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历代党争 >

第35章

中国历代党争-第35章

小说: 中国历代党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比日本弱。英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争,中法和约是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当时的环境应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当有利。
  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张他们侵略领土的欲望。人民在评价这场战争时说“中国以狮子搏兔之力而不胜,日本以螳臂当车之势而不败。”这也是清朝对外国战争的第一次大失败。
  战斗失利后,李鸿章力主联合俄国共同抗日,怂恿慈禧将东三省铁路干线的铺设权及旅顺、大连二港的租借权交给俄国,而这正好给了欧洲其他国家口实,他们便以此为利益分占的凭据,相继租借胶州湾、威海卫、广州湾和九龙,在这些租界之上,清政府的司法权、财政权、军政权无一不受外人牵制,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决定权。到了这个时候,清朝才逐渐觉醒,知道如果再不进行政治改革,根本无法立足于世界。维*首领康有为也趁此机会以平民身份上书天子,怂恿光绪帝变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