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地球编年史 >

第253章

地球编年史-第253章

小说: 地球编年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里,但是大俄罗斯军队却在阻击战中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一线部队减员高达六成以上。在第一天的战斗之中,大俄罗斯军队就损失了超过十万的一线部队,并且损失了大量的装备,其防御方法也被欧洲军队所掌握,这已经十分不利于大俄罗斯今后的防御作战了。而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后勤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虽然通过使用囤积的物资,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是大俄罗斯的战争物资正在不断的减少,按照现在的速度,大俄罗斯在这之前所有囤积的物资将在不到半个月内消耗完,即使是获得了美国的援助,也支持不了一个月,之后大俄罗斯军队将面临没有东西可以维持战争的境地了。现在大俄罗斯期望的就是欧洲人比他们坚持的时间更短,并且希望能从北大西洋航线上获得更多美国的援助,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现在欧洲也已经认识到了北大西洋航线对战争的影响有多大了。虽然现在欧洲的战术空军还不能威胁到北大西洋航线,但是欧洲已经派出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潜艇部队去破坏这条航线的正常使用,上百艘的潜艇埋伏在了这条航线上。另外还有中国大西洋舰队的二十多艘潜艇在协助欧洲人,帮助他们进行破交作战行动。而美国人与大俄罗斯也认识到了这条航线的重要性,在美国大西洋舰队取得该海域的制海权之后,已经将所有的心思花到了保护这条航线上来,他们不但要防御欧洲战略轰炸机时不时来的一次突然袭击,还要对付欧洲与中国潜艇部队带来的更大的危险与威胁。而大俄罗斯那支并不强大的海军部队,也全力在保护这条航线,大俄罗斯也知道,任何一艘向大俄罗斯运送物资的船只的损失,对大俄罗斯来说都是巨大的。所以这条航线成了自二战的大西洋护航战之后最残酷的一次护航舰艇与潜艇之间的对抗作战。双方的反潜舰艇与潜艇在这条航线上展开了一次规模空前,时间超长的战斗,而且还要加上护航舰队中的潜艇部队。可以说,对付潜艇的最好兵器就是潜艇本身,只有更厉害的潜艇才能阻止对方潜艇的袭击。美国与大俄罗斯在这条航线上就至少部署了接近一百艘的潜艇,其中大多数都是大俄罗斯的潜艇,因为美国的潜艇部队要在太平洋上应付中国潜艇的挑战,并且破坏中国的交通线,根本就抽调不出多少力量来支援这一战场了。如果从密度上来说,这完全可以说是世界上潜艇分布最密集的海域了。在这场潜艇之间的对抗中,虽然大俄罗斯的潜艇能得到水面舰艇以及空中反潜飞机的支持,但是他们并不占优势,因为大俄罗斯潜艇的性能本身就差了很大一截,而且在潜艇的对抗之中,水面舰艇与飞机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潜艇之间的对抗就是耐心以及意志的对抗,在比耐力方面,水面舰艇与飞机都不是潜艇的对手了。所以在北大西洋的这场海战之中,双方是互有胜负,欧洲人至少阻止了三分之一的美国物资运送到大俄罗斯,自己也付出了比较惨重的代价,从海战开始,已经损失了五十艘以上的潜艇,最多的一个月损失了二十艘潜艇。而在这条航线上,美国与大俄罗斯已经损失了上千万吨的船只,最高的一个月(也就是在欧洲损失最多潜艇的那个月),损失的商船达到了四百万吨。从这场海战的性质上也能看出,这完全是欧洲建造潜艇的能力与美国和大俄罗斯建造商船的能力的比拼。从现在的请宽来看,现在双方基本上保持了平衡,谁都没占到上风。
  2042年5月1日,欧洲军队在改变了进攻方法之后,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与进展。而欧洲人在正面战场获胜的刺激下,也开始加足马力进行战争生产,欧洲的战争机器运转速度达到了顶峰。每天都有一艘核潜艇下水服役(现在欧洲已经有超过四十家的船厂开始生产核潜艇,在成规模生产,并且改进了生产办法,以模块是建设为主之后,潜艇以及别的舰艇的生产几乎成了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得以大大的提高。),每天至少一百五十辆的主战坦克开下了生产线,另外还有数十架的战机飞上蓝天。另外在物资的供应方面,已经超过了军队的需求,不管是弹药,还是日常的生活物资,都已经完全能满足军队与国民的需要了。从此开始,欧洲的进攻进入了快车道。
  这天,大俄罗斯的生产也已经提前进入了高峰时期,美国为了援助大俄罗斯,向大俄罗斯输送物资,并且打击欧洲潜艇,美国人在对付潜艇的科研投入方面,已经花了很大的精力,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其最新的,以中微子为探测手段的探潜设备也即将完成,如果顺利的话,将能在半年之内小规模投入部队使用,那时候,潜艇将丧失很多优势,并且迫使潜艇要进行升级换代了。因为潜艇不但要躲避声纳的搜索,还要对付中微子的探测。其实这一技术,在中国与欧洲都已经接近了研究的尾声,但是相应的潜艇对抗技术的发展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短期内是没办法解决的了。现在能用的办法就是让潜艇潜得更深,让海水提供最大的帮助,并且利用海底的地形来保护自己,让对方即使是探测到了潜艇的位置,也没有多少办法对潜艇发动进攻,并且开始着手研究潜艇的硬防御系统,以对付鱼雷的威胁。当然,这些技术要想用这潜艇上,那也是下一代潜艇的事情了,对现在的潜艇来说,中微子探测技术带来的威胁是非常巨大,而且无法马上对付的。而美国在这段时间内,也已经将其生产商船的能力提高到了极限,因为这些商船都是大俄罗斯订购的(所有向大俄罗斯运送物资的商船都是大俄罗斯出前建造,或者是从美国手中购买的,并且聘请美国水手来驾驶这些商船。而购买资金将累计到大俄罗斯的战争债务之中,在战争结束后向美国支付。),即使是暂时由美国政府垫上了购买这些船只的款项,其建造速度并没受到美国国内低弥的战争思想多少影响。而大俄罗斯本身的造船能力并不强大,以前最主要的黑海与波罗的海地区都已经受到了直接的威胁,无法以全速生产船只,而且就算生产了出来,也无法将这些船只开到别的战场上去,所以大俄罗斯只是在北部地区继续生产船只,这样的话,根本就起不到多少的作用了。
  而在这天,北方战场上,欧洲军队已经前进到了奥斯陆周边地区,随时可以进攻奥斯陆,收复这个北欧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了。在收复奥斯陆之后,欧洲军队将沿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海岸线北上,然后通过这一地区,威胁到美国与大俄罗斯之间的北大西洋航线。所以从战略重点上来说,这一方向上的进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欧洲已经开始陆续向这一方向上增加兵力投入,此时,用于该方向上的欧洲地面部队已经达到了三十万左右,另外还有八百多架的战机进行支援。而进攻斯德哥尔摩的军队,由于受到了太多的阻碍与打击,在大俄罗斯军队的几次反击下,也受到了比较大的伤害,也没有消灭多少大俄罗斯的主力部队,所以这方向上的进攻是比较缓慢的。到现在才前进到了林雪平地区,距离斯德哥尔摩还有接近六百公里的路要走。虽然前进的距离不长,但是受到的伤害却是比较巨大的,参加进攻的部队已经损失了五万以上,很多士兵都是在受了轻伤之后,由于条件的恶劣,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变成了重伤,最后失去了战斗力的。而这时候,这路军队进攻的重要性已经让位于另外一个方向上,所以欧洲并没投入过多的军队在这个方向上,从总体的战略上来说,该方向也只是辅助性质的,成功不成功对战争的影响都不是很大。所以这时候,大概只有二十多万的部队用在这一方向上,空中支援的战机数量也减少到了五百架。但是该方向却可以随时得到西面部队的支持,以及别的地区的空中支持,所以只要在稳定战局之后,在该方向上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还是有的。 
 
 
 
  
 第三篇 战争风云 走向统一 第一百六十四章 欧战(三)
 
  在中部战场上,欧洲军队在进攻开始后的第三天就改变了战争策略,不再视一地的得失过为重要,并且改变了全线进攻的模式,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以重点进攻代替了以前的全线进攻方法,以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此战场上,欧洲军队将进攻的重点放到了解放柏林,以及在南线上与南方战场军队会师的行动上,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在解放柏林的行动中,欧洲军队几乎就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以为当周边的大俄罗斯军队都出现了总退却的时候,柏林地区的大俄罗斯军队已经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突出部。针对这一情况,欧洲军队并不是以直接的进攻来完成解放柏林的任务的,而是从南北两个方向上,开始了收复柏林的行动。当然,大俄罗斯军队也不是傻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柏林周围地区的大俄罗斯军队还不进行总退却的话,那么就将面临被包围的下场。而在柏林地区的大俄罗斯军队之所以抵挡住欧洲军队这么久,正是因为这支部队是大俄罗斯陆军中的精锐部队,如果这支数十万的精锐部队被欧洲包了饺子,然后再被吃掉的话,大俄罗斯的损失就大了。所以在这种总体局面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在柏林地区的大俄罗斯军队在被包围之前,就进行了总退却,以保持与南北战线的平行。因此,欧洲解放柏林的任务是非常轻松的就获得了成功。出了初期的猛烈战斗之外,之后就几乎没有费一兵一卒。但是在南线战场上,与南部战场军队会师的行动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到现在欧洲大陆战场上,欧洲的两个主要进攻方向(北欧战场并不属于欧洲大陆战场。)的部队都是在孤立的作战,相互之间并没有过什么大规模的协调行动,虽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种孤立的行动,从本身上来说就是不成功的,如果这两支部队能回合到一起的话,将极大的推动欧洲战场的局势发展。从欧洲本身来说,是极想迅速打通这两个战场上的联系,让两支部队能协调行动,达到最高的效率。但是大俄罗斯人也并不是笨蛋,他们也非常的清楚,如果让这两支欧洲军队会师的话,将是对他们的巨大威胁,而且将直接威胁到中部战场上,大俄罗斯军队的后勤补给线路,到那时候,也就离大俄罗斯战败不远了。所以大俄罗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阻挡欧洲军队在这一方向上的前进,当然,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时大俄罗斯军队的战线已经收缩了许多,战线之中军队的密度也随之增大。而且在甩掉了柏林的负担之后,大量的精锐部队得以抽调出来,应用到别的战场上,而且就是主要应用到了这一战场上,所以欧洲军队在这个方向上的进攻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从解放柏林到现在已经有三天了,而在这三天之中,欧洲军队前进的距离还不到五十公里,就算加上头两天的距离,也不到八十公里。这个结果是欧洲没有想到的,因为中部战场上的欧洲军队大部分已经集中到了这一方向上,在改变了进攻方式之后,欧洲人甚至主动让出了一部分北线上的地区,以换取在南线上使用上更多的兵力。而且欧洲空军也将支援的主要力量放在了这一方向上,但是欧洲空军到这时候,仍然没有完全取得战场上空的绝对制空权,所以空中支援的力度相当的有限,大量的空军战机被用到了夺取制空权的空战,以及对大俄罗斯空军基地的攻击之中了,而分不出多少力量来支持地面部队的行动。但是欧洲还是万万没想到在这一战线上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这直接影响到了别的方向,特别是南方战场上的行动。可以说,大俄罗斯在这个方向上的防御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一成功至少帮助大俄罗斯赢得了一个月的时间,将这场本来应该是一场速决战的战争演变成了一场持久战。
  相对于别的战场,南方战场可以说是难度最大的,进展也是最缓慢的。这个战场的兵力并不是最多,但是却是有决定性的意义。从现在的情况来说,谁赢得了南方战场的胜利,谁就赢得了这次欧洲战争行动的胜利。对欧洲与大俄罗斯来说,南方战场都是他们的重点。但是欧洲却占有很多的优势,所以直到现在,战场的主动权还掌握在欧洲的手中,欧洲仍然是战场的支配者。虽然欧洲军队在北上的行动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不管是从投入的兵力,已经准备的预备兵力上来说,欧洲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欧洲也是进攻的一方,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欧洲的手中,只要欧洲肯花本钱,那么在这个战场上,就能绝出胜负,而且绝对不是欧洲的滑铁卢。这天,欧洲军队已经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