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奔腾入海 >

第17章

奔腾入海-第17章

小说: 奔腾入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几千元的合作资金也扩大到年产值8亿多元。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82:一半海水,一半火焰(5)
1982年,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李书福,由于3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有意思的是,李书福这个名字,也是为了顺利考上大学,同时觉得原名“李胥福”太绕口,才改成“李书福”,取意“书生有福”。
  拿着家人给的120元,李书福开了一家小照相馆。如果需要追溯,其实他“很小就挣钱了。七八岁在村子里给人放牛,拉风箱,放牛一天挣三毛钱,拉风箱可以挣到五毛。”
  照相机是李书福自己动手装的:买一个镜头和装胶片的东西,自己做齿轮,闪光灯和反光罩找乡下敲铁皮水桶的工匠帮忙。商店里好几百钱的相机,他几十块钱搞定,效果也还凑合。据会讲故事的台州人说,李书福成天背着相机,在公园晃来晃去地“野照相”——“来,来,同志过来照张相。”晃出来的照相生意似乎不错,半年后赚到800元,他正式开起了照相馆。不过,在李书福展示给公众的简历中,照相馆的经历总被有意地忽略,时间的起点基本上都是从1984年开始。那一年,他的名头是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
  开冰箱配件厂,源自李书福一个不可思议的突发奇想。某下雨天,李书福皮鞋漏水。他找到家鞋店,看见4个工人“不务正业”地在做异型铁片,说是冰箱生产必需的一种元件。好奇的他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与工人聊天。工人们告诉他:“元件来钱更快,而且不愁销路。”李书福有了想法“自己开个这样的厂生产元件,该多来钱?”心里一高兴,穿着漏水的鞋,李书福冲出鞋店。
  对于李书福这样的民营企业创业者,他们一般不会过多考虑行业有多少政策限制。他们随心所欲,却敢于承担风险;他们不懂规矩——虽然规矩原本就混乱不清或者根本没有——因而敢于进入新的市场,只要看到市场机会就奋不顾身。在自己家里,李书福和其他几个兄弟开起工厂,并自任厂长。冰箱市场的供不应求带动了制冷元件产业的发展,产品一送到冰箱厂,冰箱厂直接用现金收购,配件厂生意越做越好。
  李书福做的事情大多在常规之外。他能够克服环境阻力,克服在新规则缺乏情况下对新事物接受的困难。审时度势,他决定“自己生产冰箱。”电冰箱作为国家统一配售商品,民营企业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李书福的决定出格而大胆。幸好他所在的是特殊时空下的一个权力真空地带,一切不可能悄然起步。
  请来上海专家,拉来化工厂同学,李书福组建了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电冰箱。赶上紧缺好时光的鸭第一年净赚200多万。五年后,冰箱市场呈现出井喷状态,北极花冰箱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并与青岛红星厂合作,为红星厂生产冰箱、冰柜。年仅26岁的北极花冰箱厂厂长李书福,已经身家千万。
  要说风声紧,莫过于温州。可是,温州人并未在彷徨的两级中被撕裂。温州商人仍然一茬冒一茬;彰显他们顽强的生命力与无孔不入的生存法则。
  80年代初期,温州一家乡镇企业制衣车间场景
  1982年,一半是海水,“温州模式”受到冲击,浙江乐清“八大王”事件闹得轰轰烈烈;1982年,一半是火焰,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带着光荣与梦想,温州人王均瑶和周成建凭借激情和对“中国特色”的深切把握,迅速成长。那时,这两人因为还不起眼,幸运地成了“漏网之鱼”。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82:一半海水,一半火焰(6)
温州苍南县大渔镇渔岙村,一面临海、三面环山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个天然避风港。每次台风来临,四面八方的船只都会在此得到庇护。42年前,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出生于此地。
  与众多从“草根”崛起的浙江商人一样,出生温州的王均瑶身上带有明显的“浙商印记”:冒险而敢于创新、思维缜密且意志坚强、吃苦耐劳又注重实践。略有不同的是,他稳重却不低调,务实又不吝张扬,因其不排斥与媒体接触的“另类”作风而被人冠之以“最开放的浙商”。至今,渔岙村80岁的肖玉宝对印象中那个“瘦瘦小小的学徒”仍然记忆犹新,他是王均瑶步入商界的启蒙人。2004年,得知王均瑶猝然离世时,老人眼眶湿润:“这孩子,命再硬终于也硬不过天。”
  原在福建一家木材公司担任会计的肖玉宝,温州手工业刚起步那年,已在全国各地推销塑料和商标制品。1982年,王均瑶15岁,被母亲送到邻居肖玉宝处拜师学艺。提着装满不干胶的手提箱,跟着师傅走南闯北“讨生活”,王均瑶年纪轻轻尝遍生活的冷暖百味。令肖玉宝始料未及的是,除了勤奋、机灵之外,王均瑶表现出同龄人所不及的特质——胆大。第一次去江西与商家谈判,王均瑶表现十分抢眼:一点不怯场,人家出个价格,他眼珠子一转就知道这笔生意划不划得来,能不能做。第二次去河南,王均瑶更是直闯郑州市政府,晚上一个人还跑去陌生的街上看戏。
  转眼又是一年,王均瑶“单飞”。他离开家乡,在湖南长沙一带推销五金和印刷制品,至此与肖玉宝基本失去联系。但关于王均瑶的传闻却不断通过老乡传来,“就听说他要包飞机回来了,而且他真的就这么做了!”
  1989年春节前夕,一直疲于奔忙业务的王均瑶没能买上回家的火车票。无奈之下,与同乡商量后,大家以两倍的价格包一辆豪华大巴回家。汽车颠簸在1200公里的蜿蜒山路上,大家都产生筋疲力尽之感。王均瑶随口感叹一句:“汽车太慢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旁边一个老乡略带嘲讽地回应道:“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土地可以承包,汽车可以承包,为什么飞机不能承包?”王均瑶提出疑问,不料立即招来众人讥笑。根据处在当时客观形势,王均瑶确实有些痴人说梦:坐飞机是个奢侈的梦,因为机票的购买需要团级以上政府部门的证明。事实上,这个“胆大包天”且心细如发的温州人,两年后用实际行动,颠覆并创造了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奇迹。
  1990年温州机场正式通航,让原本只想争口气的王均瑶,立刻觉察到了民航市场不可估量的前景。在同乡不解和质疑中,王均瑶迅速开始行动,进行客户走访、市场调查,以及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历时九个月的工作为王均瑶的信心埋下了铺垫。完成相关工作后, 24岁的王均瑶,怀揣着身份证和温州市政府开具的证明,第一次迈进了湖南省民航局的大门。
  可以想象,从未向民企开启过的中国民航系统大门,是多么壁垒森严。王均瑶凭借毅力,在盖完了100多个图章之后,通过这扇紧闭的大门,开启了人生财富之旅。1991年7月28日,一架从湖南飞来的“安…24”银鹰降落在温州永强机场,年仅25岁的王均瑶首开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温州的航线。那一天,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的个人形象、人生道路都改变了!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一天,作为一名演员,我面试合格,被允许登上舞台。接下来,我要努力的是把戏演得更好……”每次提及包机,王均瑶难掩内心的激动。

1982:一半海水,一半火焰(7)
第一年包机为王均瑶带来20万元的利润。他继而一口气承包下全国400多个航班,成立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由此,他的名字与曝光率极高的民航业联系起来,国外新闻媒体称此举为“中国民航扩大对外开放迈出的可喜的一步,中国的私营企业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美国《纽约时报》更是对他做出极高评价:“王均瑶超人的胆识、魄力和中国其他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可以引发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
  1991年,王均瑶成立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
  周成建的创业生涯,就像他自己产品的广告语一样:“不走寻常路”。
  与王均瑶同是温州老乡的周成建血气方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煽情的歌词激起他对山外的憧憬。他单枪匹马,决然出门闯荡。借了20万元钱,他办起一家服装企业。因为没有经商经验,周成建中了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企业倒闭,血本无归。
  为了寻找翻身的机会,周成建回归到温州妙果寺服装市场练摊。他什么重活、累活都干,火车上三天三夜站过,一天只吃一顿熬过。白天卖衣服,晚上做衣服,周成建只有唯一的想法,一分一分地攒钱,把20万债款还掉。
  体力的透支终于酿成大祸,在周成建操作机器时,一批西装的袖子被裁短了一截。客户要求赔钱,一赔就是十几万。没钱的他,不得不将西装袖子改成夹克袖子,花800元在当地报纸上刊出一则广告:“我给出成本价,你随便加点钱衣服就拿走”。没想到,这批货竟然畅销。从此他做起了前店后厂的生意,还清了所有债款,也伺机等候下一个商机。
  纵览民营经济在1982年的整体命运,我们看到的海水与火焰的交织。他们中有的是风调雨顺的产物,有的是暴风骤雨的结果。同样,把镜头聚集到某部分群体身上,如知识分子,他们中间也有着海水与火焰的界限。
  1982年,中国有一批知识分子做着相同的事,却获得不同的结果,经历海水与火焰的交替。韩庆生,这位发明中国第一台污水净化设备,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用技术帮助乡镇企业脱贫时获罪,坐牢10个月。皇明太阳能的黄鸣与亚都加湿器的何鲁敏,却由于在彼此领域的贡献,一个成为业内的“石油专家”,一个承担起“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阿玛蒂亚森说:“自由是发展的手段。”计划体制的表面是计划物,本质却是由权力自上而下地对人进行全盘计划。还在1978年,韩庆生就想到要离开武汉181工厂。在那家军工厂,他19年兢兢业业工作,研制出污水进化设备,为此获得全国劳模称号。但称号丝毫没有改变韩庆生的生活境遇——加工资,没加;分房,没分;晋级,没份。“可能是我们夫妻俩从不会阿谀奉承。”韩庆生妻子说。而他的污水净化设备,每年占到工厂300多万总产值的一半。
  北京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被誉为“带来了科学的春天”,留给韩庆生的,却只有伤痛。厂里贯彻领导意图,车间领导顶替韩庆生参会。就是这个领导,在北京因为“发明了我国第一台电解法污水净化设备”,获得全国表彰。
  心寒的韩庆生找到厂领导,要求换工作。恰好武汉市环保局局长也希望把他调到局里。但厂党委副书记说:“想走,除非你坐牢或者死了。”这时,武汉九峰乡生产铁锹锄头的农机厂濒临倒闭,想开发新产品救厂。托熟人找到韩庆生,希望他能帮助设计产品,售出后给600元报酬。考虑再三,韩庆生答应每周六下乡指导。怕被厂里发现,每次他都让接送的拖拉机停在离厂1公里外。3个多月后,九峰厂依靠他设计出的改进型污水处理设备,赚了5万元。

1982:一半海水,一半火焰(8)
181厂听闻此事,封了九峰厂的大门。工厂书记找韩庆生问话。韩庆生坚持自己业余设计,没拿厂里的东西,“那是自己用脑袋想的,600元钱是劳动获得合法报酬”。厂书记回答是:“你是厂里的人,你的脑袋也是厂里的,你想的东西也是厂里的东西,你为别人做这些东西,等于偷了厂里的东西”。厂保卫处拘禁了他5天。厂党委发出《关于九峰公社农机一厂重金贿赂韩庆生等人窃取我厂污水处理净化设备科技成果的案情报告》,罗列出“盗卖工厂图纸,泄漏军事秘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收受贿赂”等4项罪名。
  报告呈到湖北省和武汉市一些领导手里,韩庆生被描绘成不务正业之徒。1981年9月,被铐住双手的韩庆生,先在1200人的厂区内*,后被关进武汉市公安局看守所。1982年3月,韩庆生案开庭。公诉人武昌区检察院以韩庆生“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提起公诉。韩庆生依旧清晰记得,法庭旁听席坐得满满的,“都是偷偷跑来的知识分子。”8月24日,区法院宣判韩庆生无罪释放。区检察院提出抗诉,市法院合议庭拿出有罪意见,判处韩庆生有罪免刑。
  心中委屈的韩庆生和妻子前后几次上北京“鸣冤”,《光明日报》等3家媒体获悉后找来采访。此后,劳动人事部副部长带队,三报记者参与,中央派人到武汉。三天后,没有开庭,省高法宣布韩庆生无罪,返上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