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行-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媲笆恕�
那个体谅上司“疯了”的员工是修炼到一定层次了。我们都有失态的时候,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给别人机会,让他去“疯”一把。他已经失去理智了,这个时候你是在包容你的上司。
很多人觉得自尊是别人与自己之间的事,当我受到挑战的时候,就要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自尊。其实自尊是你与自己的事——我们单从字面上看——自尊即自己尊敬自己,这与别人无关。
当你感觉自己受到了外界的“冲击”时,要心平气和地对待。这时候维护自尊并非体现在你的“反抗”有多激烈上,而是体现在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排除干扰,让争议回归事实本身,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在职场上,请“Be calm and be a gentleman”(保持冷静,做一名绅士)。
自尊,始于知耻。有了羞耻心你会节制自己的行为,做错了事情会感到惭愧,辜负了别人会感到内疚,落伍了会奋发上进。这一切,都是你对自己的要求,目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除非你自己做错了,没有什么能让你的内心感到羞耻的事。
下面个这个故事很有寓意——
有一个画家,想创作一幅作品《魔鬼与天使》,在大街上找到了一个非常天真浪漫的小孩儿,做天使的模特,却苦于找不到魔鬼的模特。整整40年过去了,都没能实现。有一天,在大街行走,发现一个沿街行乞的乞丐,表情贪婪、龌龊,他大喜,这不正是魔鬼吗?画家走过去付钱给乞丐,要他做模特。在画室里,乞丐大哭,原来,挂在墙上的天使画像,就是40年前的他,因为40年没有努力,导致落魄为乞丐。
40年前做天使的那个模特,40年后成了魔鬼。是谁毁了他的尊严?是那些打过他、骂过他的人吗?绝对不是。事实上,是他自己,如果他不甘堕落,没有人能把他从天使变成魔鬼。
尊严大都不是在战斗中捍卫的,而是需要在成长中坚持的。坚持什么?就是要坚持做最好的自己,不论你遇到什么干扰,都要保持冷静,矢志不渝。世界上唯一能伤到自尊的东西就是自弃。
韩信当年为何甘受胯下之辱?因为他知道自己此生绝非市井屠夫之辈,他不愿意因逞一时的匹夫之勇而破坏自己的鸿鹄之志。当点兵多多益善的将军衣锦还乡的时候,对当年的泼皮却赦而不杀。那个时候,这个泼皮一定还记得韩信当年的眼神,那眼神淡定而又坚毅,那眼神中写着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开篇的话题:自尊心需要放下吗?当然不需要,因为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伤害到它。自尊源自一颗坚强的心,源自永不言弃。
推脱——你是在放弃自己
对于初入职场的朋友,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果你做错了,你该怎么办?很多人不知如何是好;有些人会找借口推脱,顾左右而言他:嗯……啊……事情是这样的……总之,说了半天,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做错了是有原因的,不怨我。
如果你是这种人,或者有这种倾向,那么请小心了。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员工,不能正视问题,凡事都找借口,遇到责任就推脱,这样的人很不靠谱。如果你有一天当了老板,你会信赖这样的员工吗?
我一直没有想清楚,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推脱,是害怕做错了事情会被惩罚吗?还是怕一旦承认了是自己的错,会丢了工作?还是这些人天生就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呢?
如果是害怕惩罚,那么我们不妨从老板的角度来考虑,看看他们怎么看待这些做错事的人。我在《职场人生》中访谈了一位企业的董事长,我问他,如果员工做错了事,他会希望那个员工如何表现?他说,他希望员工能一是一、二是二,做错了就勇于承认。他不喜欢没有担当的人,不喜欢没有肩膀的人。我又问他是否会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从此不再重用他。他说如果这个人是个可用之人,他不会因为一次错误就把他打入冷宫,相反他还会更加重用他。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想这个答案绝对不是从员工的视角就能想到的——他说:“我已经为这个错误埋单了,员工也接受了教训,我干嘛要换人呢?”看到没?老板是这样看问题的,在他们眼里,错误也是一种成本,甚至是一种投资,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代价。
关键是老板凭什么肯在你身上支付这种代价,凭什么愿意为你用公司的钱去试错呢?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可用之才,必须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必须是一个懂得反思的人,而不是一个遇事就推脱责任、不敢面对事实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推脱不是在保护你自己,而是在放弃你自己,你放弃了一个让自己历练与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做错了,最好能勇敢地面对,坦然承担责任,然后给出解决方案:既然已经错了,那就想想怎么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吧!事后可以分析一下出错的原因,制订一个预防措施,保证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如果你能触类旁通,想出预防其他类似错误的方法,自然是更进一层;如果你更牛一点,还可以建立一个错误案例库,或者是自动纠错系统,以供后来人分享。这样看来,错误又成了你的经验。
我们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错误更是一种财富。很多事情你并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你知道怎么做是错的,于是你每错一次,你就离正确近了一步……
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他。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因为对待错误的方式而成名,他甚至被称为是孔子的继承人。我们都知道孔子一生桃李满天下,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和孔子是老乡,但比孔子小30岁。他和自己的父亲一同拜孔子为师,但青出于蓝,造诣胜过了他父亲。
这个人是如此深得孔子喜爱,以至于孔子自己父母去世的时候不曾流一滴眼泪,这个人去世的时候,孔子却顿足捶胸、痛哭流涕,大呼:“噫!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啊,你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这个人就是颜回。
颜回究竟何德何能,让孔子如此厚爱呢?孔子对颜回有不少评价,散落在各典籍之中,下援引一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第六篇)
环境艰苦,别人忍受不了,但颜回能从中发现乐趣。这有点像《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不管环境如何,始终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并安心工作,这是上司欣赏的。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史记》)
颜回还是个能团结人、凝聚人气的家伙,自从有了颜回,其他同事之间、同事与上司都更加亲近了。能凝聚人气的人,肯定是当上司的料了,孔子很可能将其作为接班人培养,没想到天妒英才,颜回英年早逝,难怪孔子说老天爷是在要他的命啊!
注意这句话:“不迁怒,不贰过。”什么意思?就是不迁怒于人,自己犯了错,自己承担,从不拿别人出气;另外就是同样的错误从来不犯第二次。“不迁怒”,说明你是一个有涵养、有担当的人,这样你才值得依赖,并且能服众;“不贰过”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人,不光有心,且能用心做事。
“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怪孔子感叹,颜回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做到了!但是如果你能记住,并且尽力奉行,那你一生将受益无穷。
你可能说,人家一个是圣人,一个是贤人,咱们普通老百姓能做到吗?其实,孔子最初并不看好颜回。颜回上课认真听讲,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孔子觉得这小子比较愚钝。后来孔子通过课余时间观察,才发现颜回是个可造之才。圣人、贤人也不是一天炼成的。
我们不奢望能做圣人,如果你还做不到“不迁怒,不贰过”,那么请至少做一个勇于面对事实、敢于担当的人,千万不要推脱,千万不要敷衍塞责,因为那样是在放弃你自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脸皮——薄厚要适度
初入职场的朋友免不了要犯错的,犯了错就可能被批评,不同的人面对批评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反应多半都体现在“脸皮”的厚薄上了。
新人大都脸皮很薄,往往说几句就挂不住了。一挨批评眼睛就红了,单田芳老师称之为“血灌瞳仁”。这一眼红,后果往往不可收拾。最常见的就是一甩袖子走人了,把老板炒了;更甚一点的是与上司大吵大闹,搞得公司内外满城风雨;还有甚者拳脚相加、兵戎相见了。
由此看来,脸皮太薄是不行的。你在这里混不下去,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如果你在哪里都是一副说不得的架势,那也就没有人能用你了。
还有一种脸皮稍微厚点,血没灌到眼睛中去,都涌到脸皮底下了。这种人没有逆反,但一挨说脸皮就红了。等事情过去了,上司再见到的时候,脸又红了。这种人往往心事很重,被批评后很长一段时间极度自责,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总是在想:“完了,上司批评我了,我在上司心中的印象肯定糟糕透了”……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一般情况下上司都是对事不对人的,事情做错了,改正了就好。没有必要深深自责,这种情绪会困扰你接下来的发挥,上司也不会因为一件事就给你贴上标签。你要学着皮实一点儿。
脸皮再厚一点儿的,被批评的时候就看不到脸红了。但一般的时候会低下头,对批评表示诚恳的接受。但这类人中还是有区别的,一种人诚恳地接受批评之后,会记下自己为什么犯错,并极力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前文中提过的“不贰过”;另一种人虽然认错态度很好,表面上连连答应,但实际上没往心里去,没过几天错就又出来了。
认错态度好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长记性”。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小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次次的小错,很可能累积成一个大错。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早年,公司中有一小兄弟,为人机灵,做事手脚麻利,但时有毛糙。每次说的时候,他都是一脸诚恳地说“嗯嗯……好好……下次一定改”。最后,这个小毛病砸了他的饭碗,仅仅因为一个错字,被大客户投诉,公司上司只得将其开除。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仍是我心中的痛。我那兄弟脸皮厚得可爱,但如果能长点记性,让批评能激起心底的波澜,后果就不会是那个样子了……
脸皮再厚一点的就是有弹性的了,这种脸皮无论你批评什么,都会给你“弹”回去。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找到借口。老可见过一个人,他的口头禅就是“不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以“不是”开头,然后阐述他自己的理由。
这种脸皮在职场上是要不得的,如果自己做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任何借口都于事无补,上司还会认为你是个没有担当的人。没有人喜欢总找借口的人。试想,如果有一天你做上司,你会放心把事情安排给这样的人做吗?
当然,还有更厚的脸皮。这种脸皮无论你用什么打,都毫无反应。他不认错,也不争辩,你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说什么都对,他无所谓。这种脸皮已经麻木了,用针扎也没有反应,着实是厚得可以了。
心已死,皮已木。这种人有,但不常见。希望大家都别混到这一步。
。。
做个“靠谱”的员工(Reliable)(1)
眼下,“靠谱”这个词正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提及,甚至你还可以在网络广告中看到,某大型国企在招募“靠谱员工”。从字面上来看,谱可以是乐谱、菜谱等,总之是一个谱子。“靠谱”就是离这个“谱子”比较近,所以也就是可靠、值得信赖的意思。如果我们要把它翻译成英文,差不多就是Reliable。
虽然是一句俗语,但这可是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底线。这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不信你就看看,你身边是否有如下不靠谱的人?
第一种人,整天忙忙碌碌,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但是上司交给他一件事情,过几天检查的时候,他却一拍脑袋——哎呀,忘了!这种人就是属于完全不靠谱的那种。如果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在你的身上,那么可以断定,你在任何公司的前途都将非常渺茫。
第二种人,比第一种人好一点儿,上司交代的事情不会忘,但是做出来的效果与上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