不满,如此心结日深。加上蒙古妃嫔不恰当的言辞,隐隐觉得孝庄一味偏心娘家,也有些借蒙古来打压牵制自己的意思。
琬潆又趁机哭着和顺治说,请他不要为了自己和太后作对。又说太后是顺治的母亲,一定会疼爱顺治,只是因为皇后是太后侄女,是娘家人。所以太后才怜惜一二。请顺治一定要体谅太后,千万不要惹他老人家生气,又不然自己就是肯定活不成了。而且向顺治表示,自己把他当做夫君,当做天。只要他好,自己升不升位份根本不要紧。只要皇上和太后母慈子孝,自己受多大苦都没有关系,就是立时死了,也毫无怨言。本来,顺治拿琬潆和娜木钟两相对比,就觉得琬潆贴心,识大体,如此更觉得琬潆孝顺,而娜木钟不贤,而孝庄也有些不慈。琬潆又硬要顺治答应,要广施雨露,开枝散叶,绝不只独宠自己一人,要多多想想乌苏姐姐等人。如此顺治找琬潆侍寝的日子少下来,又多宠幸了满人妃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