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阖家欢 >

第59章

阖家欢-第59章

小说: 阖家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院湍老啻Γ允窍采闲耐犯谢惩蚯А�
“这么说来可真巧,咱们家的姑爷可都是个个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读书人。”蔡氏被灌了几杯,醉得脸色酡红双眼迷离,趁酒兴也开起玩笑。
“二姑爷就不是。”奈何还有醉得更严重的,一句话所有的好气氛都戛然而止,她还浑然不知:“你们怎么都不吃了?”
孔尚武气得直踩妻子的脚,好在孔尚文懂眼色,很快又活跃了气氛。饭后,众人都聚集在大厅里,饭桌上是大人的天地,那饭后就是孩子们的舞台。男孩子们照例就是出来吟诗作对,现成的监考老师有孔家大女婿李添李师爷,及孔家三女婿杨茂礼杨举人。
李隶的才学都所有人肯定的,两句“松龄长岁月,皤桃捧日三千岁。鹤语寄春秋,古柏参天七十围。”听得杨茂礼眼睛都放亮,见他品性端方,恭顺有礼,连声说好。孟阳和夏正这对性格截然相反的叔伯兄弟因自幼都被拿来对比,表现则更趋向两个极端,孟阳张口就来也不管什么引经据典,夸得祖老太太合不拢嘴。夏正却支吾了半天只说了几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便退下了,看得康氏闷闷直咬牙,荷月便替弟弟出头。
“我祝老嬷,瑶池春不老,设悦遇芳辰百岁期颐刚一半。寿域日开祥,称觞有菜子九畴福寿已双全。”这原是一句庆整寿的贺词,但胜在后句福寿双全,又鉴于考生是从未正式入学的小姑娘,两位监考老师也就没多严格要求。
“我给老嬷背书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果珍李柰,菜、菜子,好香!海咸河淡,鱼潜鸟翔!”南吕小汤圆一本正经地站在大厅中央,摇晃着脑袋背诵了刚刚学会的千字文,磕磕绊绊好几个字念错,有些上句不接下句,那心急慌张的娇憨模样乐得众人都笑成一片。
“笨蛋,是果珍李柰,菜重芥姜。”看着弟弟挠头发傻的样子,孟阳急忙悄声提醒。
“好了好了,回去背熟再念吧,看你这小馋鬼,菜重芥姜都念成菜子好香。还有鳞潜羽翔,不是鱼潜鸟翔。”孔安宁捏了小侄子肉乎乎的小脸笑道。
“我没背错啊,鳞就是鱼,羽就是鸟。”南吕还为自己小声辩解,更惹来众人一阵欢笑。
接下去便是小姑娘们的才艺表现,荷月送的是一本用簪花小楷抄的佛经,字迹端正漂亮,连李添都赞赏有加。康氏得意地朝蔡氏瞥了一眼,蔡氏依旧荣辱不惊的模样,却是葭月极为不满地瞪回去。葭月桐月和双胞胎都是送不同的绣品,有的送额帕,有的送手绢,清如的礼物备受孔老太太称赞,连声夸她有杨妈妈手艺的一半。
这时清若才发现自己像是鼯鼠学技,样样通,无样精,好在这么大喜日子也没人挑剔她的女红做得没有清如好,只是杨妈妈偷偷掐了她一把,用眼神活剥了她好几回。心想着她悠闲的小资生活到头了,大概没到手艺精进前杨妈妈是不肯放过她的。
“原来大家都在啊,我今年又来晚了。”一声尖锐的女声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清若自觉退到孔安宁身边,把表演舞台让出来。只见一个棕黄色暗花比甲的妇人熟门熟路地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跟李隶年纪一般大小的少年。少年见诸位长辈都端坐在上,把四个橘子放在桌子上后,跟祖老太太道了句“福寿绵长”,然后念台词似的挨个叫着众人的称呼。“阿嬷,咱是乡下人,比不得姐姐妹妹嫁得好,物轻心意重,咱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蔡氏连忙起身,把位子让出来,妇人也丝毫不客气地坐下去,顺手把儿子拉到身边来。少年看着一群表兄妹对着他窃窃私语,难为情地低了低头,往母亲身后藏了藏。清若偷偷打量着这自来熟的妇人和少年,见她母子酷似,且妇人跟孔老太太简直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孔安宁悄悄说了句“这是我二姐,你二姨。”清若才恍然大悟,孔家四姐妹的名字含义分别是春夏秋冬,如今便是四季都到齐了。
四姐妹中,论长相孔二姨跟孔老太太是最相似的,而那少年的样貌则跟孔二姨有八分相同,所以祖孙三人看着十分融洽。
“你们别看我啊,继续继续,我就是来凑个热闹而已。”孔二姨打量着四周,眼睛盯在清若清如身上,正欲开口,就听到孔老太太出声:“三夏,姑爷怎么没来?”
“他来做什么,阿姆,你这几个姑爷可都是读书人,他一个庄稼汉,斗大的字认识不到一个。”孔二姨看都不看母亲一眼,说话都带着冷笑。
“你这是什么口气,哪有你这么跟你阿姆说话的。”孔老爷子声音浑浊有力,在场顿时一静,孔二姨瞥了一眼,扬起嘴角,不屑地轻笑:“难不成我说错了?大姑爷是县衙的师爷,三姑爷又是如今的举人老爷,就是咱们未来的四姑爷也是新科进士老爷,一个比一个官大,就是在我们那乡下地方,连出个秀才都难,别人都夸我的姐妹好福气呢。”
“每次都这样,还不如不来。”孔安宁嘀咕了一声,被坐在旁边的孔大姨偷偷掐了一把,失声喊了句“哎哟。”
孔二姨是笑着说的话,可是在场所有人都听不出她口气中的愉悦,倒是满满的酸腔冷调。没人乐意接话,却听孔安宁出声,便将脸转了过去,殷勤地笑道:“我说安宁啊,这马上要嫁给进士老爷了,可别忘了咱们乡下的穷姐妹啊。听说咱们未来四姑爷长得俊,才学又好,家底殷实,还是老爷夫人捧在手里的幺儿,果真跟你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咱也不图啥,就盼着毛毛长大后能有个好差事,寻个好人家的闺女便是了。谁让我嫁了个穷乡下汉呢。”
说着,孔二姨把儿子往孔安宁面前推了推,“毛毛,还不赶紧给你小姨行大礼,往后在街上见了面可就得喊进士夫人了。”毛毛听了母亲的话,怯怯生生地给孔安宁行了礼。
孔安宁立刻沉下脸,不顾长姐的阻拦,口气冲道:“二姐,你能别一回来就扯这些话吗,你就当真想让阿姆难过?!二姐夫虽然没读过书,但人家踏实肯做,家里也不是没钱没地,什么时候缺了你们一口饭一件衣了。即便如此,你哪次回来不是空手来满手走,别总当着家里亏了你,每次都来喊穷。”
“安宁,够了,谁教你这么对你二姐说话的。”孔老太太对二女儿确实有亏欠,但听安宁当着众小辈的面数落,心里觉得不自在。
杨妈妈给蔡氏使了个眼色,她立即心领神会,偷偷招呼着所有孙辈往后天井去,把战场留给孔二姨他们。




第八十一章 盛夏郁郁(二)
“瞧瞧,瞧瞧,这还没得她什么好处呢,就嚷嚷起来了。今儿是阿嬷的好日子,我一不扰你们兴致,二不贪你们吃食,不过就是让你今儿往后能多提携照拂外甥。你这还没过门呢,变小气成这样了,说出的话可真叫人寒心。”孔二姨冷哼了一声,对毛毛说道:“你记着,你阿姆没出息,以后万事都得靠自己,别指望有人能帮你。”
毛毛嗫嚅了一下,只是闷闷地点了点头,不敢出声。杨妈妈深深叹了口气,对毛毛说:“毛毛跟你表兄表妹顽去,都是自家人,别生疏了关系。”毛毛不敢动,只是看了看母亲,好一会儿见她点头,才高兴地给杨妈妈行了礼,退出了战场。
见最后一个晚辈都退了场,孔大姨才开了声,“三夏,你这脾气也该收敛了,别每次回来都跟安宁瞎嚷嚷,她这年纪跟你大女儿也差不了多少,你整日跟她吵这个有意思吗?我收拾了一些璘儿不用的衣服首饰,回头你到我那儿去拿。春儿快生了吧,她夫家估计没什么好东西补的,我还有两条人参,你也一并拿去。”
听了长姐的话,孔二姨这才舒张了眉头,笑盈盈地道:“这怎么好意思,春儿得到十月才生,不过有得补补身子也是好的。”
孔安宁瞪了二姐一眼,气得说不出话。虽说当年祖老太太做主把她送到乡下去当童养媳,但也是精挑细选找了个殷实善良的好人家,婆家连生了五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女儿,所以对孔二姨可算是疼到心尖上了,连她后来生了四五个女儿都没说一句丑话,这种婆家在乡村已是少见。因婆家人多地少,五兄弟娶妻生子后都住在一起,除了孔二姨,其他四人都先生了儿子,婆家嘴上没说,但对孙子的疼爱总是比孙女多,心中便有了落差。
而孔二姨心里记恨着孔家二老把她送去当童养媳,就是姐妹出嫁也不肯回家看一眼,直到儿子毛毛出世才开始频繁回来。可每次回来总是要冷嘲热讽一阵,孔老太太对她愧疚在心,对她的冷言冷语也不甚介意,但孔老爷子和孔安宁可就不高兴,要是对上了,免不了就是舌枪唇剑一场。
孔大姨出嫁早,李家也算富余,为了替母亲弥补和安慰孔二姨,所以每次她回来都会接济一些东西,嘴上说着是李璘不用的,但其实不少都是李璘用都没用上,也一并被孔大姨打包送人。尽管孔二姨从不带女儿出门,但是一看到外甥女几个有好吃好用的东西,总是要酸几句“可怜我家春儿(莲儿、柔儿、兰儿)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东西。”
听孔二姨这么说话,孔老太太免不了就开口要几个月把东西让出来,所以每次孔二姨来,她们都尽可能地把自己打扮得朴素一点,有多简单就多简单,要不然就是拿一些便宜货伪装一下。杨妈妈虽然不常回家,也深知这这么一回事,所以才没把新打的首饰给双胞胎用上。
因着孔二姨认为当初送去做童养媳的应该是杨妈妈而不是她,且杨妈妈出嫁晚,嫁得远,即便杨家家底不错,孔二姨也得不了什么,最多就是拎几条鱼干回去,所以孔二姨对这个三妹自来都没什么好感。可终究是四姐妹中除了她,个个都嫁给了读书人,而且一个比一个有身份,孔二姨想起来便觉得愤愤不平。
“今儿是阿嬷生辰,我本不想多嘴的,但趁着如今大家都在我这做长姐的就把话都说白。二姑爷是没读过书,但他对你可绝对不比你姐夫妹夫差,你即使要怨也别在孩子面前说道,毛毛嘴上不说,心里定然也是难受的,谁乐意见自己阿爹到处被说没文化庄稼汉。”尽管孔二姨想狡辩一句“事实如此”也在长姐的注视中嘘了声,“毛毛也不小了,你别走到哪里都带着他,孟阳都比他有自信多了。”
“这怎么行,毛毛性子弱,我要不跟着,他那些堂兄堂弟不就要欺负死他。”孔二姨急忙说。
“兄弟之间哪有什么欺负,看你把他拘得,连大声说话都不敢。”见众人都没打算帮她接话,孔大姨又道,“还有,父母养儿不是来还债,你别每次都对阿姆冷言冷语,知你过得不好,阿姆心里比谁都难过。”
孔二姨闻言,冷笑一声,“说了那么多,不就是要数落我这个吗,好啊,你们一群人都不出声,看来是联合起来欺负我一个乡下妇人的。”
“二姐,大姐不是这个意思。”杨妈妈听着都替大姐委屈,偏偏孔二姨不是这么想。“方才当着小辈的面,我们都不好说,如今关起门都是一家人,你若有什么难处,谁不是藏着掖着在帮你。虽说你嫁到乡下,可没烦没恼日子不也很舒坦。”
“你舒坦我可不舒坦,你要觉得好,当初怎么不是你去当童养媳,偏偏要把我送去!”孔二姨恶言相向。
“把你送走是我的主意,你要发火就冲我来,别对你阿姆和妹妹乱喷。”祖老太太终于看不下去,一掌拍在桌子上。除了孔老爷子,在场四名男子默默低着头,眼观心心观肚脐眼,这是孔家女人之间的事,他们不过是摆设。“你大姐不说,我也要说了。这都多少年了,送走你那天,你阿姆哭了一夜没睡,你至于这么大的仇恨到现在都不肯原谅她吗?”
“阿嬷,我哪里敢说不,我只是心里想着当初要是送的是素节,我今儿也能嫁个读书郎,也不用毛毛跟着我吃那么多苦。虽说毛家不缺我吃穿,但这能跟大姐素节她们比吗?”孔二姨硬着口气,不悦地扫了杨妈妈一眼,杨妈妈无奈只得转了视线。
“二姑爷有什么不好,就是春儿几个出嫁,我哪个不是添了嫁妆,什么时候亏过你了。”祖老太太不曾想过自己当初的一个决定会让孙女对媳妇有这么深的怨念。
“阿嬷,没什么不好,就是咱三姑爷好罢了。”孔二姨笑着朝杨茂礼瞄了一眼,杨茂礼无辜地抬头望房梁,心想着你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来吵这些,你丢不丢人。”孔老爷子话不多,每一句话都是铿锵有力,奈何他一出声立即就引得孔二姨炸毛。
“阿爹要嫌我丢人,我以后不来就是了!”孔二姨怒目相对。
“好了好了,你们父女能不能别一见面就吵架,要让姑爷们笑话了。”孔老太太想出来打个圆场,奈何孔二姨不领情。孔安宁跟杨妈妈感情好,而且是孔老太太的心头肉,见二姐如此冥顽不宁,气得跳起来大叫一声。
“你能不能让人省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