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的枪刺-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就偷鸡摸狗的,没少进派出所跟警察“聊天”。两个民警连审都没审就肯定地说,除了这四个玩意,别人干不出这事。
两个警察又叫了几个后面维持秩序的民兵,将四个疑犯押走了。镇长带着剩下的人协助战士们开始维持秩序。轻松了许多的梁伯文、陈平拉着叶扶苏忙里偷闲的躲到一边抽烟去了。平时很少吸烟的陈平也破例要了一根。
吐着烟圈,梁伯文指着叶扶苏问陈平:“这小子平常也不是善茬子吧。”看着陈平一个劲地点头,叶扶苏气的直翻白眼。我怎么就不是善茬子了。平时服从领导,积极配合班长工作,训练在前,勤务出色,政治过硬,肯于钻研,乐于助人……我简直就是雷锋式的好战士,新一代军人的楷模。
梁伯文笑着对叶扶苏说:“别看才接触两个来小时,可我看的出来,你属于那种两头冒尖的刺儿头。是个人物。”一边抽着烟,陈平一边给梁伯文介绍起了叶扶苏叶大侠。叶扶苏一看自己留在此处肯定落不到什么好,干脆躲到一边跟弟兄们一起疏散人群了。就这样,直到下午5点多了,银行接应的人才赶回来。
接着又是一阵的感谢寒暄。叶扶苏这次有了经验,提前钻到一边闪人了。就在银行的人到达大概半个小时后,田鼠机组也得到消息来接一班了。临上飞机前,梁伯文拉着陈平和叶扶苏小声嘀咕着:“刚刚的情况我不准备全跟上面说,你们这边也自己掌握吧。有时间过来聊聊。”说着塞给叶扶苏半盒香烟,晃晃当当的走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一节 洪水(7)
飞机上,一班的弟兄们自然也是先统一了口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分的清清楚楚。袋鼠和田胜利旁听着叶扶苏和一班的“英雄事迹”,吃惊的一个劲咧嘴。最后,马野不知道抽了哪门子疯,非要替受到叶扶苏这狼崽子惊吓的妹妹们报仇,话音还没落就一拳打在了叶扶苏的肚子上。刚要还手,叶扶苏背后的周海城也给了他一下子,这下的原因是为了受到惊吓的孩子们。随后大家就一起动手替所有的受到伤害的群众讨还公道了。就连开飞机的袋鼠和田胜利都嚷着让兄弟们帮忙多来两下。捂着脑袋的叶扶苏心里这个气呀。这帮孙子,刚才好像他们没亮刺刀似的。我招谁惹谁了。打完了叶扶苏就轮到张晨,这小子把机枪架在群众面前,极大地损害了人民军队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也要“棒”助教育。然后是陈平……
就在一班战士闹成一团的时候,飞机上的电台突然响了起来:“8734,8734。这里是抗洪抢险指挥部。现在命令你们改变原定飞回二号大堤的命令。改飞三号大堤。重复一遍,改飞三号大堤。二号大堤已经决堤。指挥部已经转移到三号大堤。完成现在任务后,转往二号大堤东侧高地运送伤员。重复一遍……”
二号大堤决堤了!听到消息的众人全傻了。二号大堤上面全是训练分队的弟兄们,决堤了弟兄们怎么样了?叶扶苏手上的钢盔当啷一下掉在了机舱里。
“快问问伤亡情况。”可能觉得伤亡这个词实在不吉利,叶扶苏赶紧改口说:“快问问受伤的情况。谁伤了。有没有独立团的兄弟。”
询问了好一阵,一班弟兄们悬着的心才算稍稍放下一点。没有人牺牲。受伤的一共16个人。独立团的有9人。二排的正副排长都伤了。指挥部命令陈平回来后迅速到二排报到,周杰和陈平被临时任命为二排的代理排长。叶扶苏代理一班长……
三号大堤距离新市不足15公里,这里是九曲下游最后一个大坝。在它的背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和有着近百万人口的新市。如果这里再发生决堤,那么无险可守的新市就将遭受灭顶之灾。还在因为二号大堤决堤而自责的刘爱国,将临时指挥部设在了紧靠大堤边的一块空地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是三号大堤再发生决堤,他就干脆为新市百万父老陪葬了。此刻的大堤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扛着沙包奔跑着的战士,到处都是急促的催促声。
临时指挥部可能是刚刚才搭好不久,除了一张铺满地图的小桌子还算整齐,到处都是堆放着的锹、镐、水桶和空麻袋等东西。帐篷里显得异常凌乱,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都已经派到了大堤上,指挥部里除去刘爱国和张建军就剩下几个卫生队的女兵在忙整理东西。看到一班的战士和戴宝书、田胜利他们走进来,张建军拖过来一个装满热水的大桶:“来,大家赶紧休息一下,喝点热水。一会还有任务。”
刘爱国二话不说拉着陈平和叶扶苏走到地图前,顺手将自己和政委的水杯塞在了两个人的手里,趴在地图上找了起来。叶扶苏趁机仔细打量起了刘爱国。才一天不见,叶扶苏发现现在团长变得都有些不敢认了。此刻刘爱国的脸上一道道的全是划痕,双眼布满了血丝;作训服已经湿透了,依然紧扣住的领口处泛起一圈白色的汗碱,黄色的的泥巴沾得全身都是;搭在桌子上的左手大概是受伤了,胡乱用绷带绕了几圈,原本白色的绷带已经被泥水泡的说不出是什么颜色。
看了好一会,刘爱国才皱着眉头对着地图开始布置任务:“现在情况很糟。一小时前,二号堤决堤了。多亏政委带人提前过来加固三号大坝,要不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也是刚刚撤过来。二排两个排长都伤了,还有一个班长也伤了。等会儿,陈平你去二排,协助周杰管理,决堤的时候,正好是二排在大坝上。你过去后要注意调动战士们的士气。扶苏,你的任务有些困难,一会我先让戴机长他们送你们去这,十三湾乡的大禹村。”说着,刘爱国用红笔在地图上二号大坝的侧后方画上了一个红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一节 洪水(8)
“由于二号大堤的决堤,很多没有来得及撤走的群众被困在一些高地上等待救援。目前陆航和我们的同志已经分成了很多小队在搜寻被困的群众。大堤上人手太紧张了,实在分不出更多的人员,所以你们就不能休息了。目前团里的船只严重不足,等待救援的群众很多,你们也只能孤军奋战。十三湾乡这次被淹惨了,基本上是不复存在。好在他们乡政府预防措施得力,及时将群众转移到了几个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你们现在去的大禹村就是这么一块地方。大禹村东侧有一个地势平坦而且很大的高地,与省公路相连,只要群众转移到公路上就可以在那里等待运送的车辆。那一段的省公路地势非常高,不会被淹没。但是,由于前几天抗洪乡里将青壮都派到大堤上,所以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你们的任务就是安全的把这些群众从大禹村转移到高地上,然后再转移到省公路,等待运送车辆。有什么问题么?”刘爱国说着从地图上抬起了头。
“那里有多少乡亲?车什么时候到?我们跟指挥部怎么联络?另外我们的人手是不是少了点?”叶扶苏思考了一会儿问道。
“地方上的统计大禹村大约留下了400多人,再加上附近的群众应该在1000人以内。车辆的情况不好说,这是由军区直接统管调发的。现在需要疏散撤离的人太多了,地理分布也很广泛,很多地方又断路。唉,困难呀。跟指挥部联络么,可以用电台,我给你们带上一个。人手我这里一个也没有了,只能靠你们自己了。”
叶扶苏没说话,低着头盯着地图上的红圈发呆。其实刚才他一说出人手不够就已经后悔了。就现在指挥部这个情况,除了几个女兵就剩下团长、政委了。哪里来的多余人手。看看团长这身打扮就知道,危急时刻刘爱国自己也都顶上去了。现在要人手,不是给团长添乱么。皱着眉头仔细想着一会可能遇到的情况:“锹、镐、食品、药物、救生衣、长绳……最好再有两副担架。”
“你要的东西,一会儿我带你们去领。武器装备就留在这里吧。”张建军说着从背后递过来了两块压缩饼干:“到了地方给我们报个情况。记着,遇到问题要冷静、果断。一定保证群众的安全。那里是最靠近二号大堤的地段,情况很复杂,也很危险。你们也要注意安全。到了大禹村一定要跟地方上的同志取得联系,尊重地方上同志的意见。”
“放心吧政委,有我们在就有群众在。”叶扶苏接过饼干几口就塞进了肚子:“弟兄们,快吃,早道一分钟是一分钟。”
“放心吧政委,有我们那。”“没问题,保证一个不少。”“政委,您把心搁肚子里,咱一班什么时候完不成任务了。”战士们一边吃着饼干一边七嘴八舌的说着。
领东西的时候,陈平先去二排了。临走前双手放在叶扶苏的肩膀上用力按了按,叶扶苏明白这无言的嘱托,既有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叮嘱,也有要注意安全的关心。拍了一下班长的肩膀,叶扶苏扬扬下巴,露出了一个微笑。
上飞机前,刘爱国和张建军反复告诉大家注意安全。叶扶苏用最自信的神情冲团长、政委笑了笑,伸出右手的拇指,用力一挥,扭头带着一班战士登上了飞机。
路上,大家对可能面对的困难做了充分的设想。只是这群20来岁的大孩子,谁也没有抗洪抢险的经历,自己也不明白都说了些什么。叶扶苏靠在敞开的舱门边,仔细观察着下面的情况。
飞机的底下已经是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洪水的从大地上咆哮而过,风势越来越大,水面上卷起一层层大浪势不可挡地向前奔去,不时打起的一个个漩涡吞噬着水面上可以遇到的一切东西。又向前飞了一会儿,水势渐渐的平缓一些,污浊的洪水中,一些孤立的大树、土丘露出了很少的一个尖部。随处可见的大树、房梁以及死去动物的尸体随着水流快速地漂流而过。放眼所到之处,看不到一丝生机。
深深叹了口气,叶扶苏拉上了舱门。跟大伙一样靠在座位上休息。等一下还不知道要忙多久。闭上了眼睛叶扶苏开始回忆团长介绍的大禹村资料:大禹村,十三湾乡西南的一个人口稠密的大村子。全村170户700余口人。由于靠近省公路,这几年发展很快。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也多来此打工贩卖。按照当地人的传说,九曲河有九曲十八湾,而下游地区又有一小截河段也有九曲十八湾。十三湾乡顾名思义,就地处这个小的九曲十八湾的第十三个拐弯处。从这个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当地河道的复杂。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一节 洪水(9)
大禹村原本也不叫大禹村,而是叫大雨村。这是因为当地每逢大雨连降、洪水泛滥的时候,附近的人们全到此地来避难。如果水势过大,当地人就可以通过这里向山上转移。建国后,在修建二号大坝的过程中,大雨村的村民积极响应,成为了建设的主力军。当时的省政府领导为了表明根治水患的决心,同时也为了表彰村民响应国家号召的行动,将此地更名大禹村……
迷迷糊糊之中,叶扶苏感觉飞机正在盘旋。拉开舱门向下望去,大禹村就在脚下了。
飞机在大禹村的上空盘旋了好久,才勉强着陆在了村口的打谷场上。叶扶苏派张晨去联络村里的干部,自己带着一班战士往下搬东西。不过几分钟,直升机和一班战士就被聚集而来的村民围了个水泄不通。
“解放军来了,这回可好了!”“总算来了,有救了。”“同志,我们帮你们搬,车队什么时候到呀?”聚拢来的村民你一句我一句的边问边搬东西。一班的战士一边安慰群众,一边打听着现在村里的情况。越听叶扶苏眉头皱的越紧。
老天,那里是一千人左右,现在大禹村足足聚集了附近群众3、4千人。老幼妇孺、伤残孤寡,几乎占据了这群人的百分之九十九。几个勉强称得上壮年的村民,看年纪也都超过了50岁。叶扶苏就感觉头轰的一下大了一圈,看着人群有些不知所措。这时张晨带着一个上了年纪的村干部走了回来。
一番自我介绍后,叶扶苏他们被这个老支书带到了村支部。按照事先的约定,这边的情况被迅速报给了在指挥部等待回音的刘爱国。电台里,刘爱国听到这里的情况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怎么会这样?人数一下子增长了2、3倍。刘爱国有些后悔,当初要是自己或者政委跟着去就好了。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只能看一班的了。在电台里,刘爱国迅速指导着叶扶苏应该如何应付,同时将这里的突发情况上报了军区抗洪抢险总指挥部。
正在这时,留守飞机的戴宝书走了进来:“扶苏,刚刚收到基地通讯,大概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可能还有一个强降雨过程。初步估计可能要持续到明天凌晨。现在我们要马上起飞了。”
娘的,黄鼠狼专咬病鸭子。这边情况还没有理出个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