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极品三国 >

第48章

重生之极品三国-第48章

小说: 重生之极品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进乃是一名屠夫。胸无点墨。是一个大老粗。此次之所以能够登上大将军地地位。实在是离不开其妹何皇后在灵帝跟前多次地软施硬磨有关。毕竟大将军一职位高权重。比杨赐以前地官职太尉还要高一级。位在三公之上。
    何进此人对于张让为首地宦官集团也是深恶痛绝。在荣登大将军之职后。何进也拉拢了一些势力。如朱儶、袁绍、曹操、袁术、淳于琼等人。丁淮之父丁原也大有站在何进集团地趋势。又有其妹何皇后在后面撑腰。何进集团逐渐壮大。基本可以和张让、杨赐这两个势力集团相抗衡。
    开始地时候。何进和杨赐还能保持一致。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张让。但是。时间长了。两人之间也少不了发生摩擦。这个时候。精明地张让选择了沉默。毕竟同时与两个势力集团对抗是个很不明智地选择。
    杨赐集团还好一些,毕竟只是一些士族大夫,对张让集团没有什么很大的威胁,但是何进集团就不同了,何进执掌兵权,身后又有何皇后撑腰,张让就不得不慎重了。所以,张让刻意结交何皇后,多送金银珠宝,并且还拉拢了何进之弟车骑将军何苗。
    本来何进就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没有太大的主见,更有何皇后和何苗经常在何进跟前说张让的好话,何进的立场逐渐也发生了变化,矛头也慢慢指向了杨赐。久在官场的杨赐很敏感的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代表士族大夫首领的他本就看不起屠夫出身的何进,又怎能折节下交。
    在两大势力集团的下压下,杨赐在朝廷的地位已经是岌岌可危,更为灵帝罢免太尉一职。本来丁淮在前线一直是捷报连连,这也将会成为杨赐反攻的一个筹码,说不定还会重新再成为太尉,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丁淮竟然办了这么一件让杨赐头疼的事情。
    这件事情必然会被何进和张让等人作为攻击杨赐的理由,现在丁原的立场十分不明确,事情虽然是丁淮办的,但是有何进撑腰,加上丁淮前面的战功,大不了丁淮就是功过相抵,仍然做他的汉中太守,但是杨赐却很可能因此而被罢官回家。
    本来丁淮应该会跟着丁原的立场,但是这几个月以来丁淮一直在前线,其父丁原也没有怎么和丁淮书信沟通,因为这种书信一旦被他人所获,便会成为日后的一个隐患,在政治斗争漩涡中的人必然要十分小心,万不可将把柄落入他人之手,否则一招不慎,便会全盘皆输。
    从杨赐府中出来,丁淮感觉到了事情有了变化,对于这个顽固、保守的杨赐充满了同情,但是政治斗争往往就是这么残酷,这次丁淮的一时心慈不但毁掉了自己之前的所有战功,而且还会连累这个两朝元老,战争一旦结束,杨赐必然就会告老还乡。杨赐的离去也将代表了士族大夫集团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彻底成为失败方,以后的朝廷将会是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和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的天下,士族大夫集团将会一蹶不振。
    丁淮刚刚回到军中,父亲的信使便已经到了,看来丁原对这个很争气的儿子是十分关注的,丁淮心中不禁异常感动,虽然在心中将丁原看作父亲有点心理障碍,但是这些时间一来,丁原对自己的一切好处,都令丁淮感动过。
    丁原在信中首先对丁淮如此感情用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是,丁原又让丁淮不必因此分心,集中全力将广宗城攻下,这件事情他会找大将军何进想办法。
    看完了丁原的书信,丁淮不由暗暗心惊,没想到父亲丁原投向何进的阵营竟然成了自己一手促成的了,本来父亲并没有倒向何进的阵营,这次的事情使丁原不得不投向何进,否则整个丁家也会因此成为朝堂各大势力争斗的牺牲品。
    丁原的政治方向的转变,也就造成了日后在何进和张让矛盾激化的时候,何进勒令各地兵马进京勤王的时候,丁原和董卓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吕布的反叛和丁原的惨死。丁淮心中不禁暗吁一口气,难道丁原真的还是逃不过那一劫吗?
    看完了书信,丁淮重赏了来人,为了小心起见,丁淮并没有给丁原回信,只是让来人告诉父亲,这件事情自己已经知道了,并会不日攻下广宗城。来人得到丁淮的回复之后,不敢久留,当夜便赶回晋阳向丁原复命去了。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广宗城破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32 本章字数:3260

    眼前的形势已经远远出乎丁淮的预料之外,没想到只是一时佩服管亥的忠义而放走了他,却惹下这无穷的祸患。几个月以来,丁淮一直带兵在外,对于朝廷的局势很少关注,否则的话,丁淮断断不会放任管亥离开的,最不济也会来一个瞒天过海之计。
    丁淮的心情自从洛阳回来之后,就一直不太好,唯一知道丁淮偷偷去了一趟洛阳的庞德、成廉二将见主公脸色不好,也不敢多问,只是按照丁淮的命令,攻打广宗城,攻城的方法和上次攻打濮阳的时候差不多。
    丁淮的兵力共有六万,所以不能在四门同时进攻,而是选择了东门和北门。在广宗城的四门当中,西门最低,其次是东门和北门,南门因为是主门,并且丁淮的大军就在南门外的三十里处,所以南门被加固的最高最为难攻。
    一般来讲,丁淮攻城应该选择南门,为什么呢?因为丁淮的大营就在南门对面,如果选择攻打其他的门,很有可能会在进军或退军的路上被敌人设伏,同时进军或退军的时间也长一些,安全性就小一些。
    张梁手下只有三万人马,真正能派上用途的也只有两万五六,所以丁淮料定张梁不敢出城伏击自己。再者,最关键的一点,丁淮将张梁的主力吸引到北门和东门之后,陷阵营将会突袭西门,张梁必然措手不及,广宗城会像濮阳一样不难被攻下,甚至于连三天都用不了。
    事情果如丁淮预料的一样,第一天的时候,丁淮在东门和北门各自派了两万五千人全力攻城,庞德负责东门,成廉负责北门。丁淮的心情不太好,所以下得命令也不太符合丁淮以往的风格,不计士兵生死,全力吸引张梁主力。
    而丁淮却率领那两千陷阵营和八千士兵悄悄埋伏在西门,只等待庞德或者成廉的信号,便突袭西门。
    这场攻防战和濮阳攻防战差不多,甚至于比濮阳攻防战还是惨烈,一是广宗城比濮阳城要小,有利于官军的进攻,加上丁淮的死命令,官军无不奋勇上前,前赴后继,张梁这一方却是退无可退,只得全力死守,所以抵抗也是相当激烈。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从早上一直进行到正午,虽然官军数次成功登上城头,却被张梁率军拼死守住,将官军数次赶下城头。城头上、城墙下到处都是尸体和断肢,滚油不但烧死了不少的官军,就连城墙角下的草木也全部被烧死,战况甚是惨烈。
    这个时候,张梁武夫的特点便被显露出来,竟然没有想到丁淮为何一直没有露面,而将西门、南门的部分守军抽调到东门和北门补充伤亡,犯了和卜已一样的致命错误,甚至于是比卜已更加低级的错误。
    西门、南门的士兵刚刚到达东门和北门,庞德和成廉的信号便相继发出。丁淮大喜,命令陷阵营马上攻城,西门突然出现的一万士兵顿时让西门的守将措手不及,抽调过之后,西门只剩下三千士兵,何况又在陷阵营的强大攻势下,西门仅仅支持了一炷香的功夫,便告失守。
    张梁接到西门失守地消息。大惊失色。知道广宗城不可再守。急忙率领手下两千亲兵。从南门逃走。张梁逃走之后。剩下地黄巾军再无力抵抗。纷纷跪地请降。惨烈地广宗攻防战仅仅持续了不到五个时辰便告结束。
    虽然这一仗地时间不长。但是死伤却是相当厉害。官军共计死伤一万五千人。歼敌一万人。受降一万八千人。张梁仅仅带领两千人马逃走。丁淮进城之后。连忙派人张榜安民。救治伤员。清扫战场。
    就在丁淮刚刚命人将张梁从城内强抢地十多个民女一一送回家之后。庞德地捷报也传了过来。生擒张梁。全歼其手下地两千亲兵。
    原来。丁淮料定张梁一旦得到西门失守地消息。必然会匆忙从南门逃走。所以。在庞德和成廉放出信号之后。依照丁淮地安排。负责东门地庞德立即率领五千精骑。火速埋伏在南门外地五里处。等候张梁自投罗网。
    果然。仓皇逃窜地张梁根本没有想到丁淮在全力攻城地情况之下。还能让庞德派出在南门外埋伏。一下子便进入了庞德设下地圈套之中。两千士兵全部战死。张梁也被庞德在七十回合地时候一刀辟中大腿。落下马来。
    广宗城既破。丁淮便率领大军团团围困经县。经县地守将是张角手下地头号大将张牛角。此时张牛角还不知道张角已经死亡地消息。看到丁淮大军将经县团团围住。多多少少也猜到了广宗城定然出事了。
    经县乃是一个小县城,城池虽然经过张牛角的多次加高,但是和广宗城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这也就是张角为何要将张牛角这个黄巾军中重要的人物安置在这里的原因,毕竟是粮草重地,必须要谨慎,以重兵要将把守才能高枕无忧。
    为了打击城内守军的士气,丁淮命令士兵在城下摇旗呐喊,喊的无非就是张角病死,广宗城已破,张宝出走,张梁被俘、管亥率军逃走等。对于官军的人数,经县的士兵都是知道了,如今见围困广宗城的官军尽数到此,便已经将官军的话相信了七八成,军心大震,尤其是当五花大绑的张梁出现在城前的时候。
    张角病重的事情,张牛角早就是知道的,如今听到张角病死的消息,加上眼前官军尽数到此的事实,张牛角不由悲怒交加。论关系,张牛角乃是张角的一个远房侄子,因为勇猛无双,加上又颇知兵法,甚得张角器重。张角膝下只有一女,几乎将张牛角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两人的感情可比父子,如今张角死去,张牛角自然是悲愤异常,更加恼怒张宝、张梁两人竟然在张角死后干出这样的事情,才使得丁淮有可乘之机。
    丁淮知道张牛角也是个人物,非是张梁这等勇夫可比,不敢故伎重施,只是命令大军将经县围住,也不攻城,每日只是命令庞德、成廉轮流在城下叫阵、呐喊,以瓦解城内守军的军心,静待城内发生变故,伺机取城。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丁淮派在洛阳的探子传来消息,大将军何进在灵帝跟前力保皇甫嵩和曹操二人,准备让二人来接手丁淮的兵权。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丁淮可谓吃一堑长一智,在洛阳布下了暗探,随时将洛阳的情况进行报告。这次何进刚有举动,丁淮便收到了消息。
    丁淮最担心的就是灵帝对自己生疑,派人接管自己的兵权,只是没想到竟然是皇甫嵩和曹操。由此看来,皇甫嵩必然投靠了何进一派,否则何进岂能在灵帝面前力保,而曹操站在何进一方是早晚的事情,因为袁绍是何进的心腹,有袁绍作保,曹操必然会投向何进阵营。
    丁淮心中不禁黯然,虽然心中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当事情真正就要来临的时候,仍然不免心中有太多的空虚、失落。虽然父亲倒向了何进的阵营,但是自己却是杨赐一手提拔的,杨赐的势力现在虽然已经衰落了,但是毕竟还没有倒台,自己又没有向何进表露心迹,何进岂能不做防备,这次没有将自己下狱,肯定是何进看在父亲的面子上,不然恐怕和卢植一样。看来自己在政治上还是嫩了点,若是早在上次事件发生之后,自己就亲自拜访何进,事情就不会到今天这个状况,虽然父亲曾在书信中也提醒过自己,一旦广宗城破,就要立即到大将军府中重新摆明立场,只是没想到来的太快了。
    第二天,丁淮命令大军全力攻城,丁淮要在皇甫嵩来到之前将经县拿下,此时战功对于丁淮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要自己一天不站明立场,无论是何进集团还是张让集团都会打压自己,只有自己拿着战功去找何进,才能不被治罪,甚至于重新被重用。
    在丁淮大军的日夜不停的轮番进攻下,三天后,经县告破,张牛角死战不退,被成廉一枪挑死。张牛角自带兵以来,爱兵如子,城内黄巾军竟然没有一人投降,城破之后,又经过了半天的厮杀,城内的黄巾军终于死伤殆尽,而丁淮也付出了近两万人的伤亡,张角之乱至此已经全部平定。
    修整了一天,丁淮趁着朝廷的圣旨未到的时候,率领大军回师洛阳。为了尽量不与天使碰面,丁淮选择了绕道广平郡、魏郡,南下衮州,然后再向西到达洛阳。果然,一路之上并没有遇到天使,大军得以顺利回到洛阳。






    正文 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