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幸福在当下 >

第8章

幸福在当下-第8章

小说: 幸福在当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克菲勒就很明智,前半生,他用智慧赚取了巨大的财富,但就在他52岁时,身患多种疾病,很难再坚持正常工作。自己艰苦打下的这一片江山该怎么办?是继续拼搏还是休整疗养?他很矛盾。
  经过认真思考、权衡利弊之后,洛克菲勒听从了医生的劝告,智慧的选择了后者。他给自己重新定位,调整了与公司间的关系,随后到大自然中静心颐养,慢慢恢复了健康。一直活到了92岁。
  当事业与健康冲突时,亲爱的读者,请你一定要果断选择珍爱健康,因为失去了健康和生命,一切都等于零;当我们不断超时工作,努力加班的同时,不要忘了:应该把健康放在工作之上,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追求其他幸福的可能。
  

生有时,死有时
有弟子问神山僧密禅师:“请师父谈一谈生死之事。”僧密禅师问道:“你什么时候死过?”弟子说道:“我不曾死过,现在也不想去死。请师父明示。”僧密禅师答道:“既然你没有死过,那么,只有你亲自死一回,才能明白生死是怎么一回事。”
  是呀,“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的生死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平常无奇。一个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但终免不了一死,生死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
  陶渊明有诗云:“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诗中提到的彭祖传说一生经历夏、商、周三个朝代,共活了八百岁,如此大寿也终有一死。三皇、彭祖今天又在哪里呢?
  生死是自然规律,无须恐惧,该来的终会来,悲观的人杞人忧天只会徒增烦恼,乐观的人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反而发现了生命的真理——看到死亡,面对死亡,会让我们思考很多事情,比如人生的真谛、规律和价值,也会发现平时不重视的一些道理。不知死,焉知生?只有在死的问题上有充分的思考,人生的终极道路才能在生的过程中更精彩地展开。
  我见过两位对死很有胸怀的人,一位是在书上读到的古人庄子。
  当庄子的妻子死了,他坐在地上敲着铜盆高歌。其弟子惠施十分不解。庄子说:“我的妻子死时,我哪能无动于衷?但仔细想想,她本是无生无形,突然有了形体,有了生命,现在她又死了,这不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随时在变化吗?也没有什么过分悲伤的。”可见庄子对生死有多么豁达的体会。
  另一位,是我一位亲戚,她不幸在36岁时患上了乳腺癌。
  听到这一消息,我根本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带上鲜花,心情沉重的去看望她。
  她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看书,看到我进来,给了我一个轻松的笑容。当时,我的眼泪就不争气的掉了下来,怕她看见不好,试图转过身去擦掉。她却爽朗的笑了几声:“傻丫头,我都不哭你哭什么呢?”
  “难道你不害怕吗?”我傻乎乎地问。
  她说:“面对这样的事情,人人都会有恐惧吧,但人的命是天注定,生死由天。每个人都会被死亡‘抽考’到,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面对生命必然的一个结局,也许,我不能改变什么,所能做就是,珍爱每一个人,做好每一件事,享受每一次晚餐。”
  还好,真的只是上苍跟她开了一个玩笑,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幸运的好了起来,活了下来。她面对生死的豁达也让我有了新的感悟。
  也许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正如我们也许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一样,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但至少可以在有生命的时候事事尽力、快乐生活。
  生命就是一场“惜福”的过程,懂得惜福、培福,珍惜人生每一刻,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才最重要。
  佛说:“人命在呼吸间”,我们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让它永驻人间,既然明白生命的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让生命在有限的长度里散发出最大的光亮。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活着,就是最美的幸福
前段时间,汶川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一场地震带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当我得知这个事情后一直不停的试图与身在四川绵阳的一位好朋友取得联系,两天后,我们终于通上了电话,她开口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活着真好!”然后,她说:“经过这一次,让我们明白了,其实生命不是必然的,能幸运的活下来是多么幸运,我一定要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是呀,活着真好,活着就是最美的幸福。。
  不要因为我们还没经历过生死,就把生视之为理所当然。实际并非如此,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安全,充满了变化多端,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恩宠,对此我们应该感谢上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命都会从始至终,寿终正寝,与草木同腐,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模式,我们也习惯了如此。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当生命一旦遇到变化,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裸露出生命脆弱的本质时,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汶川地震期间,有一位在地震废墟中掩埋了五十多个小时的男子被探查到还有生命迹象,救援人员尽全力对他进行求援,但巨大的石板压在他的左腿之上,在这块石板之上是一栋摇摇欲坠的楼房,如果一味拉出这位男子,有可能会导致整栋房子倒塌,而对楼里其他还有生命迹象的人造成破坏性的毁灭。男子的妻子一直守在他的身旁,对救援人员哭喊着:“求求你们,救救他,他不能死!”
  后来,这名男子被成功的救出,在这栋楼的废墟中还救出了几位老人和女人。只是,那名男子被当场被锯掉了左腿。
  后来,有媒体再次去采访这名男子时,只见妻子依旧陪护在他身旁。妻子看起来一点也不悲伤,给他擦身子、按摩身体,喂给吃饭、和他说话……她的嘴角和眼角都是往上抬着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痛苦。她说:“哪怕失去了一条腿,可只要他还活着,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看完这个感人的画面,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长长叹了口气,感叹到:“活着,真好!”
  是呀,还有什么能比在灾难中保存生活更重要、更美好呢?还有什么能比活着更快乐、更幸福呢?无论对于自己,还是身边的亲人。
  生命是极为美好的,处在平安之中的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而那些真正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才能豁然感悟其中真谛,更为珍惜生的每一天。
  为什么海明威在飞机失事、死里逃生后读到关于自己的讣告时说:“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为什么三毛在撒哈拉沙漠中举行婚礼时,见到丈夫荷西送给她的礼物是从沙漠中拣来的一副骆驼的骷髅竟会欣喜若狂。
  他们都曾经到达过死亡的边缘,都面临过即将失去生命的惊恐,因此,懂得珍爱……
  人正是知道了死,才掂出了生的分量。尽管我们长途跋涉之后,叩开的依旧是死亡的大门,但还是应该去抓住生的每一瞬间,发掘出生命的价值。
  今天我们平安地活着,太阳照着我们,春风拂着我们,自由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最大幸福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有一种生活叫简约
人生的前阶段,我们也许都在用加法生活,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平衡生活,人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得太满,最后就会为所得所累。
  你在追赶什么
  一次,在梦中,我见到了一个人,他很奇怪,每次见到他的时候都在不停地跑,表情很严肃,眼睛充满迷茫。我问他:“你为什么总在跑,从没见你停过呢?”
  他回答我说:“我在追赶,追赶生活的脚步。”说话的时候也不见他脚步停下来,似乎追赶已成为他的习惯,一停止就会像抽去架子的衣服一样瘫倒。
  “你拼命地往前跑,一心想着赶上生活,可是你知道生活在哪里吗?”我穷追不舍地问他。
  他的表情很吃惊,若有所思。从他那双迷茫的眼睛里,我窥见了他的怀疑。
  “为什么不停下来朝四周看看呢?”我进一步地问。
  他惊慌地摆动头环顾四周,眼睛很吃力地搜索着,仿佛漆黑的夜空下一个迷失的孩子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寻找回家的路。但他还是没有停下,继续向前跑着……
  我的梦醒了,在金色的晨晖中。我使劲地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惊觉,那个不停奔跑着的人不就是我自己吗?不就是我身边这一群群努力追赶生活的人吗?
  也许是不满于现状,觉得自己的生活应该可以更好,于是我们都习惯性的奔跑着去寻找理想中的生活。无休止地奔跑,无休止地追赶,我们忽略掉了身边的景物。
  我们脚步忙碌着,内心却空洞着。
  梦,带给我反省与清醒——我们老是带着要达到这个,要完成那个,要成为这个的欲望在过生活,因而,我们总是焦虑紧张、匆忙且无法安于当下。
  没有钱的想要有钱,有了钱想要更多的钱;普通员工想升职涨薪,升职涨薪后就想自己当老板;租房住的还在为买每一平米而奋斗,买到房子的却在憧憬着海边的别墅……我们都在想着存款里的数字再多一点,业绩的排名再靠前一点,职位再向上爬升一点……我们总是不满现状,总想变成什么,总想拥有更多。
  我们不甘落后与平庸,总在更新着理想,不断更新的理想和来不及实现的现实间总有一段距离。距离让我们恐慌,让我们觉得落后,落后让我们一刻也无法放松。我们的生活总在理想中的未来,并不在现在,所以,只有奋力再奋力的奔跑、追赶。
  我们很少想到自己已有的,却常常看到自己没有的,于是,没有的就成了理想——我们的理想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因为有理想,所以必须不断追赶;因为有理想,所以对现在总是不满;因为有理想,所以把现在过得很不理想,一直无法放松下来,直到在睡梦中还在不停地追赶。
  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不少了,但心却不在已拥有的东西上,结果,越去想自己欠缺的,就越发沮丧,而越沮丧就越会去想所欠缺的——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不快乐;所以,在得到越多时变得越迷茫,让追赶的路也变得没有尽头。
  也许,我们没有遇到一些事,没有触摸到生命的本质,如果有一天,当生命最真实的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可能会得到新的领悟。
  艾迪是一位已经很成功的商人,他想要更大的扩展商业版图,把生意做到太平洋的西边去。就在前往西岸的考察途中,他和他的同事突遇灾祸,被困在太平洋中,毫无希望地在大海中漂流了21天,最后才被获救。
  这一事件后,艾迪好像变了一个人,缩小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开办起了一家养老院,每天和老人在太阳底下喝咖啡、聊天,唱歌、下棋,笑声不断。
  当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时,他回答说:“我从那次海上遇难的事件中,学到了最重要一课,那就是:如果你有足够的新鲜水可以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就绝不要再奢求任何事情。”
  环顾四周,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里都躲藏着真实而美好的生活,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受到快乐,一味的追赶并不代表就能拥有一切,拥有一切也不代表就一定会幸福。
  也许,幸福的生活正在后面奋力地追赶着我们,只要站住不动,它自然会与我们会合,可是我们越跑越快,不肯停下脚步,实际上这是在拼命逃离幸福啊!
  

用减法过生活
很欣赏于丹老师说过的一段话,她说:“人一过而立之年,就要学着用减法生活,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是用加法生活的,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所需要的东西。三十岁以后,人就应该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也就是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人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刚搬进去时,都想着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结果到最后发现这个家摆得像胡同一样,反而没有自己舒服呆着的地方,于是开始想着舍弃或丢弃一些不需要东西……”
  这段话印证了一个主题:人生的前阶段,我们也许都在用加法生活,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但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平衡生活,人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得太满,最后就会为所得所累。
  也许,当我们减去生活的旁枝末节越多,保留的主干越清晰,迈向成功和成熟的可能性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