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的最后100年:失乐园-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做依据,他们不会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来。”
笔者后来采访中国华南虎,将这个离奇的新疆虎的灭绝原因讲给老虎专家们听,试图想从某个侧面证实其真实性,但听到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所有人都没有听说过或者从资料到看到类似的事,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大型的食肉动物、百兽之王会灭绝于蚂蚁之手,这对于老虎来说真是太悲哀了。
食肉蚂蚁的泛滥是不是因为环境的巨变而引起的?当自然的某种平衡被打破之后,常常会出现生物界的变异现象。或许我们还没有证据将此归结于环境的恶化,但自然-生物-人类是有一个相互依赖的链条的,如果这个链条的某一环节断裂,很难说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虎是生物链中列于顶级序列的动物,它的消失,意味着多种虎以下级别的动物的消失,还意味着一个完整的生物链的断裂。
现在的罗布泊早已有近一个世纪没有虎了,不仅仅是老虎,濒危、消失的物种的名单足可罗列长长的一串。塔里木河里特有的裂腹鱼、大头鱼都已经是濒危动物,现在我们只能从当年西方探险家拍下的照片里看到那足有一人长的大鱼;还有野猪、马鹿、雪豹、塔里木免、新疆野马等等。这里不再是动物的天堂,也不是人类的家园。
近百年来,罗布泊因来水断绝,渐趋缩小,直至干涸。如此巨大的变迁足以使繁荣的人类文明跌落于黄沙,更不用说是一种动物——老虎了。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新疆虎走向灭绝是必然的命运。
现在人们只能从西方探险家的笔记里了解新疆虎的习性了:它们在穿过芦苇丛时,会把头低下像蛇一样爬行;它们走路时非常的小心,绝不会踩断芦苇或树枝发出响声;它们会模仿雄马鹿呼唤雌马鹿的声音,来诱捕机敏的马鹿;它们在春天时产仔,一般生2到4只,有时候母虎会自己吃掉一两只,可能是为了使健康的小虎更好地活……■
科学家们把罗布泊称作地球上的“干极”,比如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之“高极”一样。罗布泊成了亚洲中部最为干旱的地方。地表的水分被强大的蒸发力吸走,变得愈来愈干,愈来愈硬,湖盆中的盐壳也被晒得翻卷起来,一如刚刚深犁过的耕地。以现在的罗布泊境况,说这里曾经出没着老虎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这里确实曾有虎。
普尔热瓦尔斯基或许是最早在罗布泊试图寻找新疆虎的探险家,这个临死还要穿上野外考察衣服并在墓碑上写上“旅行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俄国军人,一直期望捕获一只新疆虎并把它们制成标本。但他在和新疆虎的斗智中彻底失败了,只能给世界带去新疆虎的口信。
1934年,斯文·赫定再次来到塔里木时,再也没有见到过兽王的一丝痕迹。他首先作出了新疆老虎已经绝迹的判断。
>> 塔里木河流域湿地湖泊。图/CFP
>> 新疆虎。图/杨茂源
>> 1980年在丝绸古道考察中发现唐代开元通宝,图为科考队在散落钱币的现场考察。图/刘玉生
>> 尉犁县西南的琼库勒村,罗布村寨。图/CFP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东铁路:东北虎的死亡轨迹(1)
文│郭宣
究竟有多少头东北虎成为了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及中东铁路而来俄国杀手的牺牲品,已不得而知。但是,仅仅观察俄国军人巴依科夫所著《在满州里的深山密林中》、俄国猎人杨科夫斯基一家所著《打虎半世纪》、《四眼》等书中那些透着死亡气息的照片,就可以看到,紧随铁路而来的俄国现代化兵器,最终带给了东北虎什么样的悲剧。
1903年7月,在沙皇俄国推行远东侵略扩张、兴建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的大背景下,“中东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铁路不仅加强了俄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态势,而且也带给了中国珍稀动物——东北虎一场几致灭顶的灾难:不仅俄国的专业猎人和狩猎爱好者纷纷沿着铁路线扑到东北,四处猎杀东北虎,而且,沙俄驻中国的中东铁路护路军也参与了这场屠杀。
凭借手中威力强大的现代化火器,再加上训练有素之猎犬的帮助,俄国人对“满州里虎”(在俄国人的文献里,通常将东北虎称之为“满州里虎”,这主要是由于中东铁路的起点是中国的满州里——今满州里市,因此,“满州里”就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在俄罗斯的代名词,而“满州里虎”也成为了俄国人在形容东北虎时所使用的专用名词)的攻击可以说是致命的:他们对东北虎的围杀,持续了三十多年——直到1947年苏联政府才正式禁止猎虎,估计有1500…1800只东北虎先后成为了俄国人的牺牲品。也就是说,按照当时东北虎分布面积来计算的话,平均每一千平方公里就有只东北虎丧生在俄国人的枪口之下,从而形成了将东北虎逼至绝境的“第一冲击波”。
■ 杀虎取利的俄国护路军
1896年,《*》签署,俄国获许在中国东北境内修建从赤塔至海参崴的中东铁路。1897年8月16日,中东铁路正式开建。打着保护铁路修建及维护工作的幌子,俄国开始在中国境内建设强大的军事武装:1897年5月10日,俄中东铁路管理局就决定组建以沙俄军队预备雇佣军为主的特别护路军。最初,护路军预计为120名军官,699名马兵。然而,在离中东铁路完工还有两年之际的1901年,沙俄护路军就已扩编为俄边防独立军的外阿穆尔军区,兵力高达四个旅,约25000人。同时,俄护卫军的卫队还守护哈尔滨至哈巴罗夫斯克的水上交道要道,另外还有两百人驻扎在吉林,负责保卫当地的采购事务。
这些深入中国境内的沙俄兵油子很快就成为了屠杀东北虎的刽子手。长期在中国的驻扎,让他们不仅了解到老虎是中国的森林之王,还了解到中国的财神是以老虎为坐骑的,因此,尽管俄国人向来认为虎皮根本不是做皮衣的上等材料,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老虎的价值所在:不仅代表了雄性的魅力,还代表了权力和财富。因此,杀虎取皮,并将老虎身体的各个器官分类出售去换个好价钱,就成为了这些沙俄兵痞最大的梦想。
在这些猎虎的沙俄护路军军官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尼·阿·巴依科夫。他曾在远东地区工作过二十多年,由此成为俄罗斯“中国东北区研究会”的终生会员,并于1915年出版了《在满州里的深山密森中》一书,详细描写了沙俄猎人及军人在中东铁路沿线追杀东北虎的全部经过。在该书中,巴依科夫明确表示:“受俄罗斯科学院的指派和命令(沙俄在远东的侵略向来是在最初打着“科学考察”的幌子—作者注),在对远东二十年的考察时间里,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一荒凉的地区追猎大型猛兽,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满州里原始森林之王——老虎,而且猎虎还是在各种条件、各种形势下进行的。”
中东铁路:东北虎的死亡轨迹(2)
猎虎时,俄国人通常使用现代化的小口径三线猎枪,该枪不仅射速快,而且火力强大。此外,护路军所使用的现代化军用步枪也可以完成这个使命。
在俄国猎人看来,猎虎的最好时节是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3月1日,也就是老虎的皮毛最长、最漂亮的时候。俄国猎人打到虎之后,会立即将之冻起来运到最近的城市处理,并马上进入流通市场。在运输的过程中,俄国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保护虎须、虎骨、虎尾免受外力损伤:虎骨通常会被当地药材店抢购,而虎皮进入到宁古塔、吉林、齐齐哈尔等地的皮货市场,其中大量会流入到北京及天津等大城市。当时,一张虎皮的价值,通常在200…300元(华俄银行发行的纸币)之间,而黑虎皮更要贵一些。成年雄虎要比母虎及幼虎价值更高:雄虎的胡子、心、血、骨头、眼睛,甚至是虎鞭都可以单独出售。雄虎的虎须分为五排,每排10根;中间的一排的胡须最粗,其中从头数第七根最长最粗,其价值最高,有时甚至高达10元(华俄银行纸币),通常其会被做成环形的护身符套在有钱人的脖子上或是挂在男士的衣襟上。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俄国猎人长期追杀东北虎的理由和根据。
死虎价值尚如此之高,活虎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在二十世纪初,时人已经认识到,东北虎和印度虎有着绝对的区别。世界各国动物园及生物学家都非常希望得到一只活东北虎,因此,活虎的价格一直飞涨。到1915年时,一只成年雄性东北在德国汉堡售价可高达1000英镑,母虎500英镑,一岁的幼虎100英镑。高昂的价格,自然会引起冒险家的兴趣。
■ 打虎世家
尽管俄国护路军猎虎的声势很大,但由于军人毕竟有护路之责,而且,其狩猎范围也基本上是在铁道线附件的区域——算是人烟较为稠密的地区。因此,据巴依科夫记载,俄国军官每年的收获也仅是2-3头老虎。真正对东北虎形成致命威胁的则是随铁路而来的俄罗斯专业猎人——他们通常是俄国到西伯利亚地区淘金的探险者。据巴依科夫透露,俄罗斯猎人每年通常都会在中国猎杀50…60头老虎,其中吉林省宁安县及珲春县等地,是俄罗斯猎人收获最多的地方。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在俄远东地区甚为有名的杨科夫斯基一家。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杨科夫斯基,出生于一个波兰贵族家庭。1863年,由于参加旨在结束俄罗斯在波兰的统治的“一月起义”,他被流放西伯利亚8年,1868年,改判为“在东西伯利亚自由居住”。1879年,杨科夫斯科一家迁至滨海边疆区的西杰米村,走上了实业家的道路。中东铁路开通之际,当时的米哈伊尔·杨科夫斯基已经依靠经营农场及养马,成为了远东地区的首批富豪。
中国人及朝鲜人,都对老虎怀有敬畏之心,通常敬而远之。然而,为了体现自己的民族优越性,更为了通过猎虎获取更高的报酬,猎虎成为了俄罗斯冒险家们的最爱。而嗜好打猎的杨科夫斯基,自然而然地成了猎虎队中的一员——他甚至将自己的孩子们引上了打虎之路。1922年,俄国国内政局变化,杨科夫斯基一家移民朝鲜。利用在俄国积攒下来的财富,杨科夫斯基一家很快在朝鲜再次购地,甚至开展了旅游业。但杨科夫斯基一家的最爱仍然是打猎,而且猎虎也仍然是他们的最爱。由于猎技高超,杨科夫斯基一家被朝鲜人称之为“四眼”。1944年,他的儿子尤里·杨科夫斯基写了一部名为《打虎半世纪》的*,献给自己的父亲。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东铁路:东北虎的死亡轨迹(3)
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及朝鲜之后,杨科夫斯基一家被送进集中营。1946年,尤里·杨科夫斯基的两个儿子瓦列里兄弟,因“向国际资本主义提供帮助罪”被捕,第二年,尤里·杨科夫斯基也因同样原因被捕,被囚禁了八年之后,于1956年去世,享年77岁。瓦列里·杨科夫斯基34岁时,曾任在中朝边境作战的苏联红军第25军的翻译,但后来和父亲一同被捕,直到其父亲死后第二年,才被恢复公民权力。从写自己的家族史开始,他逐渐走上了作家之路,并让杨科夫斯基这个大家族广为人知,其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关于猎虎的中篇小说《四眼》。杨科夫斯基一家猎虎的故事广为流传之后,一位英国作家还曾以《虎爪》为名,写过一本关于杨科夫斯基一家的书。
不管是巴依科夫的“科考记录”,还是杨科夫斯基一家的“猎虎文学”,其实都是东北虎的血泪史。巴依科夫向不讳言,在中国东北及俄罗斯的乌苏里斯克边疆区,带武器猎虎的只有俄罗斯军官及以实业家为主的俄罗猎人。
俄罗斯人喜欢虎皮,十九世纪末,一张老虎皮在圣彼得堡的价格就可高达1500卢布。因此,除了利用火器猎虎之外,俄罗斯乌苏里斯克边疆区的俄国猎人还非常善于利用毒药来毒杀东北虎:毒药通常装在蜡囊里,布放在没有经过冷冻、也未经过加热的鲜肉之中。通常,一个两克左右的“士的宁毒蜡囊”在进入老虎胃中10…15分钟之后生效,并在半小时之内要掉一头老虎的性命。
■ 东北虎的绝境
与俄国猎人及军人的直接猎杀相应的还有东北森林连接连遭遇的高强度采伐。1904年,中俄《伐木合同》指定铁路附近森林可任自由采伐,8年里就采伐了原来预定30年的采伐量;日俄战争后,从俄国人手中抢了中东铁路南段的日本,在1905年后也在东北陆续成立采木公司,仅在1931…1945年间就使东北森林蓄积量减少了5亿立方米。按照研究者的测算,一只雌性东北虎的领域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