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龙啸云录 >

第4章

九龙啸云录-第4章

小说: 九龙啸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大臣都是附和道:“皇上慧眼识珠,喜得良缘,正应该普天同庆,宣之四海。”

  而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皇家子弟一听这话全身巨震,此人三十挂零,长得风神如玉,俊朗非凡,气度雍容而不失凛冽。但此时却是神情大变,一个站立不稳摔倒在地,脸色铁青,目光呆滞,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旁边几人大惊,赶忙抢上去服起了他,一人急切问道:“燕王殿下,您…。怎么了,可没事吗?”

  那人强自定了定神,长吁了一口气,向皇帝下拜道:“启禀陛下,朱棣微有小恙,扫了您的兴志,实在罪该万死!”

  皇帝道:“四皇叔不必多礼,大家都是一家人,虽然现在朕已经登上帝位,但你总是朕的皇叔。大明万世基业还需皇叔多多指点辅佐。”

  那人喘了口气,断续道:“臣…臣近来身子大坏,现在…。先告退了。”

  皇帝关切道:“既然如此皇叔就请自便吧,还是传太医诊治一二吧。”

  那四皇叔到了声谢,踉踉跄跄地走出殿外。皇帝新婚在即,就将与佳偶长相厮守,饶是他身为九五至尊,但仍然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初出茅庐的小子,不免满心神往,脸上喜滋滋的,丝毫没有看见那四皇叔在出殿之前回头看他一眼时的目光,是那样的充满嫉妒、愤怒、悲伤、仇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仿佛他就在那一刻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大殿之上一片歌功颂德,皇帝也是喜乐无尽,还亲自赋诗一首以祝兴致,一派君臣同乐的景象,大殿外头却立着一个孤独落寞的身影,缓缓走向天边的夕阳,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片段五:

  皇城之内,处处张灯结彩,红毡铺地,成了红色的海洋,洋溢着无边的喜乐。一众宫女太监进进出出,忙里忙外,侍卫们各个精神抖擞,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如果今天要是出了什么事的话,那他们的项上人头可要和身子分家,毕竟今儿可是皇帝立后成亲的大日子,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皇宫之内也是出奇的热闹,大小车辆来来往往,把平日里甚是清净的皇宫内院变得如同闹市一般,这些都是从各地赶来随喜道贺的皇亲国戚,伴君如伴虎,所以每个人都是急急赶来,生怕一个不留神葬送了自己的前程爵位,在家里已经把溜须拍马的功夫练的炉火纯青。秋风飒飒,吹拂着枝叶左右摇摆,好像也在向着对新人挥手道贺。时间点点流逝,转眼间已到傍晚,天色隐隐有些昏暗,皓月如勾,北斗连勺。一声钟响悠扬回荡,传遍了整个皇宫,只听一个太监声音高叫道:“吉时已到,群臣入殿观礼!”

  一时间礼花冲天而起,在天际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鼓乐齐鸣,丝竹管弦令人痴醉。群臣纷纷入殿,皇帝今日一身喜服,大红的袍子上绣着九条金龙,更显得俊朗精神,他居坐正中,也是满脸喜容地与他的长辈们说着什么。此时,大臣们开始纷纷献上自己精心准备多日的贺礼,称“万寿无疆”者有之,道“早生贵子”者有之,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这时一个太监捧着一个礼盒上前道:“万岁,这是燕王殿下送来的贺礼,但是他本人病魔缠身,害怕影响了皇上的喜庆,所以不敢造访。”

  皇帝皱眉道:“四皇叔的病还没好吗?为什么不好好治治?”

  旁边一个老臣拜道:“皇上,臣有一言不得不奏,这燕王朱棣分明是在故意推托,此举大大地藐视皇上,老臣最近得到消息,说燕京现在横征暴敛,大量地网罗人才,此人可能有不臣之心,实是陛下的一个心腹大患,不如借此机会,趁他羽翼未丰之际除之,才是上策。”

  皇帝一拍桌子,冷声怒道:“一派胡言,四皇叔一心为国,功在社稷,今日是朕大喜之日,暂且不与你计较,如果尔等再出此言,定斩不赦!”

  那老臣急忙应是,可心中却是苦笑道:“皇上人品是没得说的,可惜优柔寡断,又太过仁慈。实行仁政当然是百姓之福,可惜也许却非自己之福哇!”

  此时,一个太监报道:“皇后娘娘驾到!”

  随着声音落下,一个凤冠霞帔、头上盖着盖头的女子,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从内殿珊珊走出,虽然看不见面容,但是看那婀娜的身段,盈盈的步子,也不知要让多少大臣在心中产生琦念,当然他们不可能表现在脸上。其实无论皇帝百姓,成亲的礼仪都是一般无二,先拜天地,后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送入洞房里去喝交杯酒了,这些俗事不在话下。

  此时此刻,这大殿的屋顶上正坐着一人,他可以避过皇宫密如蛛网的守卫进入大内已经十分不易,再要无声无息的来到这大殿之巅,此人轻功之高实在惊人了。这紫衣人坐在屋顶,手里正握着一个酒瓶大口地喝着,旁边放着一个包袱,里面装的竟然全是酒瓶,而另一边横七竖八地也摆满了空酒罐,不知他已经喝了多少。此人一身紫衣,头戴深紫纶巾,腰悬一把长剑,虽然面貌甚是英挺,但此时烂醉如泥,眉宇间除了几丝狂放与不羁,又多了几分醉意,整个人显得有些颓唐。他又喝了一大口酒,喃喃自语道:“淑宁啊淑宁,简姑娘,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来来来,曹某敬你一杯。以后你贵为皇后之尊,当然不会记得我这个江湖草莽,可是你可知道,你带给我的伤有多深?恐怕这一辈子,我都无法自拔。”

  他呵呵苦笑,又道:“你看看我,我真是糊涂。你能当上皇后,母仪天下,我做朋友的应该替你高兴才是,我却伤心个什么?我知道,你绝对不是嫌贫爱富,只知道追求荣华富贵的肤浅女子,一定是朱允汶这个人吸引了你,我看得出来,朱允汶这厮对你也是真心真意,他也不是负心薄幸之辈,应该会照顾你一生幸福,其实你找到幸福才是最重的,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执着?放心吧,我会一生守护着你,如果朱小子敢亏待你,管他什么九五之龙,老子也把他大卸八块喂了狗吃。哼哼,简淑宁,你可知道你真是害人不浅,除了我俩,竟然还有一个朱棣为了你而神魂颠倒。这王八羔子要是敢搞什么鬼,老子一定第一个不绕过他。哈哈…。什么狗屁的长安剑仙,竟然连自己心爱的女子都被别人抢走,世间的那点虚名又有什么用了?”他眼中含泪,低吟浅唱,以舒胸怀:“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他一边吟诵,一边把剑起舞,长剑在虚空中划出七彩斑斓的剑光,从红色,一直到了紫色,“哈哈哈哈,原来这‘紫气东来射牛斗’的境界,就是悲伤!可是,即使我练成了神功,得了天下第一的虚名,又有何用?”

  片段六:

  燕京城外,正挺立着无数军马,列队整齐,训练有素,虽然偶尔传出几声马嘶,但却绝对没有丝毫人语,纪律颇为严明。马,匹匹都是良驹,人,个个饱满健壮,真可谓兵强马壮,雄豪一时。城头之上,一人金盔金甲,大红的披风迎风飞扬,把这人衬托的英武无比,恍若天上神将,风采卓然。仓的一声,这人剑指苍穹,大声说到:“将士们,本王今日聚众起兵,实是被逼无奈。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方今天下纷乱已成,蒙古高丽蠢蠢欲动,扶桑东瀛也是骚扰不断,更有西方蛮夷,妄图略我土地财产。很快,就要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那建文皇帝软弱无能,昏庸无道,而且忠奸不分,胡乱任用宵小奸臣,致使朝政*不堪,民怨四起。眼看我大明江山就要毁于一旦!想当年太祖皇帝一心驱除鞑虏,在刘伯温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千辛万苦才打下这片江山,流了多少人的血汗才换来大好河山,现在庙堂之上那无知昏君就要将它拱手让人,本王焉能坐视不理?我等都是大明子民,保家卫国,产出奸佞乃是分所应当,我责任所在,也是责无旁贷。将士们,只要我们大军一起,各地藩王必定揭竿响应,天下大势所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今日只有‘清君侧’了,我们万众一心,一定能还百姓一个清平盛世。”

  军士们各个奋戟高呼,一时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方当此时,不知从何处突然传来一阵讪笑,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接着一人冷笑道:“乱臣贼子,造反叛贼竟然也在这里夸夸其谈,阁下如此巧言令色,实在不得不让人佩服你的嘴皮子练的可真是高明。朱棣贼子,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这一下异变突起,众军哗然变色,城头上那人更是脸上肌肉抽动不止,显然怒不可遏。诸军循声望去,只见远处一个腰悬宝剑的紫衣男子飞奔过来,几乎足不沾地,踏浪御风一般飞也而来。只一眨眼间,男子竟然已经穿越过千军万马,莅临城墙之下。众军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呼喝怒骂,拔剑舞刀凶神恶煞一般向紫衣人杀将过去。众人都以为那人来到城墙之下定会停下向上抛掷“飞爪百链锁”一类的攀爬武器,谁知他竟然毫不停步,直接顺着竖直的城墙向上踏去,只是借着鞋底与城墙间的一点微小的摩擦之力横着身子向上飞奔,竟然如履平地,其轻身功夫之高明实在惊世骇俗,震古烁今。那人愈上愈快,上到一半的时候喀吧一按崩簧抽出腰间宝剑,宝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夺目的光华,竟然一时让城下万军睁不开眼睛。

  十来丈高的城墙瞬息即上,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人竟然已经挥剑向城上的王爷斩去,速度快捷无伦,剑上带起一道赤红霞光,耀眼而美丽,却又充满肃杀。那王爷在这生死攸关的一霎那几乎失去了反应能力,他做梦也想不到有人可以将武功练到这等地步,千军万马,金汤城池在此人面前竟然不值一提,丝毫没有作用,就在他闭目待死之时,陡然间一股大力将他的身子向后面急速拉去,这才死中求活,以毫厘的差距躲开了这一剑。

  紫衣人一剑落空,脸色微微一愕,定睛看去见拉走那王爷使之躲开自己一击的人是一个方面大耳,面貌慈和的中年和尚,眼中神光湛然,太阳穴高高鼓起,显然武艺修为甚是不弱。中年和尚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这位大侠,我们又见面了。不知你是受了谁人指使,到底为了何事要来刺杀我家王爷?”

  紫衣人却并不答话,只是傲然一笑,宝剑在虚空连挥七下,最神奇的是宝剑每挥一下都会带起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霞光,分外的醒目。紫衣人一弹宝剑,却悠然道:“大和尚,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又能见到你,不过,没什么每一次你都要阻我办事?难道我们俩有什么深仇大恨不成?否则你又是何居心?”

  和尚凛然道:“大义所向,天道所指。建文帝昏庸无道,致使外敌肆虐,蒙古更是死灰复燃,我等为了救国救世才投明主。阁下虽然武功盖世,只是怎地是非不分?依我看为虎作伥之人当是阁下才对,”

  紫衣人目光一寒,哼声道:“废话少说,今日我要取这厮狗头,没有人可以是我改变注意,有什么本事,就手底下说话吧,”

  正在这时,另外有四人悄然上到城头,立在那和尚身后。三男一女,一人做书生打扮,面容清癯,却甚有古风。他身旁女子美艳无双,风华慑人。另两人一个红发大汉,一个古朴瘦小的不起眼道士,五人均是气度非凡,与紫衣人相互对峙。一时间,场面竟然僵持住了,只有那数万雄兵,都昂首而视。。。。。。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大明(3)
片段七:

  燕京八达岭; 万里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如同一条蜿蜒起伏的巨龙盘踞于中华大地之上。长城之上,此时正站着七人,诸人的衣袍头发被山风吹起。分作三波互相对峙,一伙人共有五个,男女老少,丑俊僧俗样样不缺,另外两伙却分别只有一人,一个身着紫色布衣,相貌堂堂,腰宣长剑,锋芒毕露。另一个黑袍加身,黑发长杨,面容清癯,显得很有风骨,只不过双眉如戟直入两鬓,去势煞是凌厉,一看绝对是个倔犟偏激之人。

  三方逼视对手,空气中无形地飘荡着一股浓烈的火药味。五人的一方有一个中年和尚越众而出,分别向二人拱了拱手,振声道:“二位大侠,我五行门本来就是小门小派,而二位却是当今武林的一方翘楚,天下三分,君有其二。我等本来无力也无意与各位争雄,但是…。”

  紫衣人冷哼一声,打断道:“我说慧鑫和尚,你是不是属母鸡的呀,怎么恁地罗嗦。上次在燕京城头看在你们师傅五行真人往日的声名上老子权且放你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