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红楼梦同人)梦探红楼 >

第87章

(红楼梦同人)梦探红楼-第87章

小说: (红楼梦同人)梦探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眉的刘海,再加上不盈一握的腰身,难怪皇帝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说了几句庆,太后便笑道:“哀家瞧着靖宁郡主倒很是欢喜,你两个还要去给皇后请安,留着靖宁在哀家这里多坐会子。”
 
    洛妃与元春急忙应了,便相携走了。探春看两人肩并着肩的样子,似乎十分亲热,忍不住感慨这些妃嫔们的演技。
 
    “昨儿个南安太妃进宫来,还提起了你呢,说是很能说笑话儿的。我这里素来冷清,你倒是说两个来逗逗趣儿。”太后让探春在一侧坐下,笑着说道。
 
    探春的肚子里,装着本笑话大全呢,倒是很乐意接过了这个话茬。也不是一段段儿地讲,只拣了贾府里的趣闻,再穿凿附会,把一些经典的段子加进来,自己也觉得像在说单口相声,把太后逗得乐不可支。
 
    “你们家倒是个怜老恤贫的……”太后若有所思,“就是那位刘姥姥,虽是村妇,可看着她行事,倒还有些意思。可惜宫里头进不来,若是召两个进来,倒也有趣。”
 
    “只怕冲撞了太后和各位主子。”探春笑着奉承,“我们家里有个二嫂子,祖母惯常叫她泼皮猴儿,捉弄起人来有一千种法子。”
 
    “哀家倒是听说过,还放着印子钱的那个?”太后动问。
 
    探春苦笑,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熙凤的名声,仅此一桩,就被毁了。她再能干,人家也不知道,只记得她重利盘剥。
 
    “太后怕也听过她们王家的名声。”探春抿着唇,虽然没有辩解,可有意无意间,却把这项罪名往王家靠了靠。
 
    “那当然,说的什么‘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听着倒是比皇家还要气派些,连龙王都得甘拜下风不是?”
 
    探春背上一寒,这民谣也传到了宫里?难怪皇帝急着出手,要打压四大家族了。
 
    “这个……有这样的说法吗?”她装傻充愣。
 
    太后似笑非笑:“你被养在闺阁,自然不知道。还有你们贾家的呢,要不要哀家说与你听听?”
 
    “不会吧?我们家也有话儿……”探春讨好地笑了笑,“按说我们家的底子可不够,大伯父就为了欠着五千两银子,把二姐姐都给抵了出去呢。”
 
    “你呀”太笑撑不住笑道,“横竖你如今已是南安太妃的女儿,贾府也跟你无甚干系,不说也罢。”
 
    她就这样被掀掉了贾氏的烙印?探春眨巴了一下眼睛,对这时代的母女母子关系,真是被绕得万分糊涂。血缘好像一点儿都不重要?
 
    “啊……臣女可平白多出了个母亲和哥哥,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呢”探春半真半假地说道。
 
    “南安郡王府人丁单薄,添个女儿也是喜事儿。”
 
    探春暗中扁了扁嘴,才刚认下就得送出去,大概也没人认为是喜事。
 
    “你们家那刘姥姥的事儿,你再说说,我爱听。”太后又笑着催促。
 
    探春撒娇:“太后,再说下去,往后臣女再见了太后就没话可说啦”
 
    太后笑骂了两句,探春才又继续说了下去。太后听得探春又是打手势又是送表情地说了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忍不住把嘴里的一口茶给喷了出去。
 
    却听公公喊道:“皇上驾到”
 
    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宫生涯



     探春急忙敛了笑跪下,哀悼自己的膝盖。
 
    皇帝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龙袍,胸口的团龙,更衬出了一团逼人的尊贵。要说皇帝长得也不见得就有多好,可长期万人之上,那种雍容的气质,却是旁人难及。
 
    “母后何事如此高兴?朕在外头听着笑声,竟似年轻了至少十来岁的样儿。”皇帝行了常礼,在太后的一侧坐下,看向探春,“看来靖宁郡主该早些儿来宫里,陪着母后说说话儿也好。”
 
    太后笑着拭了拭眼角的泪花:“可不是?宫里头这么些个后妃,竟没一个比得上靖宁郡主的。皇上,哀家倒舍不得让她给南安太妃作女儿,竟存着抢回来认义女的心思。”
 
    探春知道太后只是玩笑话,只一笑置之。太后和皇帝说话,自然没有她插嘴的份。
 
    皇帝却半真半假道:“母后有这想法也不稀奇,朕见了靖宁也悔不曾早早召了她入宫。母后怕是不知道,靖宁的书法,比起皇儿也不遑稍让呢”
 
    探春刚沾上椅子,又急忙站了起来:“臣女万不敢当皇上的夸奖,皇上的字又岂是臣女可望项背的?不过是在闺阁里消闲,稍稍认识几个字,平日里胡乱涂抹罢了。”
 
    皇帝笑道:“你的字很好,虽是缺些力度,到底得了柳氏神韵。况且你年纪尚幼,再习几年,便能得了真髓。”
 
    太后看着探春道:“能得皇上称赞,那必是好的。”
 
    “不敢,臣女惶恐万分。”探春真有些战战兢兢了。本朝虽有才女,但名声不显。到底女孩子家看重的女工绣活儿,在字词上头,不过怡情养性。
 
    皇帝忽然大赞特赞,又有什么用意?
 
    探春觉得自己有点走火入魔,自入宫来,别人说句话,她得想上三两遍。幸而不用一辈子呆在这儿,若不然她的头发一定白得很快,不到三十,满头青丝就会变成满头灰发。
 
    “皇上可不轻易赞人。”太后笑意吟吟,“看来,靖宁还是个才女了。不过,听说荣国公府里的几个姑娘教养学识都是上上之选,若不然元妃也不会得了皇上的欢心。”
 
    探春红着脸道:“其实祖母在世的时候,总说女孩子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好。我们姐妹日常还是跟着大嫂子做针线。我每常淘气,家里的几个姐姐做得都比我好。”
 
    太后不以为然:“谁说女孩子只能在家里做女红了?我就喜欢你这样儿的,看着就爽利明快,又温婉娴静,真正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探春更加不好意思:“太后谬赞,让臣女好生不安。”
 
    “母后也不肯轻易赞人的,难得今日对靖宁郡主赞个不休。母后,不如让靖宁留在宫里陪您,免得送去了异邦,倒没人能逗母后如此开心。”
 
    探春吃了一惊,偏头看去,却见皇帝脸上含笑,也不知道是真话,还是开着玩笑。
 
    太后仿佛也愣了愣,抿了口茶,才淡淡地看了探春一眼:“国重于家,这是太祖皇帝的明训,咱们做子孙的又岂能因公废私?皇上首先是天下人的皇上,其次才是哀家的儿子。既然已经定了靖宁出嫁,又怎能为了哀家的一点私心就置泱泱大国的颜面于不顾?”
 
    皇帝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母后教训得是,皇儿只是开玩笑。”
 
    “嗯,哀家知道你懂得分寸,也只是随口提点着这么一句罢。我瞧着靖宁也极懂规矩,倒不用再额外学什么。只让先生每日教两个时辰的茜香话,免得瞪着眼睛听不懂人家说些什么。”
 
    探春大喜:“臣女多谢太后体谅。”
 
    太后重又笑意吟吟:“哀家可不是体谅你不过是好容易有了个说话的人,倒是天天过来陪着哀家说说话儿,也是娘儿们一场”
 
    “虽是这么说,还是臣女得了实惠的。宫里的规矩看着就心馁,这会子倒让我浑身轻松。往常在家里,臣女也常陪着祖母说话。太后的年纪,比祖母还要年轻好几岁呢”
 
    太后叹了口气:“你们家老太太还是长寿的,太上皇知道后也不知喟叹了多少回。”
 
    探春觉得眼睛有些酸,想忍住,又改了主意,让泪从眼角洇出来,语声哽咽:“太上皇竟然还记得……”
 
    “这几日太上皇龙体欠安,待得精神头儿好些,再召你晋见。”
 
    “谢太后恩典。”探春对太上皇没有什么大兴趣,可这形势,也只得跪地献恩。
 
    唉,她的膝盖啊,真是受苦受难了。
 
    皇帝关切地问道:“今儿去请安时,听太医说父皇睡得不大好,朕也交代了太医院,再难得的药材也得给搜集齐了。”
 
    太后慈祥地笑了:“哀家知道你孝顺,不过让太医们斟酌着就是了,你如今可是皇帝,肩膀上承担的整个社稷。若是劳命伤财,你父皇反倒觉得不落忍。”
 
    皇帝束手而立:“是,朕受教了。”
 
    探春听二人说起了大事,暗想自己在场不大方便,忙站起身:“臣女一早儿过来,也叨扰了太后不少时候,这就先告退了。”
 
    “好,哀家也乏了,明儿再跟着贾妃过来说说话儿。”
 
    “是。”探春忙应了,行了大礼才退出慈宁宫。隐约听得身后一声喟叹:“若是早入了宫,兴许倒是另一番模样。”
 
    她悄悄地摇了摇头,侍书已在外接住,喜气洋洋道:“没承想太后也很喜欢姑娘,果然是很得人缘儿的。”
 
    “这宫里头难得见个新鲜人,又不同他抢儿子,自然会和颜悦色。”探春不以为然,“皇家的事儿,咱们可理论不上,少说多听方是上策。”
 
    侍书忙应了,又道:“姑娘若是求求太后,保不定就不用去和番了呢”
 
    探春回想着太后和皇帝的对话,摇了摇头:“不会的。皇上已发了明旨,怎么还能改变呢?再者……若是要我留在宫里,我倒是宁可去和亲了。我听南安郡王提到茜香国,听起来似乎还算不错,兴许是个世外桃源呢”
 
    “就是再好,也比不得咱们中原富庶。”侍书不死心。
 
    “不管好不好,总由不得我们作主。若是不好,那就是命。若是好呢,就当是中了六合彩……就是天上掉下了个银锭子。”
 
    探春差点咬掉自己的舌头,自己可能已经完全习惯了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小心谨慎。这现代词汇,一个个地冒出来,完全失去了警觉心。
 
    “必定是好的。”侍书郑重地双手合什。
 
    两人走至花径分岔处,正待转向凤藻宫,却听刘公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郡主留步”
 
    对于这位皇帝身边的当红太监,探春不敢怠慢,急忙回身含笑问好。
 
    “公公叫住我,可有什么吩咐?”
 
    刘公公施了礼,满面堆笑:“吩咐不敢当,郡主是主子,只有主子吩咐奴才,哪有奴才吩咐主子的理儿?传皇上口谕,请郡主不必回凤藻宫,赐膳养心殿。”
 
    探春看了看天色,倒确实到了午膳时分。不过,早餐用得多,这会儿也不觉得饿。
 
    但皇帝说要给你吃饭,你还敢不吃?于是,她只得恭敬地领了旨,转换了方向。
 
    不过,从她有限的历史知识来看,养心殿似乎是个相当重要的所在,一般后妃都不大宣召的罢?心里有些忐忑,忍不住问:“请问刘公公,我大姐可也领了旨?”
 
    刘公公一脸笑意,可话却说得很是含糊:“奴才只是传皇上口谕,并不知元妃娘娘是否别有旨意。郡主,请随奴才来。”
 
    探春翻了个白眼,能在皇帝身边当差的人,口风果然紧得很。欲待再问,刘公公却已经殷勤地转过了身,根本不给她再发话的机会。
 
    硬着头皮跟着他的身后,探春扶着侍书的手臂,在心里分析有限的信息。听起来,元妃未曾奉召侍宴的可能性,倒占了七成。
 
    侍书看着刘公公多走了一步,凑到探书的耳边悄声道:“姑娘,听说这养心殿,若非皇上有旨,便是皇后也不得擅入的。”
 
    果然不愧是“包打听”,她还懵懵懂懂的,侍书居然已经打探到了相关信息。继而一滞,脚步便不由自主地停顿了。
 
    这个一个重要所在,却赐宴给她这个伪郡主,又算是怎么一回事?
 
    “郡主?”刘公公仿佛身后长着眼睛,探春才停下来,他便转回了身,恭敬地行礼。
 
    “哦,没事。”探春强笑道,“听说养心殿是皇上处理政事的地方,这个……赐宴恐怕不大……那个……”
 
    好像怎么说,都有点辞不达意吧?探春头一回觉得自己的母语,似乎也学得不怎么样。
 
    “皇恩浩荡,郡主是该谢恩。”刘公公一本正经地说道。
 
    探春气闷,只得再度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这后宫,果然不是人呆的。幸好只有一个来月,否则她可真要被逼疯。
 
    一路上,探春拼命地想着对策。可一直到养心殿的大门口,她还是只有“静观其变”四字方针可用。
 
    刘公公躬身道:“请郡主稍候。”。。。 

    第一百四十五章 战战兢兢



     探春无奈地点头,看着两边站着的太监,她就是不想候着,恐怕也跑不了吧?
 
    只一会儿,刘公公又亲自出来引了她进殿。探春看了两座宫殿,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了,反正还是那个富丽的调调儿。
 
    “皇上,靖宁郡主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