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奇-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进不解,问道:“这皇甫暉不过败兵之将而已,不杀已属大幸,何德何能,竟劳陛下如此关爱备至?”
周帝笑道:“卿有所不知,这皇甫暉一日之间被匡胤杀得丧胆落魄,失地丧师,朕要放他回金陵,是要他宣我国威而已,岂为关爱么?”
看到周帝处处夸耀匡胤,李重进心中十分窝火,自念本是先帝至亲,屡建功勋,备受重用,自先帝升遐后,今上宠信赵匡胤,对自己日渐疏远,把自己原任的禁军统领一职都让给了赵匡胤,如今竟把缨络金铃也赏与他,不免心存不满,更添芥蒂,与赵匡胤间更显得日渐疏远了。
那赵匡胤得了御赐缨络金铃,十分高兴,即命马童把它装佩于马上。那汗血宝马,本来就体高逾丈,遍体通赤,雄伟异常,如今更配以缨络金铃,匡胤坐在马上,更显得出类拔萃,荦荦不凡,万众瞩目。
夜间,坠儿枕边悄悄说道:“公子这匹宝马,配上皇上赏的这套缨络金铃,更好看得多了,更八面威风了。怕的就是上阵之时,敌兵四面八方都见公子,哪公子就更危险了。”
匡胤笑道:“你不听她们回来说,哪皇甫暉怕俺的力大棍沉,马高马快,如今这马配上金铃更加八面威风,倘令敌兵见了望风归降,岂不更好?”
坠儿也笑道:“这当然是最好的了。婢子不过是担心公子的安全罢了……”
且不说他们的枕边私语,再说这边战场上的风云:
且说这南唐帝主李璟眼看着自己的军队,在淮南屡战屡败,朝中群臣又想不出退敌之策,便採了宋齐邱之计,修下密书,派使臣化装潜往晋阳与辽国两处求援,请他们出兵牵制周人,不料使臣才到淮北,便被周兵拿获,搜出密书,押到御营扣押了起来。
过了一些日子,唐主左盼不见辽国来援,右盼不见晋阳来援,连派出的差使也不见回报,情知有变,仍是束手无策,于是,写了一封自卑自责的求和国书,特遣泗州牙将王知朗前往呈与周帝,恳请求和。
周帝看了,掷书于地骂道:“尔主既已发书向辽人求援,如何又来我处求和?”也不容王知朗说话,就把驱逐回去。
周帝见我军连连得胜,遂又广发兵马,四面出击。令侯章攻寿州水寨,韩令坤攻扬州,王逵攻鄂州长山寨,赵匡胤攻天长。
第一:先说这侯章攻寿州水寨:这支水寨军队亦属刘仁赡所辖,因见有周兵来攻,陆上也就遣兵相助,侯章未免显得势单力薄,得不到什么胜算,但背靠御营,有兵相援,因此相持不下。
第二:再说扬州这边:这个扬州留守冯延鲁,乃是当朝左相枢密使冯延己的兄弟,说到诗词歌赋,很是内行。若是行军打仗,却是一窍不通。偏偏他又不懂装懂,领下这个扬州留守的差使。尽管外边打得天昏地暗,他还在州衙与一班文人墨客弹打吹唱,诗酒唱酬,毫无战备。那韩令坤探得确实,就令部将白延遇只领三百轻骑,连夜奔袭,趁着晨早开城之机,冲进城去,韩令坤领着大队人马随后杀进。
守军毫无警觉,也不知周军来了多少人马,只吓得四散奔逃。还算东城守备有些警惕,发觉周军杀到,放了一把火,烧了个火光烛天,带着手下五百人,打开东门,逃回金陵去了。
那冯延鲁昨夜宿酒未醒,待看见东门大火,韩令坤大军已杀到,吓得急忙命人替他剃光了头发,扮作和尚,躲到皇觉寺里去了。
韩令坤见城中无人抵抗,便下令出榜安民。又有一些官员自动来衙接受招安,并举报冯延鲁并未逃跑,现藏身皇觉寺。令坤立即派兵搜寻,把他找了出来,令他依旧穿上官服,派员押往御营去了。
第三:说到这王逵去打长山寨。这长山寨位于鄂州之南与湘南交界处的一个边防驻军点,守军不过百余人,由一员小校带领着,王逵带兵去到,一打就散,把哪个领军的小校也俘了,派员押往御营。
第四:赵匡胤带领人马来到天长,就在城外一字儿排开营盘,连营数里,灯火照天。这天长乃一个小小县城,居民不过一万,守军不过数百,近日扬州滁州相继失守,已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守官名叫耿谦,见周师大军压境,赵匡胤又是把面威风的人物,哪里还敢抵挡,连忙派人去见赵匡胤纳款归降。
这样一来,淮上一带虽有寿州依然屹立不倒,但朝廷援军无法前来救助,周边的州县又被周军一一收拾得干干净净,寿州虽然固若金汤,但也成了战火熊熊中的一座孤岛了。
唐主无法,又派翰林学士钟谟,工部侍郎李德明带了黄金千両,白银五千両,锦帛二千匹,犒军用的肉牛五百头,好酒五百坛,来至寿州城下,奉表称臣。
周帝看那表中写道:
“臣唐主李璟上言:窃闻舍短从长,乃推通理。以小事大,著在格言。伏惟皇帝陛下,体上帝之姿,膺下武之运,协一千而命世,继八百而卜年。大驾天临,六师雷动,猥以遐陬之俗,亲为跋扈之行。循省伏深,竞畏无所,岂因薄质,有累蒸人!今则仰望高明,俯存亿兆,虔将上国,永附天朝,冀诏虎贲而归国,用巡雉堞以回兵。万乘千官,免驰驱于原隰,地征土贡,常奔走于岁时,质在神明,誓诸天地。别呈贡物,另具清单,伏冀赏纳,伫望宏慈。谨表!
周帝见书中只说送礼,求撤兵,并无称臣纳降之意,甚为恼火,只把贡品收了,也不讲议和的事,还把两个来使训了一顿,只对他们说:“回去告诉汝主,若要息兵,赶快亲自前来向朕当面请罪,万事皆休,如若不然,朕即亲帅大军入汝金陵,那时汝君臣悔之晚矣!”二人见周师兵甲映日,人强马壮,声威赫赫,吓得不敢做声,只好回朝复命。
正是:四海升平才子贵,时逢乱世靠刀枪。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十二回:李德明议和先送命 赵匡胤军棍责逃兵
且说那南唐皇帝李璟屡接败报,不免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朝中都是宋齐邱、冯延己、陈觉,李征古等人主政,说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个个都是内行,如今大敌当前,淮南大败,他们却都想不出一点主意,还是又依了冯延己之议,再向周帝求和,由延己修下国书一封,书中写道:
“自天祐以来,海内分崩,或跨据一方,或迁革异代,臣绍袭先业,淹有江表,顾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今天命有归,声教远被。愿比两浙、湖南,仰奉正朔,谨守土疆,乞收薄伐之威,赦其后服之罪。首于下国,俾作外臣,则柔远之德,云谁不服?另贡上黄金千両,白银十万両,伏祈赐纳。”
再又另派大司空孙晟,吏部尚书王崇质为使,前往淮南晋谒周帝,再次恳请求和罢兵。
孙晟位列三公,又是两朝老臣,性格忠耿正直,素常因憎恶“五鬼”把持朝政,已多加弹劾,今见延己修书,却推自己前去,这分明是他贪生怕死,把这难为之事推自己去做,故于陛辞之日,向延己道:“君为左相,求和之责自应由君担承,如今却委老朽前去,此去若成则代汝受过,败则有去无归,今后朝政,谨请诸君好自为之矣。”
延己等人听了,羞惭满脸,无言以答。
行前,唐帝因为工部侍郎李德明此前曾出使淮北,见过周帝,也就命他陪同前去。冯延己因其弟延鲁被周兵俘虏,更对德明密嘱一番,不惜奉献土地以达成和议,以赎回延鲁。
于是,孙晟偕同王崇质,李德明,领着一百随从人员,渡江北去。一路之上,噩讯频传:
……光州刺史张绍弃城出逃,都监张承翰以城降周。
……舒州亦被周兵攻陷,刺史周宏祚投水自尽。
……蕲州副将李福杀死知州王承帯猿墙抵堋
听到一连串的败讯,孙晟摇头叹息道:“外有强邻压境,内有佞臣误主,国事可知,我此次北行定是有去无回矣!”
唐使一行来到寿州城外御营,呈上求和文书,周帝看了来文,那文书上写道:
朝阳普照,爝火无光。春雷发声,蛰户知令。伏念天祐之后,率土分摧,或跨据江山,或革迁朝代,皆为司牧,各拯黎元。臣由是克嗣先基,获安江表,诚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今则青云之候,明悬白水之符,斯应仰祁声教,俯彼遐方,岂可远动和銮上劳薄伐?倘或俯悯下国,许作功臣,则柔软风其谁不服?无战之胜自古独高。别进金千両,银十万両,罗绮二千匹,伏祈赐纳。
周帝看了,满脸不悦,发话道:“汝今不过是带了一纸虚文前来搪塞,你谓朕会哪么轻易受尔等蒙混么?”
孙晟从容答道:“吾主派臣前来称臣纳币,书礼俱到,并非虚文,岂能说是蒙混陛下?况且陛下此次南征,敝国如今已奉表臣服,自古以来:叛即讨,服即舍,历来如是,陛下乃英明之主,谅必能俯允敝国所请。”
周帝怒道:“朕此次率军南来,乃为淮南土地耳,岂为此区区金帛?尔等如若要朕退兵,速将江北州县悉数献上。”
孙晟道:“江北土地乃先朝传留,并非取自大周,且我主如今已奉表称臣,土地亦同归藩服,皇帝又何必逼迫太甚呢?”
赵匡胤见皇上生气,接过话说道:“汝等不必在此絮絮叨叨,汝国若不割让江北,我家皇上是决不退兵的。”
李德明见周帝君臣尽皆动怒,恐怕孙晟出言不逊,把事情弄僵,忙向周帝奏道:“微臣临行之时,曾得冯相密嘱,我主愿献濠、寿、泗、楚、光、海六州,更又每岁贡输金帛百万……”
周帝道:“光州已为朕所得,何须尔来假献殷勤?其他各州,朕亦已发兵攻取,刻日可下。惟是那寿州久抗王师,朕倒惜哪刘仁赡是个人才,故不忍强攻,汝等若是真心献城求和,可即替朕把他招来降我大周,也算是尔等立了一功。”
李德明听了,吃了一惊,这刘仁赡可是个刺头儿,惹他不起,忙奏道:“刘大人刘仁赡乃一州节度,非下官可以指挥,孙大人位列三公,乃百官的首领,惟他方可令仁赡归降。”
周帝听了,瞧着孙晟道:“既是如此,哪就有劳司空去走一趟了。”说罢,便命御前侍卫押了孙晟前去寿州城下向刘仁赡劝降。
那孙晟也毫不推搪,随着侍卫来到寿州城下,高呼仁赡对话。那刘仁赡闻报孙晟在城下呼唤,忙来至城楼,见果然是孙晟,忙整冠肃容,再拜施礼问道:“相公缘何到此?”
孙晟答道:“承蒙王命到此议和,但迁延多日并无头绪。将军身受国恩,守土有责,千万不可开城纳寇,朝廷援军不日即将到矣。”
仁赡听了,再拜受命。孙晟说了,也掉头便回。
那御前侍卫回到御营,把刚才孙晟在城下与刘仁赡的对话,如实向周帝禀报。周帝拍案怒叱孙晟道:“朕命你前去招降刘仁赡,如何你却叫他继续闭关对抗,难道朕的刀砍不得你的头吗?”
孙晟从容答道:“臣乃唐宰相,当秉忠报国。如今是奉命议和,岂有叫节度大臣投敌叛国之理?若使陛下因此而杀晟,亦可算是君子成人之美矣!再说,如果陛下朝中有这样的大臣,请问陛下将如何处置?”
周帝听他理直气壮,也是无可责难,只得改容道:“汝也可算是南唐难得的一个忠臣了,奈何天意亡唐,只凭尔等一两个诤汉,也不过是螳臂而已!”
世宗见孙晟性格忠耿不屈,无可奈何,只好把他送到后营,好好款待。另又召出王崇质,李德明二位使臣,严词厉色,多方责备,并说:“你家主人若要议和,除非把江北土地全部献上,否则孤决不罢兵。”
崇质,德明二人未得上命,无权作主,又怕得罪周帝,只说要回报国主才能再来复命。
世宗听了,便令文牍写了诏书一封,令他们交与唐主。诏书大概是说:
……朕拥一百州之钱粮,掌五十万之精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次南征,为光复江北土地,疆界未平,岂可便班师回朝?尔倘是真心归附我朝,应即将淮上土地悉数呈上,我即大军立罢。言尽于此,更不烦言。苟若不然,请从兹绝。
李德明,王崇质二人领了诏书,径还金陵,把诏书呈与唐主。唐主看罢沉吟不语,李德明又把周帝索要淮上全境土地的话转达一遍。
宋齐邱与李德明原有旧怨,唯恐他议和成功得了功劳,便向唐主道:“主上遣二人前往江北是与周人议和,并不是去献地,如何如今反替周人传诏,要我主献地?众所周知江北乃我江南的藩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