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明朝海主 >

第5章

明朝海主-第5章

小说: 明朝海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佑强逼着自己咽了一口吐沫,疯狂跳动的心脏才稍微平复了一点。“少船主,你我都是在海上吃饭的,已然犯了朝廷的忌讳,就没有再投靠朝廷的道理!今天你就算是把我宰了,我也不回头再给朝廷做事!”李天佑极力想把这句话说得响亮些,可略微颤抖的声音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恐惧。

    这话一说出来,汪傲的眼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凶狠,换上来的,是眼底的一丝迷茫。“不回头吗?真的就不回头了?”随着呢喃一般的声音,李天佑只觉得脖颈一松,汪傲收起了手中的匕首,仰天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好个不回头。”笑罢,汪傲转头向耗子说道:“这小子的话,你听着耳熟吗?”

    耗子此时也收起了短刀,不过他没有笑,反而是一脸沉重。听了汪傲的话,低声说道:“这句话,小的这些天已经听腻了。”

    “是啊,你听腻了,我也听腻了。好汉子已经死的够多了。”说着,汪傲转头看向李天佑,“罢了!虽然看着不像,你也是条海上的汉子,今天饶你一命。把五峰令拿出来,从此咱们桥归桥,路归路。若他日我做了海上的元帅,缉拿你时,也莫怪我手狠。”

    汪傲松开了李天佑,刚才的那一番惊吓,此时的李天佑能站着已经很吃力了,哪还有力气去给他拿五峰令。倒是李福,慢慢的转身,从大厅的影壁后边取出了一块青铜令牌。

    令牌上的花纹很简单,一面写着个王字,一面画着五座云雾缭绕的山峰。这块五峰令就是李家和王直交易的信物,李家凭着这块令牌在海上不受海盗袭击,也因为这块令牌的原因,至今李家也没遭过倭寇劫掠。同样,由于这块令牌,王直每年从李家那里分走了绝大多数走私的红利。

    李福颤颤巍巍的将令牌递给李天佑。李天佑转手将令牌给了汪傲,在递交的同时,李天佑轻声说道:“汪兄,你也是条汉子,今后若是在海上遇到了,侥幸被小弟略胜一筹的话,李某也饶汪兄一命。”

    汪傲一脸的挪揄的说道:“听到了吗?耗子。”一旁的耗子接口道:“听到了,他说要饶你一命。”汪傲将五峰令揣到怀里,转身向厅外走去。边走边笑:“小子,你说的话我记住了,我等着那一天。”

    汪傲走了以后,李天佑一口气泄了下来,顿时瘫坐到了地上。李福见状,连忙过来搀扶。一边搀扶,一边忍不住埋怨道:“少爷,你这又是何苦呢?这事怎么看都对我李家有利,你为啥还……”李福话说了一半就停住了,但是李天佑能从他的话里感觉到不满的情绪。

    李天佑叹了口气,他拒绝的原因又怎么能告诉李福。只好无奈的说道:“李叔,你就相信我吧,他们这次招安,肯定不会那么顺利的。这次和他们撇清关系,对我李家不算坏事。”李福神色复杂的看着李天佑,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说道:“少爷,你是李家的未来,我不信你又能信谁。老爷早就料到这海上生意做不长久,现在船主归了朝廷,我们无论怎么选以后也是没法再做这生意了。只是可惜少爷你没有跟着他们一起混个官身,以后怕是低了那几家一头。”

    “若是他们还能留住这颗头,那自然是低了他们一头。”李天佑随口说了这么一句,就岔开了话题:“李叔,这汪傲的身手当真了得,只怕我那潘兄在这里,也得吃亏吧。”

    “潘兄?”李福开始有些惊愕,随即笑道:“我也没怎么见过潘常出手,不过去年在海上有高人说过潘常若是肯动真格,能胜他的人不多。所以我才把他推荐给了你。”

    李天佑这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恐怕自己就算是没有起学武的念头,李福也会把潘常派到自己身边做个护卫。

    “至于那汪傲……”李福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他自然也是人中龙凤,要不然船主手下十几万水夫,为何就单单选中他毛海峰做义子。”

    “毛海峰?他不叫汪傲吗?”听了李福的话,李天佑有些诧异。李福解释道:“他本名叫毛海峰,被船主收为义子之后,改姓船主的姓氏,才更名汪傲的。”

    “那他也应该叫王傲啊,怎么姓了汪?”

    李福看着疑惑的李天佑,微微一笑:“这有什么难理解的,王、汪,谁又说得清楚。而且,刚才少爷也说了,咱们干的这都是犯忌讳的买卖。那船主干的又是什么样的买卖?为了免遭诛族,改个姓氏又有何妨呢?”

    李天佑还在思索着李福话中深意,李福转身拿过来刚才汪傲留下来的拿把火枪。一边用手托着枪身,一边轻轻的抚摸着八角形的枪筒。满脸的皱纹极尽舒缓,看他的样子,仿佛是怀里抱着个绝色少女一般。看着李天佑阵阵的恶心。“李叔,一把火枪而已,不至于的吧?”

    听到李天佑说话,李福有些惊奇:“火枪?少爷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名字?”李福一句话把李天佑给问住了,“呃……我这是觉得他们叫铁炮实在不好听,所以顺嘴就给起了这么个名字。”李福点了点头,“咱们之前都是叫火铳的,现在忽然改叫铁炮确实别扭,少爷这个名字起得好。咱们就管它叫火枪了。”

    李天佑见李福信了,赶忙撇开名字的话题:“李叔,刚见到汪傲的时候你许久没有说话,不会就等着他送我见面礼吧?”李福笑的很灿烂:“当然,他是少船主,要面子的人,初次见了少爷怎么能不送点东西。他们身上能拿的出手的东西,除了火枪还有啥?总不能送你二十两银子做见面礼吧?”

    李天佑点了点头,说道:“李叔,为了这一杆火枪,不至于费这么大心思吧?”李福对李天佑的话不以为然,白了他一眼说道:“你不知道,这火枪的威力大得很,要不然当初弗朗机人凭啥能在双屿立足?”李天佑眨了眨眼,不太自信的说道:“他们不是因为跟咱们贸易才在那边站住脚的吗?”

    “贸易?”李福不屑的说道:“这都是屁话!他要是没点依仗,咱们凭啥跟他们贸易,见面就把他们抢光了。你以为船主他老人家那么心善?打过,也谈过,到最后看在银子的份上才让他们占着双屿交易的。就是那个时候,咱们才知道,原来这火器也能那么厉害。船主控制得厉害,这火枪流不进大明,反倒被他给引到了日本。”

    李天佑没有说话,李福继续说道:“后来朝廷出兵扫除了双屿,将那些火枪都带回了北京。这边就只剩下船主他有火枪了。咱们李家曾经提出要用一年的红利换火枪的制造之法,都被船主用借口推搪过去了。现在得了这一杆,说不定咱们就能仿造出来,到时候给咱们这些家丁们每人背一杆,想想都兴奋。”说着说着,李福竟然真的笑出声来。

    这火绳枪没什么复杂的原理,就算是没有这杆明显很粗糙的样品。李天佑自己也有自信把实物造出来。不过看着满脸幸福的李福,他实在不忍心打击他。再想想那些一身劲装的家丁们挂着腰刀,背着火枪列队的样子……这不就是旧社会里的土匪吗。

    李天佑看着抱着枪的李福,一脸怜悯的说道:“李叔,明天您去找几个机灵点的铁匠来,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有十足的把握把火枪造出来。”听到李天佑这话,李福竟然跳了起来,一把攥住了李天佑的手腕,“少爷,你说的这是真的?”

    李天佑手臂吃痛,他实在没想到看似年迈的李福,手上竟然有这么大的力气。连忙点头道:“没错,李叔,你就去找个聪明点的铁匠就行了。”李福点头好像小鸡吃米,“对对,我这就去找,少爷要是真能仿制出来,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李天佑看着兴高采烈跑出去的李福,撇了撇嘴:“仿制?那叫改良!”

 ;。。。 ; ;
第七章 第一个小弟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这时的李天佑正在梦中掐那只吵人的公鸡,他一只手攥住了公鸡的脖子,另外一只手在不停的抽它的脸。若是现在有人在他屋中,还能听到他的嘴里不停念叨着:“不让老子睡觉!不让老子睡觉!”只是不知道为何,他梦中的那只大公鸡,竟然长着一张肥肥胖胖的人脸。末了,李天佑翻了个身,嘴里又嘟囔了一句:“把老子的加班费补齐,不然潘兄削死你。”一句梦话还没说完,他的嘴里又开始打起了呼噜。

    “少爷!少爷!铁匠们找到了!”

    李福一头撞进了李天佑的卧室,身上很多地方都有泥土的痕迹,花白的胡子上还挂着露珠,也不知道他这一夜跑到哪里去了。

    李福进屋就开始大喊大叫,吓得李天佑激灵一下就从床上坐了起来。惊魂未定的李天佑茫然的看着站在床边的李福,“李叔,你昨晚去挖汪傲家的祖坟了?怎么这一副样子?”

    李福又气又好笑,“混账话,我怎么可能干那种缺德事。”李福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那样子确实挺惨。不由得解释道:“我这是早上没注意,在路边跌了一跤。这个不妨事,你先去看看我找到铁匠们合不合格。”

    看着李福那一脸激动,李天佑也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还想再睡一会。迷迷糊糊的开始下床穿衣服,一边下床一边还在想:铁匠们?这个们是什么意思。

    李家码头有专门的铁匠铺,主要是为了平时修船打造个船钉或者修理工具什么的方便。等李福带着李天佑来到这间铁匠铺,一进门就吓了李天佑一跳。小小一间铁匠铺里,竟然老老少少的站了二十多个人。

    李天佑嘴角微微抖动,回头问李福:“李叔,这些都是你这一个晚上找来的铁匠?”看着李天佑的表情,李福得意的笑着说:“怎么样,我让人把整个海门县的好铁匠全都给找来了,每个人都出两倍的工钱,他们愿意得紧。有一个还是我亲自去的,回来时脚滑了一下,这才跌了一跤。”

    李天佑无语的看着这个李福亲自请来的铁匠:颤颤巍巍的半倚在门框上,年纪比李福都大,满脸的皱纹堆叠,牙都快掉光了。李天佑很怀疑他还能不能拿得动铁锤。舔了舔略微发干的嘴唇,李天佑伏在李福耳边小声说道:“李叔,您工作热情高是好事,可这个人太老了,连风箱都快拉不动了,还怎么打铁?”李福也伏过来小声说道:“少爷,你别看他年纪大,我年轻时他就是整个海门最好的铁匠了,他爹曾经上过宝船,给马三保当过铁匠。后来马三保死了,皇上招他进京,结果半路上病倒在海门了,就留在这里养病,谁曾想,养了两年病,他病好了,皇上却病死了。”

    李天佑神色复杂的看着这个本来有可能成为工部大匠的老人,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既然他父亲是郑和的铁匠,想必他的手艺也不差,若是他愿意,就留在咱们这里养老吧。他就没个后人什么的吗?”

    李福努了努嘴,李天佑这才看见,原来在这老人背后,还有一个孩子,年纪也就十三四岁,干枯瘦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躲在老人的身后,畏畏缩缩的看着李天佑。李福指着这个孩子说道:“这是他的孙子,他们家只有这爷孙两个了。”

    “只有他们两个了?”李天佑对李福的话感到奇怪,“这老人和他父亲怎么也在海门生活了两代,算上他的儿子,也是三代人了,怎么会只剩下这两个?”

    “少爷,这都是命啊。”李福叹了口气,开始给李天佑讲述这老人的历史:“这老汉名叫梁博,他的父亲当年上京的时候,他还是怀里抱着的孩子。后来他长大成人,娶了个本地的媳妇。结果媳妇生下儿子没两年就跟个江西的商客跑了。幸亏他有副好手艺,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儿子也有出息,被长洲县的胡员外给招了女婿,日子过得很是不错。也就是七八年前吧,朝廷剿灭双屿的那个时候,非说胡家通倭,连女儿带女婿全都给砍了头。若不是抓人的总旗卖我个面子,他们两个也都被砍了。你说他们是不是命苦。”

    李天佑听得目瞪口呆,这哪是命苦,分明就是祖传的霉运啊。“李叔,你跟这梁博有交情吧?说句实话,把他们两个找来,究竟是为什么?”

    李福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道:“少爷,我当年还是府里杂役的时候,没少去这梁博的铁匠铺。后来这关系就熟了,他爹下葬的时候,还是我帮的忙。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他是手艺人,这几年干不动了,日子也就不好过,他这人又倔,不肯要人救济。我曾想找老爷开个口,把他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