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戟-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兽闻听二人都与“双剑乾坤”燕公来有些远近关系,甚为高兴,连点巨首。
云中道人心想:“我欲手丑血仇,不便让它参入呀!”遂向怪兽道:“神兽你回洞去吧 !以后我们再来看你!”
怪兽闻言,徘徊流连,有依依难舍的样子,最后才掉头钻入湖底。
云中道人遂自落足沙滩之处,与姚淇清向那别墅戒惯走去。
别墅里阴森森一片,烛火俱无,静若死狱,师徒二人展开绝顶轻功身法,脚尖一点,人似飞鸿,直扑别墅后院。
几个起落,穿房越脊,便已抵达别墅深处。
师徒二人摒气四顾,到处墨漆一片,竟无半点人影。
心下大疑,暗忖:“难道‘海天白鲸’苗光宗那老魔头故布察阵,设计对付我等不成吗 ?”
想至此处,二人内心越发紧张起来。
轻按鞘簧,掣出名剑,戒而慎之,向前面那座大厅走去。
踢开厅门,死寂如故,不见半点人影。
再往后行,隐见前左侧一幢小房前,立有一个人影,二人分开左右,一个起落,早已近得那个人影,怒喝一声:“万恶魔贼,云中来报二十五年前削耳奇辱了!”
人影见平空扑来二人,身法迅捷,手执明晃晃长剑,一声“哎呀!”噗通倒地。
二人端视,乃一老者,衣衫褴褛,不胜怆惶,期期艾艾说道:“二位高人剑下饶命,我只是这儿一个打杂烧饭的孤苦老人罢了!”
云中二人果见他年已苍苍,满脸凄惶哀苦之情,混身抖索,颤做一团,遂说道:“老人起来,贫道有话问你!”
老者千恩万谢,方在地上挣扎着爬起身来,还是颤巍巍的哀诉道:“道长有话,尽管吩咐,小的无不从命!”
云中道人随问道:“海南帮总舵主‘海天白鲸’苗光宗,三天前来到这里,现在何处,你可知道?”
老人答道:“海南帮总舵主是否来此,小的不知,惟在三天前,此墅曾大张筵席凡二日之久,昨日晚间,方才恢复平时正常饮宴,此乃实情。”
云中道人沉吟一想:“苗魔头是否来此,以一个打杂烧饭老者,恐是难以看见……他说这大张筵席,可能就是因为苗魔头来去的缘故,我等真是来迟一步………。”
云中又问道:“墅内何以只剩下你一个人了呢?”
老人答道:“不久之前,墅内上下闻得飞鱼蒋兴战死,并有怪物出现洪泽湖上,皆闻声逃走了,只因我年已衰老,走动不得,故此留下。”
二人无奈,见自己身上水淋淋,夜风生寒,遂让老者拾夺了酒菜,放在大厅里饮些取暖,免得寒气内浸。
云中二人此时方想起云梦和尚的安危来!
姚淇清遂把异兽赶走“震海魔鲗”阴光度的经过向师父说了一遍。
二人再想,云梦和尚,水陆英雄,宇内高手,断不至有差。
姚淇清趁师徒二人对饮之际,方把宝珠宝钻从怀内拿了出来。
宝物外露,光华四溢,满室生辉,云中大奇,遂把油盏吹熄,想不到那串钻石所生的光亮,较诸油盏更为明亮。
云中暗忖:“这点光亮,也或许可以把云梦和尚引来。”
姚淇清正向师父一五一十报告湖底奇遇时,已然听到一丝轻响,挨近窗边,云中遂喊道:“敢情是大和尚来也?”
及至厅门推开,果然是云梦和尚。
云中于酌饮之际,才让徒弟把宝物现出,又将湖内奇遇说了一遍,云梦鼓掌称奇。
云梦和尚这才说道:“淇清你把‘双剑乾坤’燕公来那篇遗嘱拿来让我瞧瞧!”
姚淇清即刻从怀内取出羊皮纸纸卷,摊在云梦和尚案前。
只见上面字迹挺拔,苍劲有力,真是一个好手笔,纸上写道:
余“双剑乾坤”燕公来行年八十有五,垂垂老也!洪泽练功,走入火魔,即将告别人世,故特遗书于此,藉表诸恩仇于尘寰,并使恶贼难以逍遥公理外耳!
余自爱徒“四海神龙”石扬义,出师下山后,本立意隐居泰山古刹,潜心修行,无意尘间事也!
诅料有两湖五雷山,名五雷真人章大椿者,窥窃余紫电青霜二剑,因有泰山古刹之战,余幸得胜,得存宝剑。
谁忆此五雷真人败逃之后,乘夜再返古刹,以邪术毒气将余在睡梦中昏倒,窃去双剑。
余不甘宝剑为人窥夺,遂即下山追索,战于洪泽湖之上。
章大椿水上功夫冠绝一时,余遂败北,被沉湖底,名剑不复得见,闻此恶徒系窥剑前往青藏设坛,网罗其恶势力,藉窥中原也。
余沉湖之后,因水性不佳,兼之多日,水中酷寒,心存必遭灭顶。
不意,一怪兽衔余衣袂,置之深洞,飨以深水异藻,并呼吼连声,向余挑战,余念其救命之恩,不予为战。
怪兽不从,并以蹄爪指向洞角,乃赫然一堆白骨也,意谓,如不应战,则将被噬,迫不得已,遂搏斗焉。
怪兽威猛神勇,矫健如鹰,虽属异类,蹄爪挥舞之间亦自成招式,而且招式独特,出人意表。
余虽于冀鲁之间,以宝剑成双,混迹江湖,然竟与之相搏百余合而未卜,此兽勇猛之处,亦复少见也。
余深知一旦败北,必遭怪兽吞噬,遂奋勇再战,将近半日,余因精疲力竭,几不可支,彼亦喘吼啸啸,频于败亡边缘。
不得已,乃将余独创立之内家功力“乾坤罡气”使出,怪兽遂败。
异兽对内家功力颇为惊讶,再三匍匐于地,敬之,仰之,遂慑服于余也!
此兽状类麒麟,惟背有双翼,灵敏异常,非比一般畜生。
深洞温暖如春,灵兽所献异藻,甘美可口,余遂匿居此洞,日夕与之为伍,余授与“乾坤罡气”,彼授余其独特招式,期来日寻访名剑也!
不意,一日坐功吐纳,演练功夫,被异兽猛然扰动,不幸走火入魔,知命在旦夕焉!
异兽惊扰之故,乃因其采摘水藻时,忽于深水之间,发现宝钻一串,“避水珠”一颗,俱乃无价之宝,彼欣然忘形,遂有扰余之举。
设后生君子能来此洞,愿将二宝相赠,并望能将余结仇种种,告知爱徒石扬义或其后代子孙,代余寻访名剑,手汲血仇,则老纳死而瞑目也。
再者,望将余之骨灰,让石氏后代携带于泰山之阳,惟此须求助于“避水珠”,藉入此洞耳。
燕公来顿首 “年月不复记也”
另外是一卷异兽招式的说明,文字颇长,不复细瞧。
和尚瞧罢“双剑乾坤”燕公来的遗嘱,不禁感慨系之,喟叹世间恩恩怨怨,祸患连绵。
云中也是感慨着说道:“想不到五雷山的师徒和石剑鸣这孩子有这许多仇怨,似冥冥中故意安排也!”
三人边说边饮,不觉夜色已深,而此去蒋填亦无舟可渡,幸亏“飞鱼”蒋兴的别墅有的是干净寝具,遂于酒意薰然中入睡。
次日醒来,天已大光,又让那老人弄了些面点,匆匆用过,拾装就道,往预定行程,由三河水道再返高邮,直趋长江。
※ ※ ※
回头再说玄云仙尼、秦宛真、石剑鸣和他的妹妹石菱,一行四人,因邵谷人之失踪,根据留字,前往裕溪长江湾内的无名洲,寻找“水豹子”汪海洋,解救红脸少年出险的情形。
那日,男女四人乘着明亮的月色,迈开轻功,离开了霸王寨,在一片高大的杉木森林里,朝着西南方向趋驰。
林深叶密,月光难得照得清楚,行走极为艰难,无名洲虽近在咫尺,男女四个人却足足摸索了一整夜功夫,方才于暑色侵晓之中,转过山角。
无名洲遥遥在望,土洲不大,黄黄的颜色,屹立于江心,看去甚是荒凉。
四人继续前行,约有盏茶时光,无名洲业已清楚之极的现在眼前,可是除了满洲荒草之外,在这长江两岸的秋色里,寻找不出一点绿意,四人甚是疑惑,心想:
“这丘陵起伏的小洲,看去似无半间房舍屋宇,难道‘水豹子’汪海洋会匿藏在那蔓草深处成?”
再前行百余步,已到江岸,四人不觉同时一愕,下望长江,乃一绝高峭壁。
壁下东去长江,水流翻腾,阳光照在水上,幻出千条金光,舟行其间,小若飘叶,令人心神为之生寒。
想不到西梁山下的长江竟然有如此一处绝险峭壁,这是他们四个人所料想不到的。
江风迎面吹来,寒意侵人,四人立于崖顶,俯身再瞧,忽然发现有铁索桥通往峭壁,四人更加奇怪,这索桥通往峭壁有什么用意呢?难道这石壁上有什么石室石洞不成?
四人沿着石壁巡视,只听石剑鸣在前面一声欢呼,玄云及秦石二女近前一看,乃一粗大麻绳,系在一株粗可合抱的原始古杉之上,直垂江底。
石剑鸣扯着麻绳,用力一拉,绳子并未因为雨淋日晒,变得腐朽,却还很能牵得起重物。
这绳子显然系无名洲通往西梁山的捷径,四人甚是高兴。
石剑鸣喜孜孜向玄云仙尼问道:“姥姥,你看我们是否就沿此绳下去?”
玄云仙尼先未作声,顺着麻绳下垂的地方看去。
隐见垂绳下边即有那铁索桥相通,至于垂绳临江之处,是否有立足之地,由于悬崖陡峭而过高,无法看得真切。
事关四人安危,想那“水豹子”汪海洋必然早有戒备,设沿绳而下,落至中途,遭人暗算,岂非无法闪躲,是以玄云闷声不响,虑之再三,迟疑不敢骤然决定。
秦宛真也娇憨的说道:“师父,你说怎么样嘛?”
玄云遂将厉害说了一遍,并补充说道:“无名洲水豹子既知我等必来索人,定然必有戒惧,而此望洲上,荒烟蔓草,鬼影不见,可知此贼奸诈狡猾,工于心计,设我等沿此绳鱼贯而下,双手无暇,一旦遭彼暗算,岂非无可闪躲之处………。”
玄云又一沉吟说道:“此峭壁高可数十丈,能沿此绳上下者,其功力能耐自亦非此等闲,此即是说‘水豹子’汪海洋的功夫,不可令我们忽视。”
这番话说得固然思虑周到,诚系智者之言,然“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况且是说给三个初涉武林的少年孩子听,自然是不大中听了!
只听小石菱说道:“我等习艺名师,内家真传虽曰不可轻敌,若以四人之力对付一些草莽水寇,总也不致于差池到无以复加的境地吧!姥姥,你看我们是否就趁着这熹微晨色,鼓勇而下呢?”
小石菱的语意里,不仅暗藏倨傲,而且对玄云那一番话,根本就没有听到耳眼里去,而且最后那一句:“你看我们是否就趁着这熹微晨色,鼓勇而下呢?”完全就是一种非由此下不可的口气。
秦宛真因为是玄云的徒弟,心里虽然也对师父的话不以为然,但总不好像石菱那样的顶撞,是以闻石菱之言,俏脸上立现欣然之色。
玄云仙尼见三个毛孩子都不同意自己的意见,迫于无奈,只好说:
“此处下去,自无不可,惟我等应该留意者,首记必须抓紧麻绳,避免坠落江里,次者,不可大意轻敌,全神戒备,谨防敌人险诈和奸计。”
三人闻说,喜上眉梢,赶忙紧束绫带,重整行装,又把兵器挂好插好,一免于丢失,二便于拾取。
玄云说道:“你们三个在后,我在前头领路。”
小石菱不待玄云说完,早已一个箭步,手扯麻绳,沿绳而下了。
玄云仙尼摇了摇头,感叹道:“这孩子,一点也不听我的话。”
她的意思是说前面较为危险,石菱不知厉害。
既然她已先下,便又向石剑鸣和秦宛真说道:“石菱既已先下,我只有奠后了!你们二人也就沿绳而下吧!”
石剑鸣点头称是,遂与秦宛真一先一后,追石菱沿绳下去。
一个奇怪的念头,蓦然冲入玄云仙尼的脑海,恢然转身,放眼四顾,山林静悄,风吹草动,并无什么出奇的动静,这才稍为安心。
走至峭壁边缘,俯身崖头,已见石菱像一只灵巧的小猴子一样,飞快沿绳而下,石剑鸣与秦宛真二人则距之有三丈远近,慢慢下滑。
忽然见小石菱停住不再向下去了,心里有些纳闷,奇道:“她为什么忽然停在那儿,不往下攀沿了呢?”
倏听她娇声呼叫道:“姥姥!这绳儿在中间,被人割得只连了一条线儿,经不得一个人的重量了。”
她藉绝顶内力“传音入密”,把话送到了玄云仙尼的耳里。
支云一听,大惊失色,心知着了人家的道儿,横扫江底,水浪滚滚,仍是距有一大段距离,才能落在水面之上。
看至此处,不禁为三人捏了一把冷汗。
这时,忽听背后一声叱喝!
玄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