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之三国-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麹义和赵冲在山顶指挥各部应战。
赵冲看到局势越来越不利,已经萌生了劝退的意思,要知道在他眼中第三军的将士已经是属于他的主子董卓了啊,而乌桓人与董卓没有半点冲突,有必要在这里浪费自家的兵力吗?
“将军,从黑山出塞,前往河东,可以绕道弹汗山而行!”赵冲咬了咬牙说道,而这句话顿时让麹义的瞳孔一缩!
“弹汗山?”麹义蹙眉看向赵冲。
赵冲点了点头,既然已经说了,那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他从怀中拿出一块赵字令牌说道:“此令乃是我赵家最高级别的通关令,在北上之前以防万一,常侍大人将它暂借末将使用,这个令牌不但能调动族中数量惊人的财帛,而且执令者,可在草原上自由行走,哪怕弹汗山也不例外!”
麹义闻言顿时惊疑不定了起来,一块令牌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难不成鲜卑人都是瞎子不成?但随即他醒悟过来了,鲜卑人不是瞎子,而是因为赵忠与鲜卑人有联系!否则的话,凭什么一块令牌就能保证他麾下的将士在弹汗山外自由行走,要知道那可是鲜卑人的禁地啊!
明白了这一点的麹义,看向赵冲的目光有点奇怪了起来!
赵冲感觉到麹义的眼神,脸上出现一闪而逝的羞愧。要知道这块令牌的作用可是以无数汉人的生命来铸成的啊。而这块令牌的真正主人。便是大汉王朝权倾天下的十常侍之首赵忠,如果说赵忠和鲜卑人的崛起没有半点联系,即使赵冲都不相信!
其实赵冲一直没拿出这块令牌,还有点原因。
就是他不确定麹义对鲜卑人的态度,万一麹义恨鲜卑人入骨,那么赵家和檀石槐的秘密可就保不住了啊,但他之所以此时又拿出来了,也有身边都是“自己人”的缘故。如果麹义表现出了什么异样的情绪,那么他想要全身而退,并不是很难,可若如此,那么想要带走第三军,也彻底失去了可能性!
“呵呵。。。”麹义冷冷一笑,蓦然之间,他抽出腰间佩刀,上前两步狠狠的捅入到了赵冲的腹部,这突然的一幕。当事人赵冲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至于周边的西凉亲兵。一个个的脸上也出现了满是愕然的表情!
“将军!!”西凉亲兵们大喝道。
“谁敢上前?”麹义抽出利刃,然后重重的一道斩下赵冲的脑袋,转过身来怒喝道:“本将军不管你们是西凉人还是北地人,赵冲已死,若尔等尔想要留住一命,便于本将军一起杀退山下乌桓军,若尔等执迷不悟,那么别怪本将军翻脸不认人了!”
就在西凉亲兵犹豫的时候,周边山林中出现了两拨带刀的士卒,这些士卒都是麹义早就安排好的边军老兵,即使不如眼前的西凉亲兵,也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西凉亲兵面面相觑。
他们此次随赵冲北上,董卓就已经交代过他们,万事以赵冲的命令为准,可如今赵冲已经死了,他们该怎么办?
“将军,我等也是一心为汉,若非主公有命,我们也绝对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还请将军给我们一条生路!”一位看似首领的亲兵上前对着麹义单膝下跪道,他在这群亲兵里武艺最为高强,虽然比不上麹义但也相差无几了,可惜的是他明显没有选择改换门庭,因为他们的家人都在河东,若是被董卓发现他们背叛了,那么以董卓的性子,这些亲兵的满门都有可能被杀尽!
麹义也没有为难他们,指了指山腰处的乌桓人,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亲兵首领见此模样,咬了咬牙说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说完,这位亲兵首领就带着麾下西凉人向山腰位置前去。
“将军想让他们去送死?”第三军的另一位副将王海说道,他是豪侠出身,因其略懂兵法,被麹义看重保为副将,他是北地人!
麹义闻言摇了摇头,道:“是死是活都是他们自己选的路,董卓生性残暴,但对部下却极为照佛,如果他们真战死在了此地,那么董卓必然会好好待他们的家人,若不然,本将军也不会容他们走出幽州一步!”
要知道北庭的练兵方法可是绝对不容许泄露出去的秘密啊,而身为麹义的亲兵,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整套的练兵之法,若是这些秘密被传了出去,那么他根本无法和夏玄交代。虽然麹义知道,北庭的练兵之策并不是所有诸侯都能学去的,因为这需要投入普通诸侯难以想象的钱粮!
副将王海颇为可惜的看了一眼带头的亲兵首领,要知道这个首领可是已经被提名为都尉了啊,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此战过后,绝对能成为第三军的砥柱,可惜的是赵冲的阴谋害了这些忠直的西凉人!
西凉亲兵的实力绝非普通士卒可相比。
他们在亲兵首领的带领下,刚刚杀入乌桓人军中就撕开了一道口子,大大的鼓舞了北庭军的士气,仅仅半个时辰,北庭军就抢回了山腰。
但乌桓士兵实在是太多了,山腰下密密麻麻的几乎看不到边!
所以这群亲兵很快就被淹没在乱战之中!
“哎!!”一直在观战的麹义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南方,如果武侯军还不及时出现,那么第三军的情况就不乐观了啊,要知道目前为止,第三军的损失已经多达千人!再战下去,第三军可就被打残了!
“丘力居已经疯了,山下乌桓人多达万余,既然他要和我第三军比狠,那么本将军就满足他,传令,洒火油!”麹义一脸狠色的下令道,如今破局唯一的希望,就是彻底击溃乌桓人的士气,可要知道水火无情,此时半山腰位置不但有乌桓人,也有汉人,如果就这么把火油撒下去,那么其中的北庭士卒也是必死无疑!
“将军!!”副将王海咬着牙叫道。
“这是军令!”麹义低吼一声,他没得选择,若是乌桓人在半山腰站稳了脚跟,那么只要丘力居狠得下心放火烧山,黑山上的北庭军必然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虽然说此时洒火油,若是风向改变,这个军令就是自取灭亡的下场,可麹义本来就是个天生的赌徒!
“诺!”王海咬牙领命,转身离开麹义视线。
盏茶时间后,一桶桶火油被洒落而下,虽然北庭军将士在王海的军令下及时避开,但当大火点燃时,依然有上千将士葬身火海。
黑山成了修罗地狱,滚滚浓烟数十里外依然清晰可见!
“噗嗤,该死的汉人,本王定要将你抽筋扒皮!!”山下的丘力居看到陷入火海的本部兵卒,顿时喷出一口血来叫道,他没想到汉军将领居然如此狠下,不顾山上还有北庭军卒,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
而此时武侯军已经出现在了黑山山脉外围。
看到黑山冲天而起的滚滚浓烟,夏玄勃然色变,连忙下令急行军,上万铁蹄狂奔起来就犹如洪水瀑布,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杀啊!!!”武侯军刚刚到达黑山脚下,夏玄举起九龙戟就杀向乌桓大军,而丘力居发现后军出现汉军身影,顿时神色大变,连忙下令全军转变阵型迎战。
而这时山上的北庭第三军也冲击而下。
两军夹攻之下,乌桓大军一触即溃,可因数量优势,丘力居的本阵依然没有被攻破,看到大势已去,丘力居不得不下令向黑山口突围,因为只要冲出了黑山口,乌桓人就可以回到大草原!
但老天都站在了夏玄这一边。
就在丘力居下令突围的时候,黑山口突然喊杀震天,哪里冲出一支绿衣铁骑,带着冲天的煞气与丘力居本部撞在了一起。
“轰。。。。”狭路相逢勇者胜,本就精疲力尽的丘力居大军看到汉军再次出现援军,彻底失去了逃生的希望,发狠的丘力居只能下令与汉军决一死战!可惜的是四面八方都被汉军包围的情况下,乌桓人彻底失去了所有士气,接二连三的出现跪地投降的乌桓人。
这一战打得天昏地暗。
汉军损失惨重,可乌桓人却全军覆没!
三万乌桓人逃走者不过数百,战死者高达两万,被汉军俘虏的约有**千众,彻底瓦解了乌桓人对辽东的威胁,而大胜的北庭军却没有什么欢喜的笑声,因为这一战是北庭军组建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战,第三军几乎被打残,伤亡高达五千众!
自古以来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自然也没有不死的士兵。
只要还有战争,那么就会有死亡。
虽然如此惨重的损失,给北庭军带来了重创,但辉煌的战果,却让世人再也不会将北庭军视为只能打夜战,偷袭战的卑鄙军队!(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求亲
黑山口大捷的消息短短月余便传遍整个天下。
而乌桓大人丘力居在乱战中被杀的事实,也彻底震撼了草原人。
要知道丘力居可一直被誉为小檀石槐啊!
可惜的是哪怕丘力居在兵力方面占据优势,最后还是败在了北庭军手里,并且把整个族群都赔上了。因为汉军在黑山口击败了丘力居后,第一时间发兵丘力居本部,缴获牛羊不计其数,俘虏部民数以万计,同时又在辽东草原击溃了如同无头苍蝇的苏仆延,自此之后乌桓人只剩下了上谷难楼部!
难楼得知丘力居战死在黑山口,苏仆延又不知所踪,心中恐惧之下,居然连鲜卑王庭都没请示,直接带着部民就向北迁徙,因为他有感觉,北庭军的下一个目标,绝对是扫清家门口的草原部族,好战的夏玄不可能在踏灭了三部乌桓后独留他难楼部在上谷草原逍遥快活!
难楼一走,鲜卑王庭就成了北庭军比邻的军事目标!
但夏玄并没有马上发动第四次北征,因为他要先将辽东收入掌中,巩固了自己的势力后再向鲜卑人宣战,而他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朝廷的举荐信,在张让等十常侍的操作下,也得到了天子的首肯,也就是说北庭得到辽东三郡一国指日可待!
而让夏玄郁闷的是朝廷的圣旨传到了辽东,公孙度虽然接旨了,并且欣然前往敦煌郡赴任,可以公孙隆为首的公孙氏,居然还是霸占着辽东三郡一国不放。这让停驻在无虑县的北庭诸将都是暗怒不已!
值得一提的夏玄并没有领兵撤回蓟县,而是鸠占鹊巢的霸占了襄平以北。玄菟郡以西的三个县城!虽然说这三个县城几乎都成了废墟,但却是辽东的北大门。至关重要!若北庭军退回辽西,三县必然再次落入到公孙氏手中,届时就会成为对抗北庭军的桥头堡,这可不是夏玄希望看到的事情,要知道为了剿灭乌桓,北庭可是战死了数千兵卒啊,怎么可能让公孙氏坐收渔翁之利!
无虑县衙中。
北庭文武沉默不语,而上首的夏玄则是摆弄着辽东的地形图,目光中狠色连连。既然公孙氏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么就别怪他翻脸不认人了。
“主公,如今大地回春,正是用兵的好时候,公孙氏已经表明了对我北庭的态度,那么我北庭也不需要顾忌了。”戏忠紧了紧身上的棉衣,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了,但北地还是很冷。尤其是辽东这一块,即使到了三四月份也得穿着棉衣才行。
“兵贵神速,只要拿下襄平,便可瓦解公孙氏对辽东的控制!”一向惜字如金的贾诩说道。
夏玄看了一眼贾诩。微微蹙眉,要知道北庭若是能光明正大的攻打襄平,那么他也没必要在这里头疼了。只要公孙氏一日不反叛朝廷,他就没有名义领兵去打啊。再说公孙氏树大根深,在朝廷必然有其爪牙。万一北庭强占辽东的事情传到了天子耳中,那么对夏玄可就非常不利了!
“主公可取辽东三郡一国,独留襄平城给公孙氏也并非不可!”从辽西赶来的陈宫沉默片刻说道,他是辽西长史,而无虑县距离辽西郡治所阳终县不过百余里,如今北庭军进退失据,他自然要来为夏玄分忧解难。
“恩?公台之意是与公孙氏划江而治?”贾诩眼神一亮说道。
陈宫点了点头,道:“公孙氏在辽东的势力虽然根深蒂固,但主要的影响力还是在襄平城,若我军绕襄平,而取三郡一国,表现出和平共处的态度,那么公孙氏必然会妥协,届时只要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还怕公孙氏占着襄平不放吗?”
此时夏玄闻言也有点意动了起来,其实陈宫的方式就是照搬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