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寻巴记 >

第20章

寻巴记-第20章

小说: 寻巴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两个问题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地图虽然在丰都发现,其实宝藏本来就在夔城,董老师不是说夔城可能也曾经做过巴国的都城吗?那么在这里有大量宝藏就不足为奇了;而洞子里的白骨则是在里面发生了激烈战斗的结果,很可能是藏宝的时候,护送的队伍发生了内乱,有人想私吞宝藏,于是发生了激烈的内讧,相互残杀的结果留下了众多尸体。

    不管怎么说,附近洞穴中藏有古代巴国宝藏的可能性相当大,而法国人这几天又背着我们考察,会不会也跟这些宝藏有关?

    探险队接到电话,探测暗河的设备已经准备好,今天将派专车运来。法国人很高兴,这几天隔靴搔痒式的探险让他们痛苦不堪,现在设备快运到了,龙桥地下河谜底可望揭穿。

    今天上午,除赵书记和法老二在驻地等设备外,其他人到龙桥河熟悉地形,待装备到后开始探险行动,主要目标是龙桥地下阴河。

    因为上午没有具体任务,我就一个人在附近转悠起来。穿过桥洞,朝河的下游走去,又碰见那三头牛和两个放牛娃,跟他们闲聊起来,希望能捕捉点线索。

    于是问道:“你们家住什么地方?”

    “就在坡后覃家村。”哥哥答道。

    “你们在附近石壁上见过这样的图案吗?”我将画在笔记本上的老虎图案递给他们看。

    “没见过。”两兄弟同时回答。

    “你们家现在都有哪些人?”

    “家里头只有爷爷和妈妈,爸爸在镇上盖房子。”

    “可以到你们家去玩一会儿吗?”我将希望寄托在他爷爷身上。

    “可以,我们家好久没去过客人啦!”弟弟又抢到了说话的机会。

    “那牛怎么办呢?”

    “栓在这儿就行了。”哥哥已经把牛绳系在了一根树干上,弟弟蹦蹦跳跳在前面领路。

    小孩家坐落在一个背山临溪的低坡上,房前有个晒坝,按风水学的角度来看算是个好位子。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堂屋和厢房居然是有翘檐的青砖瓦房,虽然已经很破旧,但可窥出主人家以前的光景并不错。左边厢房边搭了个土坯做的牛栏和猪圈。堂屋外一妇女正在理包谷棒子,门内有一老爷子端着个烟杆砸吧着叶子烟。

    “爷爷,大婶,你们好,在您家坐坐可以吗?”山里人朴实,用不着转弯抹角的客套话。

    “稀客稀客,请都请不来的稀客,坐、坐。”连道三声稀客,两声坐,足见他们家确是很久没有远客了,爷爷则咳了两声表示欢迎。

    “秦大爷身体还好吧,您老多大年龄了?”我觉得主要突破口在这位老爷子身上,看他银须飘飘、仙风道骨的样子。

    “还好还好,今年腊月满八十二。”答话的却是那农妇,老爷子又呵呵两声。

    “你们家房子不错嘛,在这里风水算最好的。”在夸奖的同时想探出他们的家世。

    “这房子还是解放前修的,已经破烂了。他祖祖(曾祖父)曾是这里的教书先生,祖爷还中过举人。”农妇的回答果如我愿。“她爷爷……”

    “咳咳。”爷爷不停地干咳声打断了农妇的家谱介绍,可能有不好给外人讲的地方,也可能是家道中落了不好意思。

    “难怪你们家两个小孩都聪明,说起来还是书香门第呢。”我适当的转移话题。

    “听大娃子说你们是到龙桥河探洞的,还有外国人,哪些洞有啥探头,又没有金银财宝。”老爷子终于发表看法。

    “说不定有比金银财宝还重要的东西。”我懒得跟他解释,没听到“你们这些城里人撑饱了找事干”就不错了。

    “这个村子的人都姓秦吗?跟秦始皇有关系没有?”明知道这个问题很荒唐,但还是把这个包袱扔了出来。

    “咳,咳,这个村子绝大多数人都姓覃,但不是秦始皇的秦,是西早覃。”老爷子有兴趣搭腔了,语气中露出有学问的样子。

    “夔城姓覃的很少,为什么在你们这里如此集中呢?”我觉得这其中可能有故事。

    “以前还要多,是我们土家人的姓,自古以来就住在这一带了,明清时候迁了很多外省人进来,已经不纯正了。”老爷子话匣子似乎打开了。

    “土家族,跟古代巴人有什么联系没有?”我把话题往设计的道上引。

    “土家族实际上就是巴人的后代,不只我们姓覃的,还有其他几大姓。”老爷子居然是个饱学鸿儒。

    “你们族过去有崇拜老虎的习惯吗?”我的话题始终离不开老虎。

    “刚好相反,我们祖祖辈辈都与老虎为敌。”解答没有迎合我的假想,不免有些失望。

    “那你知道天坑为什么叫小寨吗”

    “不太清楚,据说那里以前曾经建过寨子。”

    “天坑以前还有过其他名称吗?”

    “听老祖先讲,天坑很久以前其实是叫“巴王洞,据说曾经住过一个巴族酋长,不过这都只是一些传说,不能全信的。”

    “不对呀,天坑只是一个大坑,里面虽有几个溶洞,但都很小,不可能是酋长住的地方,叫巴王坑还差不多。”但是我马上想起那些奇怪的兵器和尸骨,确实像是古代巴人居住过的地方,可是那地方怎么能够住下千军万马呢。

    “所以我说是传说嘛,当不得真的。”老爷子再次声明,怕我认为他在瞎编。

    “附近还有什么带’巴’字的地名没有?”

    “现在好像没有,明清以前就不太清楚了,据说那以后好多以前的老地名都改了。”

    “还有据说天井峡最里面有个深涧以前有老虎,好像叫白虎涧来着。”终于听到老虎的地名了,我兴奋起来。

    “您去过那里吗?”

    “很少有人去过那里,路很险,都是绝壁,据说里面还有十几米长的蟒蛇,以前有猎户进去打猎,但都没见出来,以后就再也没人敢去了。”

    线索又断了,老爷子的叶子烟砸吧完了,我递给他一只纸烟,可他却把过滤嘴掐掉才点上吸起来。

    一杯茶喝完,已临近中午,看看再也挖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估计探险设备已经运到,便起身告辞,覃大爷和大婶都表示欢迎有空再来坐,我把剩下的烟都给了老爷子,两个小家伙跟着我去牵他们的牛。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lt;/a&;gt;(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

 ;。。。 ; ;    第九章怪斧和玉骨头

    观察了一下,裂缝的上部呈v字,最宽处有五十多公分,足够让我的身体探下去,再把摄影包的带子解下来,差不多就够着了。

    我叫冬瓜趴在石缝边,拉住我的一只手,自己则开始小心地贴着缝壁下移,石壁有些湿滑,我一点不敢怠慢,一寸一寸的下探,终于到了合适的距离,用摄影背带套住了那件东西,手上慢慢地收紧,轻轻往上提。

    眼看就要到手了,忽然那东西在石壁上碰了一下,本来就套得不紧的物件从背带圈中脱出来,一下子滑拉下去,我本能地将身下探,想要抓住它,但是整个身体跟着下坠,我想攀住石壁,但石壁实在太滑。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冬瓜没有防备,尽然没有拉住我,看着我与那东西一起滑落下去。

    幸好石缝并不太深,很快就跌跌撞撞地落到缝底。

    上面传来冬瓜的呼叫声:“小虎,没得事吧,吱个声!”

    我摸摸头,好像没事,只是脚被崴了一下,但并无大碍,揉揉还能行走,便答道:“没事,还活着。”

    冬瓜便哈哈大笑起来:“狗日的,你娃命比老子命还大,今后肯定有出息。”

    缝底却比上面明亮,有微弱的光从不远处射进来,照在那件怪器物上,赶紧拿在手上观察,是一件像铜斧状的东西,与铜斧不同的是,其銎部较斧头扁,刃口长而弯卷,造型十分怪异。

    而在离它不远处,还躺着一根肱骨状的东西,但显然比骨头重,中间细两头大,约30公分长,像是经人工打制的石器,我也把它收了,小心地别在后腰上,然后探寻出路。

    唯一的绳子绑在身上,原路返回显然是不可能了,我寻着光走过去,很快就看到一个洞口,洞外有哗哗的水往下流。我抑制不住激动,顾不得崴伤的脚,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洞口,探出头来一看,是一壁山崖,山崖上有丛生的灌木和藤蔓。

    将外衣脱下来,把怪斧和骨头形器包好,捆在腰上,来到洞口,抓住崖壁上的藤蔓和灌木,慢慢地往上攀登。非常幸运,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山崖上的平台。

    回到刚才那个天坑洞穴的入口,原路进去,摸索着走到那个大厅,看见冬瓜正将身子趴在石缝中探头探脑,大喊大叫。我拍了一下他的屁股,把他吓得惊叫起来:“哎呀,妈呀!你狗日的把老子吓死了!这样的地方,先吱个声行不!”。

    我把他从地下拉起来,赶紧出洞。

    将刚才收纳的一堆宝贝摊在洞外强光下观察,竟然发现这件骨头状的石器上有许多雕刻,而且有轻微的透明,像是玉的,只不过时间太久而朽损了,没有了原来的透度。大头的一端镶嵌有一块圆形的绿色宝珠,小头一端中心部位则开有一圆形的深孔,看样子下面应该还有一个连结部分。

    这会是个什么东西呢?我所看到的考古文物图册上都没有见过,但可以肯定一定是很重要的人物使用的东西,价值一定不菲。

    再看这把斧头,高宽各二十多公分左右,但锈蚀得厉害,肩部有一动物,像只老虎,銎部有文字状图形,刃口长而弯卷,是一件不能识别的古兵器。

    奇怪,这个隐秘的山洞中怎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有这么多尸骨,难道这里曾经打过仗,所以才死了这么多人,留下许多兵器,而且这些兵器显然是远古时代的兵器,绝不是老乡所说过去为了躲避战乱的人留下的。

    这些个东西堆在一起足有百十斤重,冬瓜却懒得背,说过几天叫个丘儿来拿。于是我只将这件“玉骨头”和“青铜斧头”包起来放在摄影包里,其它的都藏在洞子里的一个石缝中,又搬来几块大石将掏出来的小洞堵住。

    然后告诉冬瓜,我们要发财了,这些个东西,保守的估计,市场价在一百万以上。

    冬瓜却对此嗤之以鼻:“就凭这些破铜烂铁,值一百万,我看你娃是鬼迷心窍了!”

    我答道:“说不定还远不止呢,到时候卖了二一添作五,你也相当你开大半年店了。”

    本来还想去一趟地缝,冬瓜却打死也不愿意了,嘴里嘟囔道:“跟你出来,哪叫玩啊,下苦力不说,还担惊受怕,老子要回去了,今天有几个麻友要上来打牌,说好了弄点野味给他几个吃。”

    我只好和他分道扬镳,一个人去了趟天井峡地缝,却没有什么收获。

    回到驻地,店老板叫住我,说有个美女导游来找过我,还留下了一件东西。我扯开来看,是一个手工缝制的心形护身符,上面还绣了一对鸳鸯。

    <;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

 ;。。。 ; ;    ps:看《寻巴记》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第八章天坑探险

    器材还没有运到,法国人又以这几天的探险非常危险为借口,不让我们中方人员参加,我总觉得他们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自从在三眼洞发现老虎岩画和古陶片之后,法国人经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而且全部用法语交流。

    无所事事,我便约上冬瓜去考察天坑地缝。

    因为天坑地缝是美国人和英国人最先发现并进行考察的,所以就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因而这次法国人的探险目标并没有天坑地缝。我想既然来到这个地儿,怎么也得去一趟。

    冬瓜一见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