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的4大国 >

第8章

崛起的4大国-第8章

小说: 崛起的4大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矗ァD闳粝肓私庹庖蛔涞那榭觯氲较旅婕讣夜こタ纯础�
  耐克公司从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来到中国上海。
  从上海市向南走约一个小时的车程,便是耐克公司的哈利?约翰逊复合式工厂,它坐落在一个工业区内,这里除了生产线以外,还有工人宿舍、医疗设施、体育馆、娱乐场所、食堂和饭店。我于2004年5月来到这里,接待我的是工厂的总经理约翰张晨(音译)和他的几位主要高管。他说,这家工厂建于1996年,是耐克在中国扩大发展的一部分。因为此区是政府规划的工业发展区,耐克因此能够以极低的价格取得一整套有利的发展设施。耐克拥有厂区里全部建筑物的所有权,但该公司将这些建筑物出租给了丰泰集团。所以约翰其实是丰泰的员工,另有两名主要经理也都由丰泰聘任。约翰的妻子和孩子都住在台湾,他每个月在工厂里工作3个星期。行政大楼顶层有专为他准备的宿舍。好在他有工作的热情,否则在这个偏远的地方他一定会感到寂寞的。每个月的第四个星期,他回台湾与家人团居,并出席公司总部召开的管理工作会议。
  一双耐克鞋的制造流程起始于设在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的公司总部。在这里市场调研人员研究用户资料,以便找出可能吸引消费者的新款式或新花样。新产品开发人员根据这些概念做出样品,接着将这些样品鞋拿到市场上试销。如果新产品试销成功,样品便会送到台湾的丰泰公司。在那里先进行小批量试验生产,以便找出最好的流程和存在的问题。如果一切顺利,这项新产品便正式成为耐克品种而被投产,可能被送往上海的这个工厂开始生产。
  丰泰租下耐克公司的建筑物后,安装了它自己的设备。这些设备大多数是从意大利、日本和德国进口的。但有些缝纫机则是从中国内地制造厂商那里买来的。毫无疑问,未来有更多的设备将直接来自中国大陆生产厂家。不过,目前绝大多数设备都是国外原装品,与欧洲、日本或美国的大多数现代化工厂中所用的设备是一样的。由于在这些国家中,制鞋业属于夕阳产业,所以上海这家工厂的设备可能比中国自己工厂的设备要先进一些。与此同时,有些工序在外国可能已经自动化了,但在这里则仍然是手工作业,因为这里劳动力价格低廉,没有必要花大钱去搞自动化。然而,并非到处都是如此。当自动化能大幅度提高产量时,生产过程便实行自动化。只是低廉的工资改变了资金成本与劳工成本的比率。丰泰在这方面可说是鱼与熊掌兼得,不仅有廉价的劳动力,而且也省下一笔投资资金。
  工厂雇用了4652名工人,其中3476名为女性,1186名为男性,他们全都属于丰泰的员工。约翰抱怨说,上海工人的工资越来越高,当地人的生活富裕,对于制鞋的工作开始显得不屑一顾。不过对此他早有准备。目前他所雇用的工人当中,2/3的人是来自邻近省份,那里有千百万的工人要找工作做,干什么活他们都愿意,能够找到一份制鞋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些外地来的工人就住在厂区的工人宿舍里,绝大多数都是年轻妇女,她们将所得的工资大部分都寄回乡下的家里。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中间有1小时的午餐时间,一星期工作5天。不过,因为大多数工人都跟约翰一样住在厂里,所以工厂、丰泰耐克,几乎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住集体宿舍的人一日供应三餐,工厂每年接受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安德鲁?杨的检查,以确保没有虐待和剥削工人的现象存在。
  工厂内并没有工会组织,约翰解释说,管理这些工人很容易,因为这里的工作道德非常好,远比他曾经工作过的某些亚洲国家要好得多。员工的工资分为六个等级,普通生产线的工人一个月165~250美元;第一线的工头,一个月300~500美元;主任750~1250美元;资深经理和监工,一个月1250~2000美元。约翰本人的月薪是3000美元,相当于年薪3。6万美元。他负责管理的这个工厂每月生产34。4万双健步鞋,主要销往美国市场。在美国,同样的工作,年薪可达8万美元,而在日本大约为5。5万美元。尽管这里的工资不算高——约翰紧接着说——但比越南和泰国某些地区的工资还是要高一些。接着他强调说,最根本的一点是:这里工人的工作道德水平高、技术熟练、工厂靠近世界级的机场和上海港口,中国具有世界级的通讯设施和宽带互联网络,因此这个工厂的生产效率要比别的地区高得多。高生产效率加上廉价劳动力,让中国成为制鞋业的最佳地点,这里的生产成本比其他任何地方的生产成本要低20%~30%。
  

丝绸之路
从上海向南行约3个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中国最美丽的城市——杭州。这是一个幽雅的、寺庙林立、郁郁葱葱的湖滨城市。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与中国主席毛泽东于1972年在这里作出了两国恢复邦交的历史性决定。我曾应邀参观位于杭州的汉帛服饰有限公司总部和主要工厂,这是一家快速成长起来的中国丝绸制造商。当我的汽车在总部大楼前面停车时,公司的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高品伟的高级轿车也正在停车。他刚才送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的女儿上飞机回洛杉矶。我们走进大厅的时候,高的手机一路响个不停。我在他接电话时研究公司的建筑。这里完全不像我所访问过的任何一家纺织公司,倒像是一家成功的新兴硅谷公司总部。在这里,每位员工包括大堂接待员,都像是在股市上发了财的百万富翁。我们走向高品伟的会议室,沿途经过设备齐全的体育馆和室内网球场。我很想知道,眼前这位高品伟是何许人也?他怎么会爬上今天这个高位?
  在他用两部手机打电话的间隙,这位已经46岁的高品伟对我讲述了他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30年前他开始在一家国营纺纱厂当普通工人。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逐渐爬升到了管理阶层,并经常与一些外国企业如沃尔玛公司来往。这些外国公司到中国来的目的是想寻找能够把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低价供应商。1991年他便认识到国营企业的未来受到限制,也亲眼看到一些胆大的企业家承接美国大型百货商和时装设计公司的生意、生产成本低廉的纺织品而快速致富的例子。于是他决定放手搏一回,向在香港经营纺织业的两个朋友筹措了40万美元的资金,创立了汇丽绣花公司。这些钱主要用来购置缝纫机,他还租用了一间仓库当做工厂,雇用当地的家庭主妇担任裁缝。汇丽的第一笔订单来自香港的一家贸易公司。该公司订购了800件男式内裤,准备在美国的零售商店出售。靠着每月只付给工人约60美元的工资,又凭借香港健全的后勤和贸易网,汇丽得以用不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生产成本的一半的低成本进行生产。
  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段时间,沃尔玛百货公司在其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山姆?沃尔顿宣示只销售美制产品的压力下,关闭了在中国的采购部门。然而,1992年沃尔顿去世之后,沃尔玛百货的“天天低价”诺言再一次战胜了只销售美国货的宣示,公司又大举返回中国。
  当汇丽绣花公司成为沃尔玛的合同供应商时,高品伟恢复了与老客户的密切关系,事业一片兴旺景象。而与此相反的是,他原来的国营企业老板此时却成了可悲的破产者。
  尽管事业发展得十分顺利,但高品伟却不满足于当一个单纯的合同制造商而为人做嫁衣裳,还得经常面对客户要求降价的压力,他渴望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更高的利润率。于是他转而经营时尚丝绸服装制造,并将公司更名为“汉帛”,意思是最优质的丝绸。接着,公司成功争取到为时尚服装巨人丽姿克莱本品牌代加工的机会,并成为该品牌的主要合同制造商,同时他还开始开发自己的品牌。高品伟引进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创造出汉帛系列服饰,在中国国内销售,销量占公司总销售量的10%。这个数字看来虽小,但是对于像汉帛这样的公司而言,出口构成公司生意的全部。高品伟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并购一个不太出名的美国品牌,将之与汉帛的高质量和低成本嫁接在一起,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品牌,他说:“在所有的中国产业中,时装业最有机会以自主品牌登上国际舞台。”
  这话听来让人觉得有点抱负不凡,但对于全球最早涉足丝绸和优质羊绒服饰制造业的意大利人来说,这个想法却是再现实不过的了。自从马可波罗从古中国归来之后,一直在世界高级丝绸时装业领域扮演主角的意大利时装业,如今在与像汉帛这样的公司的竞争中却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痛苦。在过去3年当中,中国的丝绸服饰和丝绸面料的出口量不断上扬。尽管汉帛公司在过去10年当中将员工的工资提高了一倍,达到月薪120美元,但与意大利的1800美元的工资相比,这个数字还是低了很多。国际丝绸协会会长米歇尔?卡内巴表示:“第二次震撼已经开始了。”在意大利丝绸制造中心地科莫,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约有80%的当地商人关门离去。“我们几乎失去了一切”,工会的丝绸处负责人吉多?特塔曼蒂如此说。而在杭州,高品伟这时却在考虑买下意大利的知名品牌,并将之变为汉帛品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从“美国制造”到“天天低价”(1)
沃尔玛百货从成立到现在已经50年了,如今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百货商,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不懈地降低成本,以便兑现它自己宣称的诺言:让消费者享受“天天低价”。公司是如此的吝啬,甚至于有时候要求送货的卡车司机要自己把货物从卡车上卸下来推进公司仓库。各家分店的室内温度都由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总部统一控制:夏天维持在华氏73度,冬天70度。公司的最高领导以身作则做节俭的榜样,例如,2004年总收入高达1800万美元的首席执行官H?李?小斯科特,就是亲自动手倒自己的垃圾,出差时与公司的员工一样,坐飞机从来都坐经济舱,住宾馆也都住经济客房。
  追求更低成本的做法,必然会把沃尔玛百货的采购人员赶向国外。在中国开放初期,他们是第一批去中国访问的人。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已经在中国采购大量的商品。然而1985年,山姆?沃尔顿提出“将工作岗位带回美国”的计划,并宣称“沃尔玛百货确信,美国工人会干得更好”。他宣布并指示以高于进口产品5%的价格购买美制产品。沃尔顿后来宣称,他的这个计划挽救了美国国内10万个工作岗位。然而,在城市里保持最低价格的需要很快便将他这一计划推翻了,因为事实上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制造的商品,比美制商品便宜不是5%,而是50%。20世纪90年代中期,沃尔玛百货不仅回到了中国,而且进一步与中国共同组建了合资企业。从此全球最大的百货商与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的使命是给全世界的消费者,特别是消费量比任何国家都大的美国人,提供最低廉的商品。沃尔玛百货公司负责提供后勤和销售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中国——市场经济生产方式最大的促进者——则提供免税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法令规定、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动力、党控制的工会组织以及对美元采取稳定的汇率。
  若想了解这一组合的运作情况,请到香港对面的深圳去看看“深圳市宝安奋达实业有限公司”。这是一个从事开发、生产、销售F&D牌汽车喇叭、HI…FI及有源HI…FI音箱、多媒体音箱及家庭影院系统等系列产品的企业,2100名工人在震耳欲聋的机器声中和漫天飞舞的锯屑中工作,每个月为沃尔玛公司生产36万部音响组合。嘎嘎作响的线锯不断锯着制造音箱用的木材,却不见有人带着耳罩或护目镜,装配电路板的女工中,有许多人手上裹着绷带,却不见有人戴手套。这里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从乡下到深圳来谋生的,他们找到了这份工作,每月挣120美元的工资。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超长,而且一星期工作6天,折算起来时薪仅50或60美分。若有人对这种待遇心存不满,墙上挂的标语足以提醒他们的处境:“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然而,员工们的艰苦处境却给西方消费者带来了福音。沃尔玛用30~40美元买一台高保真音箱,然后以50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的商店。这么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