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自慢 >

第10章

自慢-第10章

小说: 自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生意好做吗?意思是说:竞争激不激烈?好不好赚?一般工作者相遇,问的也是工作好不好做,意思是是否〃事少、钱多、离家近〃?   

  我无言以对的原因是,世界上哪有好做的事,哪有轻松的事,哪有容易的事?可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偏偏都这样想,每天都在找好做的事,许多人找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找到,换得的是一生一世的蹉跎!   

  我听过一个医生家族告诫下一代学医要学皮肤科,千万别当外科医生,因为美容整形当红,好赚又没风险,外科医生太辛苦又危险。我还听过一对父母亲要小孩去当老师,不是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可以收补习费,而且退休生活优裕而轻松。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35节: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13)         

  这其实都是令人伤感的说法,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拣轻松、好做的做,那辛苦的事谁来做?社会又会变成如何的急功近利?   

  撇开社会的公益不谈,就个人的角度来看,工作趋吉避凶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一味地找寻好做的事,真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吗?   

  我个人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好做的事,更不相信有容易赚的钱,更没有简单料理的生意!   

  我不相信〃好做〃,我只相信〃做好〃,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任何事只要你能把它做好,最后都会有好结果的。   

  一个人只想找好做的事,根本是认知上的错误,因为世界上没有好做的事,用一辈子寻寻觅觅,也不可能找到,结果只会落一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批评。   

  寻找好做的事,是聪明人的思考,是用巧,是走快捷方式。选一件事,把事情做透、做好,是笨人的事,是痴人的思考,有的是傻劲,有的是执著。   

  好做的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大家都挤在一起,就算有好做的事,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八字不够好、不够硬的人是轮不到的。而就算你有机会遇到,没一会儿,跟进的人也人满为患,一旦大家都跳进去做,好做的事也变成难做了。   

  〃做好〃的路,参与者较少,因为笨人不多。但是因为是做好,要靠苦力、靠耐力、靠死力,而一旦做好,别人就算闻香而来,跟进学步,也并不容易,这是管理学上所谓的〃进入障碍〃,也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   

  舍〃好做〃,就〃做好〃,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成功要素,不再犹豫、不再寻找,也不要再问那个笨问题:你那一行好做吗?   

  ■后 记   

  一个朋友想投资做一本新杂志,专程来问我意见:某某类型的杂志好做吗?我告诉他,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任何市场,都人满为患,没有一种杂志好做。   

  这位朋友不太满意,觉得我不肯讲真话,我十分无奈,看来想要摆脱〃好做〃的观念十分困难。   

  23追根究底的专业精神   

  我看大多数人的工作,都不顺眼,或许我有处女座的〃龟毛〃 吧!(龟毛,台湾方言,指当一个人非常的无聊、非常的无趣或非常的认真而产生一些异于常人,导致周围的人都相当抓狂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形容人斤斤计较、婆婆妈妈。……编者注!)可是龟毛之外,我强调的是做对、做好,如果凭良知就能做,一定不会好,还要经过痛苦的追根究底的过程,才能做对、做好,那是专业的要求。   

  每次看日本的电视节目《抢救贫穷大作战》,心中都有极深的感慨:原来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当老板,可是却当起老板。而要当一个成功的好老板,原来每一件小事,都有极深的学问和讲究,而这些讲究、坚持、学问,其实就是现代企业经营所强调的专业主义。   

  经营企业只有两种形态:专业与业余。专业的老板会成功,而业余的老板也许在短时间内,因为机缘、运气,偶尔会有小成,但长期下来终究要失败。《抢救贫穷大作战》永远拿〃达人〃(专家)与业余的老板做对比,让专家来教导业余的经营者怎么做生意,从step by step(一步步怎么做),到理念,到服务的热忱,到敬畏每一项原料,到做好每一件事的坚持。印象中,这个节目从来没有谈到赚钱的方法,可是赚钱是伴随着经营者做好每一件事,强调用专业的方法、用专业的精神,做好服务之后,自然而来的报偿。         

虹桥门户网。  

第36节: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14)         

  可是〃达人〃并非天生,他也是经过长期学习、磨炼、研究而来,学习与历练是承袭前人的经验,而研究则是发扬光大,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每一个达人都有独门的绝技,有的可公开,有的不传外人,但都是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在不断地〃追根究底〃之后,而形成专业,变成专家。   

  这样的专业精神,放诸四海而皆准。记得我曾经问过台塑集团的许多高级主管:台塑被誉为经营的典范,那台塑的管理精神是什么?他们回答的用词很不一致,显示台塑内部并无统一的说法,不过归纳起来,都指向一个重点,那就是〃追根究底〃的态度。当时无法体会,〃追根究底〃这四个简单、通俗的字,怎么会塑造台塑王国呢?   

  后来接触了比较多的管理实务,发觉每一件事情的解决都是透过追根究底的过程,工作没效率,追踪到底是人,还是方法,还是流程,还是其他因素,哪里有问题,就改哪里,一路要追到彻底改善、效率提升为止。   

  追根究底的过程,我们可能不只自己找答案,还要找专家、找同业、找异业学习,然后把每一件事情都找到标准化的作业流程,然后不断改进,这就是最佳化(best practice),然后要求工作者反复练习,一直到彻底熟练,每一次作业的误差都很少(六西格玛),当然可以得到最好的优良率、最高的绩效。   

  每一个人,如果也能用追根究底的精神,探索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机会培养出某一种专业,而拥有追根究底的专业态度,当然就是专业人。成功人士一定是专业的,你要成为哪一种人呢?   

  ■后 记   

  现在社会流行〃达人〃,任何领域都要寻找达人,可是什么是达人呢?答案就是〃专业〃!   

  24少用判断,多用计算:如何找到答案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决定,大多数的决定都是凭经验、凭感觉,每一个人都需要发展出一套尽可能量化的决策过程,用数据、用计算、用分析,就可以得到结果,而不要用直觉碰运气。   

  刚开始学习出版时,编辑来问我:有一本书的内容是这样,作者是谁,我感觉这本书的内容不错,何先生,你觉得怎么样,值得出版吗?   

  那时候,不敢承认我不懂,只有努力地和他一起讨论内容、讨论作者、讨论市场,然后下一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对还是错的判断。   

  回想那一段,我能存活到现在,真是承天之幸。   

  后来,当然就不是这样了,我们发展出一张电子表格,我称它为出版的〃帝王窗体〃,把所有的思考,都已经尽可能量化,只要填上各种参数,自动跑出可能的营运结果,我们依赖计算,用了很少的判断,这是一个去掉直觉、少用判断、搜集资料、多用计算的过程。   

  判断与计算有何差别?判断是直觉的,判断是使用信息少的,判断是问结果,判断是一翻两瞪眼的,判断往往是现象与经验的立即反射、反应。   

  可是计算不同,计算需要有丰富的信息与情报做基础,然后进行复杂的未来推演,然后分别就每一种可能仔细计算利弊得失,让决策者在复杂的情境中能够得到可资判断的基础。         

◇。◇欢◇迎访◇问◇  

第37节:第二章 自慢的成长学习(15)         

  严格来说,计算是判断的前置作业,当所有的可能算计清楚之后,判断才有用武之地。计算强调的是过程,强调的是未来模拟,强调的是书面作业,强调的是精准分析,强调的是做出数个方案的可能选择。   

  反过来说,判断可能是盲目的,主要的凭借是经验与直觉。不幸的是,经验又有高度的风险性,因为经验是过去的情境、过去的历史,而判断是要替未来做决定。用过去的情境、用过去的经验,要分析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难免会有高度的时间落差而导致判断错误。   

  或许我们应该说,精准的计算是大企业做的事,因为有足够的人力、足够的资源、足够的知识,让每一项决策都在足够的信息及情报基础下完成最佳的分析。这样的决策,理论上犯错的可能较少。   

  不幸的是,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大多数的情境,都是在不可能完成这么精准的计算下,就需要用判断来做决定,那又如何避免判断可能犯的错呢?   

  一个快速计算习惯的养成可能非常重要,快速计算的习惯包括几个重要的步骤:一、尽可能地情报搜集;二、找出关键性的变量;三、就这些关键性的变动,进行快速的变动因素试算,以形成几个不同可能、不同结果的方案;四、就这些可能再进行最后的判断。   

  经过这些程序,或许我们仍然不能全然掌握未来的变动,但至少我们可减少直觉的判断,进而减少直觉的错误!   

  ■后 记   

  说到计算,我们都应该感谢微软这家公司出了excel软件,其电子表格,能力超强,解决了许多问题,我常告诉小朋友,做生意如果不会电子表格,赔钱是应该的。         

◇。◇欢◇迎访◇问◇  

第38节:第三章:自慢的专业方法(1)         

  第三章:自慢的专业方法   

  大学念书的时候,暑假在邮局打工,担任邮件的分区分拣工作。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邮件,要按各区域分别归类,才能分开送达。那是一个极无趣而无聊的工作,我一度想中途逃离,但害怕留下不良的打工记录,只好勉强留下来。   

  但日子实在太难过了,一定要想一个方法自我排遣,于是我自己和自己挑战。我用三分钟为一单位,看看每一节我能分拣多少份邮件,刚开始每一节能分拣一百多件,到最后我最高纪录一节三分钟能超过三百件,当然为了提高速度,我自己不断研究步骤与方法,经过不断测试,再反复练习,当我打工结束时,主管颁了一个奖给我,因为我是速度最高的工读生,事实上,许多邮局的正式员工也比不上我。   

  用专业的态度,探索工作的每一项细节,并找到最佳的工作方法,这是我一向的工作习惯。我会先做分解动作,我会重新思考工作逻辑,我会改变流程,经过不断尝试后,我自己找出许多工作的概念与方法,这些想法是不是最好的,我不知道,但这是我最自慢的方法。   

  25从复杂到简单:工作成就基本原理   

  事情做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事情太复杂,以至于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应付。因此改善的方法只有一个:要不把事情变简单,要不就提升工作者的能力。只是工作者能力的提升旷日废时,不易期待。因此,把事情变简单是唯一的方法。   

  刚开始做出版的时候,书卖不好,只好想尽各种办法来卖书,办演讲会推广、办书展打折贩卖;找特殊渠道,低价批掉;拜托经销商,对我们的书给予特殊照顾。所有的努力,就是要把产品卖掉,改变营运的窘境!   

  但一切的努力,多属白费,生意虽然多做了一些,但因而增加的成本似乎更高。更可怕的是,所有的特殊作为,都把公司的营运模式变得更复杂。许多的作为,彼此冲突,以至于营运没改善,但公司紊乱不堪,每天都在救火。   

  事后,我终于弄清楚,我犯了什么错。事情做不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事情太复杂,以至于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应付。因此改善的方法只有一个:要不把事情变简单,要不就提升工作者的能力。只是工作者能力的提升旷日废时,不易期待。因此,把事情变简单是唯一的方法。   

  只不过,我所有的改善作为,全部是把事情变复杂,结果当然是缘木求鱼!至于如何把事情变简单呢?改变自己、改变产品是最简单的方法,因为我没做出读者所需要的产品,所以书卖不掉,只要我想法改变、做法改变,做出真正满足读者所需要的产品,这不是最简单的方法吗?   

  有了自己惨痛的经验后,我开始观察所有的生意,发觉这世界还不乏和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