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负连忙跑下来一看,更是一惊。下边五个人,四个将相,另外一个更牛叉——帝王。
扭头跑回去,劝老爹归降。
刘邦甩着膀子跑来转一圈,话都没说几句,人马就莫名其妙地多了好几成,“空手套白狼”的水平可见一斑。
更夸张的是,刘邦称帝后,封了一批侯,其中只有一个女人——许负,雌亭候。(吕嬃封侯是刘邦驾崩后的事情。)
看来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毒,许负靠相面的本事竟然混了个侯,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
我上边写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许负是个牛人,只要她说句话,哪怕是胡扯两句,都会让人深信不疑。了解了这个人的分量后,才更好理解下边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情就是薄姬和许负的相遇。这次不起眼的碰面,应该算是薄姬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因为它彻底改变了薄姬的命运走向。事实上,改变了命运走向的不单有薄姬,甚至包括许负自己。
应该说,这两个女人,都很不简单。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三章乱中求稳—第六节 群臣定主(三)
排除刘长后,那就剩下刘恒了。
刘恒之所以能够最终胜出,应该说他有很多优势。
在介绍他的优势前,还是先来探讨一下他能够活到现在的缘由吧,这才是正事。因为不搞清楚这一层,就很难弄明白他的优势。
吕雉这些年来,对老刘家人很不客气,说是恐怖专政一点也不过分。刘长能够活命,理由很简单,人家是吕雉的养子。而刘恒能活命,就有些很不简单了。
事实上,刘恒能够活到现在,是有多重因素的,但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他的老娘。
刘恒的老娘是薄姬,这个女人并没有多大本事,但她并不简单。
薄姬是吴郡人,出生于秦灭六国的前后。她是父亲薄同志(未留下名字)与当时的魏国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的结晶。
值得一提的是,薄同志和魏媪很牛气,私通竟然还一口气生了两个娃:薄姬、薄昭,真闹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情况。
在儿子薄昭出生没多久,薄同志就被人打死。因此,魏媪带着薄姬、薄昭在娘家过活。
这是一段寄人篱下的日子。为了生存,小小年纪的薄姬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委曲求全,养成了小心翼翼、与世无争的性格。这是无奈之举。可幸运的是,就是这种性格,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走向。
到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而此时,薄姬有幸遇到了一个人。这也是个女人,她的名字叫许负。
应该说,许负和薄姬的年龄相仿,但要比薄姬出名的多。
下边我所讲的内容,均出于野史,很多内容我不敢包票真实,请各位批判吸收。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嬴政大喜,令各地官员广征神异祥瑞之事。
嬴政一辈子就喜欢猎奇,对神神鬼鬼的事情深信不疑。虽然都是一些胡编乱造的东西,但嬴老兄就好这一口。
如此一来,可忙坏了各地官员们,这些人为投皇帝所好,瞪大双眼、挖空心思的猎奇。
在一系列奇异事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十二大人降临”的传言。为了这个传言,秦始皇尽销天下兵器,制十二金人以像之。
如果“十二大人”算是比较过分的传言的话,那关于许负的事情,就更加无厘头了。
当年秋,河内郡上奏: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生女,该女出生时手握玉佩,玉上绘制文王八卦图,且该女百日能言,实属神异。
这本奏章送上去后,秦始皇乐了。当即赏赐许望黄金百镒(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以善养其女。
一出生就能创收,的确异于常人。许望为表达对皇帝的感激之情,特为女儿取名为“莫负”,意为莫负圣上隆恩。
如此一来,莫负出名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莫负这一出名,很多闲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实际上,这些人费这么大劲跑过来,也没什么大事,只是看个稀奇,图个乐子。如此一来,许府门前车水马龙,比菜市场好不了多少。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来的人少了,最后更干脆——门可罗雀。究其原由,还得在莫负身上找。
据传这个莫负生来就会相面。往她跟前一站,只要莫负笑,这个人立马就会升官发财,好运不断;但如果莫负哭,那就麻烦了,丢官丧命,厄运连连。
因此,人们不愿意来了。莫负笑一下固然是好,但如果不小心哭了两声,那算是倒了血霉。没必要为图个乐子而让自己倒八辈子霉。
莫负四岁时,发了财的许望为女儿请了个教书先生。令老学究惊奇的是,这个女娃过目不忘,只需讲一遍就能倒背如流。
后来,老先生看到了那块绘有文王八卦图的玉佩。一时心血来潮,有些卖弄地给她讲了八卦的来历和含义。
说实话,老先生没指望这个小女娃能够听懂。而令他惊诧的是,莫负竟然听的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出于好奇,老先生问了一句:“能听懂吗?”
莫负仰起头,回答了一个字:“懂!”并且对八卦图做了个完整的解释。
说句实在话,我上了这么多年学,《易经》也看了两三遍,那本文白对照的东西,至今我都没能看明白。着实令人汗颜啊。
老先生张着大嘴,半天没缓过神:神童啊!
一阵惊诧过后,老先生转身对许望感慨了一句:“令爱旷古奇材,可惜是女儿身,否则将是易学一代宗师!”
虽然老人家有些重男轻女,但他的感慨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应该说,他这是对莫负的赞赏。
然而这句话,让莫负很不服气。事实证明,在天才面前,赞扬也可能是对人家的批评。相信老先生会吸取教训的。
莫负开口了,“易有三易,曰:《连山》、《归藏》和《周易》。先生仅知《周易》,却不知《连山》和《归藏》……有土,乃有万物;有女方有人类。所以,先生说只有男性方可成为宗师,太过偏颇,女人未尝不能成为一代宗师。”
她的原话很长,我有所删减。但这段话,让老先生大为震惊,他的第一反应是:此乃天神下凡。
几天后,老先生提出辞呈。临走前,他对许望说了一段话:“令爱天人资质,非我等凡人所能教习……黄石公深谙神仙之道,精通三易之秘,擅长相认之术,若令爱能拜其为师,前程不可限量。”
说完后,老先生离开了。
教书先生走后,许望携女儿到颍川寻访黄石公。但好事多磨,这次寻访无果而终。
返家后,许望准备另择名师。可招聘了好长一段时间,没人敢来应聘。这个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家连《周易》都能听明白,那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教的。如此一来,好长一段时间没人敢揽这件瓷器活。
幸运的是,还是有人来了。并且到来的人,还真有金刚钻。
莫负就迎来了她的良师。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良师的教书方式极为特别,因为他教了两个人,教书方式完全相同,所学专业大相径庭,但最终,这两个学生都登上了各自领域的巅峰。名师出高徒,不得不服。
第十三章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
既然刘襄也被排除在外,那只好关心一下老刘家的其他人。当然,按亲疏远近排序的话,应该轮到刘邦的儿子们了。
前边介绍过,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个纷纷以不同方式嗝屁(长子刘肥、次子刘盈属于自然死亡,三子刘如意、五子刘恢、六子刘友、小儿子刘建被吕雉弄死),时至目前,仅存两个硕果。
一个是四子刘恒,当前称号为“代王”;另一个是七子刘长,称号“淮南王”。
最终的人选就在这两个人中产生。
事实上,刘恒和刘长的年龄都不算大。
刘恒出生在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现今22岁;刘长出生在公元前198年(高祖九年),现今只有19岁。虽然这两个人是刘邦的儿子,是刘襄、刘章等人的叔辈,但比很多侄子们还要小很多。
我们在进行人物介绍时,通常情况下会按照长幼次序进行,但这一次我准备颠倒一下顺序,先从年轻一点的人说起。
在刘邦的这些儿子中,刘长算是个异类。
前边介绍过,刘邦有很多老婆,其中包括吕雉;而吕雉在名义上了一个老公,那就是刘邦。刘邦驾崩后,嫉妒成性吕雉对待情敌们心狠手辣,同样不放过情敌们所生的儿子。
就血缘关系来说,刘长是刘邦的亲儿,但和吕雉没毛钱关系。然而他却得到了吕雉特别的优待,真是难能可贵。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刘长能够享受优待,自然也有他的理由。
要探寻明白个中缘由,还的从刘长的身世说起。
刘长的母亲姓赵,史称赵姬,赵国人。
更夸张的是,这位赵姬的第一任丈夫是赵王——张敖。史料记载:赵王张敖美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张敖是刘邦的女婿。赵姬从张敖老婆开始启动,一举当上张敖的丈母娘,这次华丽转身,让人眼接不暇。只能说,这些人的关系太复杂,让人不敢恭维。
赵姬能够实现华丽转身,还的从白登之围说起。
当时,刘邦被冒顿围着暴打了一顿后,心情不好,情绪比较低落。路过赵国时,张敖挖空心思讨好,百般奉承,最后一咬牙,把自己最喜欢的爱姬送给老丈人。这个女人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赵姬。
刘邦在赵国作闹几天后,拍拍屁股走路。刘邦离开了,但赵姬却被留了下来。说白了,刘邦根本没想过给这个女人一个名份。
在这件事上,张敖很无耻,刘邦则很**。这翁婿二人,着实有些龌龊。
刘邦走后,赵姬发现自己怀孕了。一算日子,晓得是刘邦干的好事。
张敖知道后,筑造外宫,把赵姬单独养了起来,再也没敢去骚扰。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结,紧接着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所发生的这件事情,我在前边也介绍过——赵丞相贯高造反。贯高能力不强,但很有点搅屎棍精神,经他一阵瞎折腾后,很多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其中有张敖,他被逮到京城,几经拷打,最终在吕雉的积极活动下,保住了小命。但从“赵王”的位置上被赶了下来,成了“宣平侯”,在京城小心翼翼地混日子。
被改写命运的人中也包括赵姬。因为刘邦下发的这张逮捕令中指明了对象:赵王母兄弟美人。虽然赵姬伺候了几天刘邦,但她现在的身分还是张敖的美人。所以,她也荣幸地获得了免费长安游的机会。
赵姬被逮到廷尉署后,第一时间告诉狱吏:得幸皇上,已有身孕。
狱吏一听,不敢怠慢,顾不上核对事实,直接报告给了廷尉。
廷尉一听也是一惊,连忙进宫,拐弯抹角地向刘邦做了汇报。
而此时的刘邦正在气头上,直接无视,并下令:产子后自缢。
就这样,赵姬在廷尉署的小黑屋住了下来。日子过的虽然黯然无光,但也还算安静。因为她身怀龙种,廷狱也不敢太过放肆,免得刘邦哪天会突然想起来,让赵姬一步登天。
后来,贯高事件水落石出,张敖废王称侯,恢复了人身自由。然而赵姬仍被关在小黑屋里无人问津。
如此一来,赵姬的弟弟赵兼坐不住了。虽然他很着急,但却很无奈,因为他能够指望的只有张敖,而张敖现在如同霜打的茄子,屁都不敢放一个,更别说去替赵姬求情了。而赵兼自己根本没有在皇帝面前说话的资格。
不过赵兼的脑子还算灵活,勾着脑袋想了几天后,他决定请人帮忙。他要请的人是吕雉。由此可见,赵兼还是有点眼光的。但有眼光不代表能办成事,因为赵兼根本不了解吕雉的为人,他现在拐弯抹角找吕雉帮忙,只能说他是在抓瞎。
但赵兼不认识吕雉,和吕家人也没多少交情。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到了一个人——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