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仙之三国 >

第43章

仙之三国-第43章

小说: 仙之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几句“遗言”,心中就像被千百只草泥马踏过!

    刘宏可以向天发誓,他根本没想过要把夏玄怎么样。

    毕竟他不是傻子,夏玄这种文武双全的少年英雄有着大好的将来,怎么可能会杀害曹节和其一家满门?这即使是傻子都不相信啊!

    更别说夏玄一战平定十万反贼,使得他刘宏的天子之位高枕无忧,就算他夏玄真的拿不出两千金来,刘宏也绝对会给他高官厚禄,可如今却因他一个糊里糊涂的口谕闹到了这个地步,若再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那么别说洛阳城内的百姓和士子们,即使刘氏宗亲也会趁机站出来对他这个天子发难,刘宏心虚啊!

    他当即下诏问罪“假传口谕”的小黄门。

    同时为了平息天下人的怒火,刘宏又下诏释放诏狱之中的夏玄。

    在张让和赵忠等人的建议下,他随即亡羊补牢,加封夏玄为广阳郡太守,总揽郡内军政大权,赐爵武侯,食邑六百户,再兼京师华府一座,如此赏赐,可以说是恩宠至极!

    而当诏书传出了朱雀门,原本群情激奋的百姓和士子们顿时欢呼雀跃了起来,因为他们第一次发现用自己的呐喊可以战胜皇宫里那位至高无上的天子,同时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在心中升起,天子也是人,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也会害怕,也会恐惧,同时也会妥协!

    当夏玄还在和三君之一刘淑,以及众多党人中的大儒名士高谈阔论的时候,他已经摇身一变,从一个个小小的都尉进位为广阳郡太守,当朝武侯,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不过小黄门带着天子的诏书以及侯爷的袍服前来诏狱传旨时,却被夏玄挡了回去,并且背对小黄门拒而不受诏!

    为何?

    因为夏玄提出,除非天子愿意答应用他的武侯位来赦免三君之一刘仲承的罪行,否则绝不踏出诏狱半步,至于为何如此?因为他已拜刘淑为师,虽然刘淑根本没答应,担心因此连累了夏玄,可夏玄却当着小黄门的说了出来,也就是等于宣告天下,党人之首刘淑就是他的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有百善孝为先。

    若身为人子不能救耄耋之年的老父出狱,自己反而在外高官厚禄,逍遥快活,岂不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

    而当小黄门把原话带回了皇宫,并且不经意泄露了出去后,原本刚刚平息怒火,欢声笑语的数万士子和百姓们当场再次爆发了,而且这一次声势更胜往昔,至少有二十多万百姓士子围住了南北宫,此时百姓若真的暴动,别说调动区区南北军数千兵马,就算刘宏下令各地勤王都来不及了!

    再说南北军的士卒们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吗?

    他们这些士卒刚刚想上前堵住群情激奋的百姓们,就有一个个上了年纪的老丈站出来指责,更有人抓着某些士卒的耳朵大骂了起来,因为这些士卒是他们的种,他们爱怎么骂爱怎么打都无所谓,哪怕是掌管北军的执金吾和掌管南军的光禄勋也没资格说什么。

    再说天子刘宏。

    其实刘宏对刘淑根本就没什么记忆,毕竟刘淑这个老宗亲都被禁锢十几年了,而且当初还是他年幼的时候,即使主导这一切的曹节和王甫等人也见阎王去了,为了平息事态,他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按理来说十常侍会跳出来反对。

    毕竟党锢之祸和他们也有一定的联系。

    但问题是释放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头,以及面对数十万百姓的怒火,即使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他们保持了沉默,也就等于说夏玄的阴谋再一次畅通无阻。

    当夏玄一步一步背着白发苍苍,双眼浑浊的刘淑走出诏狱时,诏狱外已经围满了士子和百姓,这些人看着耄耋之年,行动不便的刘淑,一个个眼角落下了滚烫的热泪,不知是谁带头,士子和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轻声抽泣了起来,天下所有士子的信仰,三君之一刘淑是所有人心中的丰碑,这就是一个活着的圣人,他们怎能不拜?怎能不泣?因为今天是他们所有人的力量加在一起才将刘淑这位老圣人从暗无天日的诏狱中救了出来,当然,他们此前并不知道刘淑还活着,并且活到了现在。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八十四章 曹操和袁绍
    夏玄一路背着刘淑在小黄门的引领下走入天子钦赐的华府。

    沿途百姓夹道欢送,更有士子泣泪而随,城内得到消息的大儒和名士纷纷前来相迎,随后聚在华府之外久久不散。

    华府之中,夏玄安排下人为刘淑洗浴更衣,同时又让人赶往偃师将甘宁等人招来,毕竟此时大局已定,甘宁等人没必要逗留在偃师了。不过八百锦帆贼依然不能入洛,毕竟他们还是外军,若是进入洛阳,难免要被外人闲言碎语。

    随后夏玄安然入眠,躺在豪华舒适的大床上好好的睡了一个觉。

    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

    至于府外的那些大儒名士,爱干嘛干嘛去,夏玄现在有了刘淑这个大靠山,可不需要再看这些大儒的脸色了,因为刘淑就是活着的圣人。

    与此同时。

    洛阳城内暗流涌动,首当其冲的便是侍中何府,常侍张府以及太常袁府,这三个府邸象征着洛阳城内三股最庞大的势力,比如何府代表的是外戚势力,张府代表的宦官势力,袁府代表的是官宦实力。至于其他一些地方官宦势力和些许名流势力则是不值一提。

    先说何府。

    何进因何皇后而贵,何皇后又因嫡长子刘辩而贵,故而何氏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常惊人,毕竟嫡长子刘辩在将来继承皇位的可能性远远胜过其他皇子,更别说其他皇子现在都还没出世呢,所以何进这位首当其冲的外戚自然也就成了许多士族子弟和名流的依附对象了。

    何府坐落在洛阳北城,比周府还更紧邻天子寝宫,相距北宫白虎门只有数十米之隔,想要入宫朝见天子只要一时半会的时间,所以何府在地理位置上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此时城内的躁动已经平息,可何府外却是熙熙攘攘,入目之处到处都是朝廷重臣的车驾,这自然是依附何进的官员和名流们前来大聚会了,毕竟夏玄横空出世,更拜三君之一刘淑为师,俨然成为大汉官场风头最劲的新秀,他们这群外戚党自然要统一好战线。

    奢华贵气的何府大堂内,官员各自以尊卑落座,气氛有点诡异,因为大家都在闭目沉思,想着如何开口,当然也有官员和名流是在假寐,装模作样而已。侍中何进高坐上首,蹙眉沉思,他长得魁梧,虎背熊腰,五官不怒自威,根本就不像是个名士,反而像是个纵横沙场的大将军。

    “如今贤君刘淑走出诏狱,天下士子为之震撼,四方名士闻讯纷纷入洛,就为求见贤君一面,而夏中临之名也因此响彻大江南北,如日中天,只要不犯下谋逆大罪,十年之内,夏中临必当高拜庙堂,位列九卿,青云直上,我等该如何与之相处,不知在座诸公有何高见?”侍中何进沉默半响首先开口说道,他是此间之主,外戚之首,他不说话,依附他的官员名流自然是三缄其口。

    “大人,在下以为当以中庸之策为上,保持平常心相处即可,若夏中临主动投之,那么自然皆大欢喜,若其独善其身,那么我等只要表达出善意即可。”说话的是何进帐下幕僚许攸,许攸与曹操和袁绍都是好友,早就一起拜在了何进帐下,欲借其势而化龙,可惜的是何进如今也因为自己的妹妹太过善妒,故而焦头烂额,根本就没能力去给自己的手下谋出路,也或者说不想?

    “恩,子远此言不妥,操以为当以重交之,夏中临乃真英雄,其本心与我等不谋而合,一心只为匡扶社稷,如此英雄若不交之实乃憾事啊!”说话的是不久前被朝廷征召为议郎的曹操,曹操目光如炬,体格壮实,身上有一种凌云气,说话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许攸与曹操乃是好友,见得曹操居然当众反驳自己,心中顿时升起一丝怒意,语气略带嘲讽的说道:“阿满,你与那夏中临却是不谋而合啊,传闻夏中临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不如改天你转拜门庭如何?”

    众人的目光顿时都落在了曹操身上,即使何进的脸色也是一沉。

    “恩?”曹操眯了眯眼睛,眼眸中有杀气一闪而逝,但却很好的隐藏了下来,淡笑着说道:“子远此言差矣,天下士子莫不是一心匡扶社稷,铲除奸邪,若以你如此说来,岂不是都要拜入夏中临门下?再言子远心中不也有一颗卫国之心吗?”

    在场官员和名流闻言顿时频频点头,毕竟夏玄那几句短语,可以说是把全天下的有志之士都包囊在内了,否则的话又怎会险些掀起洛阳城的暴动?如果在场的这些人认为自己和夏玄不是一路人,那么岂不就是奸邪之辈了?

    许攸闻言顿时语塞,一脸讪讪的不知如何辩驳。

    而许攸身边坐有一位丰神俊朗的男子,这位男子见得许攸尴尬,连忙出面为其圆场,然后才说道:“绍以为孟德之策太过激进了,而今局势尚未明朗,当以中庸为上,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此人自然便是袁绍袁本初,袁绍虽是白身,但却出身名门,再兼因与其弟袁术不和,故而转拜门庭投到了何进帐下,何进对其才学非常倚重,不论大小事都会与其商量,如此一来就使得袁绍在众人之中的地位变得非同一般了。

    何进其实也比较赞同许攸的说法,毕竟他也是一个较为保守的人,如今经过袁绍这么一说,他顿时就下定了决心,虽然曹操还想劝何进,奈何何进根本不听,采取了中庸之法对待夏玄。

    接下来何府又是一场推杯换盏的盛宴,甚至还有美人入堂歌舞助兴,曹操见此摇头叹息一阵,独自站起身来走出大堂,他看着天边悬挂着的一轮明月,脸色阴晴不定,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孟德,你怎生独自一人出来了?”袁绍端着酒樽,脸上带着些许醉意,来到曹操身边,随便找了个空位便席地而坐道。

    “哎!!”曹操闻言叹息一声,转过身来就坐到了袁绍身侧,然后才说道:“本初啊,夏中临有大才,此番北上,必然是龙入大海,我等不与之把酒言欢,实乃人生憾事啊。”

    袁绍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其实他也赞同曹操的说法,毕竟这个时期的他也是爱英雄、敬英雄的岁月,为此史记更是有载袁本初广交侠义之士,甚至惊动了十常侍之首赵忠,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袁氏,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如此一来即使袁逢也站出来指责袁本初这是要破灭袁家!

    奈何袁绍一如既往,不管不顾袁逢和袁氏族人的劝阻,至于赵忠的警告,他更是嗤之以鼻。至于刚才他出言赞同许攸的意见,完全是因为他看出了何进本意如此,曹操的激进之法根本不会采取,所以才会表面上认同了许攸,给了许攸一个台阶可以下。

    “既然孟德你有心与夏中临把酒言和,我等为何不自行上门?”袁绍莞尔一笑,将酒樽中的酒水一饮而尽。曹操闻言眼睛顿时一亮,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何进与夏玄怎么相处是何进的态度,可他曹操却是一个自由人啊,而且还是当朝议郎呢。
第八十五章 暗流涌动
    (ps:感谢尛ヾ欠、赛智泰瑞斯、孤独四家、清蒸四位朋友今天的打赏,万分感谢。)

    至于张府之中依然是戒备森严。

    张让因为事情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掌控,所以心里对夏玄生起了很重的怒意,更兼天子对他好像出现些许排斥的态度,他心中惶惶不安。要知道张让的仇家可是遍布天下啊,如果他真的失势了,那么那些被他打压的政党,绝对会纷纷跳出来横加指责,到时候他可就真的完了。

    张让心中慌乱,连忙让人招来张恭、夏恽、孙璋、韩悝等人,让他们一起帮忙出谋划策,可问题是这些中常侍阴谋诡计一大堆,可对付夏玄这种堂堂正正的阳谋却只能干瞪眼啊。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待得众宦官走后,张让一阵咆哮,将府内的那些价值千金的珍贵古玩砸了个稀巴烂。而在这时,张府管家却突然来说:“表少爷张斌求见!”

    “张斌?”张让有瞬间疑惑,但随即狂喜起来,连忙让管家把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