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学习:10岁大学生张炘炀培养纪实(选载)-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形中形成了“定时定餐”的制度。在吃喝营养上让他形成“到点”的意识——早中晚饭不用催,他自然就知道到饭桌前。做到这一点是很容易的,大人首先要有一个自觉性。大人的到点意识很强,跟着现代节奏来呗,孩子随着大人的节奏一日三餐不赶早也不耽误。我们两口子长年累月每天要做一个“功课”,上午一个水果,下午一杯牛奶,到了时候就给他预备在那里。至于张炘炀什么时候把水果牛奶消耗完,那是他自己的事。我们不提醒,也不催促,他拿着个苹果心不在焉慢慢啃也没有关系。
张炘炀从来没有出现过“变化比计划快”的情况,他跟我们两口子一样形成一个到点的意识,跟我们家长期的超稳固的生物钟的节奏培养,可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他的到点意识之强烈,到今天都非常明显。上了大学也是这样,从廊坊到天津坐火车,他总是拘着我这个当爹的赶早不赶晚,生怕耽误了。到了检票口,他总是嘴里嚷嚷着——
“快,快点排队!”
我心想:慢一点剪票又有什么关系?火车上空座位多得很呢,这傻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急脾气!
可是回头再一想:要是他没有形成这种“赶点”“到点”的思维方式,他今天还能在天津念大学吗?说不定还在盘锦的哪个小学校慢悠悠的学着四则运算哪。
我这个说法绝不是故弄玄虚,张炘炀长期的自学生活,学习效果为什么不错,跟家庭长期形成的到点规律培养有很大关系。
他自己形成了到点的主观意识,使我省略了很多的精力。我不需要做太费劲的督导工作,更不需要来那种老生常谈——什么“今天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什么“学习是为自己学不是为别人学”。他自己会锁定目标一门心思地完成既定的任务,谁要干扰他完成他自己都会焦躁。这种个性的培育,是我在他幼年时的重要收获。
当然,这种收获有时候会给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因为形成了“说好了就不要改变”的固定思维,他会把这个原则推到很极端的程度,有时候显现得非常过分:比如家里人正在看着一个电视节目,突然停电了,孩子就不干了,哇哇大叫,乱发脾气。我开导他说:咱们先出去遛遛弯,等电来了咱们再接着看还不行吗?
“不行!那漏看的一截你们得给我补回来!”
你说气人不气人?我哪来的那么大权力指挥电视台?对他的这种蛮不讲理,我们两口子会忍住火气跟他讲理。实在讲不通也就不理他,被他闹腾得实在烦了,就干脆采用下策:一阵臭揍。
这也说明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你不可能两头占便宜。孩子固执的个性,可能对学一门学问有好处。固执,某种程度上表明他容易拘泥,但同时也证明面对某种事物他的精气神是沉下去的,比较专注。但是接触社会、人情交往上,负面影响也很大。我没有对他这个性格的两面性及时分析,拿出对策,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吧。
回想起当年为孩子所操的心,我由衷地感到:理性地对待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的各种问题,不因为孩子是独苗,就过分地去溺爱无谓地去操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看到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材料,人家就看得很远。哪怕是富豪的家庭,也能做到“家富而不奢”。美国大富豪洛克菲勒每周只给孩子一点零用钱,他们懂得怎样很理性地对待孩子,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我的家庭条件肯定没有资格谈什么富而不奢了,买贵一点的玩具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我自认为对孩子没有什么歉疚。我认为,父母能赐予孩子最大的财富,就是在孩子童年时期多陪护一下孩子,做他的好朋友好伙伴。这其实是一个极其朴素的原理,天下的家庭,各有各的现实问题,情况都不一样。但我觉得什么样的现实情况都不该成为推托这种陪伴责任的理由。
没有这种陪伴,张炘炀的早期智力启蒙就无从谈起。
没有这种陪伴,张炘炀即便有了学习才能上的灵光一现,也不可能被及时引导,他也许还在小学阶段念“望天书”。我们作为家长的,还得为他的择校问题托关系,费财耗时。
没有这种陪伴,张炘炀不可能从超慢式教育中脱离出来,他可能还在和成千上万的小学生一样,应付大量的习题作业,为小学生书包减负问题而苦恼。两者相比较,我认为我选择的这条路没有错。
txt小说上传分享
怎样让孩子提前“适应社会”
前面说过,张炘炀的早期教育环境有几点与一般孩子不同:没有爷爷奶奶带护的经历,作为父母多了一些负担,孩子面临的人际关系没有那么丰富。但从正面意义上看,孩子面对的教育者更加单纯(当然我这种说话属于事后总结式)。这个环境分析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没有借鉴性,咱们可以再探讨。
仰仗着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照顾和理解,我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带护这个孩子。
张炘炀的“人之初”,我淘费了不少精力。我们家里没有请保姆,因为炘炀妈妈的产假(再加上寒暑假)时间比较宽裕(再加上我这个老爸的陪护),所以孩子幼小时的环境就更加单纯。
除了来用俯卧式锻练让他培养出能动性和自主性外,我在让孩子提前适应外部环境上做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多带孩子出去走动。只要天气情况不错,我就抱着小家伙到处溜达。大街、公园、商店、河边……社会自然的五光十色,本身就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愉悦。看着小家伙在自己怀抱里咿咿呀呀,小眼珠子被广告呀行人呀吸引得滴溜溜转,我自己也感到有一种莫大的乐趣。
二是为他的入托提前做适应准备。我经常带他去的另一个场合是幼儿园。
一般的家长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第一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孩子心理上会出现巨大的落差和强烈的不适应,哇哇大哭,把这个场面弄得像一场生离死别。我提前带炘炀去幼儿园活动活动,让他提前适应这个环境。
那一段时间,市里的几个大小幼儿园我都去过了。虽然小炘炀不属于幼儿园的正式“编制”,但幼儿园的阿姨和小朋友们并不排拒这个孩子。小家伙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一进入新伙伴的小圈子,拿过玩具就玩,也不谦让。走的时候还有点恋恋不舍。
我让炘炀比较早到幼儿园“体验生活”,主要的目的还是提前让他做好进入集体生活的心理准备。我一直有这么一个担心,我相信人的脾性、性格特点有某种遗传性,我抱着这么一个想法,胆小的缺点绝不能再“遗传” 炘炀这,因此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一种前期教育。
张炘炀胆小的毛病,后来果然表现出来了,看来性格遗传的说法还是有它的道理的。他有一个说话不看人的毛病,不爱冲在人前,这些都是性格使然,好在我在他成长前期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了引领:如跟小伙伴结交,参加卡拉OK大奖赛,大大方方地待人接物,这些有目的的培训,使他的毛病多多少少有一些克服。
教育的效果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现在能够应付一些大场合的活动,遇到不熟悉的人开始有一点羞怯,但混熟了以后还是能够朗声说话,尽情笑闹。我觉得这个孩子这方面已经超越了他父亲。他母亲的日记里对他的“公关内容”也有一些记载。
炀炀已满两岁,此时他已很会表达自己的要求了,会背诵很多古诗和儿歌,也会做许多动作,如做操等。走路很稳,跑得很快;有时很任性。两岁时第二次回奶奶家,给村里的人背诗、唱歌,出尽了风头,人们都很喜欢他。
张炘炀这孩子记事,我陪护他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他第一次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时,他会挤着眼睛诡笑着搂住我,冲着他妈妈仰起小脸唱念——
“世上只有爸爸好!”
我们两口子一起乐了。
张炘炀的早教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妈妈工作忙,老爸充当超级陪伴,老爸对他的成长进行了全面的抚育,这可能也是这个孩子的福气。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无声阶段是智力启蒙的最关键阶段(1)
张炘炀从小就有一个流“哈喇子”的毛病,在“俯卧式”时期
就是这样,动不动枕头上就湿一片,很不雅观。
后来,当他长到快20个月都不能发音说话时,有的熟人就开始暗中担心了,“怎么回事啊这是……别的孩子都8个月、9个月就能说话,1岁多开始咿咿呀呀话都能成串了,炘炀这孩子咋跟个闷葫芦似的?”
还有的人开始联想:“这老两口这么大年龄才有的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你看这孩子,满嘴的哈喇子……啧啧,难说呀。”
当别人对炘炀的智力发育心怀疑虑忧心忡忡的时候,我和吴慧娟也曾经在心里闪过一丝隐约的不安:是啊,这孩子的开口是慢了点,会不会……
可是很快,我们就打消了这种疑虑。道理很简单,我们是看着这个孩子成长的,我们非常清楚,他的反应、举止、情绪的表露,是非常正常的。
我相信孩子开口说话肯定不是什么问题。原因是:
一、 孩子听力上没有什么毛病,这一点我们心里有数。
二、 可能是我们夫妇两个对孩子的“单向交流”不够,造成孩子开口说话的意识和兴趣不大够,应该多创造一点这方面的条件。
三、 我认为孩子某种程度上属于“内向”型,即使不说话,也不耽误他的心里的秘密“盘算”——也就是内心的智力发育。
我观察到小炘炀对电视里的广告非常感兴趣,这种广告片,因
为情节概念是一气呵成的,图象又比较夸张,能给孩子形成某种刺激,当他看到广告片里的情节时,表情明显被吸引过去了,有时候跟着兴奋,有时候跟着哭。我能感觉到他有触动,也有内心的小兴奋或者小小的忧愁。这些迹象令我对他的将来充满信心。
我就抱着这样一个态度:说话晚一点没有关系,不必着急。也许他的性情跟他的老爹一样,心里爱琢磨可外表不一定要显示。
后来的情况发展证实了我的预测。对于他第一次开口说话的情景,我记忆犹新,那是1997年3月12日下午两点多钟,他已经有20个月大了。那一天炘炀的三姨、三姨夫都来了,我和慧娟边跟他们唠嗑边哄着孩子,不知道我们哪一句话逗起了他的兴趣,他开口对我们说了句——
“拜拜。”
一边说一边还摇摇他的小手。
我们全体都乐了。我注意到他刚开始说话就与众不同,别的孩子说话都是一个个蹦出来的,“妈”,“爸”,“要”……他不一样,他一开始说话就是一个双音节字词。
随着他渐渐说出更多的字词,我心里的感触不少。
孩子说话早与晚,与智力因素没有什么关系(除了确实是疾病和心理封闭因素),还流传这么一种说法:“开口说话晚的孩子大多数都聪明”——这种说法固然是不太科学的,但这样的说法至少对大多数因为孩子开口说话晚而发愁的父母亲是个安慰,乾隆皇帝四岁才开口说话,这个事是上了书的,开口说话晚,家长不必焦心,我认为有时候这样的宽慰是很有必要的。
炘炀的这种开口说话慢的现象,可以比喻成一台磁带正在转动但处在静音状态的录音机,表面上你听不到声音,可这这磁带还是在照样前进的。所以他刚刚开始说话的时候,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很费力地吐出单音词,不是一边说话一边“摸着石头过何”,而是很快地进入了一个语言上的良性发展阶段。事实上,自他说出“拜拜”之后,1个月后他的说话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不仅日常对话能顺顺当当地展开,而且很快进入了有韵味的口诵阶段,如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锄禾日当午……”等简易少儿诗词的程度。
通过我对他初学说话这一阶段进步的观察,我的结论就是:他说话起步晚但进步却很快,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后发制人”的神奇功能。其实,在前期的“无声阶段”他已经开始有这个方面的积累了,为什么没有显示出来,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家长没有找到最佳的开发手段(以前也尝试过让他开口说话,但没有成功)。
我们的孩子的智性发育规律特点可能与其他孩子有不同之处,即使不开口说话,也不耽误语言能力的发展。
张炘炀从开口学话到念诗模仿电视广告语,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殊的教材,随处找到什么好玩的就随时学。他对广告片感兴趣,那广告片就是一个现成的语言老师。但是明摆着的,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