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可是,群众都在想什么?怎么才能深入群众?对于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来说,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在封建时代,“微服私访”是皇帝亲民的常用方式。但现在,这种方法显然行不通了。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使国人对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太熟悉了。*即使是打扮成一个老农,人们也能把他认出来。
深入坊间地头考察,还是可以的。但大领导不论走到哪里,都必定是前呼后拥。这首先是出于安全的需要。官做到一定份上,就没有个人行动的自由了。对此,中央也是有明确规定的。再者,地方的官员也不太可能让中央领导独自一人到大街上遛弯儿,或者与群众促膝交谈……既然是前呼后拥、戒备森严,也就无法“与群众打成一片”了。更何况,领导去什么地方、跟哪些人交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这又怎么能察出实情呢?
至于听取汇报,那就更不靠谱了。
而一旦上了互联网,成为一名网友,上述种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互联网这个现代信息平台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无障碍。在以前,如果想给*总书记写封信,你可能都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即使写对了地址,也不知道能不能“转”到*总书记的手里。现在不同了——无论天南地北,无论男女老幼;不论网上论坛,还是即时通讯工具(QQ、MSN等)……每个网友都可以直接对话。因地域、层级、身份等等造成的一切技术的或人为的障碍都不复存在。即使不能直接对话,你在网上发布的信息,*总书记在上网时也可能看到。
二、少顾虑。胡总书记来考察了,可身边围着一大群人,这其中不仅有警卫,还有省市县的各级领导,你还能毫无顾忌地跟总书记“拉家常”吗?有什么困难或问题,你还“敢”向总书记反映吗?在网上,情况就不一样了。身边没有人盯着,中间没有人挡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反映什么问题就反映什么问题。只要说的是事实,管他县长高兴否!
三、原生态。看新闻报道,阅汇报材料,也能了解基层的情况,但报道或材料中的信息都是经过过滤或处理的。不管是不是有意,这些信息都有失真或偏颇的可能。但网上却有很多原生态的信息。虽然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任何网民都不可能尽收眼底,但“大事”总是淹没不了的,只要经常上网,就能知道当时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瞒天过海”这一招肯定是不好使了。
总之,网络就是社会,就是一个民间。只要上了网,就等于深入了群众;只要聊起来,也就“打成了一片”。如果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成为网友(最好像*网友这样不穿马甲),“脱离群众”、“浮在上面”等问题也就不会存在了。
写作心得
这是当天最火爆的博文,搜狐网和凤凰网都把此文推上了首页,点击量高达数十万,甚至有很多网友向我打听*总书记的QQ号。那么这篇文章成功在什么地方?
首先是时效。12点左右才发生的新闻,两个多小时后这篇文章就发表了。胡总书记与网友*在互联网上掀起的热浪正处于高潮之中,很多兴奋之中的网友正热切地期待着深入剖析这一历史性事件的文字,而这篇评论及时地满足了这方面的信息需求。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我在看完直播后,马上动笔并一气呵成。作为新闻评论员,必须具有这种快速反应的能力。
再就是标题。我相信,只要是看到《我又多了一个网友——*》的网友,都会不由自主地点开它。这是个什么人物?他竟然是胡总书记的网友?……其实,“网友”这个概念有两种涵义:狭义的“网友”是指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而广义的“网友”是指所有参与网上互动的网民。本文的“网友”显然是广义上的,但人们在一般情况下都先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种认知上的惯性,所以此文标题产生了特别的效果。当然,故意制造这种效果并不是“恶搞”,而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这不仅契合了作者及其众多网友当时的那种激动、欣慰的心情,而且反衬出了胡总书记“与民平等”的亲民形象。关于标题,后面还要专门谈到。
事到如今,怎么还能反对“救楼市”
继南京、西安等12个城市之后,长三角重镇上海、杭州日前不约而同地对楼市的低迷状态宣告“出手”,加入救市大军。住房建设部已向上层提交“放松”房产调控政策的方案,有消息称,中央政府有可能在2008年11月出台房贷新政,楼市调控政策或将终结。对此,经济学家易宪容发表文章认为《地方政府救房市是一种短视行为》,时寒冰先生也认为《地方政府救楼市是螳臂当车》。(据2008年10月16日《东方早报》)
自从2007年开始陷入危机开始,楼市该不该救就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争论中,“不该救”的声音一直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这种态势至今没有改变,以易宪容先生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也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也是正常的,但事到如今还要坚持反对救市,委实让人难以接受。
“如今”怎么了?跟“以前”不一样了吗?是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正在席卷全球。人们常说:“华尔街打一个喷嚏,全世界都会感冒。”更何况美国的金融市场早已不仅仅是“喷嚏”了。此次金融危机如此之烈,以至于人们觉得“风暴”已经不足以形容,而是破天荒地以“海啸”来称呼。为了挽救危机,几十年来一向坚持自由经济的美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行政干预,欧洲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纷纷推出刺激性经济政策,一场全球性的“救市”已经展开。虽然中国的金融开放以及全球化程度还不高,受“海啸”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寒意”已经非常逼人——股市等虚拟经济且不说,实体经济所受到的侵袭也已经开始显现。
就在易宪容先生等人反对救市的文章见诸报端的时候,中国企业在“海啸”中倒下的新闻不断传来:据2008年10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东莞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家工厂日前宣布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据同日《21世纪经济报道》,浙江省知名地产公司——中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老板丁庆平举家逃到加拿大,留下了大片的烂尾楼。2亿多元的银行贷款没有了着落,大批业主拉着横幅聚集在金华市政府门前……可以预见:类似的事情很可能还会接连发生。
试想:假如东莞再倒闭几家企业,浙江再外逃几个老板,当地的银行将要遭受多大的损失?那么多失业的职工将来何处去?层出不穷的“烂尾楼”以及“烂尾事”如何解决?当地政府又如何能应付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整个经济和社会能够承受“海啸”的冲击吗?
近些年来,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它牵动了上下几十个产业。虽然把这个产业当成“支柱”并不是好的选择,但它确实在一个时期内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海啸”当前,这个“发动机”如果熄火,很可能成为压垮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房地产确实“绑架”了中国经济,但既然“绑架”已经发生,那么第一要务就是“解救”被绑架者,而不是“打击”绑架者。
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价格调整,中国的房价仍然偏高,泡沫依然存在。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但现在绝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因为宏观经济需要楼市的“拉动”,包括它的“泡沫”——虽然依靠“泡沫”来支撑经济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但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生存高于发展,拯救楼市就是拯救中国经济。无论如何,在目前这种严峻的局势下,绝不能人为地去捅破房地产的泡沫。
只有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中国才有可能度过此次危机。为了提振经济,国家已经推出了“降息免税”等一系列政策。在“救市”成为绝对主旋律的情况下,继续抑制一个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合逻辑的。
宏观形势的变化,改变了争论的基础。曾经,“该不该救楼市”可能还是个问题;事到如今,怎么还能反对救市呢?
写作心得
写作评论,既要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作出判断,也要对事物发展的走向进行判断。而且,前瞻性的判断,需要更强的判断力。
这是一篇引得高度关注、也招来很多谩骂的文章。而这两个方面,都在我的预料之中。明知会挨骂,为什么还要写?因为我认为写文章不是为了赢得廉价的赞美,怕挨骂就不要写评论。如果仅仅为了哗众取宠而说违心的话甚至传播错误的观点,那是一种耻辱。作为一名思想者或评论者,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最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作为一名评论员,就是要比普通人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那些谩骂者,大多是买不起房的人,他们担心政府救楼市会阻止房价的下跌,这种心情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问题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评论者应该明白,评论这样的命题,不是为了某一个群体(哪怕是弱势群体)争取利益,而是为国家的大政建言献策,因此,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而不能站在任何一个群体的立场上。
当然,越是这样的问题,越是要以理服人。本文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房地产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救市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救市的必要性。就在此文发表几天后,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拯救楼市的措施,标志着房地产行业政策的逆转;又过了几天,国务院更是出台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十项措施”,标志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调整。这充分证明,本文对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反对“救楼市”的声音逐渐减少。
“跨行查询费”的是与非
沸沸扬扬,关于四家银行及银联开收“跨行查询费”的问题已经闹了很长时间了。从消费者纷纷质疑,到广东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再到上海市民邓维捷状告几家银行和银联,这场纠纷不断升级。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中,双方一直各执一词:消费者及大多数媒体普遍认为银行收取“跨行查询费”是一种“霸王行径”,既没有根据,收费标准也不合理;而银行方面则一口咬定,收费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究竟谁是谁非呢?其实,双方都有“是”的地方,也都有“非”的地方。
首先,银行有理由收取跨行查询费。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其基本业务就是提供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并从中获利。“跨行查询”就是银行及银联提供的一种服务。这项服务既可以为银行赢利,也为银行卡用户提供了便利。作为用户,你可以拒绝这项服务(即不跨行查询);但如果消费了,就应该为之埋单。这个道理就像是停车场提供洗车服务并另外收取洗车费一样简单,确实是天经地义的。
该不该收是“质”的问题,而应该收多少则是“量”的问题。二者不能混为一谈。那么,每笔元的收费标准究竟高不高呢?这要看跨行查询的成本。消费者有权对此提出质疑,银行也有解释的权利,但在没有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到底高不高最终还是应该由物价部门说了算。但到现在为止,物价部门既没有表态,也没有行动。在既没有权威部门认定也没有根据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质疑其实是缺乏力量的。
当然,上文所说的“天经地义”,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具体的问题还需要具体的分析。就银行收取跨行查询费来说,关键在于银行与银行卡用户签订的服务协议上有没有跨行查询必须交费的内容。如果协议上有这样的条款而且用户签了字,就意味着双方自愿达成了协议,那就没有问题;如果协议上有“跨行查询”这个服务项目但没有收费的条款且没有期限,那就意味着跨行查询是免费服务而且是无期的,对持这种卡的用户,银行单方面决定收取跨行查询费就是违约行为。笔者相信,银行及银联在决定开收跨行查询费后,银行卡申办的格式合同上应该加入了这样的条款,但以前的合同中却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综上所述,消费者反对银行及银联向老用户收取跨行查询费是有理有据的,但认为银行及银联永远都不能收取这项费用却没有道理。同理,银行及银联决定收取跨行查询费无可非议,但向老用户收费却有违法之嫌。
因此,银行及银联的正确选择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