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界之门-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诗与千山凝碧四个字之间,还镶嵌着一面铜镜。燕楚呆住了,这首诗怎么看都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这诗不仅格调低下,甚至连诗都不能算,怎么会出现在峨眉山上呢?然而,正因为如此,这首诗反而更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又把那首诗念了一遍,前面两句很容易理解,似乎是比较简单的谜语。欲向青天觅婵娟,应该是说月亮。而岁初年尾人人食则应该是说饺子。月亮和饺子?这有什么关系?
后面两句虽然语言雅致多了,却反而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了。他回头看了看自己这边的石碑,上面也用相同的字体刻着一篇游记,无非是说峨眉山的景色是多么的美妙。他低头仔细想了想,饺子又名交子,莫非是指子时的月光?
他抬头看了一下天空,月亮还未到中天,离子时还有一段时间。
那么另外两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他又将石碑上的游记看了一遍,只见游记的最后写着:余晚岁好游,散尽家财,唯一驴一书篓相伴而已。篓中数卷书,最喜许浑《早秋三首》及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每吟诵再三,觉诗中有异香扑鼻,难穷其奥妙。
难穷其奥妙?那几首诗有什么奥妙可言?幸而他以前还读过几首诗,勉强还记得《早秋三首》和《题破册寺后禅院》。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燕楚读到远山晴更多这句时,不由得一怔,抬头看时,对面诗的第三句烟中列岫青无数,不就应该是远山晴更多的另一种说法吗?
如果烟中列岫青无数是一句诗谜,谜底必然是远山晴更多。一想到这一点,他立刻想到下一句酒香不怕巷子深恐怕就是常建诗中的曲径通幽处。如果这样联系起来,就是说在子时的月亮下,远处的山上有一条小径,可以通到幽处。
他又仔细看了看石碑,只见石碑上刻着的字迹清晰可见,然而他突然注意到其中一句话中有一个〃远〃字,这个字似乎有些奇怪。他用手去摸,那个字的触感倒不像是石头,似乎有些像金属。他便用力按了下去,只听〃嗒〃的一声轻响,那个字居然陷了下去。
燕楚心里暗喜,原来这里居然还有这种机关。
他便在石碑上继续寻找,很快便找到山晴更多和曲径通幽处数字。他都按顺序按了下去,只听得石碑的顶部发出了一阵似乎是齿轮转动的声音。接着,石碑上部的一块石头居然动了起来,从石后露出一面小小的银镜。
此时月正当空,一缕清辉刚好投射到银镜之上。一时之间,月华大盛,光芒正好照射在对面悬崖的铜镜上。只听得对面的山壁上发出〃咔咔〃的响声,写着诗的山岩忽然向着旁边移开,露出了一个山洞。
两山之间相距并不远,但底下是万丈的悬崖,燕楚迟疑了一下,眼见月光正在移动,想必只有极短的时间,月光是正好照射在那面银镜上的,如果月光一移开,这个洞穴大概就会消失了。他咬了咬牙,后退了几步,采取跳远的方法,先是助跑,然后到了山边一下子跃了出去。
他刚一跃进去,便听到〃咔咔〃的响声又一次传来,洞穴正在关闭。如果他再晚一点儿跃出去,只怕就要撞上正在关闭的石岩上了,然后便会落入万丈悬崖。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虹桥门户网。
第24节:第六章 凝碧崖(1)
第六章 凝碧崖
眼前一片漆黑,只在极远的前方有一点微弱的光线。燕楚向着那光线走去,光线越来越强,终于,他走到了一个很大的山谷中,谷中错落地分布着一些古怪的建筑,想必就是谷中人的居所。
那些建筑有些是用山石所筑,有些是用竹子所筑,有些就是简单的棚子。谷中空无一人,亦无灯光,似乎连人气都没有。他正有些迟疑,忽听得耳边一个人说:〃小子,你是怎么进来的?〃
那人说话的声音并不响,燕楚却大大吓了一跳。他向前跃出,立刻回头,身后却空无一人。那个声音却又在他身后响起:〃小子,轻功不错啊,你是哪个门派的?〃
燕楚听出那人的声音十分苍老,而且显然并无恶意。他便答道:〃我无门无派,是来寻访偷天换日仪的。〃
那个老者有些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偷天换日仪?是谁告诉你的?〃只见人影一闪,一个白须白发的老头儿陡然出现在了燕楚面前,他虽然年纪很大,却一脸调皮的神情。
他一看见燕楚便露出喜悦的神情,连刚才的问话都忘记了,立刻用手在他的头部、四肢摸来摸去,然后兴高采烈地说:〃你资质不错,跟我学习神仙术吧!〃
燕楚苦笑:〃前辈,我不想成仙,请问哪里可以找到偷天换日仪?〃
老头儿这才猛然惊醒过来:〃你怎么知道偷天换日仪的?是谁告诉你的?〃燕楚犹豫了一下,答道:〃是一个叫眉子的尼姑指引我找到这里的。〃老头儿眉飞色舞地说:〃原来是那个丫头惹的事,说起来自从她被静空老尼赶走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了。〃
燕楚不愿和他过多纠缠,又道:〃前辈是否能够指引我找到偷天换日仪?我真的有急事。〃老头儿却不紧不慢地笑道:〃要见偷天换日仪啊,那可不是说见就能见的。首先,你得去见仙使,通过仙使的考试。然后去见神仙代表,再通过考试。再去见高阶神仙代表,通过考试了以后,你就可以见到静空老尼了。偷天换日仪现在就是由她掌管,至于她愿不愿意让你用,就得看你的造化了。〃
燕楚一愣,赔笑道:〃我能不能直接去见静空师太?我实在是有急事,必须得立刻回到1912年去。〃
老头儿全不为所动:〃想用偷天换日仪的人当然都是想到另一个时代去,可是要是人人想用就用,那岂不是天下大乱?反正现在送你到1912年,和几年后送你到1912年都是一样的,有什么好急的?〃
燕楚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就按照程序接受考试吧!请问仙使在哪里?〃老头儿笑道:〃别急,我先给你个凭证。〃他伸手到怀里摸来摸去,半晌,才摸出一块破布,又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支光秃秃的毛笔。他将毛笔在嘴里舔了舔,然后在破布上画了一个圆圈。
燕楚接过破布,只见在月光下,那破布上的圆圈居然显现出奇异的紫色。再抬头时,那老头儿已经消失不见了,他便只好继续向着谷内而去,忽听得潺潺的流水声,只见面前横着一条小河,小河的尽头则是一个小湖,一个白衣青裙的少女正坐在湖边。
虹←桥书←吧←。←
第25节:第六章 凝碧崖(2)
燕楚走到少女的身边,只见她正细心地将流水中的片片花瓣拾起来,装进身边的一个小竹篓里。
燕楚哭笑不得,这样无聊的事情,也只有林黛玉会做吧!他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请问……〃那少女抬头看了他一眼,冷冷地道:〃你不是这谷里的人,你想干什么?〃
〃请问仙使在哪里?〃
〃我就是仙使董双成,你这人身上都是世俗的味道,是怎么混进来的?〃燕楚忙道:〃我想求见静空师太,刚才有一位前辈指点我,必须要先通过仙使的考试。〃
董双成提着小竹篓站起身:〃你见过公输盘爷爷了?他有没有给你凭证?〃燕楚忙把那块破布拿了出来:〃有,他给了我这个。〃
董双成看也不看,忽然一跃而起,向着湖中掠去。那湖大概有数十丈宽,董双成跃到湖中央时,脚在水面上一踩,人便又借力飞掠起来,飘然落在了对岸。然后,抬头挑衅一般地看着燕楚。
燕楚微微一笑:〃那我就献丑了。〃他也向着湖中掠去,到了湖心,力气已歇,他也如同董双成一般用脚在水面上一踩,借力弹起。眼见就要到湖边了,董双成忽然微微一笑,叫道:〃看打。〃她手中的小竹篓脱手飞出,向着燕楚击去。
燕楚早就提防着她,只见那小竹篓带着劲风向自己飞来,他正想出掌击落竹篓,忽然想到竹篓内放着董双成收集了许久的花瓣,如果这样出掌击去,那她收集了许久的花瓣必然又会重新散落出来。于是他便转掌为抓,一把抓住小竹篓,借竹篓上所带的真力旋转身子,右脚在左脚脚背上一踩,身力向上腾起了少许,然后又用左脚在右脚背上一踩,身子又腾起了少许。
这种轻功的身法是出自武当派的梯云纵,他是从一个武当遗老那里学来的。若是高手用出此招,必然是身法曼妙,飘逸自如,燕楚因为学艺不精,此时却是狼狈不堪,手忙脚乱。
董双成笑眯眯地看着燕楚落到自己身边,问道:〃你刚才为什么不把花篓击落?〃燕楚笑道:〃若是我将花篓击落,仙使姑娘辛辛苦苦收集的花瓣岂非又要落入水中?〃马屁果然有用,董双成顿时喜笑颜开,手一伸便从燕楚的口袋中将那块破布掏了出来,又拔下头下的金钗,用金钗在破布上画了一个圆圈。
燕楚一看,只见紫圈的旁边又多了一个橘黄色的圆圈。他接过破布,道了谢,沿着小路继续走去。他刚一走进前面的那片竹林,便觉得一股寒意扑面而来。
一个白色的身影一闪,出现在他面前。那是一个身着白衣的年轻人,面目十分英俊,腰间悬着一把长剑。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看都像是武侠剧中的男主角。白衣人的神色极端冷漠,他看了燕楚一眼:〃你是一个世俗之人,看来全不通仙术。〃他向燕楚抛出长剑,自己却折了一条竹枝,〃那就比试一下剑法吧!〃
燕楚被人如此轻视,心里不由得也升起了一些怒意,他长剑一震,向着白衣人刺了七剑,这七剑速度极快。那人微微一笑,手中竹枝轻挥,只听〃叮叮叮〃数声,便已将这七剑化开。他手中所执的虽然只是一条柔软的竹枝,但对他来说,却不啻于是精钢宝剑。
化开这七剑,白衣人立刻向燕楚抢攻。他剑法极快,只一瞬间便刺出了十几剑,燕楚连忙用剑抵挡,只听得〃叮叮〃之声连响,虽然他勉强将这十几剑挡住,但右臂已经觉得非常酸软。
对方显然没有使用真力,若是他用了真力,自己岂非连拿剑的力气都没有了?燕楚心念一转,索性不去理那些笼罩住自己的剑光,一剑向着白衣人当胸刺去。
这一剑大有两败俱伤之势,那人居然被他逼退了两步。燕楚抓住机会,又是一剑向他当胸刺去。白衣人皱起眉头,又退了两步,他道:〃你这是什么剑法?〃燕楚笑道:〃这根本不是什么剑法,只是乱刺而已。〃
白衣人蹙眉想了半晌,叹道:〃这招剑法虽然简单,但却十分有效,本来以你的身手是万万不可能与我交手百招的,但你却使用这么简单的招式破解了我的剑法。好,就算你通过了。〃
BOOK。←红←桥书←吧←
第26节:第六章 凝碧崖(3)
燕楚心里大喜,这样也能混过去吗?他忙把破布取出来,送到对方面前。白衣人用指上的戒指在破布上印了一下,破布上便又多了一个银色的圆圈。他向着竹林深处一指:〃我师叔在前面,你快去吧!〃
燕楚连声道谢,向着竹林深处走去。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丝檀香的味道,前面有一个小竹舍,竹舍中隐隐地透出橘黄的灯光。他刚走到竹舍外,便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说:〃施主既然来了,就请进来吧!〃
他走进竹舍,只见一个老僧人盘膝坐在蒲团上,面前放着一个木鱼,但却没有敲木鱼的木槌。一盏豆般大小的清灯,灯旁则放着一个小小的茶炉。炉上的水正沸了起来,老僧提起水壶,将水倒入一个茶壶,茶叶的清香立刻飘散出来。
燕楚吸了口气:〃是雨前的龙井茶,听说这种茶叶一年只能产出几十斤。〃老僧微微一笑:〃这是杭州灵隐寺的一位师父前几日寄给老衲的,果然是好茶。〃燕楚一怔:〃这里也有邮局吗?〃
老僧笑道:〃是用飞剑寄来的。施主既然已经通过了前面的测试,想必武艺十分高超,老衲也不必与施主论武,我们只谈谈佛理如何?〃
燕楚忙道:〃请大师指教。〃老僧笑道:〃《金刚经》上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施主是怎么理解的?〃燕楚暗喜,原来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就算没读过佛经,只要平常在报纸上看过一些心情散文也该知道如何回答。他道:〃这四相无非是说万事不可着相,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