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管理挑战·管理的实践-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槿创尤龇矫胬疵杌嫫笠担菏紫龋魑桓龌梗笠瞪娴哪康氖嵌酝猓ㄔ谑谐∩衔丝停┎鼍贸晒黄浯危笠凳枪陀度嗽薄⒂扇俗槌傻纳缁帷白橹保匦肱嘤惫ぃЦ对惫ば阶剩橹惫ひ苑⒒由Γ⒁虼诵枰欢ǔ潭鹊闹卫恚菇壑堤逑担⑷ㄔ鹬涞墓叵担坏谌笠凳窃谏缁岷蜕缜摹吧缁峄埂保蚨芄怖嫠跋欤虼吮臼橐蔡教帧捌笠档纳缁嵩鹑巍薄诒臼槲适乐保姑挥腥颂倒飧雒省
由此可见,本书在30年前,就开创了今天我们所谓的管理“学科”。这样的发展并非偶然,也绝不是靠运气,而是本书的使命和初衷。
撰写本书时,我已经积累了10年成功的顾问实践经验。我的出身背景既非企业,也非管理。早年我曾经在银行工作——在德国一年,英国三年。后来我成为作家和新闻记者,并且开课讲授政府和政治学。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我开始踏入管理领域。1942年,我出版了一本书《工业人的未来》(Future of Industrial Man),我在书中主张,早期社会中许多由家庭和社区担负的社会任务如今已经改由组织,尤其改由企业来承担。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公司通用汽车的一位高层主管注意到这本书,他在1943年秋末邀请我针对通用汽车的高层主管、公司结构和基本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公司的概念》就是脱胎于这项研究,这本书于1945年完成,1946年出版。
我发现这项研究工作既引人入胜,又令人深感挫折。我找不到任何帮助,不知从何准备。现有的寥寥数本有关企业和管理的书籍完全不敷使用,因为这些着作都只探讨管理的某个方面,仿佛这些方面可以独立存在,彼此互不相干。这不禁令我回想起一本人体解剖书籍,里面讨论人体的某个关节——例如肘关节,却完全不提及手臂,更不用说骨骼和肌肉了。更糟的是,管理的许多方面都不曾有人做过任何研究。
然而在我看来,管理者的工作之所以如此有趣,完全是因为管理是涵盖了三个方面的整体。我很快就明白,谈管理时必须将三个方面都纳入考虑:第一是成果和绩效,因为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第二必须考虑在企业内部共同工作的人所形成的组织;最后则要考虑外在的社会——也就是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然而以上大半的议题却缺乏研究文献,更遑论有关其关联性的探讨了。当时的许多书籍都热衷于讨论政府政策对于企业的冲击。的确,无论当时或现在,关于政府法令对企业影响的课程都大受欢迎。但是,究竟企业又对社会和社区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关于公司财务的书籍不计其数,但我们却看不到任何讨论企业政策的着作。
结束了这项研究之后,我仍然继续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后来其他大公司也陆续找我去担任顾问,其中包括西尔斯公司、切萨皮克俄亥俄铁路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我在每家公司都看到相同的情况:对于管理的职务、功能和挑战完全缺乏研究、思考和知识,几乎可以说一片空白。于是我决定坐下来,先描绘出“黑暗大陆”——管理的整体结构,然后理清拼图中有待填补的失落片段,最后再将整体组合起来,成为有系统、有组织,但篇幅很短的一本书。
从事顾问工作的时候,我认识很多能干的年轻人,他们有的位居中高层管理职位,有的刚得到生平第一个重要职位,不是初为管理者,就是独立的专业人才。他们都很清楚自己是管理者,但他们的前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活跃于职场的那一代通常都不清楚这个事实,这些奋发向上的年轻人知道他们需要系统化的知识,需要观念、原则和工具,这些都是他们当时极为欠缺的。本书正是为他们而写的。
这个时代令这本书一炮而红,这个时代也令管理者的意义从“阶级”转变为工作、职能和责任。本书出版后,不但在美国一炮而红,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欧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的确,日本人认为本书的观念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和工业发展的基石。
我在后来出版的管理书籍中,更详细深入地探讨了本书的各个主题。例如,《成果管理》(Managing for Results;1964)是第一本有关企业战略的书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讨论组织中的管理者如何自我管理,《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1973)则是为实际管理工作者所撰写的系统化手册,也是研读管理学的学生的系统化教科书,因此内容尽可能翔实完整,有别于本书容易理解、重启发性的特色。《动荡时代的管理策略》(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1980)进一步探讨了本书提出的基本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但同时也探讨了在动荡时代,企业如何兼顾创新与延续,化变动为契机。
管理专业的学生、立志成为管理者的年轻人和成熟的管理者,仍然视本书为打好管理学根基最重要的一本书。有一家全球最大银行的董事长一再告诉部属:“如果你只读一本管理书籍,那么就读《管理的实践》好了。”我相信本书之所以如此成功,原因在于内容既无所不包,又写得浅显易懂。每一章都很短,却又完整说明了管理的基本观念。当然,这正符合撰写本书的初衷:我希望提供曾经在客户公司中与我共事过的管理者工作上所必须知道的一切,协助他们为高层管理职位预做准备,同时书中的内容又必须好读而易懂,即使是忙碌的企业人都能在有限时间内抽空读完。我相信,正因为本书能兼顾这两方面的需求,因此尽管本书问世后,30年来出版过的管理书籍如过江之鲫,本书仍然持续畅销,而且无论读者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在企业中服务,已经担任企业管理者还是有志于管理工作,都把本书当成他们最喜爱的管理书籍。我希望在未来的时光中,无论对新一代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年轻管理人才,还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本书仍然能发挥同样的功能,做出同样的贡献。
彼得·德鲁克 1985年感恩节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
管理学:德鲁克留给人类的伟大遗产
管理学:德鲁克留给人类的伟大遗产
那国毅
1954年11月6日是管理学中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这一天出版了他的《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在此之前,没有一部着作向管理者解释管理,更没有一部着作向管理者传播管理。
1985年,德鲁克曾对一位来访者说:“《管理的实践》一书的出版使人们有可能学会如何去管理。在这之前,管理似乎只是少数天才能做的事,凡人是无法做到的。我坐下来花了些功夫,把管理变成了一门学科。”
很少有人能享有开创一门学科的殊荣,作为公认的“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对享有此殊荣当之无愧。在过去60余年里,他的着作、讲座和咨询工作为攻读管理学的学生建立了丰富的宝库,并且为管理者与企业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有关的方法的源泉。
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德鲁克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尤其在德鲁克离开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更是莫衷一是。而这些评价都是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角度。德鲁克也许早就料到,他百年之后,人们会不惜笔墨对他的一生和他的工作品头论足,因此,他早已给他的一生做了定论,不必再代劳他人了。为了准确地了解彼得·德鲁克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再一起分享2000年9月29日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先生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
……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
……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彼得·德鲁克
1999年1月18日
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
管理是我们的社会机构特别是工商业中领导、指挥和决策的器官,是一种普遍的职能。这种普遍的职能在每一个国家中,实质上在每一个社会中都面临着同样的基本任务。管理者必须为他所管理的组织指引方向。他必须深入思考本组织的使命,为之制定目标,为了达到本组织必须做出的成果而组织资源。
需要提及的是,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二百年以前。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即:《管理的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而正是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2005年11月28日的美国《商业周刊》的封面故事是:“彼得·德鲁克:发明管理的人 为什么彼得·德鲁克的思想仍然重要?”
德鲁克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着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本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2004年10月1日,德鲁克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举办的“智者对话”上精辟地阐述了21世纪CEO的职责,他又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面对众多高管人员再一次强调了管理者的责任,他讲到:“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 ‘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最重要的就是结果。有鉴于此,CEO的工作因他们所服务的组织不同而有所不同。”
德鲁克反复强调,认真负责的员工确实会对管理者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
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
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必须由实现工作目标的人员同其上级一起为每一项工作制定目标。此外,确保自己的目标与整个团体的目标一致,也是所有成员的责任。必须使工作本身富有活力,以便员工能通过工作使自己有所成就。而员工则需要有他们承担责任而引起的要求、纪律和激励。因此,进入德鲁克管理世界的捷径就是从认识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和企业的责任开始。
从《管理的实践》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德鲁克通过着书立说、讲学、提建议等方法,不厌其烦地提出:管理既要眼睛向外,关心它的使命及组织成果;又要眼睛朝内,注视那些能使个人取得成就的结构、价值观及人际关系。
德鲁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