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里,李川为人很自律,做事很有计划性,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李志强笑了笑,转到其他话题去了,“苏望,听李川说你在经济建设方面很有造诣,我刚到潭州市上任,很多情况不熟悉,还要你多给些建议。”
苏望沉吟了一下道:“李叔叔,你的前任廉市长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
“廉市长在任上也是勤勤勉勉,可是被省委下决心换马,是因为他的主政思路不对,跟省里潭、昭、建三角地区建设战略不符,甚至拿潭州的劣势去与昭州和建宁优势竞争,造成投资浪费。廉市长只把眼光放在了潭州市这一点,却忽略了整个战略,这是省里绝不能容忍的。”
李志强心里不由一惊,要是别的跟苏望一样级别的人在他面前说这样的话,他一定会说此人太过狂妄。可他听儿子李川提及过,他这个好朋友背景很深。因此李志强明白,苏望今天肯说出这么一席话,是在点醒自己,而且是看在李川的面子上才会说这样的话。
“李叔叔,现在省里上下都在传,董书记和罗副省长十五大后要离开荆南省,有些人就起了别样心思。可是荆南经济建设战略是省委常委会一致通过的,上报国务院获得批准的,而且段省长也极力赞同这个战略。这个时候某些人要动什么歪脑筋,我担心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苏望在潭州待了两天,获得了大量信息。从各地市人员频繁的调动,苏望看出董怀安离开荆南省已成定局,接任的十有**会是省长段春生。
李志强不由陷入了沉思,他了解过,潭、昭、建三角地区建设战略是罗中令常务副省长提出来,获得了董怀安书记和覃长山副书记的赞同,段春生省长虽然也极力赞同,但有些人还是把这个战略规划记在了董书记一系的头上。因此有些人想趁着这微妙时机做政治投机,在这个战略规划上搞点小动作。
李志强上任这短短十来天的时间里,不少“老同事”“老上司”跑来跟他打招呼,想拉他一起“搏一把”,试图在荆南省即将到来的新政局里谋利。出于谨慎,李志强敷衍了这些人。他离开荆南四年多,省里的很多变化他都还来不及进行消化,不敢贸然去干这种事情。但是李志强的心里又在蠢蠢欲动,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横下心去塘北。现在对他而言的确是个大好机会,他跟董怀安、罗中令一系没有太多的瓜葛,顶多是覃长山极力推荐了他。要是能够抓住机会,在荆南省变即将到来的大变动中分得一杯羹,胜过奋斗十年。
而苏望似乎看出他的心思,一见面就给他敲了警钟。看着李志强脸上凝重之色,苏望心里不由叹了一口气,默然了一会又开口道:“李叔叔,如果你觉得压力大,不妨可以向覃书记请教一下,他在潭州多年,不仅威望高,而且经验丰富。”
李志强看了苏望一眼,缓缓地点了点头,随即抬头笑道:“苏望,原本是请你吃顿便饭以示感谢,可说着说着又转到工作上的事情去了。不说了,不说了,喝酒吃饭。”
最后一站是罗中令家,俞巧莲一边抱怨苏望应该第一天就到她家来,一边在厨房里做饭菜。苏望和陪着罗中令在客厅里坐着。
“苏望,你的档案和组织关系先转到省委组织部,然后再转到郎州市委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已经沟通好了,会建议你担任渠江县县委副书记,兼富江镇党委书记。”
苏望听完罗中令的安排,连忙点点头道:“我服从组织安排。”
听到这里,罗中令不由笑了,苏望摸了摸后脑勺,也笑了起来。等饭菜都上来的时候,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董怀安不请自来。
“苏望,老师的身体还好吧。”
“董师兄,老师的身体挺好的,他现在每天早上都去打半个小时的太极。”
“听师母说,是你怂恿老师去的?”
“是的,我看老师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爱运动,这样下去对身体不大好,就拉着他去参加了玉渊潭公园的老年太极拳培训班,练了一周后老师觉得还蛮有效果的,就喜欢上了。现在一天不打上那么一趟,就觉得身子骨不舒服。”
“嗯,这点做得好,我代表全体师兄师姐们向你表示感谢。”董怀安面带微笑地说道。
俞巧莲在旁边有点嫉妒地说道:“现在我爸对小师弟是言听计从,我劝他锻炼那么多回,可他没听过一回。小师弟忽悠了他一次就成了。”
苏望笑着答道:“俞姐,那是你方法不对。老师这个人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不感兴趣的事情你说破嘴皮子都没用,要是他感兴趣了,绝对十分地投入。”
大家边吃边聊,很快就吃完了饭。俞巧莲去厨房收拾,把客厅让给了苏望三人。
“董师兄,现在省里上下都在传你十五大后会离开荆南。”苏望开门见山道。
“这个我知道。某些人心思不正,想趁着这个机会搞投机。”董怀安鼻子轻轻哼了一声,“未来几年荆南省的工作重点有三个,一是潭州和昭州的机电设备基地建设,二是郎州市水电建设,三是扶阳、鼎州的风电建设。我跟春生省长交换过意见,他对这三项工作也很上心,将来也会当做重点来做。”
罗中令在旁边接言道:“我相信春生省长不会朝令夕改的,荆南省经济建设战略规划是盘好棋,董书记和我打下了好基础,他能够收获果实,何乐而不为呢?”
苏望从罗中令的语气中听得出他对段春生不是很感冒。董怀安的目光转过来,在罗中令的脸上落了一下,他不由微微低下头去,不再做声了。
“苏望,你认识郎州市的领导吗?”
“董书记,我只认识詹利和书记一个,其余的都不认识,也不熟悉。”
“哦,詹利和,姚老书记培养的人才呀。苏望,你对覃长山书记熟悉吗?”
“不熟悉,不过我听说过他的很多故事。”
“哦。”
“覃书记虽然是华宝省人,但是在荆南工作了二十多年,威望很高,尤其是在组织和宣传这两块。”
怀安点了点头,然后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临走时他握着苏望的手道:“苏望,好好干,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
更多到,地址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章 先行调研(一)
下了中巴车,苏望站在富江镇的三岔路口,国道继续向左走,再走大约一公里左右便接上一座横跨曲江的公路铁路混合大桥的右边桥面,直通大江的对岸,向南梁县方向继续前进。看小说就到——沸腾文学——~而一条省道从那里分出,直通渠江县目前的县城渠阳镇。在那里,从南梁县方向过来的右行道也分了出来,接上大桥左边的桥面,过江之后再穿过一个铁路涵洞,在三岔路口前面五十米的地方与国道重新汇合。
三岔路的另一条直接通向富江镇镇区。据说富江镇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唐朝时就曾经是这一带的县治,到了宋朝却成了军事要塞,县治迁移去了南梁县城。在明朝时县治迁移回渠阳镇,一直延续至今。
三岔路口上立着一块大广告牌,上面却画着一对夫妇牵着一个小女孩,满脸灿烂地走在阳光和飞鸽之下,顶上是一排大字“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富江镇以前就是曲江上有名的商埠码头,上连黔中、桂宁两省,下通庸山、鼎州等诸地,通过云泽湖可直通长江和江夏,曾经货物齐集,千帆连云,人称“小江夏”。解放后这里又通了铁路和国道,成了郎州地区南部交通重镇。现在水运虽然没落了,但依然连接着渠江、南梁、舞阳、龙标四县三十多个乡镇,成为这些乡镇通往外界的重要中转站。
繁华的富江镇没有什么几天一场,天天都像在赶场,人流熙熙攘攘。周围众多乡镇的百姓们或乘船、或坐车赶到富江镇,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购入所需的日用商品。
苏望看了一眼周围,三岔路口可以说是富江镇最繁华的地方。除了立广告牌的地方是一个大土包,对面则是富江镇汽车站,来来往往的汽车都在这里上下客。马路另一边则是一排的门面商铺,门前堆满了各色的商品,从锅碗瓢盆到衣服化妆品,应有尽有。不少商铺门口还放着两个喇叭,拼命地放着这几年流行的歌曲,从《水手》、《选择》到《是不是我不够温柔》,不过放得最多的是《心太软》。站在三岔路口,在无比嘈杂的声音中听得最清晰的就是“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苏望先过了马路,来到汽车站对面,然后顺着人流,从一溜的商铺前面慢慢地向富江镇里面走去。
七月的太阳很毒,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来自各乡镇百姓们的热情。他们有的穿着土布短褂,有的穿着的确凉短袖衬衣,拎着蛇皮袋子,拉着自家的小孩,一家家慢慢地逛着。【——沸腾文学沸腾文学——】有的年轻小伙子穿着t恤,上面印着他们自己也搞不明白的英文字,有的甚至戴着一副蛤蟆镜,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地嘻嘻哈哈从街边走过。偶尔看到一两个穿着很时髦的人,手里拿着一款让人瞩目的模拟手机,站在最显眼的地方对着话筒拼命地在喊,声音甚至快要盖过了《心太软》。
苏望感觉这富江镇的繁华程度甚至要超过义陵县城,但是却有一种乡镇特有的杂乱和一点小家子气。
走到镇里,繁华和喧闹便慢慢变淡。汽车站那边是一水新修没几年的新房子,走进镇里,一眼看去的都是老房子,有明清时代的大院子,有民国时期的连排小宅院,只有零零星星的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红砖楼房错落在其中。
转进这些巷子街道里,刚才还回响在耳边的喧哗就像被一道门帘挡在外面,寂静一下子包围了苏望。踩着荆南西部特有的青石板路面上,毒辣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柔弱了一些。街道上行走的人并不多,当地的居民似乎都被吸引到三岔路口那边去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老人坐在自己家门口晒着太阳,低声说着什么,更多的则是眯着眼睛像是在打盹。小孩子穿着夏天的衣服,有的甚至光着屁股,几个、十几个成一群,嬉笑着从街道上跑过,打破了寂静。老人们只是转过头或睁开眼睛,很宽容和慈爱地看了一眼这群精力过剩的小屁孩子,然后继续自己的轻语和打盹。
在老街里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苏望沿着一条小路从防洪堤的一处闸口处穿了出来,直接到了曲江边上。这里刚好是一处临时码头,几个水泥墩子和木板搭建的浮台周围停着十几艘船。这种船是曲江很常见的篷船,只是船篷被去掉,全部敞开,船尾部加了一台柴油机,便成了可搭客十几二十人的民用客船。
有的船直接靠在浮台边上,乘客们纷纷从船上跳到浮台上。有的船与浮台有段距离,中间搭了块木板。船在动,浮台也在动,乘客们下船时都比较紧张,那些挑着箩筐或其它东西的乘客们更是危险。其中一个中年男子箩筐里的东西有点沉,刚踏上浮台时颠了一下,他脚步一个蹒跚差点掉到江里去了,幸好旁边有好心的乘客扶了他一把,这才让他站稳。
乘客们汇集到岸上,继续向三岔路口涌去。不少客船下完客又调了一个头,向自己的始发地驶去。每艘船都有自己的航线,对应着周围某几个村,路程从半个小时到一两个小时不等。还有部分船则转到远处停泊下来,船老大们指挥着人维护柴油机,清扫船舱。他们的路程比较远,再转回始发地估计都要到下午去了,还不如等在这里,再过两三个小时就应该有人要准备回去了。
看到这些在江波里微微浮荡的民用客船,苏望眉头不由微微拧了起来。对于靠近曲江边上的一些村庄而言,坐船是最便利也最实惠的出行方式。可是这些客船看上去安全性很有问题。看着这些给百姓们带来出行便利又带来安全隐患的客船,苏望心里默想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落在了百姓们带来的货品上。有鸡鸭鱼,有自己种植的蔬菜,有艾草糍粑等自制食品,有竹制品,有山上采的中药材,等等不一。
苏望不由暗暗盘算了一下,富江镇虽然繁华,但常住人口不到两万人,又没有什么大型厂矿,而且富江镇有很多人口也是以务农为主,要想消化这些东西,恐怕有一定难度吧。
苏望沿着江边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