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梦-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他又去找钻字的石匠,钻了八块界碑。
当天下午他与父亲和二哥谈了他踏勘管家槽的事,对得到如此好的一块地方大家都感到庆幸。管世敦告诉他们明天石匠何老五就去估工价。开年后即开工。
第二天如何五哥所愿,与世敦及余大成两兄弟一道坐车上山,勘测了干天池,计算了工价,并联系关大叔,石工们在他家吃住,物品由山下运来,请帮忙炊煮就行,亦付以工价。
在从老鹰岩返回的路上,商议了修整个管家槽南北通道的事,并大致确定了线路,等春种大忙了之后就可进行,与缙云山下果林大路南延一并实施。世敦随即给了先期工程费二十两银票。
管世敦到家不久,负责打探梁滩河上游情况的袁氏两兄弟来给他讲打探的结果。
袁老大:“老板,第一站进入五福后再往上游走,到陈家桥分为两支,西边一支距陈家桥不远处便汇入西来的虎溪河,继续向南,经曾家场、金凤场、走马岗堡。东边一支从陈家桥南下,经永兴场、白马驿到马团堡。因为现在是枯水季节,西边只到得了曾家场,东边到得了含谷场啊。估计夏天涨水时西边一条可到走马岗,东边一条可到白市驿。”
管世敦:“袁老大。开年以后,我请田大人在沿线几个场镇出告示。赶场天收购农家的粮食、生猪,以方便乡亲们。我们目前有四只船,你看够不够,不够用的话再买两只。”
袁老大:“老板,可能要再添两只。”
管世敦:“这件事你就去办了,讲好价后我去付钱。”
转眼年就要过完了,四位大人要急着回去办事,夫人们想坐船回去,先到北碚。然后乘船顺嘉陵江而下,管世敦让人随船装了八百斤米,几篓水果作为礼物带回重庆,送给各位大人,这一路由张春红、管世嘉陪同。
大人们和龙沛潇、管上学由管世敦陪同骑马返回重庆城,管世敦还要拿回感恩坝以南荒山堡及管家槽的准占证。
晚饭时到达,由龙沛潇办招待,在街上酒楼宴请四位大人和夫人,田大人约定第二天上午去县衙拿准占证。
第二天管世敦起了个早。从弘仁堂住地到朝天门逛了一趟,发现街面上不少破烂房子,即使有的成了商铺,同样显得老旧不堪。只龙兴药业和弘仁堂例外,是焕然一新,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
早饭时。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得到父亲的赞许。早饭后。他步行去巴县衙门,沿街仔细看了一下。作了些统计,一会进到县衙,见到知县田大人,田大人正在公案看最新塘报,见他来了,忙叫他坐下,看茶。说道:“世敦,准占证我已写好,用了印,你一会拿走,我们摆一下龙门阵。我发现你是一个很会经营的奇才,不仅自己致富发家,而且对本县恢复严重受损的农商之业都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经常对我都有启发。”
管世敦:“十分对不住列位大人,因为要落实大人们给我的指示,过年这几天我没有陪大人,请大人见谅。最近几天,我上管家槽,落实了干天池的修缮,派小船打探梁滩河,落实上游行船的方案,准备落实大人指示的收购乡民的粮食、生猪等产品,只等大人下令缙云山东边的乡里,通知百姓,逢场天我们收购的事。”
田大人把准占证证明递给了管世敦一看,上面写着“准予管世敦占用感恩坝以南二十个大小荒山堡及缙云山山下相邻土地。”
田大人说道:“我看得出来道府厅县四大衙门是对你寄予厚望并十分信任的,,望继续努力。”
管世敦:“谢田大人和列位大人的厚爱与恩德。我一定加倍努力做好交办的每一件事,以回报大人。”
田大人:“关于移栽果树的事,我认为不必要凡是遗弃果树都移,应有选择成片、成林的、贵重的、稀有的,那种到处都是的就留给以后来插点的人吧。”
管世敦:“仅遵大人教诲。有了大人的准占证我就可名正言顺地派人平整这些土地,等知府程大人的准予我移栽的指示下到各县后,我的大队人马就立即行动。只是江北厅的我可先移了。我正在等那位延安来的皮毛商人,他来了后我请他陪我回延安府再买种羊,这次便不是几头,至少买上百头,这样,见效就快得多,实际上只是资金周转的速度快慢问题。”
田大人:“是的,投入越多,赚回来就快,正是人们说的以钱赚钱赚大钱,以力赚钱赚小钱。要拿出魄力干,事业就发展得越快。”
管世敦:“大人我有个想法,不知大人想听不?”
田大人:“你是不是有新的点子?大胆地说,说错了都没得关系。”
管世敦:“我今天早上从朝天门、圣旨街、接圣街看到大十字,再从大十字看到总镇署、南纪门,我心中很不是滋味,我朝克服重庆已快十年了,在这主要街道上还有大量的空置铺面,而且破破烂烂的,我想从大人手里买过来加以装修,再招商经营或出卖,让道府所在地应有自己的新面貌。我相信铺面好了,前来经商的人就会更多了。大人不会笑话我点狂妄吧?”
田大人:“果不出我所料,奇人有奇招,能使重庆城焕然一新我做梦都想。但我没这个实力,你有这个想法非常好。我完全同意并支持。要办好这件事,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跟龙会长商量一下,以商会的名义出面,可能很快会得到批复,我想知府程大人也会积极支持,十分赞同的。我再私人给他讲一下是你的主意和出资,他十分欣赏你,信任你。如果再以商会的名义就更好办了。你去找龙会长磋商这件事吧。”
管世敦告辞出来,立即来到龙兴药业,在后院见到龙沛潇。说出了自己的打算,立刻引起龙沛潇的重视,说道:“世敦,我发现你越来越能干了,气魄越来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一条长十几里的东西大街,你敢先收购,再加以修缮。然后卖出,这是多么大的商机啊,我都不敢想,我也没有这个实力。但你提出来了,我相信你也有这个实力,这很好。我坚决支持。”
管世敦:“姻伯,我身份只是青木关的一个土绅粮。搞这件事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容易遭人非议。因此,知县田大人建议我找你老人家,用商会的名义出面,商会修商铺就名正言顺了,比如姻伯你提出修缮就会认为很正常。”
龙沛潇:“有道理,田知县老谋深算,我同意,用商会的名义向县、府提出要求,可能问题不大。”
管世敦:“姻伯,干脆我们共同出资来干这件事,风险同担,利益共享,如何?”
龙沛潇:“可以,让我先给田大人递交要求装修从朝天门到南纪门主街的呈文,看他有什么指示。世敦,这项工程不可能立即收效,要有这个准备。”
管世敦:“姻伯,我心里有数,装一个门面多少钱,这一条街我数了一下,四百多个门面,有三成有主人,七成没有,我们只能出资装那些七成无主门面,至于购买,充其量五十两一栋,才二万五千两,总计可能不会超过五万两,我们两家合作,每家出资都不多,都在闲钱之内。什么时候收回成本都无所谓。”
龙沛潇:“的确是这样,对你我来说几万两只是区区小数。”
管世敦:“既然如此,难道就这一条街吗?”
龙沛潇:‘我们只说逐渐将全城破旧房子进行全面修缮,从而改变全城的面貌,以吸引更多的人来重庆经商。所需资金我们以四六开,我出四,你出六,行不?”
管世敦:“就按姻伯说的办。”
龙沛潇:“与府县方面的事我去办,请工修缮的事你去贵州找,这方面你有门路,驾轻就熟。”
管世敦:“若二府大人同意我立即请大量的工匠前来,一些具体的事让余化龙负责。”
龙沛潇:“可以,余化龙做事实在,脑壳也灵光。”
管世敦:“事已议好,姻伯,我就告辞了,我还要赶回青木关。”
当晚管世敦将批地的事、修缮重庆城街房的事告诉大家,大家心中很清楚,后者是一桩能大赚一笔的生意,都同意。
接着管世敦一方面派人修缮干天池附近的几座院落,然后他会见陕西的那个姓谌的皮货商人,提出请他一道返回陕北买种羊,当他得知是知府大人的指示时,满口答应,迅速成行。在他的带领下迅速的买下卖家的整一群一百五十只陕北种羊,其中有五只头羊,特别高大,他买了干草,雇了十多辆大车拉到陕南,再从嘉陵江坐船回到北碚,再坐小船和大车运到缙云山上,羊几乎没有走路。世敦雇了个原来放牧这群羊的中年羊倌南来,教他们饲养,在干天池旁的土地上加上原来的五只,羊子很快适应了环境,尽量满足羊倌提出的要求。
同时还买去了看守这群羊的一对成年牧羊犬,羊倌工资达每月六百个钱,这在陕北几乎是三个羊倌的工钱,他有丰富的放牧经验,故很快多只母羊就挂崽了。后来,管世敦希望他留下来,并让他回去把婆姨带来,他就欣然接受了管世敦的建议,等羊羔出生满月后,管世敦拿路费,他把婆姨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儿子也接来,从此便死心塌地的在缙云山顶生活下去了。
管世敦立即进城看修缮工程的进展,府县批文已下达,管上学已叫余化龙快马回绥阳通知管世衡找十队木作大匠及匠人。连同春耕春种的一道前来,七天后便来了。管家大院也把全部吃的送到。当晚大匠与管世敦。龙沛潇看了这从朝天门到南纪门一段街面,决定分成十段。每队一段,约四十座铺面。各提出报价,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管世敦向各队先付五十两,要求在三个月内完工。大匠估计,希望三个半月,龙沛潇,管世敦同意,他们吃住都是在被修缮的院子里。
为街面的修缮。巴县县衙特出了告示,当工程进行到内装修时,各门面贴出了出租和出让的告示。焕然一新的门面引起不少商家的关注,一些在背街,小巷的商人纷纷来接洽租赁和购买,由于这是重庆最繁华的最有商机的街面,无论租和买价钱当然不菲,多为湖商,晋商。粤商等有实力的商户购买,基本上装修完便卖完了。
三个月便基本结束,结算了工资,又转向以较场为中心的四条街道。由于街道较长,准予四个半月,这条街道是仅次于从南纪门到朝天门的商业繁盛之地。刚开始便有人来订购商铺。由于街道长,破损比较严重。龙沛潇特许延到五个月,至十月中旬。大部分商铺也有了主人,十月二十五日,全部木工队便转到小什字为中心的街道,由于街道较短,三个月内完工,这样重庆城便焕然一新了,龙沛潇主动提出对府学、县学、文庙、魁星楼进行修缮,到来年正月底完工。
接着重庆府衙门和巴县衙门贴出告示,要求未修缮的一律在今年端午节前要动工进行修缮,这样这批工匠,又对比较零散的商户进行修缮。
整个重庆城焕然一新,各地客商迅速云集重庆,重庆经济的恢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龙沛潇出面对程知府,田知县各送银子五千两作酬谢,扣除购房、建房的全部开支,管世敦赚了六万两,龙沛潇赚了四万两。
第二年五月又对江北城进行修缮,结果,管世敦赚了两万两,龙沛潇赚了一万五千两。
开年不久,他派出人去查看各地遗弃果树的情况,各地反馈的信息很令人鼓舞,他通过管世衡从贵州招来四百短工,专门从事移树的事,要求优先移成林成片的果树。由那一百名专门从事挖坑移栽的长工负责带队。首先是移江北厅和长寿的由船运回,然后是江津的通过靠近梁滩河的南向流入小河,再抬到梁滩河运回,这几个地方就移栽了六个山头,接着是移栽铜梁璧山的,铜梁的果树经三条小河进入嘉陵江经水路进入栽培区。大足也通过铜梁、璧山道南延的小河进入嘉陵江。江津、永川则是县内一条小河,进入长江,再沿南流的那条小河到梁滩河的上游,到陈家桥进入,在紧张的二个月之后,感恩坝南面的二十个山头全载满,然后对这二十个山头进行坡土改梯土,清除了杂草,三十里长的果林带形成了。
这四百人又紧张的投入修感恩坝南延的大路,二个月完成,又上缙云山修管家槽的大路,到八月末完成后,又投入收割稻子,原来那四百熟手刚收完红苕,包谷。
由于查道台强调川东道各县种包谷和红苕,于是长江沿线各县皆来购买种子和学栽培办法,除留的种子和饲料外很快便卖完了。
新谷下来后,四府大人,龙沛潇,管上学六处各送新米三百斤,同时还有新鲜水果两筐。
缙云山上的工程也大有进展,四月份干天池的全部堤坝砌完,池底清好,便打开泉眼灌满了水,形成了一个约一千亩左右的湖面,中间隔成三段,分别养着不同的鱼类。陕北羊群,春羔、秋羔增加了三十头小羊,原来的半大个羊子经过大半年饲养已经逐渐进入发情期。原来的本地山羊已卖出首批羊肉。新开辟的果树林区又建了两个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