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忘年之恋:朗读者 >

第2章

忘年之恋:朗读者-第2章

小说: 忘年之恋:朗读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她的〃小家伙〃只字未复。末了,伯格决定接提前结束刑期的汉娜出狱,而他见到的,只是年老的情人那天清晨自缢身亡的躯体。
    爱情·母亲的逃逸
  〃她把卷好的长统袜套到脚上,然后把脚放到了椅子上,把长统袜从小腿肚提到膝盖,再从膝盖提到###……〃,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从她的脖颈到肩膀,看到她先是裸露、苍白、后又被长统袜装束起来的光滑的腿。正在这时,少年伯格第一次爱上了汉娜。他跑出了房子,却跑进了自己一生也无法挣脱的爱情。
  爱情永远被爱恋或欲望诗意图解着,但往往最后要被伦常粗暴干涉。几乎所有不朽作品的爱情,都是疯狂的、错失的、梦想的、复杂的,都是对天长地久无休无止、不可遏制的深沉渴望。反伦理的爱情总比常人的爱情要激动人心一些,《朗读者》里伯格与汉娜的爱,即使在反伦常爱情中也那么卓尔不群、令人动容。
  36岁的售票员汉娜果真是镇定自若地提着女###意味十足的###的长统袜吗?15岁的伯格是一个安全的男孩?她动作里缱绻而充满力量的###有意或者无意?讨论这些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进入审美的视野,这样的爱情决非丑陋或者美好可以概念,它的真实嘲笑了一切僵化的定义。
  伯格后来认识的一个女人认为他必须清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她问他是否注意到他的母亲在故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母亲当然出现过,只不过更多是作为教育学的代表而出现的。〃你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教你学好时你是如何大发雷霆的吗?〃伯格父亲说,〃你妈妈总有理,这并没有让你从中得到安慰。〃更何况,对于伯格这样的德国男孩来说,他们的父辈在第三帝国或至少在第三帝国结束后没有做他们应做的事,这让年轻一辈感到失望。他需要为爱自己的母亲承担责任……因而伯格的母亲事实上无意中摆脱了母亲身份,而成为历史、罪责或者别的什么。对后者的指责和对抗虽不足以消除伯格的羞耻之心,却能减轻他反思和赎罪的痛苦,这样,〃与负有罪责的父辈较量起来总是劲头十足。〃
  汉娜可不同啊。她那衣物间若隐若现的乳房是对一个心理无助的婴儿巨大的抚慰,而那总是不断出现的连衣裙,如此飘逸的蓝色连衣裙,正是伯格向往的超越之境。另一方面,汉娜以她情人的身份把伯格从病弱的男孩变成有主导权的男人。他在精疲力竭的时候充分感受到了自己作为男人的力量。这一点无论对于谁都无法忘怀。一旦汉娜的秘密被发现,一旦她从爱情的纯粹中被擒获从而进入历史,这一切便倏地消失了。汉娜仿佛与他的母亲有了某种类似###,他们的爱情在反伦常的轻与重之外,忽然被痛苦万分地扔进了罪与罚那万劫不复的深渊。
  爱在这时变样了,完完全全。伯格从此永远也不能停止把他与汉娜的生活和他与别的女人的生活相比较,永远都在寻找汉娜那无罪的复制品。他永远也找不到。
    哲学把人遗忘了
  如果你把它当做一部爱情小说来读,起先将体会到在这个飞一般旋转的时代已经没时间没能力切身体会的爱情的艰难与纯粹。然而,本哈德·施林克作为一个好作家,轻松而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我们企图抛弃自己责任的幻想,击中我们正麻木起来的灵魂,他在说,生活在历史中的每个人,就其人###、道德、使命来说,从来都不是无罪的。对于历史,谁都做不了局外人。
  伯格自问:〃我们这代人应该如何对待屠杀犹太人那段可怕的历史?〃对着入狱的汉娜,伯格该告诉她不要为了这个愚蠢的谎言而牺牲自己的一生吗?该为汉娜展示一种生活远景以争取她缩短刑期的努力吗?当伯格明知汉娜在做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他无论出于爱情还是出于人###都不能视而不见,可是,按照他哲学讲师的父亲的看法,伯格必须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必须让汉娜本人做最后的决定,而不是在她背后和其他什么人谈。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愉快的解决办法。汉娜为自己羞耻而走在毁灭的路上,设若她一生中最大的谎言被揭穿,因此得到释放,这个丧失了命运自主权的女人便真的得以解脱吗?同样,作为法律系学生的伯格明知有罪与否关乎表达方式,更明知汉娜的隐衷,却在法庭上保持沉默,是因为怯懦而不去拯救他所爱的女人,还是出自对汉娜尊严的根本的尊重?作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在这个时候,人提炼出来的哲学无情地把人给遗忘甚至抛弃了。所有的人都只能生活在历史里,生活在历史掩映下的现实中。人们所要竭力辩白的,不过是他们做的,是事实,那么既然是事实,不说也就罢了。从这个角度说,对罪恶的理解和谴责的永不调和的痛苦是一代德国人的命运,而如果搀杂以令人心碎的爱情,伯格就比其他人更难摆脱和战胜这种命运时刻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哲学帮不了他,法律帮不了他,写出自己的故事也帮不了他,生存即命运。或许每个中国人都没法像德国读者那样感同身受,但是,《朗读者》让人不由自主地对那个以思考著称的民族抱以无限怜爱,也因而感触到作者在进行这段〃闻所未闻的独白〃时内心深刻的隐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袁楠:一种西西弗斯式的阅读(2)
德语是缜密的,如同他们的球队,如同他们的思维与交往方式。无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典型的德国小说,作家反反复复地探索着,大段大段德国式对正义和罪恶的严肃思辩,或者有关尊重他人与追求自由的悖论,难免会让中国读者沉重起来;然而正是这一部分,成就了它的多义###和在史上留下回响的巨大可能。要向这个德国作家表示敬意,因为他在进行无法停止的苦痛思考时,从未炫耀过任何文学形式上的技巧。这是一个很老实的故事,人们都看得懂,并且可能都觉得好看,不过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莎士比亚,他们各自得出的隐喻和象征不同罢了。就我而言,我以为伯格的朗读,或然是曾处在黑暗中的德国人对自身灵魂的烛照;而《朗读者》本身就是应该被朗读的小说,不仅因为声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睛的劳苦,更重要的是,为被作家逼到思考最边缘的读者提供一扇门……朗读的次数愈多,你或许就愈能奇妙地听到原文所传达的深长意味。童自荣先生做了这样一件好事。
  对这样一部小说来说,我们不通德语多么遗憾,不过庆幸的是,小说的中译本在很大程度上清晰地表达出了一个异常复杂的话题。在当下遭遇《朗读者》,它引发的思考才刚刚开始,而且,就人类进程而言,这个话题也永远不会结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余斌:畸恋·谎言·罪与罚
  畸恋·谎言·罪与罚
    余斌
  如果〃动人〃一词尚不算是〃磨光的二戈比〃,我想说《朗读者》是一部动人的小说。加诸〃发人深省〃、〃启人深思〃之类似乎都嫌过于堂皇、严肃了,没有〃动人〃二字来的贴切,……虽说这显然是一部严肃的书。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者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畸恋故事:十五岁的少年主人公米夏巧遇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由此引发出一段###曲折的恋情。这样的恋情自然不寻常,《朗读者》的故事因此也就不乏可读###。事实上,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所以名闻遐迩,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因为中年男子与少女的不伦之恋有几分〃耸人听闻〃?当然,《朗读者》更容易让人想起的是瑞典故事片《教室别恋》(在那部片子里,三十七岁的女教师爱上了她年方十五的小男生)。二者甚至在某些题旨上也有重合之处,比如,一个少年在一个成###人身上获得了成长。米夏原本体弱多病,羞涩,内向,与汉娜之间的恋情却使他摆脱了他的自卑,他学习成绩的迅速上升令教师感到吃惊,他在女孩面前的胆怯变作了泰然自若(〃曾经沧海〃之后,同龄人在女孩面前变的把戏已成小儿科),汉娜居然给了他那么多的自信,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他〃成长〃之顺利显然得益于汉娜温厚的天###。有意无意间,汉娜扮演了情人与母亲的双重角色,作为情人,她满足了米夏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情欲,还时常让对方有机会品尝〃男子汉〃的成就感;作为母亲,她照顾他、督促他,在恋爱中给了他某种安全感。以年纪论,她的确可以做他母亲,他们愉快的出游就是以母子的名义住进###,正像《洛丽塔》的主人公带着小情人以父女的名义四处漫游。不同的是,汉娜不像《洛丽塔》中的中产阶级主人公,受到礼俗道德的拘范,被罪恶感苦苦纠缠。她的经历、她的下层出身使她有一份《教室别恋》中女教师所无的实际和由务实而来的平衡,不象后者,全然封闭在一己的情欲之中,终至陷入###与疯狂。汉娜身上没有任何神经质的东西,作者也没有赋予她一丁点人造的浪漫,她很现实地面对她与米夏之间的关系:起初是宽和而不无愉快的接受,后来则平静地选择了离开。比之于《教室别恋》戏剧###的决裂,米夏与汉娜的一段恋情可说是无疾而终,###并未表现为一种破坏###的力量,也正因如此,这个故事给人温馨、浪漫之感。我们在一个畸恋故事里看到的不是病态,倒是意外地发现了正常、自然和健康。将一段畸恋写的微妙而又平实,于平实中见出优美动人,这如其不能称作可贵,至少也是难能。
  假如作者在第一部结尾(也即汉娜的离开)处让他的小说收场,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抒情###的、带有怀旧色彩的故事,然而他显然无意于怀旧。男女主人公的畸恋了而未了:多年以后,作者让他们在法庭上意外地重逢,其时米夏已是一个反叛的大学生,来帮助法庭完成对纳粹罪犯的控诉,汉娜则是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接受审判。汉娜的身世之谜就此掀开了神秘的一角,而米夏亦因此骤然陷入了道德的困境。此前他一直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忏悔者,他认定自己的背叛导致了汉娜的离去,并为此深深自责。现在汉娜新被发现的罪人身份使得往日的恋情变得可疑,也使他的忏悔变得复杂了。从这一刻开始,伴随着审判的进程,作者将一连串的道德难题抛掷到米夏面前:他是否与罪恶有了某种牵连,尽管他过去不知道汉娜的底细?集体犯罪中受命行事的人是可以原宥的吗?人们应该怎样面对他们的记忆?等等。当汉娜回答法庭质询时不按牌理出牌,困惑地问法官〃要是你,你会怎么做?〃之际,她也将这难题推到了每一个读者面前。这笨拙老实的一问真是直指本心,它使我们每个人都不再能够置身事外……难道我们在不同的意义上不都曾经面对过类似的选择?
  倘若有些问题还可以在思辩的意义上进行的话,另一个问题则是米夏必须直面的:他终于发现,汉娜不识字,而且一直在掩饰这一点,为此她甚至承认一份对定罪至关重要的报告是她的手笔,那么,他是应该说出真相,还是尊重汉娜的意愿,缄口不言?他最后选择了沉默。他的动机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汉娜的选择如此强烈地震撼了我们,她执意要隐瞒她的文盲身份,她的大半生都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相比之下,她之一度成为集中营看守不过是个小秘密,而且这段插曲还是她为维持这个谎言付出的巨大努力的一部分。我们发现,她的种种令人诧异的举动和反应都指向了这个谎言。假如因为怕出丑,她过去的所为犹有可说,那她在法庭上的选择还是令人震惊:她认为做一个文盲比做一个罪犯更丢脸吗?她比###自己是个文盲更害怕###自己是个文盲吗?
  有罪就有罚,汉娜最终被判了终身监禁。说不清这是对她的罪行还是她的谎言的惩罚,如果是前者,那样的重判对于她是冤枉了;如果是后者,她为谎言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罪与罚在这里简直不成比例。然而汉娜义无反顾认了罚。我得承认,这恰恰是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所在。不识字是她最大的羞耻,泄露这个秘密对于她无异于丧失全部的尊严。不管她的做法看上去多么荒唐,汉娜是在以她的方式顽强地卫护着她可怜的自尊。在这里,判断这么做是否值得,她是否应该做出更合理的选择都已无关紧要,甚至是煞风景的了,……我们惟有感叹。
  

《朗读者》1
记得那时候我是十五岁,得了黄疸病。病是那年秋天发作的,到第二年春天才好。旧年的天气逐渐寒冷和暗淡起来,我的病体也愈来愈虚弱了。直到新年来到,才有了点起色。这年一月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