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是谁-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摩的穿过好几条小胡同,又沿着城市干道的辅路来到郊区。一路上,不管顾牛牛怎样编着笑话逗她,她只是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出了环城路,隐隐约约望见了藏在一片小树林后面的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赵灵的心里又泛起一阵隐痛。
她沉吟片刻,终于下了决心,问:“牛牛师傅,你们金老板好吗?”
顾牛牛也仿佛正等着她开口说话,回答说:“你让俺说啥好呢?听说,你前不久结婚了,嫁的正是俺们金老板,后来又听说你们两口子闹别扭,你跑了。你知道不?从你走后,金老板见天跟俺们工头、民工发脾气。俺和俺老婆还一直替你担心呢!”
赵灵有些感动:“我没事儿,这不是回来了吗?怎么样?温泉花园的楼房完工了吧?你们金老板他怎么样?”
顾牛牛支支吾吾起来:“房子是建得差不多了,可是,唉,该怎么说呢……杨小姐,你们两口子的事情,怎么反倒问俺呢?”
赵灵说:“我回来以后还没有见到他呢。怎么,你们金老板出什么事了吗?”
顾牛牛一脸无奈:“你听了可不要不高兴。工地已经拖欠俺们三个月工资了。杨小姐,你能不能去和金老板说说,让他……”
赵灵更加吃惊,不禁为金星担心起来。想想,她真诚地说:“你们的金老板不是那种人,他绝不会昧着良心无缘无故拖欠你们工资的,你应该再耐心地等一等,肯定会有结果的……”
话一出口,她又有些后悔:我算什么呢?一个被驱逐出家门的西北人……
回到校对室,天已经黑了,小高还在不安地等着她。赵灵匆匆走到办公桌旁,发现下面还放着一桶食用油和一箱可口可乐。
《别问我是谁》第十八章(3)
她漠不关心地瞟了一眼,忙着看稿子去了。小高凑过来,指着那两样东西提醒她:“这是你的呀,社里这次特别发给你的!”
赵灵看也不看,说:“高哥,我谢谢你的好意,你还是拿回去自己用吧!”
小高连忙解释:“这真不是我的。是……是大杨阳给你的。她知道你自尊心强,怕你不要,才让我这样说的。这,这也是人家的一番好意嘛!”
赵灵脸色陡然变了,使劲咬咬下唇,猛地提高嗓音叫起来:“她的好意我领了。可我不愣不傻,又不缺胳膊短腿的,用不着她的特殊照顾。再说了,我也不能无缘无故拿别人的东西吧?麻烦你给她退回去!”
小高吓了一跳,左右看看,悄声劝说:“嘘,小姑奶奶,你小点声好不好?”
赵灵这才不情愿地坐下,脚尖还踢了一下那只油桶。
事后,小高和于家驹聊起了赵灵的反常表现,于家驹也为难了。沉吟了好久,才说:“小杨阳经历的挫折太多了,思维方式也转变了,所以,她很难判断出周围的人是好心还是恶意。小杨阳火大,可下去得也快,棘手的是大杨阳。一片好心被人家当成了驴肝肺,而且是最要好的朋友,放谁身上不气?别看她平日里温和,真要急了,比拉回一头倔牛还难呢!”
从那天起,于家驹更加注意起赵灵的情绪变化。几天过去,他发现这个大漠河来的女孩子已经平静了许多,甚至在和李楠打照面的时候眼神中还多了几分歉意。这使他放心了许多。一天晚上,他看见校对室的灯还亮着,估计是赵灵又在加班,便敲门进去了。赵灵正坐在电脑前打字,听到门响,伸手就要关掉电脑,被他制止了:“别,别关!是不是给谁发E-mail哪?”
赵灵一时没有回答。于家驹凑上去一看,屏幕上是一篇文章,标题立刻吸引了他:《大城市的魅力何在?》再看后面的署名,是“百灵鸟”。
于家驹也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坐下来认真看起来。
“城市是个大蒸笼,流动的人群在蒸腾,不论蓝领、白领还是花领,没有人能被轻易蒸透……”
于家驹一边看一边点头,口中不停发出赞叹:“有意思,有意思!”
赵灵紧张地站在旁边,观察着他的神情,神经也渐渐地放松下来。
于家驹看完,抬头望着赵灵,目光熠熠有神:“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啊,你为什么不拿给我看呢?”
赵灵不无自嘲地说:“我,我只是个校对,没有权力处理文章……”
于家驹立刻纠正她:“可你别忘了,每个人都有自由撰稿的权利。”说完,他又看见了桌子上放着的另一篇打印出来的文章,醒目的标题再一次吸引了他:《外来户被歧视还要多久?》。再看后面的署名,同样还是“百灵鸟”。
他迫不及待地问:“谁是‘百灵鸟’?”
赵灵想了想,搪塞道:“哦,是我的一个朋友。她知道我在报社工作,以为我也是记者编辑什么的,就给我发来了这两篇文章……”
于家驹问:“我拿过去看看,行吗?”
赵灵连声回答:“当然可以,当然可以。谢谢于老师!”
于家驹叹了口气:“你呀,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起来了?”
赵灵尴尬地笑笑,低着头嘟囔:“于老师,您能不能给大杨阳带句话,就说我很抱歉。”
于家驹这才想起了来这里的目的,拍拍脑门说:“哦,瞧我这记性,光顾看‘百灵鸟’的文章,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大杨阳特地让我给你带句话,希望你不要误会她。”
赵灵心里酸酸的,眼圈都红了。
报告文学《大城市的魅力何在?》在《生活参考报》上登载后,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连网上都有不少帖子,小高一天能收集上百条!这也使得报纸的发行量再一次登上了新台阶。
最兴奋的当然要属赵灵本人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一个人关在小屋中,双手捧着那张登载着那篇文章的报纸,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久久不肯放下。有时,她会把脸埋在报纸里轻轻抽泣,任凭泪水滴在报纸上,将那篇署名“百灵鸟”的文章打湿。
《别问我是谁》第十八章(4)
她终于实现了第一步目标,这一步迈得很大,不但在报纸上独立撰稿,独立发表,而且是在《虹》专栏连续发表,这一点连报社正式的资深记者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何况是同龄人大杨阳!她感谢于家驹,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在写作上帮了她,更重要的是给了她信心,使她感到有他这样的伯乐,一定会成为一匹任意驰骋的千里马。
成功使她兴奋,也使她才思泉涌,她翻身起来,打开电脑,很快,又一个醒目的标题出现在屏幕上:《爱向一张纸低头》……
当赵灵把一篇又一篇署名“百灵鸟”的文章交给编辑部后,李楠开始猜疑这个“百灵鸟”就是赵灵本人了。她把自己的想法和于家驹谈了以后,于家驹也有同感。他还特别充满感情色彩地说,如果真是小杨阳,说明这个聪明漂亮的女孩子成熟了许多,真正成了一只很有天赋的“百灵鸟”。
不知为什么,李楠听了以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她勉强地笑了一下,眼睛里闪动着琢磨不定的神色。
又是一个周末,赵灵刚刚把给父亲的信发出去,小高交给她一沓校对稿,说里面有大杨阳的一篇文章,让她加紧时间校对,好早些送印刷厂。
赵灵微微一震,心想大杨阳终于坐不住了。
文章的题目叫《城市中的另一条河流——一谈人口流动》。赵灵立刻联想到:有一谈就有二谈、三谈,她得天独厚,有条件为自己多谈几篇文章;不像我,开篇还要埋名隐姓,多么不公平的竞争哪!
她苦笑着,拿起笔,边校对,边一行一行地看下去,也许是太“关心”李楠的作品了,她还下意识地读出声来:“‘作为一名记者,我常常用怀疑的目光、悉心的观察、独到的笔触,蘸着这条特殊河流中的每一滴血、每一珠汗、每一捧泪,去勾勒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勾勒出一个时代震荡大地的流动步伐……’”
赵灵读着读着,不禁佩服起她的水平来,放下笔欣赏了一阵,又忽然意识到这样忘我是危险的,应该在里面发现点什么不足之处,于是便逐一推敲起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把通篇阅读了好几遍,终于找到了一两处用词欠力度的地方。她心中一阵得意,自言自语道:“大杨阳啊大杨阳,我承认,这篇文章写得很漂亮,一点儿也不亚于‘百灵鸟’,不过,那句古诗,似乎用得不太好,如果改用这句:‘位卑不敢忘忧国’就更贴切了……还有这句话,改成反问句,似乎更有力量一些……”
想着,她拿起红笔,毫不客气地在上面勾勾画画一番,才满意地伸了个懒腰。谁知,文章在报上登出后,李楠立刻不高兴了。她当着众人的面把报纸推到赵灵面前,毫不客气地质问:“小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是不是随便动了我的文章?”
赵灵不满她的口气,强忍着说:“算不上动。发现用这句古文更贴切,用那句话更准确一些罢了。”
李楠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语调尖刻地讥讽道:“可你别忘了你的职责是校对,不是编辑,请你以后不要轻易给别人改文章!”
赵灵的脑子里“嗡”地一响,差一点和她吵起来。她转身向外面走去,到了门口,转身说了句:“好好好,算我自做多情,行了吧,杨大编辑!”
李楠被噎得无言以对,呆呆地望着赵灵的傲然的背影,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当她回过神的时候,发现于家驹正在注视着她,立刻觉得自己刚才有点失态了,不好意思地强笑了一下。于家驹走到她身边,拿起那张报纸又看了看,诚恳地说:“大杨阳,这可不是你的性格了。平心而论,你真的认为小杨阳没有改文章的水平吗?我看不是,而是你有其他想法。你的文章是写得很好,越来越有灵气,越加出彩了。尤其是那句‘位卑不敢忘忧国’用得十分贴切,真是神来之笔啊!”
李楠心里清楚这句话是赵灵加上去的,更加尴尬了,不好意思地搓着手。下班的时候,她来到校对室,看见赵灵正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发呆,便主动上前道歉。
《别问我是谁》第十八章(5)
“小杨,我是特来向你道歉的。对不起,我又认真看了那篇文章,觉得你为我改的那些都是对的,可我虚荣、不领情,反而……”
赵灵不好意思了,转身站起来拉住了她的手:“没,没关系,我不在乎!”
李楠目光热切地望着她:“我们还能是好朋友吗?”
“当然!人生难得一知己。咱们是朋友,永远是朋友!”
两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这时,外面传来于家驹的喊声:“杨阳!”
两个人一齐答应:“哎!”
就在她们要一起跑向窗口的时候,赵灵忽然意识到什么,停住了脚步,推了对方一把,说:“叫你呢!”
李楠没有多想,向窗外招了招手,又和赵灵说了声“再见”,喜气洋洋地跑出去了。
赵灵也情不自禁地走到窗前,探着脑袋朝下面望去。只见李楠已经跑到切诺基旁边,于家驹殷勤地打开副驾驶的门,让她上车。
赵灵一阵心跳,再也看不下去,逃跑一样地离开了窗口。如果说李楠的道歉使她得到了些许安慰,刚才的情景又让她萌生了浓浓的妒意。到了晚上,她泡了一碗方便面,草草吃了几口,就无聊地打开电脑上网。
进入“聊天室”后,她眼前突然一亮,居然发现了久违的“花儿”!
她惊喜万分,赶紧敲响了对方的“门”,问:“你是北京的‘花儿’吗?”
对方回答:“我是。你是谁?”
赵灵连忙说:“我是‘草儿’,那个与你从小在大漠河边一起玩耍长大的‘草儿’啊!”
对方似乎停顿了一下。赵灵急了,又敲打键盘:“怎么不说话?难道我找了六年又找错人了吗?你是我要找的那朵‘花儿’吗?”
“花儿”终于回话了:“真想你!我正是你找了六年的‘花儿’。”
“太好了!你现在生活得好吗?”
“还可以。‘草儿’,能和你聊天很开心,比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强,起码我们还能回忆。”
赵灵想了想,忍不住又问:“你母亲好吗?还那么……”她想打个“泼”字,转念又改为了“严”。
然而,“花儿”显然不肯谈这个话题,提了个新的建议:“以后每个周末晚九点我们都到网上的聊天室来,好吗?”
赵灵求之不得,马上痛快地答应了:“我同意,不管多忙,我都会准时来的,不见不散!”
“花儿”回了句“不见不散”,就下线了。赵灵只好不情愿地关掉电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想象不到李楠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只是和儿时的朋友聊天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她想透透气,便出门去了楼下。走廊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