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真想不明白刘长的脑袋是咋长的,做假也做的这么明显,在牌子上写“开章之墓”也比那六个字好一些。
然而,这种事千真万确地发生在刘长的身上。就他这点智商,还准备造反,真是无知者无畏。
更为夸张的是,刘长造完假以后,迫不及待地想让缉捕人员知道,因此,心急火燎地派人通知缉捕队员:“开章找到了。”然后把这些人领到了土堆跟前。
然而,这些人并没有扭头就走,而非得“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因此,二话不说就开始刨。这些人把土堆刨成了个大坑,别说开章的尸首,连张棺材板也没见到。
如此一来,缉捕队员们不愿意了。刘兄弟你搞的也太扯淡了吧,不交人就罢了,忽悠我们当苦力,有意思没有?因此,这些人连夜想朝廷送了一封密奏,狠狠地告了刘长一状:淮南王行事乖张,缺有反心。
刘长完全是在搬石头砸自己脚,不但没把门口的那些瘟神送走,反而惹了一身骚。不得不说,他有些犯贱。
然而,京城的刘恒依然没有动作。他对刘长的一举一动都了若指掌,但依然没有动静。
事实上,并不是刘恒不愿意去找刘长的晦气,而是时机不够成熟。我前边介绍过刘恒,这位仁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对付敌人,要么不动,要么一棒子打死。刘长虽然在作死,但毕竟没闹到人神共愤的地步。既然如此,那就悠着点,多给他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自己蹦出来,最好能让他自己跳上绞刑架。
刘恒是搞政治的高手,既然想让刘长表演,就需要为他搭建个平台,营造些氛围。因此,刘恒下令,召回缉捕队员。
但并不代表不在开章身上说事了。缉捕队员返京时,专程跑到刘长面前宣读了圣谕:开章谋反,着淮南王尽快抓捕,一经捕获,即刻送京。
这句话,让刘长心中一凉。前段时间抓捕开章的理由是“逃犯”,现在突然变成了“谋反”。一词之变,性质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难道朝廷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密谋?然而,皇帝又令我抓捕,看来我还是安全的。
想到这一层后,刘长又暗自松了一口气。规规矩矩地唱了声“喏”,满脸堆笑地送走了这些瘟神。
不得不承认,刘长和刘恒比起来,差的不是一两个层级,就他的智商只配替别人数钱,还不一定能数明白。
如果此时的刘长能认清自我,及时收手,老老实实地当他的王爷,或许还不会把自己逼上绝路。然而,经此一事后,这个人彻底迷失了自我,其随后的经历,完全可以用“犯贱”两个字来形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十五章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
也许有人会产生一些疑惑,刘长和柴奇不在一个地盘上,何以会搅合到了一起?
的确,刘长在河南,柴奇在河北,虽然相距不算太远,但毕竟没有住在一起,这两个人没道理会产生一些默契。
但没道理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产生的原因还得归功于两位大少的行为习惯。
这俩仁兄都不是安生的主,朋友圈也大多是地痞**、土匪恶霸。这些人在流窜作案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熟络的很。在这些人的建议下,两位老大级人物也深入地交流了感情。
两个人先后被申敕,让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俩人的聊天内容主要围绕着对朝廷的不满展开的,聊着聊着,逐渐切入了正题——造反。巧合的是,两个人都是胆大妄为的家伙,一拍即合,决定付诸行动。
荒唐的造反情节就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
刘、柴二人办事效率还是挺可以的,一时三刻就开始付诸了行动。
既然是造反嘛,光杆司令肯定不行,怎么着也得找些帮手。因此,刘长开始暗自招兵买马。
然而,目前毕竟是治世,老百姓有吃有喝,顾不上陪他闹革命。因此,那些混混、恶棍、杀人犯、流窜犯、在逃犯……这些社会不安定因素就成了刘长重点吸纳对象。刘长暗地把这些人安置起来,分钱分地,个别人甚至还混了个一官半职。
刘长搞的有模有样,很像那么一回事。他召集来的这些人虽然鱼龙混杂、拿不上台面,但毕竟增加了一些人手,至少妆点了一些门面。
随后,刘长颇有创意地组织了七十人的敢死队,收集武器,装了满满四十辆大车,拉到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准备凑足人数后,在京城外突然发难。
不得不承认,刘长的胆子真是太正了,他这种简单便捷的造反安排的确挺有创意。但不过不得不说,这很扯淡。
可以试想,刘长是在造反,既然如此,需要的人手绝不能少,千儿八百人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刘长就需要组织大规模的旅游团向关中跑。小小的一个谷口县,突然聚集大队人马,就算吃顿便饭,也会闹出不小的动静。
造反是一件很秘密、很突然的事情,刘长千里迢迢地跑到谷口起事,明显是敲锣打鼓的行为,生怕京城里的刘恒不知道。
刘长这种要是能成功,简直就没天理了。这么有创意的造反安排,也只有刘长能够想出来。
而与此同时,柴奇也没闲着,他参考先辈们不成功的造反按理,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联络闽粤与匈奴发兵相应,趁势造反。
这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闽粤和匈奴同时发兵,一个从南而北,一个由北向南,他和刘长从中起事,大汉天下一时三刻就能乱成一滩浆糊。
然而,闽粤和匈奴真的会发兵?人家凭什么会听你?这很值得商榷。闽粤、匈奴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叫他们去和汉朝拼个你死我活,让你刘长、柴奇去打秋风,似乎没这么便宜的事。这些人,趁火打劫、顺手牵羊之类的事情干起来较为顺手,给你当枪使,还没那么傻。
真不知道柴奇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根本没掂量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明明就是一个手工作坊,却偏要搞招商引资,还准备引进外资,显然就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
不过这个看似很扯淡的想法还是让柴奇兴奋了一阵,他认为自己的这个办法好。此时的他甚至畅想天下大乱,自己从中渔利的场景了。
因此,他迫不及待地派了个亲信去见刘长,要把自己这个天才的想法告诉刘兄弟。
这位亲信的名字叫开章,一个因罪失官的在逃犯。没办法,柴奇结交的对象都是这种货色。事实上,刘长能把这次造反行为演绎成一部荒唐的闹剧,与这个叫开章的人有莫大的关系。
开章读过几天书,虽然文化水平不算太高,但糊弄柴奇、刘长这种愣头青已经足够了。
开章这个人,喜欢卖弄,用老百姓的话叫嘚瑟,给他个好脸色,就能让他十天半月找不到北。
开章领了任务后,极为兴奋,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已经记不得自己是在造反,并且也忘记了自己那个“逃犯”的身份,排排场场,几乎是敲锣打鼓地开到了淮南。
在刘长的面前,开章的表现还极其抢眼,不卑不亢,很把自己当成一回事。并且旁征博引,一厢情愿地把闽粤、匈奴发兵的好处宣扬的淋漓尽致。
刘长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除了对打架斗殴有些研究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门外汉。开章唾沫横飞、口若悬河的表演,让刘长听得心花弄放,根本没去分析这种想法的可行性。最终,一拍大腿,赞赏有加。
刘长对开章同志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开章长篇大论的发表完演说后,兴奋的刘长把他留在了身边,隔山差五请他吃饭。夸张的是,刘长还做主为开章娶了房老婆,并封官封地。如此一来,开章改换门庭,成了刘长的小弟。
刘长很快行动了起来,先后派人跑去了闽粤和匈奴。然而,这些人还没弄出来个结果,开章首先出事了。
应该说,在这段时间里,开章是幸福的,升官发财还捎带娶老婆,好事都让他赶上了。然而,这种惬意的日子他也并没过多长时间,因为早在他动身去淮南时,一双眼睛正牢牢地盯着他。
盯着他的人就是赵尧。
赵尧并不是宽宏大度之人,虽然贵为丞相,但眼里揉不得沙子,恩怨分明。在这一点上,他颇有点王陵的遗风。
自从柴奇得罪王忌后,张苍就一直紧盯着柴奇的一举一动。他很清楚,柴奇不是个安生的主,迟早还得犯事。
柴奇的确不负所望,很快就把狐狸尾巴给露了出来。也就是说,开章这次出使淮南,完全在张苍的掌控之中。然而,张苍是个老狐狸,他一动不动,静待开章的表演,等到开章闹的差不多了,一击必中,还能把柴奇拉下水。
这一切,别说开章本人,连柴武、刘长也不清楚。
不幸的是,刘长一眼相中了开章,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搂到了怀里,他也真够倒霉的,本来张苍是在找柴奇的麻烦,没想到自己先被牵连了进来。
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开章在刘长面前说的话,很快被传到了京城。
张苍惬意的笑了。
张苍密报皇帝后,朝廷很快派人赶去淮南,缉捕开章。当然,朝廷缉捕开章的理由却冠冕堂皇——抓逃犯,并没在开章的反动言论上做文章。
纵然如此,还是让刘长很恼火。开章你小子也太坑人了,明明是个逃犯,偏要敲锣打鼓地跑来,还口无遮拦地说了很多不地道的话。关键是,自己也太不争气,竟然傻着脸把他当上宾。这下可好,如果开章被抓,随便动动嘴就能把自己拉下水。
刘长越想越害怕,最终他准备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个难题。
第十五章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
在封地,柴奇充分展现了混黑社会的才能。自从他来后,街头的地痞**、土匪恶霸一下子少了很多。这看起来似乎是件好事。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因为柴奇并不是把这些人抓了起来,反而替他们找了份新工作。大有英雄不论出身的意思,把这些人一股脑地吸收进了政府部门,并解决了他们的编制问题。他这么一搞,连一些杀人越货的亡命之徒也慕名而来。
这些社会不安定因素本该是严打对象,现在可好,一转身成了国家正式公务员。可气的是,这些人虽然身份发生了变化,但行为习惯没多大改观,该抢的照抢,该讹的照讹。如此一来,柴奇这位侯太子,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黑社会老大。
在自己地盘的一亩三分地上搞黑社会,虽然比较安全,但毕竟不是常事。因为一则自己的地盘本就不是太大;二则讹诈次数多了,能敲诈出来的油水也就少了。柴奇是一位颇有心胸的人,在动了一番心思后,把魔掌伸向了周边地市。
柴奇这一伸手却引出来一个人——安国侯王忌。
王忌这个人话语不多,性格温和,比较老实,总之一句话,他不是什么牛人。然而他有一个极为牛气的老爹——王陵。
柴奇住在河北临漳,王忌家在河北安国。两家离的有些距离,但也不算太远。柴奇千挑万选地找王忌的麻烦,应该说是东了一番心思的。
王忌比较老实,容易欺负,况且他爹王陵早几年前就已经病死。关键的是,王家人自从被吕雉赶出宫后,就没再在朝廷里有丝毫动静,也没为新皇的登基做出任何贡献。这么好的软柿子,不趁机捏捏简直对不起自己。
就这样,柴奇找了个机会捏了捏,讹诈了王忌一把。
然而,令柴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么一捏,竟然引来个十足的牛人——张苍。不得不说,柴奇的前期市场调研工作做得很不到位。他这么胡乱一捏,弄的自己很被动,也让老爹柴武很尴尬。
之所以说张苍是位牛人,因为他目前的职务是汉朝丞相。
也许有人会疑惑,灌婴不是丞相嘛,怎么突然蹦出来一个叫张苍的丞相?
说实话,我也很无奈。由于在这段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人,发生过很多事,为了能展现故事的全貌,我只挑拣极其重要的事件加以介绍。不闹的惊天地泣鬼神,我是不愿意染指的。因为事无巨细地记录下去的话,两汉这段历史能写的没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