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诛仙-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此刻却已施施然朝着北方慢行。茫茫大雪中,他那一身标志性的白衫,已于周围的积雪相融在一起。若非有一条巨大的黑獒跟在身边,几乎很难在远处发现他的行色。
往近处,却见他边走边向北方遥望。清俊的面庞,露出一丝和煦的微笑。那微笑,若一抹冬日里充满温暖的阳光,在这寒冷的雪地里,展现出某种说不出的、异样的、却又十分相衬的——和谐。
却听他似乎是自言自语说道:“老黑,知道那是哪儿嘛?”他边说,边把手指向正北。说来也怪,他身后那条黑色巨獒,竟似深通人性一般。不仅在听他说话时,做出了倾听的动作;听完后,还极拟人的摇了摇头!
反而说话之人,倒似见怪不怪。看到它的反应,也只是面上更添了几分笑容:“那里,就是青云——青云,有我的家。”
………【019。草庙村】………
青云山麓'lù'脚下,离大城“河阳”还有五十里地的西北方,有个小村落叫“草庙村”。这里住着四十多户人家,民风淳朴,村中百姓多以上山打柴交于青云门换些银两生活。平日里村民常见青云弟子高来高去,有诛般神奇,对青云门是崇拜不已,以为得道仙家。而青云门一向照顾周遭百姓,对这里的村民也颇为不错。
“臭小子,你往哪儿跑?”一声喝骂,带了几分笑意,出自一半大小孩之口,他看去十岁左右,眉目清秀,领着四、五个男女孩童,追着前方另一个小孩。前头那小孩比他小了两岁,个子也矮些,此刻脸上满是笑容,拼力向前跑去,间中还回头做了个鬼脸。
“张小凡,有种你就站住!”后头那小孩高声叫道。
前头那叫张小凡的孩子“呸”了一声,边跑边道:“你当我白痴啊!”说着反而跑得更快了。
一路追跑,这些小孩逐渐跑近了村子东头的那间破旧草庙。从外看去,这座小草庙破旧不堪,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人世风雨。
张小凡第一个冲了进去,不料一不留神,居然被门板拌了一下,扑通一声,摔了个跟头。后边几个小孩大喜,一拥而上,将他压在身下,那清秀男孩面有得色,笑道:“被我抓住了,这下你没话说了罢?”
谁知张小凡怪眼一翻,道:“不算不算,你暗算了我,怎么能算?”那男孩一愣,奇道:“我什么时候暗算你了?”
张小凡道:“好你个林惊羽,你敢说这个门板不是你放在这儿的?”
那叫林惊羽的小孩大声道:“哪有此事!”
张小凡一抿嘴,头一歪,一副坚决不投降、不屈服的样子。林惊羽气从心头起,一手扼住他的脖子,怒道:“说好了抓住就认输的,你服不服?”
张小凡理也不理。
林惊羽脸色通红,手上用力,大声道:“服不服?”
张小凡气管被他扼住,呼吸逐渐困难,慢慢的脸也开始涨红,但他小小年纪,性子竟是极犟,硬是一声不吭。
林惊羽却是越来越怒,手上力气越来越大,口中一叠声道:“服不服,服不服,服不服?”
这时其他小孩眼看不对,都悄悄缩了回去,只剩下这两个无知孩童,为了意气之争,由着各自偏激性子,这般彼此坚持下去。
眼看着一场大祸便无端生出,忽听这草庙深处一声佛号,有人道:“阿弥佗佛,快快住手。”
一只干瘦手掌,横空而出,伸出二指,在林惊羽双手上弹了一弹。林惊羽如遭电击,全身大震,双手自然而然地松开了。
张小凡大口喘气,显是憋得狠了。他二人怔在当地,回过神来,想起了刚才情景,对看一眼,彼此都越来越是后怕。
林惊羽怔怔道:“小凡,对不住了。我也不知道怎么……”
张小凡摇了摇头,呼吸渐渐平稳,道:“没事。咦,你是谁?”
众小孩顺着他眼光看去,只见在这庙中,正站着一个年老和尚,脸上皱纹横生,一身破旧袈裟,全身上下脏兮兮的。只有手中持着一串碧玉念珠,竟是晶莹剔透,耀人眼目,发出淡淡青光。奇怪的是,在十几颗大小一致,光洁剔透的青玉念珠中,偏偏还夹杂着一颗非玉非石、颜色深紫、暗淡无光的圆珠。
那老僧不答,只用目光在这两个小孩身上细细看了看,忍不住便多看了林惊羽几眼,眼中不禁闪过一抹惊艳。
这时张小凡踏上一步,道:“喂,你是谁啊,怎么从没见过你?”
草庙村在青云门附近,这里道教为尊,佛家弟子极为少见,故张小凡有此一问。
老僧看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反问道:“小施主,刚才性命交关,你只要认个输便是了,为何却要苦苦支撑,若非老衲出手,你只怕已白白送了性命!”
张小凡呆了一呆,心里觉得这老和尚说的未尝没有道理,只是事到临头,他却还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只得怔在那里。
林惊羽瞪了老僧一眼,拉了张小凡的手,道:“小凡,这老和尚古里古怪,我们别理他,找老黑玩儿去。”说完便拉他向外边走去,几个孩子都跟了过去,显然一向以他马首是瞻。
张小凡下意识地也迈开脚步,只是他走出庙门一段路后,忍不住又回头向庙里看去,只见天色渐暗,依稀可以看见那老和尚依然站在那里,只是面容已模糊不清了。
他摇了摇头,想到何大哥那条大獒,不由得心里欢喜。便将老和尚的事情抛在了脑后。
“四哥!四哥!”林惊羽率领一帮小孩儿向着一间竹屋走去,隔着老远便大声叫道。
“呵呵,你们这帮小子。又来捣蛋啦?”说话间,一位白衣秀士从竹屋里走了出来。
这人看去大约二十出头,身形修长而匀称,长发整整齐齐的盘髻在头顶;清俊的相貌,明亮的眼神,嘴角处挂着和煦的微笑。那微笑,虽然淡淡的、不甚浓烈。可那股亲切的善意,却依旧不折不扣的传递出来。
此非何旭,又能是谁?
却说他自黑石洞结束闭关后,便带着爱犬老黑返回了青云。
只是临临到了家门口,却忽得心中一动,转头又来到了草庙村。
算算时间,他穿越至今也有五十余年。而剧情正式开始,却刚好就在这段时间前后。
看着草庙村一干村民安静而悠闲的生活,再联想到未来这里可能成为一处荒野……他便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何旭很清楚,他这次的停留,绝对有可能改变草庙村全村人的命运。更关键的是,他也会因此而改变原著主角张小凡的命运。
虽然一直以来,他对“历史的轨迹”都始终保持着某种敬畏。即便他已经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改变了小白、六尾和珊儿(三尾)的命运,甚至他本身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变数。但他仍然不敢因为自己的“知前晓后”而多加造次,更不敢把自己当成所谓的“主角”而为所欲为。
“人当常怀敬畏之心。”
这是他从前的首长,老爱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在以前,何旭对这句话是颇不以为然的。但直到“穿越”这种灵异事件也发生在了自己身上,以前那些“不敬鬼神”的思想,便都不由自主的缩了回来。
甚至他偶尔也会怀疑,若是自己真干了什么“神憎鬼厌”的事情,老天会否降下天罚,给他来个五雷轰顶?轰过之后,自己会不会又穿越了?
当然,这些都是他闲暇时无聊的猜想。
不过这一次,当他知道眼前数百条人命将会因为一个人而殒灭后,他终于还是毅然决然的留了下来!
他不是烂好人,但对于力所能及的事情,却也绝对不会袖手。
“即便是‘十雷轰顶’!老子这回,也要来个‘自反而缩’!”他对自己说道。
………【020。送被子】………
于是,草庙村里便多了一位姓何的秀才。
与从前的经历一样,寻常百姓显然都对读书人抱有极大的好感。
村民在得知何旭因为遭遇匪人而盘缠尽失后,不仅主动接纳了他,还帮助他搭起了房子。而何旭自也投桃报李,主动提出教村里的孩子们识书写字。双方各取所需,倒也相处甚欢。
又因为教书的关系,何旭便也很自然的认识了原著中的两位关键人物:张小凡与林惊羽。
通过一年的相处,大家的关系都已算得上熟络。这其中,固然有何旭本身不搭架子的缘故,但更大的原因,却是因为他的灵兽——老黑!
说来也怪,像老黑这样像猛兽多过像宠物的巨獒,几乎是所有小孩儿都害怕的对象。但偏生张小凡与林惊羽二人,不仅对它半点没有畏惧,反而欢喜的不得了。若是有一天不来见它,便好似浑身都不得劲儿一般。
这让何旭一度暗暗称奇,心道:真不愧是原著中的小强,资质什么的先不去说,单是这份儿胆量,就已远远胜过了常人。
却说林惊羽来到竹屋前,先像何旭招呼了一声,便探着脑袋去寻老黑的下落。
老黑则如往常一样,跟在何旭身后。看了林惊羽一声,冲他叫了一声,算是打招呼了。
本来按照老黑的脾气,是绝不容许一群小孩儿对它“动手动脚”的。怎奈何主人有过严令,不得对二人稍有放肆。它也只能对二人“忍气吞声”。好在通过一年的相处,它也和二人结下了不错的友谊。因此对于二人的抚摸,也不再像刚开始时的那样抗拒。
林惊羽在见到老黑后,立马便不客气的上去摸它。张小凡跟着林惊羽身后,却是表现的乖巧而老实:“四哥。”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孩子们,除了小凡和惊羽外,都管何旭叫“先生”。唯有他们因为与何旭关系甚密,所以才另用称呼。当然,这也是何旭有意为之的事情。至于为何要叫“四哥”,何旭则以“自己在家中行四”一笔带过。
何旭看看小凡,笑着摸摸他的头。见他一双眼睛直盯着老黑,便道:“来看老黑的吧?呵呵,好了。你们和它玩儿吧。不用理我。”
小凡听了,便点点头。却没有如往常那样领着老黑出去;反倒是林惊羽,已经迫不及待的招呼着老黑走人了。
而其他跟着来的孩子,却只能用羡慕的眼神追随在他身后。
毕竟何旭从来没有对张小凡和林惊羽之外的人有过特殊的嘱咐。所以高傲的老黑,自也不会对其他小鬼露出什么好脸色。
呲牙裂嘴,那都是轻的;看见有跃跃欲试、想上来“动手动脚”的,干脆则以吼声待之。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便都乖觉的不去造次。
至于何旭,则仍如往常一般看书写字。
说起来,自从“灵根入体、神兵大成”后,他的修为已经稳稳停在了玉清境第九层的巅峰。
那一路名为“九阳护体神通”的炼体法诀,也随着他心炼南明离火剑时,“自有形入无形,由无形至有形”反复九次后,一同功行圆满。
以他眼下肉身之强悍,寻常攻击已难以伤他分毫。甚至稍差一些的法宝,也已伤他不得。
拥有如此修为与战力,何旭却没有冲击青云门人人梦寐以求的上清境界,反而再一次回到了夯实根基的作业中。
当然,以他时至今日的道行,实已无需日日盘膝搬运。因为在他数十年的精修中,对于太极玄清道的诸般领悟,早已尽数溶入了他的行、动、坐、卧,一呼一息、一举一顿之间。可说举手投足,不无是在练功。
用一句俗世武夫的话来说,便是“功夫上身”了。
由于火行道法的属性问题,通常修习这一类法诀的人,都难免会有脾气暴躁、心性不稳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火行道法,应该说,几乎所有的修士在修为到达相当的高度后,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因此,如何能放能收,做到“和平中正、温润如玉”。便是对于修士们最大的考验。但这种考验,又明显处于功法之外。
而事实又证明,有太多的天纵之才,虽然资质超群,悟性惊人。却多有因为心性之故,止步于某一瓶颈,终生不得寸进者。
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又都以为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功法上、输在了丹药上、亦或败给了所谓的运气。
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没有一颗始终平静的,且随着修为愈深愈加凝炼、厚重的——心。
有鉴于此,在过去的一年里,何旭唯一所做的事,便是“静心养性”。
“小凡,你有心事啊?”何旭一边写着《道德经》,一边随口和有些走神的小凡聊了起来。
可能是出于对原著主角的偏爱。虽然同样面对着相貌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