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唐之逍遥王 >

第46章

大唐之逍遥王-第46章

小说: 大唐之逍遥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各个都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汉,唯独李逍遥在江湖上名不见经传。

    “诸位与犬儿乃是至交好友,老朽便倚老卖老喊各位世侄了!”徐盖落落大方地道,和善的看着众人,“世侄请到屋内歇息片刻,老朽随后便来!”

    “多谢伯父!”众人躬身回道,然后跟在徐懋功的身后推开大门直接走了进去。

    “老徐,你吩咐一下厨房待会多备些好酒好菜!”徐盖目送着几人离开,然后对着身边的管家吩咐道,喃喃自语:“这几人日后必定名扬四海!世绩能认识他们当真是福气!”

    徐懋功带领着李逍遥、伍天赐、单雄信三人来到了徐府院内的一处凉亭内,四人坐在石凳上,丫鬟端上早已准备好的茶水,一人一杯喝了起来。

    “三哥,虽然你家境富裕,但是像伯父如此救济应该也支撑不了多久,毕竟灾民实在是太多了!”李逍遥喝了一口茶水,皱眉道。

    “唉,我父子两人何尝不知道呢!”徐懋功叹息一声,“奈何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为父曾言:他如今能有此风光完全取之于民,现在他们有难之时理应帮助!”

    李逍遥惊讶地看着徐懋功,脑中浮现出徐盖的样貌,又想到进入徐府门前一排接着一排的灾民,他实在是有点佩服徐盖,能想到天下黎民百姓,而不是安生立命。当真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之辈。难怪能教导出文武双全的徐懋功,当真是一代人杰。

    “诸位贤侄,老朽刚刚忙完,怠慢了诸位!”徐盖躬身说道,众人一惊皆站立一旁,膛目结舌地看着徐盖,唯有李逍遥恭敬地回道:

    “伯父行如此大礼,让我等晚辈如何承受得起!我等不经拜帖便随三哥一同过来,实在是有些唐突,打扰之处还望伯父见谅!”

    徐盖忙完手头上的事情,便急匆匆得回府,一问下人才知道徐懋功带着三人来到了凉亭处,他急忙地赶来,出于礼仪他才说了之前的那段话,可是众人皆是被他这一套搞得手足无措,唯有李逍遥回礼,而且说得让他没有任何话去回答。

    李逍遥这一段话说出口,徐盖才明白他们乃是江湖中不能以文人墨客那一套去对待,否则会有隔阂,连忙转口道:“老朽失礼了!来,诸位贤侄一起坐下吧!”

    “父亲,您送给我的家书说到翟让想让您投靠与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徐懋功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他实在是想不透为何翟让要求自己的父亲投靠于他。

    “唉,此事说来话长!”徐盖叹息一声,他也不曾想到会惹来如此麻烦,于是他便此事的来龙去脉简单地说了一下。

    原来徐氏父子因为乐善好施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并且深得民心,毕竟当地一大半的百姓都曾经受到过他们的恩惠,而且徐懋功相识满天下,最著名的的莫过于单雄信等人了,在江湖上谁不会给他几分薄面。

    瓦岗军首领翟让率领农民起义,手下有人举荐让徐氏父子加入自己的阵营,一来可以得到徐氏庞大的家业及财产,二来得到当地百姓的响应,一举两得的事情使得瓦岗军会更加的庞大。于是,翟让便差人到徐府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虽然没有武力胁迫,但是言语之中透露的意思便是不是朋友就是敌人。

    无奈徐盖才写信让儿子回家一起商量如何面对当前的危机,没想到一下子儿子不仅仅回来了,还带来了单雄信等人,这实在是出乎预料。

    “这个翟让当真是欺人太甚,老子我带人灭了他!”单雄信当即坐不住了,猛地站起身大怒道。

    徐盖虽然简短的说了一下情况,但是他猜到绝对不是徐盖所说的那般简单,定是翟让利用手中的权力逼迫了,否则不会如此匆忙便喊徐懋功回府商量对策。一听自己兄弟的父亲被别人欺压,当即便怒气冲冲,就连伍天赐也猛地站起身来,吓得徐盖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你们两个给我坐下!”李逍遥疾言厉色道,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两人,无奈地摇摇头。

    单雄信、伍天赐不乐意的坐了下来,徐盖惊愕地看着刚刚还火急火燎得两人瞬间便坐了下来,他奇怪的看了一眼李逍遥,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中透露出的震惊实在是觉得不可思议,伍天赐他不怎么熟悉,可是单雄信多多少少徐懋功也跟他说过一些他的事迹,没想到居然被一个名不经传的少年喝止住,而且没有任何的反驳。

    “三哥,你怎么看?”

    “唉,按照我父亲所说的,看样子翟让是不可能轻易地放过我们父子二人,要么归顺,要么就是跟他拼了,但是现在的瓦岗军在起义军中实力也是中上水平,比我们这些百姓要强多了,至于说让官府帮忙,我看他们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不会顾及我们了!看样子徐府当真是山穷水尽了!”

    徐懋功叹息一声,无奈地说道。若非家中有年老的父亲,还有一众家丁、丫鬟,只有他一人,他想逃走是没有任何困难的,纵然翟让有千军万马依然能够独自逃走。可是现在他有很多的难题没有解决,不得不往坏处打算。

    “少主,让我们束手待毙绝无可能,不如拼了!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三哥惨死!”伍天赐怒气冲冲地说道,他实在是不忍心见到徐懋功家破人亡,也不想等到哪一天少主逐鹿中原时,兄弟两人对阵杀场,自相残杀。

    “其实这件事没有想得那么困难,现在主要还是看三哥以及伯父的意思!”李逍遥微微一笑道,众人奇怪的看着他,就连徐氏父子都好奇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当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 ;
第五十二章 渊源
    “看我?”徐懋功与徐盖面面相觑道,他不知这话到底是何意,“公子但说无妨!”

    “三哥以及伯父对翟让如何看待?”李逍遥淡淡地说道。

    “依我看来瓦岗军声势虽无洛阳王世充浩大,却占有着他们无法匹敌的地理优势。瓦岗地处古黄河的东南岸,北临黄河白马渡口,南与通济渠相望;西边跨黄河距永济渠不过百里之遥,瓦岗正处在南北大运河的喇叭口外,是重要的军事战略之地。因黄河多次泛滥,造成造成土岭起伏,树木丛生,沟河纵横,水鸟成群,芦苇遍野,这种环境,既便于屯兵,又便于出击。”

    “翟让举旗起义后,为了聚集武装力量和防御敌人进攻,便在瓦岗四周,因势筑了方圆二十余平方里的宏伟寨墙。且瓦岗寨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最不惧打持久战,若是连年灾害使得庄家颗粒无收,这便是瓦岗寨唯一的缺陷,所以翟让需要我们徐府钱财以及粮食,这才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徐懋功详细地述说了瓦岗寨的优势以及翟让为何招募徐氏的原因,而且分析的头头是道。徐盖接着他后面说道:“翟让此人与我年纪相仿,早年与我有些交情。当初他是东郡法曹,因好打不平,打死了一个泼皮,犯法亡命至瓦岗,后率众起义,为人重情重义,擅于倾听别人意见,是不可多得的将军。但是却不是一员好的元帅,他不能识人善用,不尽其才,有勇无谋,乃是匹夫之勇不足以总揽大局,若不是他麾下有能人异士辅佐,瓦岗早已被攻破。”

    “作为元帅要有当机立断之能,处事不惊,遇事不慌,然翟让却是莽夫之流,无堪大用。若是作为一名将军,听从他人命令乃是一员虎将。若是成为元帅,无能人异士辅佐,不出几年必会失败。我虽然与他早年乃是旧识,只不过很久没有联系,也不知现在如何了,我知道他的身边有一位能臣。此人有鸿鹄之志,且有治国之才。若非得到他的提醒,翟让还不记得我这个老朋友了。”

    徐盖娓娓道来,徐懋功诧异地看着父亲,他没有想到还有如此关系,当真是没有听起父亲说过。李逍遥皱了一下眉头,目不转睛的看着徐盖,询问道:“不知道伯父可知那人是谁?”

    “那人的名讳,若是老朽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叫魏徵!”徐盖想了想,忽然说道。

    “什么?魏徵!”李逍遥大吃一惊,他实在没有想到魏徵居然是瓦岗寨之人,见众人奇怪的看着自己,他尴尬的挠挠头,“此人有治国之才,且为人正直。若翟让的此人辅佐,当真是如虎添翼!”

    “少主,此人很厉害吗?”伍天赐疑惑地说道,他从未听说过此人,更加没有见过。

    “日后你们会知道的!”李逍遥打着马虎眼,不愿意明说,“三哥与伯父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我觉得不应该归顺,此时表态实在是有点操之过急!”徐懋功侃侃而谈道,“虽然天下乱象将止,但是当今皇上还未驾崩,局势不明朗!若是贸然归顺翟让,日后恐怕悔之晚矣!但是眼前的形势逼得我不得不做出抉择!”

    徐盖沉默不语,然后抬起头说道:“老朽以为归顺短期而言对我们来说可以解决眼前的危机,归顺事小,后果很严重。毕竟我们徐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全部都在我们父子的一念之中。若是归顺必须遣散他们,不归顺则是害了他们与我父子一同受罪。”

    “若是以长远的打算来看,翟让并非明主!纵然我等归顺于他,保不住日后会被其它起义势力吞并,那我父子二人将何去何从。若是翟让乃是明主,我会二话不说携子直接前去投奔。虽然老朽家境富裕,衣食无忧,但是在混乱的时代里谁也保证不了能够活下去,而且世绩尚未娶妻膝下无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偌大的家业传给谁!”

    “既然伯父认为翟让不是明主,那天下何人是明主?”李逍遥诚挚地问道,他实在想不通徐盖乃是一介商人,为何对天下之事如此了解,而且总能把握其中的关键。

    “不知公子是否是唐公李渊之子?”徐盖没有直接回答李逍遥的问话,反而微笑地看着他直接点破李逍遥的身份。

    众人皆是一阵惊讶,彼此看了一眼,都觉得非常奇怪,就连徐懋功都奇怪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他们这几人并没有透露李逍遥的身份,他是怎么知道的。

    “伯父是如何知道我是唐公之子?”李逍遥大吃一惊,然后微笑地说道:“逍遥在此向伯父道歉,晚辈并非有意欺瞒!”

    “哈哈!”徐盖抚须大笑道,“来,贤侄请起!”

    “父亲,您如何知道逍遥是唐公李渊之子呢?”徐懋功惊讶地看着自己的父亲,低头询问道。

    徐盖热泪盈眶地看着李逍遥,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没想到五公子您长得这么大了!”

    李逍遥见徐盖喊他五公子,骇然道:“伯父您怎么知道我是唐公的幼子?”

    此事在座的基本上都是事后才知道的,没有谁提前知道唐公李渊还有最小的一个儿子,能够知道李渊不是四位公子,是五位公子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可见,徐盖与李渊的交情不浅。否则他是如何知道的呢!

    “难道您认识家父?”

    徐盖微笑地说道:“不仅认识,而且我们还是生死之交!当初我见到你的时候,你还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叔德兄每天公务结束都会带着你在院内玩耍,而且我记得你百日酒时,叔德抱着你那股愉悦是我这么多年从未见到过的。我还记得当初你小时候因为自己的名讳与你父亲大吵一顿,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李逍遥膛目结舌地看着徐盖,微微点点头。他儿时的名讳实在是让他头痛了许久,为了这件事真得与李渊争论过,但是每次都是自己失败,他还记得父亲当时那洋洋得意的模样,他恨得牙痒痒。因此,那个时候他巴不得自己快点长大早点摆脱那个名讳。

    “当初你刚出生不久,叔德兄邀请我前去喝酒,我们一高兴就忘乎所以,那晚他喝得非常醉,这也是我第二次看见醉酒。最后还被大嫂一棍子扫地出门,不让他进房门,最后还是与我在一起住了一晚!那个时候发生的时候你应该是没有印象了!”

    徐盖感慨道,又望着徐懋功说道:“也正是那一晚我们都喝醉了,最后我妻子病死之时我都未能及时赶回来!”

    “父亲,原来那段时间你是去了太原,难道我与奴仆找遍所有的地方都未曾见到你!”徐懋功震惊道,当初他母亲因为生下他时落下病根不到几年时间就病逝了,母亲病危时他没有找到徐盖,导致母亲最后一眼都未能见到父亲,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