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做偶像老爸老妈 >

第12章

做偶像老爸老妈-第12章

小说: 做偶像老爸老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帷!�
  这样的话,你是否经常和你的孩子说呢?常常看到很多孩子一放学就被要求在家做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练习弹琴,弹完琴以后又被要求早睡。周末的时候去这个班补习,去那个班上课。总之,孩子除了“学”,就没有其他的玩伴了。还有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出门,买了很多玩具让他玩。没有人跟他一起玩,他没有机会展示他玩具的“魅力”。没法获得乐趣,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孩子怕的就是孤独,就是没人跟他玩,他最需要的是玩伴而不是玩具。你给孩子买一堆的玩具,不如让他去交一个好朋友。
  
  在书上看见湖南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写过一首小诗,题目是《我要做星星》,诗是这样写的:
  我不愿做太阳,
  我不愿做月亮。
  做太阳太寂寞,
  做月亮太孤单。
  我要做星星,
  因为星星有无数朋友,
  将黑夜点缀得更加美丽、漂亮。
  各位妈妈,看到这样的心声,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很多家庭都把孩子比如成家里的“小太阳”。但孩子们却不愿意做太阳,因为太阳没有朋友。他想做星星,因为他们需要朋友,需要友情。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不可能离群索居。即使性格再安静的人,也是希望有个朋友的,这样才不会觉得孤独。孩子也是如此,他的世界本来就要比大人单纯,他就更需要朋友的陪伴。如果连朋友也没有了,他该是多么地孤独和无助。
  一个经常独处的孩子,他会觉得很孤单,很无聊。常此以往,他的性格就会变得内向、沉默寡言,甚至导致心理障碍。比如,讨厌与人交往,孤僻、冷漠、疑心重、多愁善感。你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变成这个样子吗?估计没有一个妈妈会愿意。所以,请妈妈们放手,让孩子多交几个朋友。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也会让你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不过,很多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太会交朋友,这时就需要妈妈们多帮忙了。
  1.创造多交朋友的环境
  带着他到处串门,让他认识别的孩子,与同龄人相互沟通。当然,还可邀请别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让孩子自己招待这些小朋友;或者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也让孩子学着向别的小朋友要玩具玩。家长还可以在家教孩子玩各种角色游戏,然后鼓励孩子组织别的小朋友一起来玩这些游戏。这样,小孩子们通过在一起玩游戏,很容易就能彼此熟悉起来,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组职能力。
  2.鼓励孩子出去
  孩子稍大一些,就要给时间让孩子出去和朋友玩。我们不能小看孩子们在一起玩游戏,有时他们虽然是各玩各的,很少有交流,但孩子们在一起玩,对孩子的潜在好处会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想象范围。所以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3.规范行为
  现在的孩子往往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在与朋友交往中难免会发生争执。这时就需要规范孩子的行为,督促他们改掉坏毛病。告诉孩子在交友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并加以训练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这样,他才会受到伙伴的欢迎。如果发生争执,要采取劝解的办法加以疏导,千万不可偏袒一方。此外,要帮助孩子多从自身寻找原因,如果是自己孩子错了,要让孩子主动去赔礼道歉,鼓励孩子与伙伴和好。
  4.提前预防
  聪明的妈妈不是不许孩子交朋友,而是帮助孩子交朋友。如果害怕孩子交到坏朋友,事先可以提醒他,交朋友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告诉他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平常也可以引导孩子谈谈他的朋友。比如聊天的时候,你给孩子讲自己的朋友,孩子也许就来了兴致,他也会跟你讲他的朋友。这也是侧面了解他交友情况的一种方法。了解的情况中,好的现象予以鼓励和支持,不好的现象给以提醒和建议。教育孩子,要先把正确的择友观念告诉他,使孩子有良好的自我判定是非的能力。这和发现他交上“坏朋友”后再亡羊补牢相比,可能会事半功倍。
  5.交友求异
  经常让孩子和情感、志趣甚至性别相同的人做朋友,这样做的局限性很大。因为将来孩子是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如果孩子从小就不会与各种不同的人相处,将来孩子就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作为家长应多鼓励孩子交不同的朋友,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沉默内向,你可以让他和性格开朗、外向一点的孩子玩;如果孩子在家里比较娇惯,就建议他跟独立性强一点的孩子玩;如果孩子很胆小,就多让他和大胆勇敢的孩子在一起。也可以男生和女生交朋友,学习好的学生跟学习差的学生交朋友,城市的和农村的孩子交朋友,家庭条件优越的和家庭困难的孩子交朋友等。
  6.让孩子珍惜友谊
  友谊是要呵护的,所以,我们要注意提醒孩子多跟认识的小朋友保持联系。平时可多询问孩子:“你今天与小朋友怎么玩的?”发现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你的关注以及表扬和鼓励,会大大激发孩子与同伴长期友好相处的愿望,促使孩子珍惜和巩固友谊。
  孩子要学会交朋友,必须要我们家长多为孩子创造条件。这样,孩子就不会不合群了。要知道,有很多的快乐,是家长不能给予孩子的;有很多的东西,也是只有朋友才可以给孩子的。
  

你自己选吧,妈妈当参考
“你喜欢什么,自己选吧。”“妈妈不干涉你的选择,但是你自己要慎重。”“你自己选,妈妈当参考。”
  你是否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见惯了太多的父母为孩子安排一切,不是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就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怎么做,不准这样,必须那样!很多妈妈认为这是对孩子负责,是一种爱。殊不知这样做,只是在扼杀孩子的天赋,毁坏孩子的前途。
  
  一位学者去一所中学调查中学生的自主性状况,在被调查的150名学生中,当被问到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时怎么办?
  150名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困难当然是找父母解决。没有一名学生回答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父母帮助;当被问到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时,竟有90%的学生说要等回家问过父母才能回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为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当孩子对这些安排稍有不满意或抵触时,父母总是说:“我们不会害你的,我们比你懂,你按我说的做,准没错。”就这样,在爱的名义下,孩子犹如父母的木偶,选择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如果你选择对了,那么孩子只是坐享其成,他无法体验到抉择的过程,无法享受到实现自我价值带来的愉悦感;如果你选择错了,只会让孩子更加痛苦,并且还会怪你。可以说,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同时,不管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他都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在面对抉择时,就会变得优柔寡断;遇到困难时,也只能依靠父母来解决。试问,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能否立得住脚?这就是剥夺孩子选择权利的后果。
  一个人,从懂事开始到长大成人,都会面临无数的选择。可是,拥有最佳的选择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选择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作出一项正确的选择,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有利的、不利的、眼前的、长远的。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眼光、智慧、胆量和魄力。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了,让他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些能力,孩子能拥有吗?所以,奉劝过于积极的父母一句:如果你真想孩子有出息,请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孩子由于自身经验和知识的缺乏,在选择时,难免会出现偏差。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剥夺他们的选择权。选择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人的责任感是在自我选择逐渐形成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权,也就谈不上承担什么责任。因此,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对自己的事做主,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需要。同时,在选择过程中,又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形成遇事冷静、有主见的良好心理素质。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依赖的性格,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慢慢让孩子变得独立。比如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些不会出错的选择项,让他作最终决定。孩子会很高兴父母对他的信任、理解与尊重,也会慎重地对待自己的选择。一次两次,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慢慢放手,给孩子越来越大的选择空间。
  孩子终归要离开父母,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孩子不懂得选择,他今后又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迎接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呢? 所以,当孩子作选择的时候,希望妈妈们在陈述完自己的意见后,真诚地对孩子说一句“你自己来决定吧”。
  

爸爸是什么
爸爸是什么?爸爸应该为子女做些什么呢?
  词典上解释说,有子女的男子是子女的爸爸;英文中fatherland也是祖国的意思。这些都是正式的解释。但是我想“爸爸”这个词,在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不一样的定义,每个爸爸对自己孩子的爱都是用他们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的!
  有的爸爸,为圆女儿的追星梦,可以倾家荡产献出生命;有的爸爸,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早出晚归、日以继夜地拼命赚钱;有的爸爸,为了孩子出国留学,接受贿赂最后走向铁窗;有的爸爸,虽然贫微,但却给了孩子最坚实可靠的港湾……
  “爸爸”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父亲”可以是任何事物,但每一种事物都不能完整的表达“父亲”的内涵。
  爸爸可以是为孩子遮风挡雨的雨伞。可是再好的雨伞也有破损的时候,也有被狂风暴雨吹跑的时候。爸爸可以是一颗为孩子乘凉的参天大树。可是如果孩子总是在大树底下乘凉,难免会阳光不足,弱不禁风,难以超越父亲这颗大树,成为栋梁;爸爸也可以是滋润孩子的泉水。可是泉水一旦过于充足,也会让孩子淹没在爱的海洋里。
  那么,爸爸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爸爸首先是一个男人。是男人就要顶天立地、就是泰山压顶不弯腰、就是打掉牙往肚里咽!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他应该做的、他必须做的只有战胜和克服!哪怕他不足五尺身躯、哪怕他身有残疾、哪怕他穷途末路,也要杀出重围、义无返顾!因为他是一个家的主心骨。当天下太平时,日常生活中那些零零碎碎的琐事大多由妈妈做了,爸爸似乎只会看报、吃饭。然而,一旦出现危难坎坷,爸爸坚实的肩膀就要撑起整个家。
  爸爸是一部百科全书。上学前,他陪着孩子说话,牵着孩子的小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上幼儿园了,他手把手地教孩子从最简单的生词,到最简单的1+1=2;进入小学了,他陪着孩子学语文、数学、英语;到了中学、大学,孩子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不管是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孩子总有答不出的难题在等着跟他探讨。
  爸爸是一个避风港。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天底下让他们最有安全感的男人就是爸爸了。孩子们有时候看起来脆弱得那么可爱,如果不稍加保护似乎就会受到严重的摧残。而这时,爸爸的怀抱,是他们最安全的向往。
  爸爸还是一个银行。不过这个银行,似乎是专为孩子开设的。因为从孩子懂事开始,“这个银行”就让孩子了解了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钱的妙用。他们想要什么东西,伸出手,然后甜甜地叫上一声“老爸”,而此时,没有几个爸爸能挡住孩子的温柔攻势。所以,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把“钱的妙用”跟“爸爸的妙用”混为一谈。事实上,孩子们简直把爸爸看成“有两条腿的钱”了。因此,孩子们把事情单纯化了,不是通过爸爸去用钱,而是直接“用爸爸”。
  爸爸还是一个出色的导游兼脚夫。爸爸总是适时地给孩子们安排最完美合适的旅行,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畅游,并且满足观光客的任何需要。在旅行中,爸爸可以告诉孩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国内、国外、现今、古代……五花八门;零食、饮料、行李、衣服、纪念品……总之,能挂的东西,爸爸都能“挂”在身上。
  然而,生活中,买菜、做饭、接送孩子上下学等琐事,似乎只见妈妈忙碌的身影,爸爸又在哪里呢?
  爸爸是当家里龙头管道跑冒滴漏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