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第49章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了国内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到1368 年,元朝统治被农民起义军
所推翻,前后不到90 年。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统治240 年,一个统
治90 年,这说明了什么?

生:敢于反抗,敢于斗争。
生:中国人民富于革命传统精神。
师:完全对!补充一句:还说明这种革命反抗力之强大有力。下面继续

讲俄国。俄罗斯各国独立后的情况又怎样呢?莫斯科公国借着战胜
蒙古的声威,于15 世纪末16 世纪初吞并了其他一些俄罗斯公国,
还从立陶宛手里收复了一些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至此,正如课文
所说,再经过半个多世纪,俄罗斯地区终于——

生:统一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板书:经半个多世纪而统一'

师:统一后不久,1547 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改称“沙皇”。从
此,莫斯科公国正式称“沙皇俄国”。
' 板书:1547 年称沙皇俄国'
课文接下去讲俄国经济。现在大家自学第2 段,要求回答:17 世纪
俄国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生1:' 先阅读后回答' 是农奴制盛行的落后的封建国家。

生2:农奴生活十分贫困——' 下略'

生3:在莫斯科、土拉等地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工场里使用农奴劳动,
工场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火药、武器等重要军需品,依靠外国输

入。

师:'板书:(先空一行,再分两行写)①衣奴制盛行②手工工场出现,
(空两格)使用衣奴劳动' 答得都对。到17 世纪,沙皇俄国已经
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国内市场开始形
成,并出现手工工场这一新的经济因素。但同西欧比较起来,俄国
经济就显得极为落后。
'在空行中板书:(二)17 世纪俄国经济的特点——落后的封
建经济'它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奴制盛行。前面学到过,
农奴制是封建制的初期形态,在西欧,农奴制盛行于9—12 世纪,
到14、15 世纪农奴制已基本解休,到16 世纪已逐渐绝迹。16 世
纪后半期和17 世纪,荷兰和英国已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进
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俄国,农奴制却在盛行和发展之中。这是一;
其二,手工工场本来是资本主义因素,但当时俄国的手工工场却是
一个“怪胎”。“怪”在何处呢?'学生振奋,议论'在手工工场里


使用的不是雇佣工人,却主要是农奴劳动' 在原板书“使用”前用
红粉笔写上“主要”两字' 。这样,岂不是在有限的资本主义肌体
上生满了封建主义的细胞吗?这真是历史的一个怪现象。到17 世
纪末,俄国经济依然落后,且政治腐败,军事、文化方面也很不发
达。俄国自伊凡四世以来,不断对外扩张,已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
家,但基本上仍是一个内陆国家。当时荷、英、法等西欧国家,经
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早已开始向海外进行大规
模的殖民活动。俄国的贵族地主和新兴商人再也不满足于过去蚕食
邻国领土的扩张方式,野心勃勃地要求得到海外地盘,开拓国外市
场。他们迫切要求在北方打开波罗的海出海口,在南方打通黑海出
海口。但这两个出海口分别控制在欧洲强国瑞典和地跨欧、亚两洲
的土耳其帝国手中。要向海外扩张,就必须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
增强国力。到17、18 世纪之交,俄国贵族地主和商人的这种愿望
终于开始得到实现,出现了一个历史的大转折,这就是——

生:彼得一世的改革。

师:' 板书:彼得一世改革' 对。彼得一世正是适应俄国贵族地主和新
兴商人的要求,决心效法西方,实行改革的。那末彼得一世是怎样
一个君主,他又是怎样开始改革的呢?

生:'阅读课文,稍停即开始发言'1682 年,彼得一世即位,1689 年开
始独掌大权。(下略)
'教师边听边板书:
彼得一世执政 1682—1689—1725 
即位掌权去世

(10岁)(17岁)(53岁)

14 44 2 44 4 3 

36年

性格特点'

师:答得都对。彼得的个性特点对他一生的事业是有一定影响的。彼得
从小就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长大。1682 年即位时,他只有10 岁。
刚一即位,他姊姊索菲亚借助兵变,上台摄政。彼得被排挤,跟母
亲一起住在莫斯科郊外。他喜欢跟同辈少年做军事游戏,练习攻
战。几年后组成两个童子军团。彼得长大成人后,身高两米,体力
过人,能用手轻而易举地拉开马蹄铁。他身边的两个童子军团也已
成为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1689 年,索菲亚策划政变,图谋杀害彼
得,夺取皇位。17 岁的彼得事先获悉,在一部分贵族支持下,率领
童子军团和支持他的军队,击溃了叛军,把索菲亚关进修道院,从
此他亲自掌握了政权。1695、1696 年,彼得一世两次亲率大军南下
进攻土耳其,准备夺取黑海出海口。但未能实现。于是他立即转而
决定——

生:到荷兰、英国去考察。
'板书:出国考察'

师:对。从课文内容看,这次考察好像是他个人行动似的。其实他是下
了大决心,派出了一个有250 多人组成的特使团去西欧考察的。而
且时间也长,前后达一年半。那末这样兴师动众地出国考察,其目


的是什么呢?

生:目的是为了学习西欧的科学技术。

师:对,这是考察的一个重要目的。此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反
对土耳其的同盟者。1697 年3 月,特使团开始出访西欧,彼得以“学
生”自居,化名随团同行。特使团考察了荷兰、英国、普鲁士、瑞
典等国的政治制度、工业生产、军事技术以及科学文化、风俗习惯
等。彼得随团到处活动,亲自观摩了英国的议会活动,到荷兰和英
国的造船厂当木工、做学徒,学习造船技术。还访问著名的专家和
技师,聘请了其中的一些人去俄国工作。归国途中,同奥地利、波
兰举行了谈判,虽未建成反土耳其同盟,但得知控制波罗的海的瑞
典与丹麦、波兰矛盾很深,于是同丹麦、波兰结成了反瑞同盟。1698
年8 月,返回莫斯科,严厉镇压了一次叛乱,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政
权。彼得通过考察,痛感俄国的落后,决心励精图治,迎头赶上,
雷厉风行地进行全面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 板书:改革:目的'

生:为了满足向外扩张领土的野心,使俄国成为军事强国,进行了加强
统治,扩大军事力量和发展经济的改革。

师:对。改革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所以要富国强兵,就是
为了实现侵略扩张的野心。彼得改革有哪些重要内容?要求分成几
点答复。

生:' 按课文内容答了五点,略'
' 板书:内容'

师:对。改革内容分五个方面,现在作一些具体叙述。改革的首要目标
是军事,包括两点。①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陆军、海军' 这两
句边讲边板书' 。规定每25 户出一名终身服役的步兵,逐步建立
了一支由20 万人组成的正规陆军,一支由48 艘大战船、几百只小
型战船和28000 名水兵组成的海军,成为波罗的海上最强的舰队。

②学习西欧科学技术,兴办军事工业,改进军事装备' 这三句板
书'。如1700 年,政府下令从每三个教堂里征收一个教堂的铜钟用
来铸炮,一年内铸成了300 门大炮。军事改革要以经济为后盾,为
此,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给予工场主以各种优惠'此二句板书' 。
如免税、财政补贴、各种贷款、还下令准许买进整个村庄的农奴,
使工场能够得到终身工作的劳动力。努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招聘
西欧技术人员,鼓励商人到国外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实行保护关税
政策等。通过上述改革,俄国工业获得了显著发展。手工工场从改
革前的20 多家增加到200 多家,工业产量几倍几倍地增长。军事、
经济方面的改革都需要培养人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此,在文
化教育方面也进行了改革。④推行学校教育'此句板书' ,先后创
办航海、医务、工程、外语及各种军事学院,对10 至15 岁的贵族
子弟实行强迫教育,还派人出国留学。创办各种新式文化事业' 此
句板书' ,如出版发行第一份俄文报纸(彼得亲任主编),创办科
学院、印刷所、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此外还简化文字,采用
新历法,奖励翻译西欧著作。甚至在社会生活方面也提倡学习西
欧。⑤提倡生活习惯西欧化' 此句板书' 。如下令禁止留胡须、穿

长袍,甚至不惜采取强制手段。彼得曾亲手剪掉一些大贵族的长胡
子,派人撕掉一些贵族穿的长逾膝下的长袍。除了课本讲述的五项
改革外,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改革,即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这
就是完备和改进了整套国家机构,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废除了旧
贵族的政治特权,打破某些等级限制而破格选拔了一批出身低微的
有用人才。如小贩、马夫出身的缅什科夫被任为陆军元帅,放猪出
身的雅古任斯基被任为第一任总检察长,店员出身的犹太人沙菲洛
夫被任为副外交大臣等。
彼得一世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场剧烈的政治斗争。改革
触犯了一些大贵族和教士的利益,他们组织阴谋集团破坏改革,还
煽动彼得的儿子亚历克赛逃出国外,借助外力,准备发动叛乱。彼
得毫不留情地把儿子引渡回国,毅然将他交付法庭,以叛国罪处以
死刑,保证了改革的继续进行。
最后大家来分析一下彼得一世改革的后果。
'板书:后果'

生:彼得一世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
主和商人的国家,为沙皇俄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

师:对。前三句讲的是国内影响,包括经济、军事、政治三方面。后一
句讲的是对外影响。其实,改革与对外侵略扩张并不是前后进行、
分开进行的,而是同时进行、交叉进行的。同学们只要联系下面侵
略扩张这一目的内容,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改革开始于何时?

生:1698 年考察回国后开始。

师:那未俄国对瑞典的北方战争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生:' 阅读课文第二目内容后发言' 1700 年。

师:对。这就是说,彼得一世考察回国后,一边立即开始改革,一边又
立即着手对瑞典的作战准备。第三年即1700 年,俄国向瑞典宣战,
北方战争爆发。' 在黑板上挂一幅放大的《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
(1689—1796)》的地图,并指出瑞典位置。' 可是战争初期的战
况又如何呢?

生:同一年,瑞典军队在纳瓦尔打败了俄国军队。' 教师指地图'

师:纳尔瓦一战,俄军不只是打败,而且是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这就
暴露了当时俄国的落后性。彼得发动北方战争的目的是夺取波罗的
海的出海品。马克思认为彼得“全部事业都以征服波罗的海沿岸为
转移”,把这次战争称为“彼得大帝的战争”。彼得是决不因为战
败而放弃向波罗的海扩张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吸取教训,加
速了改革的进行。他立即改组军队,实行征兵制,不断补充兵源,
下令征收教堂铜钟以弥补大炮的损失。经过一年准备,俄国再次向
瑞典发起进攻,1703 年攻占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涅瓦河口地区。彼得
立即在那里修筑要塞,着手建造新都彼得堡。建造新都是北方战争
中的一个战略性部署,又是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彼得在北方战
争初步胜利后,进一步实施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如改进军事装备;
建立各类军事学校培训军官;逐步建立和加强新式陆军和海军。这
些改革措施,对后来战局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生:使俄军在1709 年波尔塔瓦会战中' 教师指地图' 取得了决定性的


胜利。

师:答得好!正是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保证了波尔塔瓦会战的胜利,成为
北方战争的转折点,这是一;二,又是依靠在改革中建立起来的俄
国海军,先后于1714 年和1720 年两次打败并彻底摧毁了瑞典舰
队。从此俄国舰队成为波罗的海最强的舰队。1721 年,北方战争以
俄国取得最后胜利而告终。以上事实说明,彼得一世的改革同对外
战争是交叉进行、互为因果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扩张;对外战争
的失利暴露了俄国的落后性,促使改革加速进行;改革增强了国
力,又保证了对外战争的胜利,并为今后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
质条件。下面大家再联系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后俄国在当时世界格
局中地位的变化来分析一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