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曜恒芷心 作者:宁月何夕(晋江2012-07-06完结)-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尽力告诉自己,这也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个孩子还是养在了自己的名下,这个孩子得了皇上的宠,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是,该说果然么?别人的孩子养大了也只能是白眼儿狼。
这个孩子从来不会帮她留住皇上,甚至会把皇上拉出去。虽说不是拉到别的院子里去,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不可原谅,让她难以忍受。
看着镜子里那个容颜憔悴,脸色有些蜡黄,眼睛浮肿充满血丝的女人,抿抿唇,镜子里的那个女人也抿抿唇。镜子里那个女人悲哀的样子都让她不忍心看下去。
但她只能看下去。打上一层又一层的粉,画上浓重的妆彩,掩盖着自己的年华早逝。
她终于忍不住了,她跟嬷嬷抱怨着,却没注意到那个孩子。
她知道了,那个孩子知道了。知道自己不是她的额娘,她更没有义务去帮助自己了。不只这样,皇上知道了消息是自己透露出来的,更是狠狠惩罚了自己,以她身体不适的理由,将后宫的大权交给了其他的妃子一起处理,让自己“好好养病”一年。
那个孩子去找了胤禩。
那个孩子每天都出宫。
那个孩子从来没有来看过自己。
那个孩子……
有一天,她的探子发现这个孩子准备了“家宴”。
她想,也许是时候复宠了。
她打扮的美艳端庄的去了家宴,装作只是恰好来到。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结局。那个失败者的女人仍旧牙尖嘴利,不肯服输。
她心情有些复杂。最后还是那个孩子帮了她。虽说之后的气氛十分沉闷,但不可否认的,这个孩子帮了她。
之后,她继续回去“养病”。对那个孩子,却绝不是这样就能原谅的。
之后的之后,那个孩子走了,跟着她的八哥出宫游历:这大概是清史上独一份的吧。
之后的之后,对她来说,就没有之后了。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因为这么多年的积劳成疾,又因为忧思过重,是撑不了多久的了。
所以对于太医说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她一点也不惊讶,也不担心。
也许,这对她,对他们,都是一种解脱吧。
所以,没有以后了。
☆、番外 两个女人(下)
(二)郭络罗氏
八爷失败了。
八爷在夺嫡中还是输给了四爷。
但她不在乎,相反,八爷没有成功,她反而还有些高兴。
一旦八爷成了皇上,她不可能再这样霸占着他。而现在,八爷只是她一个人的。哪怕明天迎接她的会是挫骨扬灰,她也不在意了。
意料之外的,新上任的皇上并没有拿他们开刀,甚至可以说是待遇甚好。
她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显然,八爷知道,而奇怪的是,八爷也不再想着那个位子。
准确的来说,是那会儿的她不知道。
五年后的今天,她知道了。
良妃娘娘当初并没有死,只是被皇上喂药假死,被皇上藏起来了。后来甚至生下了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就是关键。
八爷有多重视良妃娘娘她是知道的。
当初她仗着自己出身高,不敬良妃娘娘,八爷所说没有明着表明不满,但很长一段时间,八爷都不在她房里过夜。虽然没有别的女人,但是还是让她深感危机。
直到嬷嬷提醒了她,她才明白过来,稍作收敛,又用尽各种方法讨好,哄了这个男人好长一段时间,才将他哄回来。
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小看良妃娘娘在八爷心中的地位了。
所以现在,她也完全明白八爷的顾忌。这个孩子就是八爷的软肋。
而且,皇上似乎一开始并没有告诉这个格格她的身世。她看起来过得很好,皇上宠着她,后宫没人敢惹她,又因为是女孩儿,对大位没有影响,所以后宫众人都乐得不去碰这个皇上的心尖尖,甚至很多新人都想尽办法讨好她,以期得到皇上的宠幸。
这个孩子的出现,她有一种预感,对于她来说不会是一个好事。
果然吧,也许这就是上天赋予了女人的天赋吧。她的预感果然城真。
这个孩子不知道怎么的知道了与八爷的关系,便向皇上求了恩典,将我们找了回来。并让她以探望的名义前来看望她的兄长。
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他就这样轻易的让这个孩子来到了这里。
八爷一见到这个孩子,曾经还存在过的一丝丝的不满立刻化为了天边的浮云。
她看得出来。相处这么久,这么点儿眼力见儿她还是有的。
之后,她开始看着这个格格每天每天的来找八爷,找八爷聊天,找八爷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找八爷带她出去玩儿,找八爷……
这个孩子就应该是天之娇女,这一点,谁都得承认。
她第一眼看见她,听见她软软糯糯的声音叫一声“八嫂”,她自己都快承受不住了。这个孩子很可心——但也只是针对她接受的人。
也许是她自己的小心眼被发现了,这个孩子不再关注她,她总是被忽略的那一个。或许不是可以被忽略的,但至少是没有在关注了。
她又开始一点一点嫉妒。她嫉妒那个孩子轻而易举的就获得了自己多年来一直没能得到的东西,她嫉妒那个孩子可以总是陪在八爷的身边,她嫉妒……
她觉得自己有好多东西都嫉妒她。
她越来越讨厌她。
这基本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一天,是那个孩子有意策划的一场家宴。但她并不想她好过,而正好,那个令人讨厌的皇后来了。
拙劣的借口,让人怀疑是不是后宫的平静将她的脑子磨没了,抑或是真的病了脑袋也锈了。没有人相信她只是碰巧出现的。
更傻的是,她当着两个分外宠那个孩子的面那么明显的上眼药。她都快要笑出声了。
想当然的,她的结局不会好。而自己不服输的个性使得自己毫不压抑的回了嘴过去。她知道这是大不敬,毕竟这个人是皇后,但她还是忍不住。当年在皇阿玛那样的千古一帝面前,她都有勇气拒绝为八爷纳妾,更不用说现在了。
哼,她看着那个女人使劲儿向那个孩子求救。
本想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说说这个孩子的,却被八爷拉住了。是啊,自己怎么就又傻了呢。以八爷护短的性格,被护住的那个绝对不是她,而她会再次被八爷冷落。
今夕不同往日。她没有可靠的娘家了。她不可能再通过娘家向八爷暗中施压了。所以,她只能忍住了。
不服气的退下来,心中却是更加对那个孩子不满。
又过了一段时日,本来以为可以走了就可以摆脱那个孩子了,却没想到,她居然有能力使得皇上答应她出宫游历。这之中必然有八爷的努力吧。
于是这个孩子跟着他们走上了四处游玩的路。
而在路上,她便知道自己不好了。
早年为了不让八爷纳妾想尽办法勾心斗角,心思深重;后来为了生下嫡子,吃了很多的补药却是不管用的,但是是药三分毒,这些要对她的身体还是很有影响的;在然后,八爷的大业失败,她又被打击了,想象着自己可能的下场,思虑又开始重起来;最后在路上,好容易得偿所愿怀上了孩子,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生下嫡子,又因年龄大再次伤到了元气。
算算,老天能让她活到如今已经是优待了。她也知足了。
但是,她想让八爷永永远远的记住她。于是她想了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死法。
在最后的日子里的一个夜晚,她来到了八爷身边,将自己的头发与八爷的头发缠在一起,据汉人的说法,这意味着永结同心。这个寓意她感到很满意。然后,她吞下了毒药。
毒药很好,不会让她口吐白沫什么的,只是安静的离世,如同睡过去一般。她希望八爷能记住她最美的一面。
她把沾了她和八爷的血的手巾放在自己的怀里。据一个巫师说,这样可以使得她死后也能跟在八爷身边。
这个放过很少人知道,所以,没有人会怀疑什么。
她就算是做鬼,也要跟在八爷身边。这是她的执念。
解不开的执念。
☆、皇后之死
第十三章
谁也没有想到,矅芷这一走就是四年。
谁也没有想到,矅芷回到京城,回到宫中,是因为这样一种原因。
九年九月己丑,皇后崩。
初听这个消息,矅芷的感觉很复杂,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当初她还在宫中的时候,她亲眼见到皇后乌拉那拉氏的辛劳与忧虑,把持大权不肯放手。并不是不对,对于一个无所出的皇后来说,大权是必需的,否则只能是一个死字。但是现在,仍然是死,只是换了方法而已。所以,她并不感到奇怪。
但是,毕竟这么多年都熬过去了。而这时突然有人来传信说“皇后崩了”,她也实在想象不出,那个坚强的女子——虽然她不喜欢这种坚强,并且也不喜欢她的阴谋手段——居然就这样突然的离世了。
不管她惊不惊讶,养在皇后名下的自己是必定要在皇后的葬礼上出现的,这也是胤禛给她送信的原因。虽然与皇后没什么感情,但是这是必需的礼节。
于是,矅芷收拾好行李,与同样听说了这个消息的胤禩和郭络罗氏一同回去了。
一国之母崩逝,这已经算是国殇了。所以,矅芷回宫的路上所见皆是惨白惨白的纸花花圈什么的。虽然如此,百姓们还是过着与往常一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皇后一词,是离他们太过遥远的一个词汇,引不起他们的悲痛。
世界上少了一个人,即使贵为一国之后,也不会使世界停止运作。世间的人,大抵都是这样的吧。不管是对死者,还是活下来的人。生活总是要继续的。
待矅芷一行人回到皇宫的时候,宫中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矅芷赶紧赶到灵堂跪下。
所有的皇子皇女都已经跪在那里恸哭不已,至于谁有几分真心,就不知道了。
其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四皇子:爱新觉罗·弘历了。
一身白色的丧服穿在身上,并不显得惨淡,挺直的背脊反而显出一身铮铮傲骨,脸上刚毅坚强的表情,紧抿着的唇,皱紧的眉头,一双鹰目,直直的盯着前方,却没有什么焦距。虽然并不恸哭,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他的伤痛。
但是,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在做戏,只是看你会相信他几分罢了。弘历自小由康熙教养长大知道胤禛登基,后来被封宝亲王,娇妻美妾,顺畅无比。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
虽然像胤禛这样的经历过九龙夺嫡的人来说,这样的把戏根本不值一提,但至少不会引起反感。这可以说是最妥当的方法了。
果然,胤禛看着灵堂,看着跪在下方的一群人,目光在弘历身上停留了一段时间,才移走。
胤禛看了一会儿,又在那拉氏灵前站了一会儿。看着灵堂上精致的棺木,胤禛心中很是感慨。这个女子,康熙三十年便嫁给自己,到如今已有四十余年了。风风雨雨,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走了过来。而现今,她已经躺在了棺中,而自己呢?又有多久后会躺在那个地方?受着这样一群不知有几分真心的儿女的哭灵?
只是一阵恍惚,胤禛便恢复正常了。毕竟是狠厉的雍正皇上,这样的软弱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回过神,胤禛甩袖离去。
【已亥(雍正九年十二月十日),命显亲王衍潢、理亲王弘皙斋册宝,上大行皇后尊谥。册文曰:“地宏厚载,承乾道以时行,月炳阴辉,助曦轮而垂照。正位,彰母仪之盛化茂周南,眩父镜轮哝I。式稽令典,宜表徽称皇后那拉氏毓质粹和,秉心柔顺,兰闺佩训,蹈女史之规型。朱邸来嫔娴天潢之礼度。问安内殿,尽孝谨于先皇,侍宴禁闱,奉懽愉于母后。逮登大宝,爰陟坤宁。处贵逾谦,居尊弥懋。深怀恪敬,凛夙夜于椒庭。永念兢勤,赞儆咨于黼座。恩流九御,颂樛木之慈仁,俭率六宫。敦葛覃之澹约,袆衣肃穆,方期福履之绥。璜佩渺茫,忽感音容之永隔。乃颂纶命聿诏近臣,考谥法之相符,询佥谋而惟允,特以册宝谥曰孝敬皇后。于戏!播鸿声于万国,采焕金函扬徽行于千秋。光腾瑶牒,祗膺宠贲。用具哀荣。
庚子(雍正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以册谥孝敬皇后颁诏曰:朕闻治家教国化始宫闱,维坤承乾,义隆翊赞,诚徽音之茂著,必显号之昭垂。《礼》曰,谥以尊名,成周以来斯为钜典。皇后那拉氏,仁慈天赋,淑惠性成,祗事皇祖妣孝惠章皇后,皇考圣祖仁皇帝,皇妣孝恭仁皇后,备蒙慈爱,克以孝称。佐朕内政经四十载,温恭实本于至诚。祗肃常形其匪懈,自膺册命,于今九年,俭以持躬,恩能逮下,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