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好妈妈,慢慢来 >

第6章

好妈妈,慢慢来-第6章

小说: 好妈妈,慢慢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的一个角落里还始终安放着一把“反省椅”。在孩子毫无原由地哭闹、耍性子的
时候,如果哄劝、训斥等方法都不管用的话,它就会被派上用场。

    当孩子长到五岁左右的时候,你就可以和他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和对话了。在
这之前,他对周围状况的思维能力还是非常不够的。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无论母亲
多么冷静地用孩子最容易懂的话去劝慰他,只要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撒泼
耍赖、使性子。我们家的孩子就是这样。

    因此,我就想出了“反省椅”这么一个办法。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抱着
“这样做管用吗”这样一种半信半疑的心理让孩子坐在椅子上的。其实,这样做最
初的出发点与其说是为了让孩子反省,还不如说是为了先镇静一下自己被激怒的心
情。

    在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常常会在某个瞬间被激怒,从而发起火来。事情
到了这种地步,反而会把事态弄得更糟,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有一次,一位患者
的父亲打来电话。他大概是看了我在电视台做的关于人类暴力倾向的节目,才决定
打这个电话的。

    我在那个节目中讲的主要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暴力倾向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本能。父母必须从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起就帮
助他们,使他们学会对这种本能进行调节。为了能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必须要善
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成为孩子学习的模范。不管在孩子身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都
不能生气,都要加以包容。

    那位父亲向我这样问道:

    “为什么必须只想着孩子?难道不能也让他们了解一下父母的一片苦心吗?”

    我可以理解这位父亲的心情。从父母的立场上看,要忍受的东西实在是没完没
了,看不到尽头。在每个周末,本来应该呆在家里好好休息,可是不行,因为你是
父母,所以你还要围着孩子跑前跑后;不管孩子的脾气有多么坏,父母都要一一忍
受;不管自己的情绪如何不好,父母都要用一张笑脸面对孩子……。父母也是人,
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必须承受所有这一切呢?俗话说“人非圣贤”,让父母们经
常这样把自己的感情放在一边,用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确实是非常之难。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不断地告诫父母们:忍耐,再忍耐!这是因为,不管怎样,
和发育还很不充分的子女相比,父母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了,所以在忍耐力上也
更强一些。

    相反,对于孩子来说,则不具备这种忍耐力。如果强迫正在成长的孩子学习如
何进行忍耐的话,他们就不可能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从而产生心理上的
不安。对于父母来说,因为他们已经是心理成熟的成年人,就不太会产生这样的问
题。因此,应该让有忍耐能力的一方去忍耐,而不是相反。难道不是这样吗?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乔尼克,为了弄清3…6 个月的儿童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感情
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先让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微笑,然后表情突然变得
严厉起来,并将视线转向其他方向。不管孩子怎么向着妈妈看,妈妈始终不和他对
眼神,只是表现出一幅很生气的样子。

    这些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们,先是把眼睛睁得圆圆的,脸上显得非常吃惊。然后
脸上就变得毫无表情,并竭力回避别人投来的目光。三分钟后,妈妈又重新对孩子
笑了,可是孩子毫无表情的脸孔却要一直持续好几个小时。可见,虽然孩子天生有
一个在构造上和成年人相同的大脑,可是如果母亲不帮助他调节情绪的话,他很容
易地就把这种生气的表情学会了,其程度之深有时会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

    那么,请想一想吧,女性们一旦和自己的丈夫吵架以后,夫妻间的冷战通常都
要持续三、四天的时间。因此,在照看孩子的时候,这种不好的情绪也会从脸上流
露出来。如果这种情形经常出现的话,孩子不是很自然就学会了吗?

    如果观察一下来医院治疗“少儿期忧郁症”的儿童,我们就会发现,在他们母
亲的身上一般都存在上述的问题。在这种时候,母亲就要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如
果母亲在接受治疗以后恢复了正常的话,孩子过不了几个月也会有明显的好转。因
此,母亲们不仅要在照看孩子的时候,而且要在其他所有的生活场景中都要很好地
调节自己的感情。我常常这样叮嘱前来找我求治的母亲们、也叮嘱我自己:

    〃 要经常反观自身,要经常检查自己情绪所处的状态。〃

    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对待孩子的大的原则:

    〃 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绝对不责骂孩子。〃

    既然我们每一位母亲都是普通的人,那么谁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拿我自
己来说吧,有时候,我也会感到非常地忧郁和烦躁,非常讨厌去医院上班。像这样,
当我的情绪状态亮起红灯的时候,不管孩子是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还是又违背了向
我许下的诺言,我都不会去管他。因为在这种时候,不论你如何试图和颜悦色地对
待孩子,你的这种坏情绪还是会在脸上表现出来。等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
打个比方,如果说感情指数的最高值是10的话,起码要在达到7…8 以上的时候)你
才可以开始对孩子说你想对他说的话。

    可是,大多数的父母一般都是不管自己的情绪好不好,都用目光去盯着孩子、
去抱孩子、哄孩子,结果这样做着做着就发了火,甚至还会动手打孩子。这种过程
在以后还会反复不断地出现。在火就要冒出来的时候,如何才能把它压制住?这并
不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或理性程度。我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被称为很有理性的人,
随随便便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由着自己的情绪去处理问题。

    要想对感情进行很好的调节,不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大量的训练是不太可能的。
虽然也有一少部分人天生就非常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但是因为抚育孩子这件事本
身就需要巨大的忍耐和牺牲,所以母亲们个人的努力还是非常必要的。

    我是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为了调节我的情绪,我选择了欣赏音乐的方法。平
时我是非常喜欢爬山的,可是并不是经常能有这样的条件,因此作为一种替代的方
法,我选择了欣赏音乐。在听过一些轻松的音乐以后,我能感觉到我的情绪开始逐
步地平稳并镇静了下来。

    在听音乐也不管用的时候,我干脆就回避和孩子见面。比如说可以留在医院里
做功课、或者读书来消磨时间,一直到很晚的时候再回去。尽管我也知道孩子在等
着妈妈回来,可是与其心情沉重地回去向孩子皱眉头,还不如晚一点回去的好。

    但是,人是一种感情的动物,通过努力就可以完美地调节自己感情的人并不是
很多。与其试图在每时每刻都想做到完美无暇,还不如从做错了以后能够马上察觉
并立即改正开始做起。虽说想要在一两天里取得大的进步不太可能,但是,你能知
道你在对待孩子时做的不对,总比你在做错了以后还无知无觉(更不知道这种失误
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好的多。

    有时候,我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发火,过后才猛然醒悟到“哎哟,又做错
了!”这时,我就会对孩子说:“景慕,刚才是妈妈做的不对,对不起。我也不知
道为什么就会生这么大的气。”这时孩子反而会劝慰我说:“是不是因为妈妈做的
事情太多了?是这样吧?”孩子已经在隐隐约约中看出了我的这种努力和心理。

    所以,我想向母亲们呼吁:“就像考虑你们应该穿什么样的内衣那样,认真地
思考一下,该如何调节好你们的感情吧。”

    我曾经在前面讲到过,孩子的潜力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因此,在孩子
的某些能力发育显得有些迟缓的时候,你也要经常拿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
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丧失自信心,才会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完成自己的发展。

    可是,如果父母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的话,不但不会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反而会使他们经常不断地向后退缩。因此,如果你不想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话,从
现在起就学习一下调节自己感情的方法吧。


返回 
父母要善于和孩子进行协商

    〃 如果这样做的话,不是会使孩子们养成不少坏毛病吗?〃

    我经常可以从前来找我咨询的母亲们那里听到这样的问题。不管是过去还是现
在,如何去掉孩子们身上的坏毛病,一直是母亲们的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

    “如果就那样放任不管的话,他会长成一个浑身都是坏毛病的孩子”,

    “如果以后他长成一个根本不听父母话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就这样任其
发展的话,今后他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吗?”……

    我们的母亲们不仅有以上种种对坏毛病的担心,而且还采取了实际的行动来防
止这些坏毛病的发生。没有一个母亲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墙上、家具上到处乱写乱
画时会放任不管。在吃饭的时候,她们惟恐孩子把手伸到碗里,只要他稍有这样的
企图,母亲马上就会伸手打他的手背,并用眼睛瞪他。

    就这样,我们的母亲们患上了一种试图对孩子进行“训育”的强迫症。这是一
种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老毛病。我们不是一直都有“严教出贵子”这样一种育儿传
统吗?这种传统已经在无意识中深深地扎根于母亲们的脑海中。

    同时,在韩国社会特别强调礼仪。但是,我却发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父母在
教育孩子礼仪的名义下扼杀了孩子的自然成长。有些事情对孩子来说明明是太严厉、
太过分了,可是父母却说他们只是在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存在类似情况的另一个例
子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他们那种“不给别人增添麻烦”的固有观念,几乎成了日
本特色的代名词。但是,这种观念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是绝对不可以强加给孩子们
的。因为,对孩子们进行的强迫和惩罚,实在可以说是在幼年时期扼杀他们自我意
识的“捷径”。因此,在今天的日本,母子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发展成了一
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当然,从母亲的立场上讲,有时也很有纠正孩子一些行为的必要。因为幼年时
节对孩子行为的纠正不仅仅是对孩子某个行为本身的纠正,同时还包含有使孩子
“适应现实”这样一个课题。但是,父母决不能因此就动手打骂孩子。

    我想对母亲们说:不要动不动就“训育”孩子,而是要和孩子进行协商。也就
是说,要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和孩子达成一定的妥协。

    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去百货商店购物。本来,那天孩子已经和我说好只是出
去转转,不买任何东西。可是,当他看到一套价格超过10万韩元(大约相当于人民
币700 元左右)的机器人玩具后,就开始缠着我,让我给他买。他一边对我说隔壁
家的孩子已经买到了,为什么不给他买,一边热切地盯着我看。

    当时我想,现在是到了要进行协商的时候了。孩子提出的协商方案是,“我想
买”这么一个简单直接的要求。或许有母亲会问,这也能算什么协商方案吗?但是,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上看,这表明他除了“我想买”这个要求以外,已经没有其他任
何具有正当性的协商方案了。我提出的协商方案则是“太贵了,暂时不能买。”

    在孩子的幼年时节,类似“我想买”这样的要求是形成其自我意识的一个组成
部分。一般来说,我都会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是,当孩子长到五岁的时候,这个阶
段就过去了。从这时候开始,孩子最基本的道德意识开始逐步形成,因此要在一定
的范围内对孩子适用“做这些事情不行”这样的禁止性标准。当时,我已经感觉到,
有必要教给孩子这样一个事实:即如果你不做任何努力的话,你就不可能得到你想
要得到的东西。

    既然双方都拿出了各自的协商方案,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试着达成妥协了。可
是怎么对孩子讲比较好呢?

    首先,我不想把孩子“我想要”的这种要求一笔抹杀,因此我必须找出一些可
以缓解他这种要求的理由。

    “买来玩儿当然很好,可是好归好,它的价格太贵了,你知道要花多少钱吗?”

    孩子说不知道,我就把价格告诉了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