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说出来就过时 >

第24章

说出来就过时-第24章

小说: 说出来就过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中的莱茵游轮上,我偎着栏杆: 
  莱茵河被德国人称之为“命运之河”,它代表了德国的历史和德国的精神。莱茵河水中流淌着日耳曼民族性格中矛盾的特质,一方面热爱生命并感情丰富,另一方面却深思默想且傲慢不逊,既勇猛好战,又浪漫多情。今年是“浪漫莱茵”200周年,在金秋绵绵细雨中,我们踏上了浪漫莱茵之路。坐在船上,你可以享受莱茵河畔的宁静,一个个美丽的葡萄园和一个个古老的城堡点缀其间。谁知道莱茵河一路走来,会留下了多少段情?心中的浪漫与真正的浪漫距离到底有多远?我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你也想知道吗?请搭乘莱茵河上的浪漫之船。 
  如果你掉了一地鸡皮疙瘩,尽可以捡起炒来吃。 
  下了船,随意走进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踏上小巷里的一块块青石板,如同踩着一页页发黄的历史书。一阵面包香吹来,冲淡了这份厚重。我对这种味道十分着迷,闻到就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跟着香味一路寻过去,街边一座百年老房子正是那些香味的起跑线。我像卖火柴的小姑娘一样靠在橱窗前。刚吃过午饭,其实并不饿。我会从想像中找到面包的味道。岁月已逝、人不在,面包依旧。百年前的人一定也吃着同样的面包,聊着不同的事。     
歌德刚走(3)     
  顺着莱茵河漫步,拐进了一个小酒窖,黑漆漆的墙上有画出来的古老,点点的烛光,眨着眼迎你来。这里的老板是一个法国人,他拿出珍藏的德国葡萄酒招待远客。从他审视的目光中,我得到了赞美,“为女性的美丽而干杯!”典型的法国人!一饮而尽的酒在心头热起来。太棒了!只要三杯葡萄酒我就敢用德语唱歌了! 
  晚饭时候到了科隆。直接进了一家颇有名气的猪肘店。什么样的胃造就什么样的性格。德国人也不例外。按中国人的说法,德国人爱吃“硬菜”,最离不开肉食。看见店里挤满的人,想像得出后厨冰柜里塞满的猪肘子。但谁能想到这里猪的大腿比我的小腿还粗。硕大的猪肘子端上来香汁四溢,可让我这个喜欢精细小菜的江南女子没了食欲。倒是邻座的两个意大利小伙子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好奇地看我难以下咽,却在镜头前胡吃海塞的样子。拍完了,摄制组的同事们早就馋得不行,手口不停地招呼起来。旁边的意大利小伙子见我闲来无事,便来搭讪。他们两个一个粗犷有趣,一个腼腆多情,一个直截了当,一个婉转迂回。临别时留下名片,相约如果明年去意大利,别忘了打个电话。 
  我突然想起了剑桥的“黑手党”同学,这回没那么巧吧?! 
  为什么用4711这样个不着边际的数字 
  第二天,大风吹得人站不住脚。 
  白天去世界文化遗产科隆大教堂。大教堂从1248年至1880年,一共建设了632年才完成。二战时期,盟军把科隆城炸成了一片瓦砾,而大教堂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昔日的硝烟,今天的酸雨,大教堂的表面渐渐变成了黑色,哥特式建筑的塔尖直刺的云霄。 
  我一边感叹于科隆大教堂冷峻夺人的气势,一边替它担心这样奇形的建筑如何经得住这样的风。 
  风中带着香味,那是4711的香。 
  我前世说不定是属狗的,鼻子极灵。每到一座城市总跟着味道走,画出自己的路线图。爱上了味道就会爱上这座城市,鼻子成了我的GPS(卫星导航系统)。这回“GPS”带我找到了一个香水桶。它被招摇地放在店门口,哗啦啦流出的是很香的水。不能喝,但路人可以洗洗手,再用外衣擦干。香气盖住了全身,重要的是这种享受是免费的。 
  为什么会用4711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数字做香水品牌?好奇心推着我往里走。迎面一幅巨型壁画给了我完整的答案。原来德国的街道上没有门牌号码,后来在1296年,法国军队占领这儿的时候,把所有的房子都编上了号,制造香水的这幢房子就是4711号,按照北京话说,这里当时就是某某胡同4711号,来买香水的人都以此为标记,这个名字也就保留了下来。 
  把这个故事装进一小瓶香水里,带回去送给爸爸,今天是他的生日。 
  记得我小时候,爸爸曾到德国进修,回来时妈妈的镜前就多了一个4711的小瓶。即使出门做客,妈妈都没舍得擦过。这可逃不过我的“狗鼻子”,偷偷打开闻,浓烈的香气吓得我赶紧捂住,一慌碰翻了瓶,洒出一片,顿时满屋飘香。恨不得把那一小摊舔下去,但还是舍不得那香气,就让它悠悠荡荡装满整间屋子吧,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最多不过是一顿皮肉之苦换来鼻子几天的享受。值! 
  妈妈一进家门,我就主动承认错误,让她下不了手。妈妈却笑了,“买来许久,我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知道了也不敢用,怕人说闲话。今天可好,我们一起来香一香。”妈把桌上的香,弹到了我的颈下,母女俩在香风中跳起了探戈,香水加探戈这两样,在当时都属于西方的玩意,只能关在家里吧。 
  打那儿以后,那个瓶子再也没有打开过,10多年间,那些香早就不告而别。瓶子空了,几次搬家,妈妈还是舍不得丢掉。也许是因为这是爸爸送给她的第一瓶香水,也许是眷恋那天的与儿共舞,今天买一瓶回去,装满那个4711,当作是弥补儿时的过失。 
  付钱的时候才知道精彩的故事并不廉价。 
  歌德就是靠在卧室的沙发上与世长辞的 
  我们要把香带到下一站——魏玛。 
  我们的目的地是德国著名诗人和作家歌德的故居,他在这所房子里生活了50年。 
  我恭恭敬敬地顺着回廊贴边走,生怕惊扰了他的思路。一路数过去共有17间房子,在两个房间的门前,我停足观望许久。一间是书房,里面珍藏着7000多册书籍,全都是按照歌德生前的顺序排列着。另外一间是歌德的起居室兼工作室。听说歌德有一个习惯,他写作的时候总喜欢背着手踱步,绕过3圈之后,构思好了,就在窗前的一个像指挥台一样的架子前把灵感记录下来。比如说《浮士德》《歌德谈话录》等,他的很多文学巨作都是这样完成的。隔壁有一间很小的卧室,歌德就是靠在卧室的沙发上与世长辞的。 
  现在所有的家具都按照歌德生前的模样摆放着,这位大文豪好像不是离开了我们,只是临时外出,随时都可能会来。 
  7000多册厚厚的书压在心头沉甸甸的。     
歌德刚走(4)     
  拜别了文豪,溜出古老的木门,墙上的爬山虎正红得光艳,心也为之一亮。歌德也要有调节心情的时间吧,城里有一间他常去的咖啡屋,慕名前往点了杯歌德咖啡,在浓浓的香气中回味着文豪的神韵,不觉有一种想去空旷处走一走的心情。 
  傍晚时分,驱车到了歌德的summer 
  house(夏季别墅)。它坐落在郊外的山谷中,前面是一片大得没有边际的绿草坪,星星散散几棵百年老树点缀其间。秋色把树叶染得有红有黄,然后请秋风把树叶吹落树旁,金灿灿地铺成一片,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显得格外耀眼。拾起一片树叶,当作鹅毛笔一样挥舞,铺开一片草坪,当作稿纸一样挥洒,沿着歌德走过的小路寻找灵感,静思中竟然忘记了来时的路。 
  一块巨大的牌子守在路旁,以为是地图,赶紧凑过去看。唉?英文注解是不是弄错了?一个箭头指向旁边一座不能再普通的房子——世界文化遗产Bao 
  house。 
  不可能吧,这间房子就像一家小公司的办公室,没有丝毫特别之处。怎么可能跟“世界文化遗产”这几个金灿灿的字沾上边?但是德国人的严谨是来自于骨子里的,不会在歌德眼前开这么大的玩笑吧。 
  敲敲矮矮的铁门,一位看门人走出来,我们亮出身份,说明来意。他虽从没见过中国的摄制组,但好象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拍摄。这儿是一个建筑学院的校外教室,进门后也没发现任何惊人之处。 
  “真是世界文化遗产吗?”我指着门外的牌子。 
  看门人讲了一个典故。1923年是建筑学老师木赫的新婚大喜。洞房之夜,他躺在床上和新娘一起想像未来的家将会是什么样子?那时一战结束不久,人们都在寻找以一种新的理念重建家园。他突发奇想,跳下床,画出几根简单的线条,说要建造一所几何形状、钢架结构的现代化房子。不难想像这种设计在哥特式风格盛行的年代一出台就遭人嘲笑。但几经周折,木赫还是在这里建了一座长方形状的平顶房,它成为西方现代建筑学的鼻祖,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 
  意外的震撼来得意外的强烈。 
  一路上,我盯着所有的建筑。想像力、创新再不是抽象的概念,我们是受益者,每天就生活在近100年前的设计中。什么是大智慧?能引导社会发展,预知时代潮流就是大智慧。100年后的世界会怎样?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房子里?过着怎样的生活?谁能想像得出来?幸福的一半以上是靠想像。充满想像力的人一定是幸福的,把它变成现实的就更是一位幸福的勇者。 
  回到旅店,电视里说昨日的大风把科隆教堂顶上的石块吹下来了,现在教堂四周已经封闭…… 
  300多个美丽瞬间一去不复返 
  站在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下跟德国说再见。 
  我对它并不陌生,所有德国欧元的背面,都有它的图像。自从柏林墙被拆掉,这座门就成为了德国统一的象征。200多年来,城门下走过了历史上无数的风流人物,这时门旁也是群“熊”云集。熊是柏林的象征,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各种姿势的熊。可这儿的熊全是一个姿势,高举两手围成一个圈。来自125个国家的艺术家按照自己民族的风格给这些熊精心设计了外装。有的浓妆艳抹,有的造型奇特。一眼看见中国熊,它穿了一件朴素的黑白两色衣服,上书《论语》——有朋自远方来。虽然每只熊有着不同的风格,但是它们都手拉手说着同样的话:和平理解,理解和平。 
  我疼得心里冒血! 
  太喜欢在德国的照片了,组里的同事也抢着看。小助理一不小心碰到了DELETE(删除)键,300多张照片转眼间无影无踪。把数码相机都快拆了、砸了,也没能找回来。高科技有时会让人如此无奈,300多张照片,300多个美丽的瞬间,300多份永恒的回忆一去不复返。小助理在一边哭得楚楚动人,而我恨到嘴边变成了安慰。也许是上天的安排,让我把黑森林的一家人牢牢记在心里,谁也删不去。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来自黑森林小凯文的一封信。他说很想我。他妈妈用英文在信中说,凯文已经报了一所中文学校,希望若干年后,在北京见面时,能用中文和我聊天…… 
  两个月后,小助理幸福地悄悄告诉我,她已经恋爱了。那天她哭的样子打动了导演的心。我愕然,又觉得安慰。原来,黑森林的爱是可以传染的……     
我恨机场     
  从小就恨 
  同在中央台我却从没见过他 
  道明对我说,身边没有男人的女人相当于半个“失业者”,他说我接下来要寻找的职业就是一个好男人。 
  那是一段特殊的日子,“非典”横行,国难当前,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进入到最低谷、最残酷的时期。2003年3月,北京开始恐慌,人们开始抢购,流言四起,乌云密布。工作上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每天“连轴转”的工作弄得我身心疲惫。 
  就在这时台里的同事给家里送来几箱方便面、榨菜和水,即使北京出现意外,在家里闭门不出也能过几个月了。为此,妈妈常念叨说朋友很义气,关键时候就能看出真朋友的品格。我也只能深深叹息,一个女孩子带着两位70岁的老人在这个时候的确不容易,好在难时还有人伸手相助。 
  晚上常守在父母身边看电视,这时北京的电视收视率应该是最高的。街上静悄悄、空荡荡,人们足不出户,但都在家里竖起耳朵、瞪着眼睛,注视着电视中播送SARS的动向。电视里一位记者正在采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钟南山院士。同样是在中央台,我却从没见过这位叫做王志的记者。厚厚的嘴唇、深深的酒窝。语风犀利、问题深入,层层紧逼,穷追不舍。“什么是政治?救人才是最大的政治!”钟南山急了。 
  钟大夫正是这个时期的焦点人物。被看作圈内的杠头,也是病人的救星。这位67岁的老人是战士、是勇者,还是绊脚石?无论为人做事都颇有争议。 
  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在日本的二姐每天都要来几个电话,她很着急地跟我说:“三三,我希望爸妈来日本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