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纵队(司令员万毅)辖第1、第2、第3师;
第2纵队(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辖第4、第5、第6师;
第6纵队(司令员陈光)辖第16、第17、第18师;
第3纵队(司令员程世才、张学思,政委罗舜初)辖第7、第8、第9师;
第4纵队(司令员胡奇才,政委彭嘉庆)辖第10、第11第12师;
第359旅、辽南独立师、南满独立第2、第3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的前身是45年8月山东军区组建的东北挺进纵队,赴东北后称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挺进纵队,46年1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46年8月该纵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1师、第2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纵队机关是由第7纵队机关改编的。辖112师、113师、114师。
112师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15师教导5旅,该旅是由以115师343旅685团新2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15师东进支队改编的。南下支援新四军时改称新四军独立旅,北上山东归建后恢复教5旅番号。43年3月教5旅旅部和所辖13团、14团合编为滨海第13团,43年9月滨海13团兼滨海1分区,后原教5旅机关分出为1分区机关与13团分离,45年8月1分区机关和滨海6团、13团、独立3团合编为山东军区第1师。同年9月1师奉调赴东北,后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第1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1师,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1师,38军第112师。该师是我军核心老部队,部队作风勇猛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战斗经验丰富,经得起伤亡,连续作战能力很强,战斗士气旺盛,防御、进攻、野战、攻坚俱佳。该师长期担负机动作战任务,战功卓著,深受115师、新4军、山东军区、四野、志愿军总部和首长的喜爱和信任,一直是重点建设部队。是四野头等主力师,也是全军战斗力最强的几个主力师之一。
334团的前身是平江起义的红5军,后改编为红3军团,长征途中改称红3军,与张国涛摊牌之后改编为陕甘支队第2纵队,到达陕北后改编为红1军团第4师。37年8月25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6团,39年3月该团3营调出,同年6月部队由两个营扩编为四个大队,40年春与冀鲁边7团合编为鲁南支队,此间原2营营部率7、8两连调出,同年9月改编为115师教2旅第6团,43年春改编为滨海军区第6团。45年8月11日编入山东军区第1师为第1团,在师的编成内赴东北后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第1师第1团、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1师第1团,46年8月随所在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为第1师第1团,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1师第1团,48年11月改称第38军第112师第334团。该团是我军为数不多的甲等红军团,部队作风强悍,战斗力超群,是我军老牌的顶尖主力团队,是38军的旗帜,朱老总曾誉该团为模范干部团。
335团的前身是343旅685团平型关战斗后新组建的第2营,东进之后扩编为苏鲁豫支队第2大队,后与4大队合编称苏鲁豫支队第4大队,39年11月改称115师东进支队第2大队。40年春与山东地方武装合编称115师东进支队,同年10月改编为115师教导第5旅,辖13、14两团,同年12月下旬南下支援新四军。41年1月改称新四军独立旅,42年10月北上归建恢复教5旅番号。43年3月教5旅旅机关与13、14两团合编为滨海第13团,同年9月兼滨海军区第1军分区,后13团与分区机关分离。45年8月编入山东军区第1师为第2团,赴东北后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第1师第2团、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1师第2团、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第2团、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1师第2团,48年11月改称第38军第112师第335团。该团是115师平型关战斗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个很有活力的主力团,部队朝气蓬勃,作风勇猛强悍,战斗力超群,亦是我军顶尖主力团队。该团抗战期间转战山东、苏北,打了许多大仗、恶仗,被敌伪称其为黄老虎。团队的历史虽不及334团久远,战斗力却不在334团之下,在38军的历次重大战斗中,经常承担主要突击任务,是38军的主要“打手”,是著名的“松骨峰团”。该团早期的两任团长梁兴初、江拥辉,是我军的著名战将,先后担任112师、38军的师长、军长,和大军区司令。
336团的前身是40年9月18日由马耀仑独立团、山东纵队9支队1团2营、莒沂独立营合编组建的山东纵队第2旅第6团,43年3月精兵简政改编为莒中独立营,45年初扩编为滨海军区独立第3团,45年8月编入山东军区第1师为第3团,到东北后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第1师第3团、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1师第3团、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第3团、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1师第3团,48年11月改称第38军第112师第336团。该团是山东纵队在滨海地区坚持抗战的老部队,部队基础较好,战斗士气高,有较强的战斗力。
当郑洞国指挥大军向南满根据地东征时,北满主力第1、第2、第6纵队于1月2日,南渡松花江,迫使敌南北两面作战。
当时松花江已经结冰,“天堑变通途”。大部队过江像赶集一样热闹。北满主力自拉法之战后,已经半年没真枪实弹干过仗了,士气非常高。尽管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指战员们依然在江面上说说笑笑。“顺口溜”在风中飘。
“革命军人士气高,天气再冷难不倒。”
“草,是件宝,又暖和,脚又不打泡。”
“吃菜爱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1军。”
“新1军自称鹰,实际上是只熊,行动像乌龟,打仗像爬虫。”
一些调皮的战士在江面上滑冰,一滑老远,又省事,又开心。但一过松花江,部队就开始隐蔽行进。几万人的队伍,悄无声息,只有呼啸的风声和脚踩在雪地的嚓嚓声。
第1纵第1师师长梁兴初在榆树县古城,接到纵队司令员万毅电报:……敌新1军38师师部及112团驻吉林地区;113团主力及1个保安团驻九台县;113团1营及2个保安中队(共700人)驻其塔木。纵队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由3师于1月5日黄昏包围其塔木之敌,准备攻歼;1师于1月6日至其塔木西南张麻子沟一带。担任伏击可能由九台方向来援之敌。2师于1月6日进至乌拉街以北地区,担任伏击可能由吉林方向来援之敌。务必注意隐蔽行进。到达指定地点后,立即电报纵队。
梁兴初接到电报后,命令部队连续3昼夜急行军,于预定时间到达张麻子沟一带。为了封锁消息,部队进驻各村落后,一律禁止任何人外出。侦察参谋李权、武道坤等人爬上电线杆,装上耳机,窃听九台至其塔木的电话。
李权刚把耳机戴好,脸上立即露出惊喜之色,他朝电线杆下的武道坤摆了摆手,武道坤立即让大家安静。
耳机里传来九台之敌第113团团长的声音:
“1营长,一定要坚守其塔木。军座已经命令火速增援你们。我带全团还有保安团的2个中队,下午出发,今天夜里在芦家屯宿营,明天就能赶到其塔木。军座已令30师的90团今天从德惠出发……”
李权窃听到这个情报后,从电线杆上溜下,直奔师部,向梁兴初报告。梁兴初高兴得大叫:“快拿花生来,慰劳李大个儿!”
梁兴初将情报立即报告纵队,然后骑上马带着几个团长到张麻子沟一带察看地形。梁兴初说:
“我们就在这里布置个口袋,1团埋伏在路西双顶山上,2团埋伏在路东,3团由段家屯直插芦家屯,断敌退路。山炮营把炮拉上吴家岗子山头,轰击敌人队形和装甲车。现在各团立即组织营、连干部勘察地形,布置战斗任务。”
为了确保敌情准确,梁兴初让李权、武道坤化装成老百姓,连夜赶往芦家屯附近观察敌情。李权悄悄摸进村子,发现敌人果然在村子里宿营。
1月7日,特务团于拂晓前进入阵地。当时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38摄氏度。战士们趴在雪地上,身上盖着防空伪装用的白布。敌先头部队于上午9时,从阵地前通过,有的阵地离公路只有50米。由于风大,敌人一个个缩着脑袋,有的捂着脸,蒙着头,没有人发现他们已钻进了民主联军的“口袋”。
根据李权、武道坤从芦家屯发来的电报,预计敌人上午9点至10点可以进入我袋形阵地。可是敌人像乌龟一样缓慢,直到中午12点,才全部进入伏击阵地。战士们在雪地里趴了7个多小时,冻伤了不少人。
梁兴初站在吴家岗子山头上,果断地一挥手。早已瞄准好了的炮兵立即开火。梁兴初举起望远镜,发现敌1辆指挥车和2辆装甲车中弹起火,敌人队形顿时大乱。
不久,各团迫击炮、轻重机枪同时开火。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战士迅速跃起,发起冲锋。第113团团长王东篱妄图组织抵抗,但为时已晚,他的部队被分割包围,到处是白刃格斗的景象,重武器完全不能发挥作用。民主联军人多势众,七八个人对付一个人。王东篱见部队溃不成军,一半成了俘虏,于是长叹一声,弃阵逃命。
王东篱和一个勤务兵在雪地里跑出三四里路,以为逃出了重围。刚蹲下喘了几口粗气,就听到如晴空霹雳似的一声呐喊:
“缴枪不杀!”
勤务兵吓得赶忙扔掉枪,举起双手。蹲在地上的王东篱见只有1名战士追了上来,于是甩手一枪。这一枪打在了警卫班长刘广义的肩膀上,把他的棉袄穿了个窟窿眼儿。刘广义开枪还击,当场击毙王东篱。
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梁兴初师全歼了新1军第38师第113团(欠1营)和2个保安中队。计击毙敌团长以下135名,伤敌120名,俘敌868名。缴获各种炮21门、轻重机枪68挺、冲锋枪110支、步枪490支、汽车12辆,击毁装甲车5辆。
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1军遭此重创,很不服气,第113团第2营营长孙蔚民被俘后,态度非常嚣张,扬言:
“我们孙立人军长说过,新1军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你们共军太不仗义,偷偷摸摸地打,要不咱们摆开阵势重新打一打试试!”
张麻子沟歼灭战第二天,第1纵队第3师攻克其塔木,全歼守敌1个营和1个保安中队。第6纵队在焦家岭经过2昼夜激战,全歼新1军第50师第150团。
孙立人几天内丢了2个整团,气得暴跳如雷,大骂杜聿明指挥无方,将他的兵力到处分散,使民主联军得以各个击破。
杜聿明得知林彪主力南下,北满兵力空虚,在孙立人等将领的压力下,不得不停止对南满根据地的进攻,调3个师北上增援。
一下江南的胜利使远在陕北窑洞里的毛泽东十分欣喜。他看完东北局发来的电报后,提起毛笔,在电文纸上一阵狂草:
林、高、彭:……围城打援的方法是歼灭敌人的重要方法之一,南满4纵采取的勇敢进攻的方针是胜敌之道……利用结冰时期有计划的发动进攻,普遍寻找敌之薄弱据点,采取围城打援方法,大量歼敌,转变敌我形势……只要你们能用一切方法,将杜聿明现有力量加以削弱,例如平均每月歼敌一个师以上,一年内歼敌十二个师以上,就可能使自己转入有利地位。如此打两三年,就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敌我形势,并建立巩固根据地。
北满主力撤回江北后,杜聿明又腾出手来再犯临江。郑洞国看完作战计划,忧心忡忡地说:
“光亭兄,南攻北守的战略固然高妙,可是松花江已经结冰。北面恐怕不易守住啊。北面不守,南攻就难以奏效。整个计划就成一纸空文……”
“桂庭,”杜聿明打断郑洞国的话,说,“南攻北守的战略是不容怀疑的。上次遭受挫折,主要是下面将领无能,中了共军以大吃小的诡计。我们在北满的兵力并不比共军弱,武器装备占据绝对优势,我们之所以屡受挫折,是因为共军敢于主动出击,而我们总是被动挨打。因此,改变这种局面的唯一出路是进攻!”
1月30日,赵公武指挥4个师的兵力,第二次向南满根据地临江地区进犯。
号称“常胜军”的第195师,充当了“急先锋”,孤军冒进。萧劲光分析敌情,发现该师远离敌其他3个师达三五天路程以上,遂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打击该师。第195师为第52军主力,即使不能全歼,也要力争歼其一部。第195师一垮,敌人第二次进攻临江的部署就彻底打乱了。
决心一下,部队立即采取行动。当时天气奇冷,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大雪足有2尺厚。汽车、马车都不能行动。第3纵队第7、第8、第9师数万人在冰天雪地里长途奔袭。
2月5日,第3纵队主力完成了对进入高丽城子之敌第195师的包围。拂晓,各师开始向尚在睡梦中的敌人发起攻击。
由于缺少重武器,火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