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中考后 >

第34章

重生中考后-第34章

小说: 重生中考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秀梅回到家的时候,王妈正在做饭,外婆和外公坐在客厅里。

    “外婆、外公,我回来了。”王秀梅向两位老人打招呼。

    “阿妹,你那天给你外婆的眼药在哪买的?”外公问。

    “眼药?根据医生说的,自己在药店里配的,外公是谁还要用吗?”王秀梅也没说错,只不过医生并没有说能治外婆的眼睛。

    “你那里还有?你外婆说最近看人清楚了不少,而且好像也听得清楚了。”外公说。

    “是的,这几天一直有在用阿妹配的,以前你们说话要大声才听得到,现在你们两个在说我都听得清了,而且也看得清阿妹。”外婆眼疾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也没少吃药,但是一直不见好转,没想到最近只是不想让女儿担心才吃阿妹带来的药,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哦,我那天配了不少,但是不敢一次性给外婆,如果有效的话,我去拿过来就行了。”王秀梅说完起身去拿。

    “没事,先坐着吧。外公以前有个战友,从几年前开始有些眼花、但是带了老花镜、近视镜也没用,现在半米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楚了,我想着如果可以的话,这药分一点给那个战友。”外公是个念旧的人,不然也不会找了外婆几十年都没变。

    “外公,药是可以给,但不知道病症一样不一样,所以有没有效果不保证的。”王秀梅不敢把自己的药当神药,所以只能丑话说在前面。

    “嗯,没事,我跟他家小子说过,只当一个想念就好了,他从南到北跑了许多地方,基本上都是无用功,我看了一下你外婆的药,都是中药,不会有事的。”外公没说的是这药他还真有拿去让人化验,而且化验结果是这药效果不错,就算久用也没事,所以才敢送去给老战友。

    既然外公这么说,王秀梅不再说什么,不一会儿,王秀梅将原来配好的药分成两份,一份照样给外婆,另一份用一个瓷瓶装着,然后写下用法,交给外公。

    “外公,这是口服的,男女有别,他用的话是这个量。”王秀梅用汤匙装了一部份,然后交给外公。

    “好的,我会让他们注意。对了,这个好不好配?”外公问的是原料。

    “嗯,材料是不多,不过主材料比较麻烦,要上好的珍珠。”王秀梅不好透露是那种大珍珠,如果自己配的话,估计量不仅仅是这么多,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

    “阿文,你来得正好,下午帮我将这些东西送到这里,他们会有人来签收。”外公拿了一张纸交给王德文。

    “好的,我妈说可以吃饭了。”王德文刚进来是想叫大家去吃饭的。

正文 上架了

关于更新,阿妹从3月开始变更在每天十点,如果有加更的话一般是在下午的三点,请大家支持,谢谢!听到要上架的消息,我既高兴又担心,因为知道上架就代表着大家对阿妹这部小说,而担心的是上架后、、、、(这是大家都懂的),当然不管如何,阿妹都要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阿妹会继续努力的。

正文 49、成立AD公司

    49、成立AD公司

    陈菊萍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到王秀梅,虽然知道那个阿弥不是良人,但是毕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有谁能勉强了谁。王秀梅也不是圣母,看不惯就出头。

    当期末考结束后,王秀梅决定放松几天。最近忙着复习的事,一直没有时候去走走,明天JMC的第一批货就要到了,王德文决定先将货放在外公那房子里,外公的房子从五月初开始基建,到现在也建了三层,还没有内装修。由于王德文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仓库,所以就先放在外公的房子里等待出货。

    王秀梅暑假一开始就开始学车了,由于前世也没有学过,所以学起来特慢,总是油门当刹车的踩。在练车场也是惊险万分,更被哥哥们笑话。不得不说王秀梅在学车上没有天份,不过有句话说勤能补拙,这个年代学车的人并不会很多,相对的练车的机会更大些,所以花了一个月终于练到会开车了。而这个开车是以时速40码以内的。

    那从全新公司换来的三百多万,王秀梅拿了一百万让王爸在工业区附近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皮。地皮在2000年前的银城是不少,而且便宜。王爸的时间比较多,再加上家里侄子开着酒吧(因为是挂着王德武的名下,所以很少人知道这里王德文家占的是大头的。),与村里人的关系也不错,所以借了这个光,倒是知道村里有打算卖掉一部份村田。王秀梅所在的小村,从96-98年卖掉了不少的地,最初卖的一亩才三四万,到99年这年如果地在离村较近的一亩才6万,在村里溪田那个地方的地,一亩才4万。

    王秀梅是不知道前世村里卖多少,但是队里卖的地最多一亩分给村民三万二,所以这个时候说一亩要6万是不贵的。不过这个地不是随便买来盖房子用的,是只卖给工厂,毕竟有了工厂,就能多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政绩。

    王秀梅看了看王爸记下的地块,决定现场走一下,自己说起来就是方向感不强,虽然不至于路痴,但是没有亲自走过的话,别人说在哪自己都是一知半解的。于是约了王爸一起去看地,两人骑车摩托车慢慢的逛起了这周边的环境。

    “你看,这片地是队里的,队长说了一亩按59000算,这地有3亩,不过都有个要求,卖我们多少我们不能对别人说。”王爸指着几块相连的田地说。

    “哦,那其他的地呢。”王秀梅看不上这地,因为这地不在路边,也没有在以后的学校规化区内。

    “你不好奇为什么不能向别人说?”王爸发动摩托车问。

    “哎呀,老爸,我没那么幼稚啦,这年头没有好处的话谁会帮你做事啊。”王秀梅人小鬼大的说。

    “你啊,谁告诉你这样的?另外这地是在路边,你看这两处,这里队里租给了个做煤块的,但是一直没有收租回来,队里打算有人要就卖,没人要的话就继续租给别人。”不到三分钟,两人来到了路边的一个煤场,不大,只有一亩多,旁边还有个大池塘,要10万。印象中前世别人买了后直接将池塘填了盖了几间店面,租给别人,一年有一万多的店租。

    “爸,你看的这块地是有手续的吗?”(农村地方如果没有手续的话,建房子就算违章建筑,有些人住了一辈子的房子都有是没手续的。)王秀梅想了一下这块地的地理位置,10万倒是不贵。

    “嗯,队里说是可以开证明记我们自己去办产权的。”王爸也怕了没产权的房子,自己的那个小店面就是这样,由于当时奶奶在世的时候没有分家,到奶奶过世了后,这房子倒了想重建,但是兄弟分不平,所以一直没办法重建,产权办不了,现在成了一处废墟。

    “嗯,那爸,这旁边这片是不是要出售?”王秀梅指着的那片,前世最后规划成一个十字路口,原来这里是一家工具厂,由于种种原因垮了,卖给了个人。

    “那是家工具厂,由于现在的田地都拿来做招商引资了,所以工具方面的销路不好,工厂关门了,不过这家工厂的话是没有办法办产权的。”王爸看女儿指着旁边的工具厂,并不看好这家。

    “哦,那就是说是要卖的?”王秀梅感兴趣的说,毕竟前世由于规划成一个十字路口,占用了这个房主的一些地,所以政府补偿是给办产权。

    “嗯,走吧,回家再说。”王爸不愿意女儿将精力放在这片厂房。

    “好的,爸,你说我们要挑哪个地段的?”王秀梅在某些时候还是很依赖父母的。

    “要我看啊,先那块煤场的还行,现在我们小有积蓄,倒是可以投资些。”王爸自从接触地产以来,眼界开阔了不少,从去年到今年,不到几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上涨的趋势。

    两人看完后决定先回家,毕竟地在那里不会跑,但是人跑半天是会饿的。

    “咦,妈,你今天没去买菜?”王秀梅看到王妈难得的清闲。

    “有去买,我打算休息一下。”王妈闲闲的说。

    “妈,你咋了,哪不舒服?”王秀梅一听,不对,以王妈那劳碌命,哪舍得休息。

    “你妈我就不能休息一下?”王妈一听王秀梅的话,好笑的打了下女儿的头。“其实我是想另外再开个店,不是做小吃的,我想开批发店。”其实也不怪王妈会有此想法,开小吃店的话,一来基本上都要自己操作,毕竟口味方面的话,你换个新的也不一定合适,还有一点,在这种小农村,不是说做不大,但是做大的成本太高;而儿子上次去义乌拿回来的样品,让自己发现其实不一定要死守着那小吃店,像这种批过来卖的话也是划算的。上次多带回来的货,王妈只不过拿了一部分到外面去摆摊,没想到就有很多人过来想直接拿货了。

    “那倒是不错,至少不用做小吃这么的累。”外婆一听女儿想转业,倒也没有阻止,毕竟这些年女儿为了她们家付出了多少,外婆是很清楚的。

    “对了,爸,要不请队长过来家里坐一下,毕竟这事得先和队长说好。”王秀梅想到店面就想到刚才看到地皮。

    “也行,那我去找他。”王爸想了想,倒也是,有些事情如果在自己家,就算对方要好处,倒也不是不行。王爸也是个急性子的,吃完饭就出去了。

    “外婆,外公呢?”几人说话间,王秀梅发现好像少了个人,看了一下,才明白原来是外公不在。

    “你外公说今天有人来,所以去接人了,估计两点回来。”这段时间外公和外婆相处得不错,都是老人了,也没有年轻人的奇怪想法,老伴、老伴,不就是老了能做伴嘛。

    不一会儿王爸将队长王贺年请来了。王贺年进来后,倒也不客气的坐在了主位。

    “今天请老哥过来是想问一下那煤场地是要卖掉吗?”王爸开门见山的问。

    “这个我不是跟你说过了,那几处都是要卖掉的,不过卖掉的价要在我说的价上面加一点,毕竟总得花些钱打通村里的关系。”王贺年要起好处一点都不手软。

    “那是,我们想买下煤场那块做厂房,只不过不够大,能不能将旁边的池塘一起卖给我们。”王爸提出了要求。

    “哦,你们开什么公司?有营业执照没?有的话村里会补贴一点。”王贺年并没有直接同意说要不要卖掉那池塘,在他看来,只要有足够的好处,一切都是可商量的。

    “有的,你看我们这是香港投资的,投资款是50万美元,钱已进来了。”王秀梅从旁边拿出一个文件袋,里面装了新申请的营业执照,申请的公司名叫AD工贸公司。法人代表是王德文。

    “那行,至于地不够大,我们可以向村里申请大一点,就是这、、、”王贺年搓了搓自己的手指。

    “老哥你放心,如果成的话,这花多少钱买的我不会乱说,等成交后我再包个大红包给你。”王爸相当清楚这搓手指的意思。

    “那行,这没问题。”王贺年只着没拍胸脯说。

    “对了,大叔,我想问一下那个工具厂我们能以个人的名义买下吗?”王秀梅见那边完事了问。

    “工具厂,那恐怕不行了,昨天下尾的那个王大东去跟村长说了,他要买。”王贺年想了一下说,毕竟昨天王大东请吃酒自己也在场。

    “啊,王大东买了?”王秀梅惊讶的问,毕竟前世最后这块地也是王大东买下的,而且变成有产权的正规房子,没想到自己重生了,还是没办法占得先机。

    “你如果真想要的话,我介绍你一块地,倒也可以以个人的名义买下,不过不在队里,在下尾那边。现在是块荒地,也没有在路边,所以价格会便宜一些,村里会出手续,所以倒也划得来。”王贺年向王秀梅介绍那地。

    “哦,大不大,你知道的,虽然这一两年赚了点,但是太贵了可买不起。”王秀梅真假掺半的说。

    “那地是不大,两亩。离省道1000米,就在你那个叫菊萍的同学家旁边,一亩只要42000元。”王贺年说了个价。

    “你是说那个台湾人开的那个果园对面?”王秀梅激动的问。能不激动吗?如果是这地的话,那发了,那个果园后来被区医院征用,旁边的地价一直上涨,但是奇怪的是,这地前世并没有人买走,难道是有什么原因吗?虽然不明白,但是现在有这等好处,实在是出乎意料。

    “嗯,是那地,我知道那地不是很好,但是这胜在便宜啊。”王贺年以为王秀梅看不上,所以才多说了几句。

    “那行,这样吧,如果合适的话,就下午去付款吧,你们将证明准备好,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