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别问我是谁 >

第1章

别问我是谁-第1章

小说: 别问我是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问我是谁》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别问我是谁》第一章(1)
那一夜特别闷热。虽然门和窗子都大敞着,电风扇不停地烦人地呻吟着,屋子里还是感觉不到一丝凉气。杨原平觉得身下湿漉漉的,微微欠了一下身子,却发现是汗水把光着的脊背黏在木板床上了。他想改变一下姿势,又怕惊动身边的妻子,只好忍着。
  “还没有睡着?”一直悄然无声的妻子突然发问了。
  杨原平一怔:原来她也没睡着啊!既然如此,他也就没什么顾忌了,痛痛快快地翻了个身,说:“本来就热得要命,蚊子也趁火打劫,能睡得着吗?”
  妻子搡了搡他的背:“我看你是想女儿了。”
  一句话问得杨原平心里怪难受的。他掩饰地岔开话题:“热就是热嘛,怎么又扯到女儿身上了?咱们从北京来大漠河农场插队有十二年了吧?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热的天呢!想不到地处大西北的大漠河也有比北京还热的时候,怪哉,怪哉!”
  “别打马虎眼啊,想女儿就是想女儿,又不丢人。”
  妻子说的是事实,杨原平无言以答,自我解嘲地“嘿嘿”笑笑,不做声了。可不,如果当时不同意赵凯之的提议,就没有吃饺子碰运气的事情,现在睡在他们身边的就不会是赵凯之的女儿赵灵,而是他们自己的女儿杨阳了。
  大漠河农场的大多数职工都来自周围的农村,因此,还保留着邻居们往来频繁的习俗。农场的职工宿舍平房居多,唯一的一栋三层简易楼在那里便称得上是“豪宅”了。杨原平是技术科的副科长,好歹算个中层干部,一家三口有幸住在“豪宅”里。左边的邻居便是农场工会副主席赵凯之,夫妻俩也只有一个女儿,起名叫赵灵;右边的邻居叫李江,自己是个普通的老职工,倒是他妻子张慧英特别能干,是农场财会科的副科长。因为三家人门挨门住着,年龄又都相仿,处得十分融洽。更有意思的是,三家人的三个女儿竟然是同年生人,从会走路到如今都五岁了,整天泡在一起玩,跟亲姐妹没两样,这使得三家人的关系更是锦上添花,简直到了不分彼此的地步。
  半月前,场部下了一份通知,决定派一名环节干部去兰州参观十天,出于特殊考虑,还允许带着家属一同去。筛来选去,这个名额摊到了杨原平、赵凯之和张慧英身上,也就是说,从他们三人中选一个去学习。这样一份“美差”反而让他们犯难了:同样的三家人,同样的三个孩子,而且关系好得不分彼此,谁能忍心自己带着老婆孩子出去开眼界,把另外两家扔下?于心不忍啊!
  还是张慧英有主意。她快言快语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指标是咱们三家的,总不能肥水外流啊!这么着,现在不是讲究公平竞争吗?咱们来个三一三剩一,谁的运气好谁就去。”
  众人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她已经从衣袋里取出一枚硬币来。她神情严肃地把那枚硬币举到众人面前,来回翻着让他们看。那是一枚干干净净的硬币,反面没有什么特殊,正面的中央却有一个清晰的红点。
  张慧英也不解释,扬手把硬币高高抛起,又落在桌子上,凑过去看了看,才说:“看见了吧?这是红点朝上。咱们三个一人扔一次,谁的运气好,就会露出红点朝上的一面,那这个指标就是他的。公平吧?”
  众人虽然觉得这样选择有点荒唐,但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便嘻嘻哈哈地同意了。于是,三个人开始近乎玩笑地轮流扔那枚硬币。杨原平和赵凯之还“绅士”了一下,让女士优先。张慧英也不谦让,手里捏着那枚硬币,闭着眼睛沉思了片刻,才抛了起来。待那硬币落定,她才慢慢睁开了眼睛:哪里有什么红点?
  她懒懒地把硬币推到杨原平面前。杨原平就没有她那么认真了,拿起来随意地扔出去,也是个光光的白面。最后一个出手的是赵凯之,居然也没有看到红点。
  杨原平大笑起来:“看来我们的运气都不怎么样,是不是要进行加时赛了?”
  张慧英松了口气:“那可不。就是马拉松也得比下去。”
  

《别问我是谁》第一章(2)
果然,第二轮又没有决出胜负。到了第三轮,张慧英和杨原平的手气仍然不见起色,赵凯之都打起哈欠了。他苦笑着随手一掷,硬币落下后,旋转了几圈稳稳地躺在桌面上,一个醒目的红点露在外面。
  张慧英愣了片刻。“凯之,好运气!”杨原平由衷的欢呼声惊醒了她,她也跟着鼓起了掌。平时文文静静的赵凯之仿佛觉得占了朋友的便宜,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回到家里,认真地跟妻子商量这事该怎么处理。妻子是个明白人,也很为此不安,俩人合计再三,总算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当天晚上,他们就请两家邻居一起来家里包饺子吃。好邻居能够举家去大城市开心一番,杨原平当然也为他们高兴,下班以后,兜里揣了一瓶酒,领着妻子和女儿杨阳拐进了赵家。
  刚刚坐定,张慧英笑吟吟走进来,说自己的手已经洗干净了,挽起袖子就要动手包饺子。这时,赵凯之一只手举起那枚硬币,一本正经地宣布:“诸位,听我说。今天下午我是靠这枚硬币取得参观权的。场长告诉我,除了妻子,还可以带一名家属去。带谁呢?咱们三家的三个孩子都该出去看看,薄了哪个都不公平。我俩合计了一下,只有一个办法行得通,从今天起,咱们就把这枚硬币当做幸运币。我已经把它认真地消毒了……”说着,他把硬币扔到饺子馅里,“哪个孩子或者她的家长吃到带硬币的饺子,我们俩就带她去兰州……”
  杨原平没想到赵凯之会想出这么一招,心里热乎乎的,连连摆手:“凯之啊,你的心意我们领了,灵灵跟你们去是顺情顺理的事情,何必这么麻烦呢!”
  张慧英也疑惑着:“这……合适吗?”
  赵凯之固执地搅和着饺子馅:“有什么不合适的?反正咱们三家人这几年处得跟一家人也差不多,带哪个孩子都没问题。你们要再多说,可是见外了啊。慧英,你不是带先进武器来了吗?快擀皮啊!”
  张慧英仿佛被提醒了,答应着,麻利地擀起皮来。
  杨原平见赵凯之的倔劲上来了,也不好再说什么,拿起一张饺子皮,边包边感叹:“看咱们这知青当的,本来祖祖辈辈都是北京人,可到了咱们孩子这一辈,生在这个小地方,长在这个小地方,去趟省城还稀罕得不得了。”
  张慧英手下如飞,饺子皮一张一张地擀出来:“可不是嘛。杨原平,你怎么说还是个北京知青,将来说不定有个机会就能回北京;可像我和小楠她爸这样的支边青年,恐怕就不容易了……”
  赵凯之打断了她的话:“行了,张慧英,你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容易不等于没有可能,最不可能的是我们俩,一对土生土长的回乡知青,去北京也只能是当个民工。”
  张慧英直起身子歇了口气:“倒也是。楠楠的姥爷姥姥还在北京,他们就我这么一个女儿。唉,要是能回北京去,当个民工我也乐意。”
  杨原平的妻子劝她:“我听说,像你们这样的支边青年,只要是没成家,家里又有困难的,也可以申请回北京的。批准了不少呢!”
  张慧英撇了撇嘴:“只怕是批准多少也轮不到我们家。”
  赵凯之叫起来:“哎,哎!咱们换个话题行不行?太影响速度了!”
  大家都笑了,手里的动作也快了许多。不一会儿,一锅饺子馅就包完了。赵凯之吩咐妻子捅旺火准备煮饺子,自己招呼着大家坐在一旁慢慢喝茶。
  张慧英刚端起茶杯就大惊小怪地叫起来:“哎呀,这天都快黑了,仨孩子跑哪儿去了,怎么还不见回来?”
  众人这才发现三个女孩子一直没有回来,都有些急了。还是赵凯之的妻子心中有数,一边往锅里下饺子,一边说:“丢不了,三个娃精着呢,肯定是去大漠河边玩去了!”
  果然,等热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三个孩子嬉闹着回来了。
  张慧英一把将自己的女儿李楠拉到身边坐下,麻利地把盘里几个胖嘟嘟的饺子夹到她的小碟子里:“哪儿疯去了?你姨特意给你包了这么好的饺子,快吃吧!”
  

《别问我是谁》第一章(3)
李楠皱着眉头,吹着冒着热气的饺子:“烫啊!”
  张慧英在她的小脑袋上拍了一下:“没出息!前怕狼后怕虎的,还不把天大的事情也耽误了?快吃!”
  李楠硬着头皮咬了一口,抬起头望着妈妈。张慧英一阵惊喜:“是不是吃着钢儿了?”
  李楠摇摇头:“什么钢儿?还是烫!”
  张慧英失望地瞪了她一眼,又把她小碟子里的饺子一一夹成两半。
  坐在一旁的赵灵一见,干脆把一盘饺子拉到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学着张慧英的样子一个一个地夹破饺子。只有杨阳不吭声,她自己站起来,伸筷子从大盘里夹了一个饺子,沾了一下醋,塞到嘴里。刚嚼了一下,突然喊起来:“哎哟,这是什么呀,这么硬,我的牙又要掉一颗了!”
  所有大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到她的身上。杨原平的妻子把手伸到女儿的嘴边,催促着:“快,快吐出来!”
  只见那枚带红点的硬币连同饺子吐在了杨原平妻子的手上!
  赵凯之带头鼓起掌来:“杨阳好福气,吃到钢儿了。看来,明天就是杨阳跟赵叔叔和丁阿姨去省城了。”
  杨阳“嘿嘿”傻乐,赵灵却咧着嘴“哇”地哭了起来,弄得几个大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杨原平过意不去,说:“算了,不就是一场游戏嘛!凯之啊,明天还是带你们灵灵去吧!”
  赵凯之连连摇头:“那不行。咱们说话要有诚信,尤其是在孩子们面前。”说着,将赵灵抱过来,替她擦着眼泪,“灵灵听话,过些日子,爸爸妈妈再带你去省城玩,行吗?”
  赵灵仰起脸望着父亲,哽咽着说:“真的吗?”
  赵凯之把女儿搂得更紧了:“爸爸妈妈说话当然算数。”
  李楠怯怯地看着这一幕,小声地征求妈妈的意见:“妈,我也想去……”
  张慧英眼圈红红的,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脸:“放心吧,楠楠,咱们才不去那破省城呢,爸爸妈妈直接带你去北京!”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赵凯之夫妇领着杨原平的女儿杨阳出发前,把赵灵留在杨家。两家大人都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千嘱咐万叮咛的,大有点生离死别的意思。杨阳天生心眼少,现在要离开父母出远门,突然多了几分眷恋。这小家伙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用红纸剪了两只猴子,贴在一进家门的玻璃上。这使得杨原平夫妇的心情更是矛盾万分。他俩轮番亲吻了自己的女儿,又将那枚一面有红点的硬币塞到女儿的衣兜里。杨原平拉着女儿的小手嘱咐再三,要她记住这是一枚幸运币,带上它就能带来好运。杨阳看着好玩,拿着硬币左看右看不肯松手。
  赵凯之夫妇领着杨阳上汽车的时候,三家人还在场部大门口留了一张合影。杨原平的鼻子酸酸的,从那天起,他就夜夜失眠,女儿坐在汽车上远去的身影总在他的眼前萦绕……
  掐指算算,到今天这个不眠之夜,杨阳离开家已经是第九天了。这傻孩子明天下午就该回来了。想到后天就能见到宝贝女儿,杨原平心里多了几分激动,也多了几分安慰。
  在那台超期服役的老式电风扇的呻吟声中,困意渐渐向他袭来。
  这晚上,大漠河一带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一场人们不曾预料的强烈地震在午夜2时46分袭击了这里,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给这个边远小城制造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悲剧。
  那个时候,杨原平和这里的许多居民一样,经过了闷热的煎熬,刚刚进入了梦乡。而张慧英却依然清醒得很,她在为自己的女儿设计着未来。白天的时候,她收到了父亲从北京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说已经给小楠联系到北京的一所小学,秋季就可以过去借读学前班。
  张慧英为此兴奋了一整天。晚饭时她特意在丈夫面前卖了个关子,让他猜猜有什么好事情,不料反应迟钝的丈夫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她告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