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酒暖梨花落 >

第11章

酒暖梨花落-第11章

小说: 酒暖梨花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临点了点头,笑道:“天色不早了,再不回宫,恐皇额娘担心。皇兄,朕想带一些‘冷香酿’回去和皇额娘共饮。”

    岳乐豪爽笑道:“好说,好说,奴才这就让人准备。”

    两人继续说说笑笑,转眼到了门口,福临笑道:“皇兄别送了,朕这就回宫。”

    岳乐伏地拜送:“皇上一路小心。”

    “对了皇兄,你多准备些冷香酿,皇额娘怕是会喜欢得不得了。”

    “这……”

    “皇兄可有为难之处?”

    岳乐拱手笑道:“倒也不是为难,只是这冷香酿出自一个朋友之手,皇上既然吩咐,那奴才就再去求取一些。”

    “皇兄的朋友?”

    “是。”

    福临坏坏笑了:“这么精致的做法,这么雅致的名字,恐怕是红颜知己吧。”

    岳乐大窘,连连摆手:“皇上莫要取笑,只是君子之交。”

    “也罢,你就代朕去多求些。”

    “奴才遵旨。”

    岳乐一直站在门口目送着福临骑马而去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了才进了家门。

    慈宁宫灯火通明,一片寂静,福临大步走进寝宫,他想早点见到母亲,跟母亲分享今天的喜悦。

    太后刚刚沐浴过,苏茉儿正在仔细地帮她烘着黑纱缎一般的头发,烧着上品银霜炭的火盆子里,加了橘子皮、松针、柏枝,没有丝毫烟火气,反倒是阵阵清香怡人。

    太后闲闲倚在贵妃榻上,见皇帝精神焕发地进来,眉眼不禁笑意盈盈:“终于肯回来了?额娘还以为你乐不思蜀呢。”

    福临上前拿了犀角梳子为母亲梳理长发,笑道:“额娘,您不知道皇兄的园子多精致,听说是按照拙政园的样子仿照了几处,额娘,什么时候儿子陪您去看看。”

    太后感受得到儿子的愉悦心情:“好啊,难得你的孝心,说说看,还有什么?”

    福临放下梳子,取出了‘冷香酿’,亲自斟满递给太后。

    太后饮了一口,眼睛一亮,赞叹:“这酒真不错!也是岳乐给你的?”

    福临点点头,太后笑道:“难怪你这么晚回来。”说着放下了酒杯,吩咐苏茉儿,“苏茉儿,好好收着,等除夕家宴的时候拿出来显摆。”

    苏茉儿笑着应了,将太后烘到半干的头发挽了个发髻,拿过一支碧玉扁方轻轻簪住退了下去。

    屋子里只剩下了母子两人,偶尔有银霜炭烧得哔啵作响。

    福临坐到母亲身边,笑着说:“额娘,儿子打算开科举取仕,让安郡王做主考官,额娘觉得如何?”

    太后眼睛一亮,惊异又欣慰地看着儿子:“好啊!你如今越发长进了,有了自己的主张,额娘为你高兴。”

    福临得了母亲的夸奖,更加雄心万丈,他的脸颊因为激动兴奋变得红扑扑的:“额娘!不止如此呢,朕要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让我大清国泰民安!”

    皇太后被儿子的豪情壮志深深震动了,好像看到了许多年前,她亲自牵着儿子的小手,把他领到御座上,那个时候,儿子就像现在这样,小小的稚嫩的童音对她说着大人的话:

    “额娘不要担心!儿臣一定会继承皇阿玛的宏愿,入主中原,建立大清朝的天下!”

    皇太后激动得有些热泪盈眶,眼眶红红的。

    福临急急地关切道:“额娘你怎么了?”

    “额娘是高兴!是高兴!”她拍着儿子的手,“好孩子,真不愧是我爱新觉罗的子孙,有这样远大的志向,太祖太宗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了……”

    她激动地有些说不下去了,别过头悄悄拭泪。

    “额娘。”福临搂住母亲的肩膀,语气真诚,“儿子永远都会陪伴额娘,好让额娘颐养天年。”

    皇太后爱怜地抚摸着儿子黑亮的头发,连连点头:“好孩子,额娘永远都会站在你这边,你什么都别怕,万事都有额娘给你撑着。”她赞赏的目光流连在福临的脸上,“去飞吧,去完成你的宏图伟业,额娘永远为你骄傲。”

    “额娘!”

    一时间,母子两人都有些激动,皇太后拉着福临的手,笑着问他:“有雄心壮志固然好,皇儿以为,大清若要长治久安,应该如何呢?”

    福临正色道:“儿子认为,对外,要剿抚并用,安定天下;更要满汉一体,刚柔并济,以天下为朕所用,才是帝王之术。”

    “好一句刚柔并济,以天下为朕所用。”皇太后点头认同,“那么前朝如此,后宫呢?”

    福临一怔,皇太后已经说了:“中宫不宜久冷,皇儿以为呢?”

    “额娘,敏妍的性子确实要改改。”福临低声道,“其实儿子早就不生气了,只是想冷一冷她,磨一磨她的硬气。”

    皇太后道:“你说的的确不错,前些日子皇后心浮气躁,是该罚,这段日子她也知道错了,矫枉过正也不好。”

    眼前浮现了敏妍明媚的面容,福临心里软了软,“额娘说的是,儿子这就去坤宁宫看她。”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章 除夕家宴
    “皇上!”

    当敏妍看到那熟悉的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汹涌而出。

    福临轻轻拍了拍扑在自己怀里的敏妍,刚刚那一声“皇上”,其间包含了无限的思念、惊喜、委屈……让他有片刻的恍惚,好像从来没有哪个女人在他面前这样喊他。

    鼻尖萦绕着馥郁的玫瑰香气,福临心中陡然升起一阵温情,他摸了摸她的头发,柔声安慰:

    “别哭了,朕这不是来了?”

    “你……”敏妍从福临怀里抬起头,垂下眼睛,“你不恼我了吗?”

    福临拉着她的手坐到了寝殿正中的御座上,看着她。

    宫灯柔和的灯光下,她脸上的泪痕还没干,福临突然想起那句诗。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1)他伸出手,拭去她的泪痕,温和笑道:“朕早就不生气了。”

    敏妍一惊,复而委屈道:“那你为何……”她低下头去小声说,“为何现在才来……”

    “敏妍,”福临唤着她的名字,“朕想要你好好反省,改一改脾气。”

    “你是皇后,是朕的妻子,不可鲁莽冲动,去跟嫔妃一般见识。倘若恪妃被你打死了,那么传出去,你的名声就全坏了。”

    福临娓娓道来,敏妍也渐渐明白,她浓密的睫毛颤颤不安:“我不是真的要打死她……我只是……”

    她抬眼望向福临温和的微笑,心里滚过一道柔情,痴痴地望着他:“看你那样宠她,我心里……不高兴。”

    福临眉心一跳,睁大了眼睛,本已经准备好了反驳她的辩解,却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被泪水洗过的剪水双瞳,黑白分明,闪着柔和的波光,带着对他的浓浓情意,就这样坦然地看着他。

    他忍不住双手捧住了她的脸,靠近了低声道:

    “再说一遍。”

    近在咫尺的眸子颤了颤,澄净而无畏。

    “你那样宠她,我心里不高兴。”

    没有不安,更没有畏惧,就这样,平静地对他倾诉。

    声音低得只有他能听见,然而这几个字中烈焰燃情般的滚烫情意砸得福临微微有些晕眩。

    他对她做了一件从没做过的事情:看着那张饱满红唇,吻了下去……

    六尺宽的紫檀木龙凤雕花大床上,垂落着大红色细葛纱帐,绣着繁复交错的玫瑰花。

    福临只觉得那玫瑰花盛开在眼前,一双乌黑的眼眸细细观摩。

    “你看什么呢?”

    敏妍见他盯着自己的帐子看,不由得好奇问道。

    福临低下头,绕了她的一缕黑发在指尖,温柔说道:“朕想起汤玛法给朕说的一个故事。”

    敏妍一听有故事听,来了兴趣,浅浅一笑:“是什么故事呢?”

    红润的双颊上的浅浅梨涡一痕,像极了玫瑰花瓣柔嫩的边缘。

    福临柔声道:“玛法告诉朕,在遥远的西方,玫瑰花原本是白色,是跟着爱情之神降临世间。爱神爱上了一个喜爱狩猎的男人,那个男人在一次狩猎中受了重伤生命垂危,爱神不顾一切地去救心爱的男人,皮肤被玫瑰花的刺划破,鲜血染红了玫瑰。玫瑰花沾染了爱神的血,从此变成了红色,所以……”

    他伸手抚摸她娇嫩的脸颊,仿佛那就是他描绘的沾染了爱神之血的玫瑰花儿,低低道:

    “红玫瑰代表热烈的,不顾一切地爱情。”

    他的声音充满着深情得诱惑,灼热的眼神毫不掩饰地洒向她,她加深了笑容:“我对你也是一样的。”

    被这句话烫到了一般,福临的手颤抖了一下,轻笑出声:“朕的敏妍就是那红玫瑰,瑰丽、聪慧。”他再度在她红唇上吻落:“朕不负你。”

    她微微扬起头,欣然接受他的心意,婉转承恩。

    转眼已经到了除夕,这是华夏民族最为重视的节日,皇太后下旨,除夕之夜在慈宁宫设家宴,满族亲贵们携家眷出席。

    宫中难得的热闹,夜色渐浓,宫殿檐下挂着整齐的大红灯笼,灯火辉煌,喜气洋洋。

    圣母皇太后作为大清皇族身份最尊贵的长辈,自然备受尊敬,但太后今晚并没有穿象征着身份的朝服,也没有戴那高高的东珠朝冠。

    她只穿了一件新做的绛红色对领锦缎袍,上面绣着宝蓝色的玉兰花图样,高高的两把头上插着点翠凤凰步摇,簪了几朵红宝石珠花,脖子上挂了一串红珊瑚珠,端坐在正中的御座上,显得神采奕奕。

    “今儿是家宴,都不必拘礼,跟自己家的人坐一席,不要分开了。”看得出,太后是真的高兴。

    “皇上驾到——皇后驾到——”

    众人立刻停止说笑,望向门口,纷纷下跪迎接帝后。

    并肩一起走进来的皇帝皇后,如金童玉女,郎才女貌,皇帝穿着明黄色团龙袍,步履轻快矫健,皇后穿着正红色凤纹锦袍,云鬓花颜金步摇,显得艳丽非凡。他们身后,是后宫的嫔妃们。

    福临携着敏妍齐齐向太后跪下,一起朗声恭祝:“儿臣给皇额娘拜年,恭祝皇额娘岁岁安康,福泽万年。”

    太后看着他俩握在一起的手,笑容止不住得漫开:“快点起来!”

    帝后笑着落了座,福临笑着挥挥手:“都平身入座。”

    嫔妃们,亲贵大臣们纷纷落座。

    福临笑着对大家说道:“今天只谈家事,不谈政事,大家都畅所欲言,开怀畅饮,不必拘束!”

    “谢皇上!——”

    太后笑道:“福临,你看看谁回来了?”

    “九哥!”

    熟悉的声音,福临惊喜望去,叫到:“博果尔!”

    博果尔跪下行礼,大声道:“奴才参见皇上,给皇后和太后请安!”

    福临拉了他起来,重重拍着弟弟的肩膀:“回来怎么不提前说声?路上可还平安?”

    十一皇子博穆博果尔,是福临的亲弟弟,母亲是先帝的懿靖大贵妃,被母亲送去镶蓝旗学习打仗练兵,刚刚回来。

    “路上好得很,皇上哥哥不要担心。”博果尔年仅十二岁,但是军营中的历练已经让他有了几分稳重之气,他看向皇后,恭敬道:“皇嫂万安,我一直在军营,还未亲自恭贺皇帝哥哥的新婚之喜。”

    “谢谢十一皇子。”敏妍笑着说道,看了福临一眼。

    福临笑道:“好了,你今天回来,坐到朕身边来。”

    博果尔也不推辞,一屁股坐下,引得福临笑骂:“还是个直肠子,一根筋!”

    博果尔不好意思地笑着挠了挠头。

    吉时已到,众人一一向皇太后,皇上,皇后进行朝贺。

    朝贺之后,帝后一同举杯,家宴开始。

    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口饮尽杯中的酒,朗声称赞:“好酒!宫中何来此佳酿?!”

    福临大笑:“叔王,这酒如何?”

    郑亲王由衷赞叹:“芬芳甘甜,后劲又足,真是好酒啊。”

    福临喜笑颜开:“叔王真有眼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