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罗氏五娘 >

第25章

罗氏五娘-第25章

小说: 罗氏五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事,你就别管了,你还是照顾好你媳妇吧,都快要生了。”刘旺根岔开话题。
 
“是快生了,这几天脾气见长,动不动就冲我发火,老子都受够了,要不是看她大肚子,早将她凑爬下了,等她生完孩子,看我怎么修理她,那臭娘们,真把自己当根葱了。。。。。。”二虎子在家受了闲气,这会儿冲刘旺根报怨,其实他又哪里舍得打媳妇,只不过是在外面耍耍嘴皮子。
 
刘旺根又如何不知道他,看着他直笑,见二虎子犹自絮絮叨叨的,像个娘们似的说个不停,越发吃吃的笑了起来。
 
二虎子被他笑得恼火,挥起拳头直锤他,恼恨的说道:“别笑了,我叫你别笑了,看你以后娶了媳妇就知道厉害。”
 
“好,好,好,我不笑了,谁不知道,你二虎哥的厉害,饶了我吧!”刘旺根嘴里说着讨饶的话,实际是在取笑他。
 
二虎子气恼的道:“就盼着罗五娘是个厉害的,以后管得你严严实实的,指着东让你不敢往西,哼。”
 
见他真恼了,刘旺根也不再逗他:“好了,好了,我不说了。”
 
两个人疲闹一阵,刘旺根的手套就掉在了地上,二虎子从地上捡了起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又将手给伸进去试了试,感觉是挺暖和的,满脸羡慕的说道:“做得真不错,我回家也让我媳妇给我也做一个。”


第64章
 
过完年后,从初三开始,就开始下雨,连绵细雨,下个不停,己经连续下了好几天了,又下雨又刮风的,气温连着降了好几度,要是坐在家里,不做点事,脚都会冷得疼。
 
院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刘旺根撑了把伞去开门,开门一看,见是二虎子,忙问道:“出什么事了吗?下着雨这么冷天,还跑来找我。”
 
二虎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咱们进去说。”说完就往门里挤。
 
看着他往屋里走的背影,刘旺根转身关上了院门,喃喃道:“这是出啥事了啊?”
 
二虎子进了堂屋,没见着罗五娘的人,就问身后的刘旺根:“怎么没见到五娘?”
 
“在屋里跟我娘说话,天气冷得很,我娘在床上捂着哩,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刘旺根见他来,准是有什么事,进来了又不说,觉得有些奇怪。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我婆娘想请五娘过去坐坐。”
 
“坐坐?这大冷天的,又下雨,谁不在屋里待着,跑出去窜门?”刘旺根疑惑的问道。
 
“哎呀,我就实话实说了吧,是我见天气冷,犹其是手,每天都冻冰冰的,我就让我婆娘给我也做双手套戴戴,我将你手套的样式,说给她听,可是她真是太笨了,我说来说去,她就是不会做,这不,我就想请五娘过去教教她,要不是她大着肚子不方便出门,不然就该她上门来跟五娘学的。”说完眼巴巴的看着刘旺根,希望他能一口应下。
 
刘旺根无语了半天,看他神神秘秘的样子,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了,原来就这么点事,也值得他如此,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他。只是这大冷天的,天寒地冻,冷风刮得乎乎的,让五娘出门去受冻?他有点舍不得。直接回绝了二虎子,也不太好吧,他家还有个大肚婆在等着。
 
正在左右为难,罗五娘从屋里出来,见着他说道:“我在屋里就听到你们的说话声,还以为是谁来了,没想到了是二虎哥,这样的天气过来,二虎哥可是有事?”转头冲二虎子问道。
 
二虎子被她一口一个二虎哥叫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头笑着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家婆娘,想请你过去教教她怎么做手套,你知道她大着肚子,想上你这儿来,我也不放心。。。。。。”二虎子还要想往下说,瞄了眼刘旺根难看的脸色,立马闭上了嘴巴。
 
“就这事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我这就去收拾收拾,跟二虎哥一起去吧。”罗五娘没想到,会有人想跟她学做手套,其实做起来并不难,大家都是做熟针线的人,稍微指点一下就行了。
 
见罗五娘答应去,刘旺根也不好拦着,于时就进屋里拿出一件自己的厚棉衣,递给罗五娘说道:“外面刮风又下雨的,冷得很,你把这件棉衣披在身上吧,小心别着了凉。”
 
罗五娘听话的接过衣服,披在身上,将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的,冲他笑了笑,又转身对二虎子说:“走吧!”
 
刘旺根取来二把雨伞,将一把递给了罗五娘,自己又撑了一把,罗五娘疑惑的问他:“你这是?”
 
“我送你们过去。”刘旺哥冲他眨了眨眼说道。
 
罗五娘好笑的看着他,村里就这么一点路,又不是很远,他送来送去的也不嫌麻烦,罗五娘也由着他,对他说:“行,那你就跟着吧。”


第65章
 
二虎家媳妇跟着罗五娘学了做手套,没过二天,又有些媳妇上门来,同样是学做手套,没想到手套这么受欢迎,罗五娘不禁心中一动,一个想法形成,若是将手套做好了,拿去镇上卖,以手套在刘家村受欢迎的程度,肯定会有人买的,罗五娘越想越觉得有理,找来刘旺根,将想法跟他一说,他也觉得不错,于是罗五娘就让他去镇上买些布和棉花回来。
 
刘旺根一大早去镇上,不到中午时候就带着材料回来了,罗五娘和张氏两人就一起动手做,刘旺根帮不上忙,罗五娘就让他负责后勤,做饭、洗碗什么的活计,全让他一个人干了,罗五娘和张氏两个人,一刻也没有闲着,争分夺秒紧赶慢赶的,做了五十双手套出来。
 
第二天,刘旺根一早就带着五十双手套去了镇上,刘旺根以前经常去镇上做活,对镇上的环境都很熟,卖东西什么的,不在话下,找了个人流旺的地方,铺了一层布在地上,将手套往上一摆,自己手上戴上手套,大声吆喝了几声,断断续续就有人来问价了,见价格不贵,立马掏钱就买了,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一时摊位前面就围了不少人,刘旺根也很热情的给人家介绍,让人家试戴什么的,现场看起来很火爆。
 
一双手套的成本,大概在十五个铜子左右,罗五娘将手套的价格定为五十个铜子,手套做起来简单,人家买回去,有心的仔细研究一下,也就自己能做了,如今只是市面上没有,卖个新鲜,所以价格定得比成本高许些,能赚几个是几个,过几天,等人家研究出来了,想卖都卖不出去,其实五十铜子也不算多,一般中等人家,都有购买能力。
 
手套方便、实用,对许多人来说,价格也不贵,又是个新鲜事物,所以愿意买的人也多,刘旺根不到中午的时候,就己经将五十双手套,全部卖了出去,怀里揣了沉甸甸的二贯五百钱,除去七百五十个铜子的本钱,净赚了一贯七百五十个铜子,一贯钱可以换一两银子,刘旺根挺兴奋的,没想到一天的时间,居然就可以赚这么多钱,他着实高兴了一把,随后他去布店里又买了一些材料,然后就赶回家。
 
初战告捷,罗五娘与张氏也很兴奋,尤其是张氏,这么多年了,她一直生病吃药,好好的日子,就让她给拖累了,连累得儿子,今年都二十五了,还没有娶媳妇,这次终于能为家里出把力,她的精神头,可以用 来形容,借着这个劲头,两人连夜赶做了一百双手套出来,赶着第二天让刘旺根拿去镇上卖。
 
刘旺根不负众望,有了头一天的销售做广告,第二天的成绩也是喜人的,一百双手套也全卖了出去。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两人不用再开夜车,从早上做到晚上,一天时间也能做出一百双出来,头一天做好的,第二天刘旺根就拿去卖掉,如此这般,连续卖了五天后,也许是市场饱和了,也许是别人研发出来,自己做了,总之这天的手套只卖了不到五十双出去。
 
罗五娘看这情况,也就停手不做了,这种情况,早就想到了的,也跟他们说过,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手套卖不出去了,也没有太失望。
 
断断续续的卖了几天后,刘旺根的手套都没有再卖出去一双,罗五娘就让他不要去摆摊了,将剩下的手套,家里留下几双自己戴,其它的就叫刘旺根拿去送人了,于是刘家村里,跟刘旺根关系好的几个,每家都收到了刘旺根送的礼物。
 
罗五娘算了下账,除去第一天赚的一贯五百个铜子,后面五天总共卖了五百双手套,五百双手套总共是二十五贯钱,除去成本七贯五百钱,就净赚十七贯五百钱,后面陆陆续续的卖了五十双出去,赚了一贯七百五十钱,后来送了些人,也是要计算成本的,大概算下来,有二十两银子的赚头,二十两不是小数目了,往常刘旺根二年也不能赚到这个数,能有如此收获,罗五娘己经很满意了。
 
张氏也很高兴,家里有了这笔收入,给刘旺根办喜事也能办得象样些,之前她总在为钱发愁,这会有了这笔钱,心里多少也有些底气了,如果罗五娘不愿意,另外说门亲事也成的。
 
刘旺根心里也很高兴,家里有了这笔钱,五娘跟了自己后,就可以少吃些苦,两人个再勤奋些,说不定以后的日子还会越过越好,只是心里也有些担心,五娘长得漂亮,又这么能干,自己是否真的能配得上她?她会不会看不上自己?


第66章
 
随着天气的转暖,春天的雨季来临,连绵的细雨,断断续续下了十来天,往远处看去,烟雨朦朦的,诗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其实蜀地的三月,也是很有特色的,新出的绿芽,被绵绵细雨清洗得,犹如碧玉翡翠,颤动的枝叶,闪着绿莹莹的光泽,充满了盈盈生机,烟雨朦胧的天气,加上傍晚时分的炊烟,一副静溢的乡村景色,犹如画圈。
 
罗五娘很喜欢下雨,每当下雨的时候,一家人就哪里也不用去,全都会窝在家里,几口人聚在一起,做着针线聊着天,说说有趣的事情,那种欢快的气氛,让人心情愉悦。有时候无聊时,她也会盯着屋檐,看着雨滴一滴一滴的往下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刘家有二亩田,现在春耕时节,村里有好几户人家己经开始培育水稻苗了,刘旺根也拿出去年留下的稻种,准备育苗。
 
这个时代是没有育苗机,这种高科技产物的,只能以传统的方法育苗。比起现代技术,这些是要麻烦很多,但是大家都是做惯了的,也不觉得什么。
 
水稻一年的产量,主要是看稻种的好坏,还有土地是否肥沃,这里的水稻亩产大约二百斤左右,比现代亩产一千斤差得太远,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稻种没有经过改良,还有施的肥不给力。
 
罗五娘见刘旺根拿了稻种就准备倒盆里浸泡,忙拦住了他:“这些稻种先不要浸泡,我们挑选一下,做种子的,自然是大粒饱满的种子,才能长得好,结出的稻子也会更大颗。”
 
刘旺根以前从来没有挑选过种子,也没有见村里有哪一户人家有这样做过,但是罗五娘这样说,而且也没费什么事,也就同意了,问道:“这些你听谁说的,真的管用?”
 
罗五娘挑选着种子,头也不抬的说道:“还不是听老人家说的,我年纪轻,又没种过几亩地,哪里会知道这些,不是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现前。“咱们试着弄弄,也没有损失。”
 
刘旺根无所谓,这没什么坏处,也不会耽误育苗,就帮着一起挑选起来。
 
别说,这不挑还不知道,仔细一挑选,果然有很多谷粒儿,是半粒子,还有些表壳上己经发霉,这些都给挑选了出来,小半袋稻种,居然挑出三分之一的不良品出来。
 
稻种少了三分之一,刘旺根惦量了下重量,也不知道够不够种二亩地,他想了想,不够也没办法,家里己经没有稻种了,若是实在不够,到时候别人家插秧剩下的秧苗,他就去要一点来插,主意打定妥当,就动手育苗。
 
刘旺根将一个略大的木盆里装上温水,然后将经过挑选的良品稻种倒了进去,伸手进去搅了搅,稻种随着水力旋转。
 
因为现在天气还有些冷,稻种不易发芽,所以浸泡种子,都会用点热水来泡,罗五娘伸手试了试水温,微温的水,只是比手暖和一点,水温太高,容易将种子烫坏,水温太低,又不易让种子发芽,所以这个度很难把握,不过罗五娘觉得这个水温,还是有点偏低,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个时代没有温度计,自己也掌控不好温度,若是一不小心,烫坏了稻种就糟了。


第67章
 
稻种用温水浸泡,每天都要换上新的水,浸泡了几天后,就看见谷粒的一端,有些白色的芽发出来,小小的一点。稻种发了芽,就不能总泡在水里,这样容易泡坏掉,所以要把它们全部捞出来,另外处理。
 
刘旺根就将早就准备好的竹遮拿了几块出来,将发了些小芽的稻种捞了出来 ,仔细的平铺在竹遮上,薄薄的一层,铺得很均匀,忙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