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主-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仗,你不也过去看了吗?那些巨大的加莱赛军舰,轻而易举的就碾碎了那些盖伦帆船。这就是国家舰队的实力,咱们当初在海上到处惹人厌的时候,也没见他们用国家舰队来对付咱们,这说明了什么?”
帕沙摇了摇头,老海雷丁说道:“这说明了那边有利益,只有**裸的利益,才能驱动这些庞大的战争兵器。加莱赛啊,那东西出海就要流水一般的花钱,没有利益谁会动用这种东西。”
帕沙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们让咱们从这边走,就是想要借这些国家舰队的手来消灭咱们。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咱们也是奥斯曼的贵族,他们可不应该对着自己的同胞挥刀啊。”
“同胞?他们才不认为咱们是他们的同胞。这把刀老早就已经悬在咱们头上了。”老海雷丁冷冷一笑,“知道这近十年来,为什么我从来都没去过伊斯坦布尔,也不让你去的原因吗?”
帕沙摇了摇头,父亲曾经说过的原因是路途遥远,这一路不安全。可帕沙知道这不是真话,他们是海盗,只要他们自己不出海打劫,这一路就安全得很。
老海雷丁叹了口气,“大约在十年前,这位阿卜杜拉苏丹刚刚继位不久。他曾经找过我谈话,他想要对这些欧洲人动武,需要一个前沿阵地。他想要咱们的领地,要阿尔及这里,作为他作战的阵地。”
“后来呢?”帕沙从来都没听过这件事,他开口追问道。
“我拒绝了苏丹的要求。”老海雷丁轻描淡写的说道。“因为他想要和咱们交换土地,用一块面积相当于阿尔及两倍大的土地来交换阿尔及。”
“为什么?”土地面积大了自然是好事,帕沙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拒绝苏丹的提议。
“因为他们要用来交换的土地,在的埃及的南部。”
帕沙沉默了,如果他们去了埃及南部,就相当于被苏丹一脚从地中海给踢走了。红海沿岸全都是奥斯曼的领土,他们如果真的去了那边,就连老本行都没办法做了。总不能抢自己国家的船队吧。苏丹这是要直接将他们从海盗团变成靠天吃饭的乡下贵族。
 ;。。。 ; ;
第215章 海雷丁的后手
老海雷丁拒绝了苏丹的要求,就相当于直接断送了自己家族在奥斯曼帝国的地位。虽然本来像他这种被招揽的贵族也没什么太高的地位,但是毕竟还有价值。现在他们直接就连价值都没有了,所以才会处处受人排挤。
看着皱起了眉头的儿子,老海雷丁微微一笑。“不用发愁,没有什么事能打到我们这些海上的战士。而且,就算我现在哭着去求苏丹,让他把我们的领地换到埃及也不管什么用了。他已经对咱们出手了。能忍十年,也算是他心性不凡。”
帕沙点了点头,“现在欧洲人全都发了疯似的开始出海,本土空虚,正是我们奥斯曼帝国下手的好机会。”
老海雷丁拍了怕帕沙的肩膀,“别想太多了,儿子。只有冲过眼前的风浪,才有更广阔的天空。现在对于咱们是个危局,也是个绝顶的机会。”
机会?听到自己父亲的话,帕沙明显的楞了一下,他只看到了前方纷纷扰扰的非洲航线,后方苏丹在朝着自己虎视眈眈。危局已经是摆在眼前了,可这机会又从何说起呢。
老海雷丁咧开大嘴,浓密的胡子缝隙中,可以看到那已经为数不多的牙齿。“早在十年前,我就已经埋下了后手。苏丹不是想让咱们去埃及吗?虽然我拒绝了他,可也曾偷偷的过去查探过一番。当时想着,若是那里比阿尔及差不了太多,我干错就找苏丹认个错,答应了他的要求算了。”老海雷丁说道这里摇了摇头,“可是那个地方除了棉花什么都没有。不是沙漠就是泛滥平原,实在是太贫瘠了,如果我们过去,就连吃饭都会成为大问题。”
帕沙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父亲,从这些话里,他听不出所谓的后手在哪里。那老海雷丁继续说道:“当年我们伪装成商人,从开罗直接穿越到了红海,在那里缓缓的行进着,毕竟咱们有可能会把家搬过去,所以我们当时几个老伙计看的很仔细。”
“我们穿越了整个红海,在那里也没有找到适合咱们的土地。当我们走到红海海口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既然大老远的过来了,总得留下点什么。”说到这里,老海雷丁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我去了一趟亚丁,在那里买下了一座造船厂。现在已经十年过去了,那座船厂已经发展得规模相当不错了。”
“这就是后手?”帕沙想不明白亚丁的造船厂和父亲说的机会有什么关系。
老海雷丁看着帕沙,眼中充满了惋惜。“儿子,你必须要学会动脑子,只有这样,我们的族人才能够顺利的活下去。”老海雷丁耐心的给帕沙解释着:“现在苏丹不是要让我们去印度吗?他们想让咱们从直布罗陀出去和那些欧洲人拼个你死我活。却没有想到咱们在亚丁那里有一座船厂。我们只需要从红海过去,直接在亚丁接船,然后从红海一路杀向印度。这样既不会遇到那些欧洲人。速度够快的话还能在印度占上一席之地。”说着话,老海雷丁舔了舔嘴唇,“听说印度那边可是富得流油,真要是在那边能扎下根,那咱们就举族迁过去。”
老海雷丁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烈火,“到那时候,咱们就再也不用看着伊斯坦布尔的脸色过日子了。”
看着父亲的眼神,帕沙的心里咯噔一下,他虽然知道父亲一直对奥斯曼帝国没什么好感,但是却没想到他已经生了脱离奥斯曼的心思。多年以来,帕沙一直站在奥斯曼的立场上与那些欧洲人作战,现在猛然知道了父亲的心思,不禁有一些恍然。“父亲,或许情况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苏丹陛下他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离直布罗陀近一些所以才会让咱们出海的。”慌乱之中,帕沙开始为苏丹开脱了。
老海雷丁深深的叹了口气,再看向帕沙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儿子,你这样的性格会葬送掉咱们的将来。你是这阿尔及的主人,绝对不能有这种天真的想法。苏丹已经对咱们动手了,你难道还想着要在奥斯曼过太平日子?奥斯曼已经容不下咱们了。咱们只有自己去找出路。”
说到这里,老海雷丁转身朝门口走去。走到门口的地方,他停住了脚步。“咱们现在已经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不要再对那个苏丹抱有什么幻想了。我已经老了,已经走不动了。家族的存亡就全靠你了。记住,你是海雷丁家的家主。你的肩头担负着我们全族人的性命。”
说完,他就缓缓的走出了帕沙的房间。
自从父亲离开之后,帕沙就一直没出过房间。他将自己在房间里关了一整天,直到第二天早上,脸上略微有些憔悴的帕沙才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出来之后的第一件事,他就找了一个手下,“去伊斯坦布尔回信,就说我帕沙愿意接受苏丹的命令,为奥斯曼帝国征讨印度。”
交代完这件事之后,那名手下出海去伊斯坦布尔送信。紧随他之后,帕沙带了十名随从也踏上了东去的商船。
经过一天的考虑,帕沙已经想通了。父亲说的没错,他现在首先是海雷丁家的家主,其次才是奥斯曼帝国的贵族。海雷丁家族是他的根基,如果家族没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苏丹已经朝自己举起了战刀,现在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么顺从苏丹,出海去送死,然后整个海雷丁家族失去所有的战力,就此衰败下去,等着苏丹派人来重新掌控阿尔及这片土地。
或者就向自己的父亲说的那样,从红海去亚丁,到印度去拼一把。如果能够拼下一片土地,就将整个家族全都搬过去。如果不能,也算是完成了苏丹的命令,至少能躲过这当头的一刀。
帕沙选择了听从父亲的意思,他伪装成了商人,坐上了去开罗的商船。然后从那里穿越到红海,再一路南下去亚丁。亚丁有着父亲的船厂,和他当年留在那里的老伙计。
 ;。。。 ; ;
第216章 红胡子造船厂
苏利文是奥斯曼东部贵族选中的第二个幸运者。不像图辛,图辛是苏丹选中的,他直接感恩苏丹就够了。而苏利文则是整个东部贵族的集团挑选出来的,他背负着整个东部贵族的利益。
苏利文的领地不在波斯湾周围。众人推举他接替图辛去占领印度,也完全就是因为苏利文这个人没有一点的野心。苏利文领地在苏摩尔附近。在底格里斯河畔,地处肥沃的两河流域。他的家族世代都以农耕为主,苏利文也是一样,他从来都没想过要改变些什么。没有野心,没有胆魄,只是每天守着自己那些农田,看着农夫们耕种,等着他们将粮食收入仓库,然后来年继续耕种。
这样的人不是优秀的执行者,却是最优秀的利益分配者。因为他没有胆量去私吞即将到手的任何一丝利益。只要他成功的占领那些被葡萄牙人所遗留下来的城市,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会有专门的人去仔细评估那些城市,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利润分配比例去将它们像切蛋糕一样的划分出来,分给东部贵族集团的每一个人。
按照协定,如果那些城市里的利润足够多的话,苏利文可以在卡利卡特得到一座纺纱厂。虽然他也不确定在印度到底有没有纺纱厂这种东西,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这次的任务。因为他没有勇气去反抗整个东部贵族们的意思。更何况他的任务也不算繁重,,只要自己过去一趟就够了。那些船不是自家的,船上的那些水手也不是自家的,不用征用自家的农夫,也不会影响土地的耕种。只是自己过去一趟,就有可能得到一座纺纱厂,这是多么划算的事情。
就像所有东部贵族一样,苏利文也从来都没想过,那平静的大海上到底会有着什么样的危险。
苏利文的船队出发了,依旧是从巴士拉出发,带着东部贵族们给他凑起来的二十条商船,带着船上那些各个家族的精英们,向着印度出发了。
本来他没想过自己会带二十条船出海,最初的预计是五到八条船。但是因为到凑人手的时候,所有的贵族都十分的热情,每个家族都要派出自己家里的精英和苏利文一起过去。因为人数的原因,所以最后这船队就变成了二十条船。
看着这只浩荡而庞杂的船队,苏利文心中充满了满足感。虽然他没有什么野心,但是看着这些大船,和船上的那些人,他从心底就会有一种安全感。每个家族都给他派出了一小队的战士,这是安全感的主要来源。虽然跟着这一队战士,每个家族都还附赠了一名会计师。那不过就是个添头,有这些战士就足够了。
看着波斯湾沿岸的景色,苏利文甚至开始在脑海里构想等待着他的纺纱厂到底会是个什么样的规模。如果规模太大了可是不好,因为他的领地里出不了那么多的棉花。纺纱厂规模太大,会有很多的浪费。但是如果规模太小了,又有些对不起自己这一趟的行程,毕竟自己也是代表着整个奥斯曼东部贵族的利益来占领印度,如果自己得到的纺纱厂规模太小,总会让他有一种吃亏了的感觉。不上不下的中等规模就是最好的,在收获季节可以够自家使用,在淡季时还可以帮着其他家族去纺纱,顺便收取一些微薄的加工费。
在苏利文对未来的畅想中,船队出了霍尔木兹海峡,沿着阿拉伯海,朝着印度的方向驶去。他所走的这条路线,与当初图辛所走的一模一样。
亚丁的码头上,帕沙带着自己的十名随从也上了岸。在到达开罗的时候,他就已经得到了手下的回信,那些东部贵族已经准备出航了,从时间上来算,他已经比那些人要晚了好几天。所以他必须要加快自己的步伐。
上岸之后的第一件事,帕沙就直接赶奔父亲所买下的那家船厂。老海雷丁的船厂名字很特别,叫“红胡子造船厂”。帕沙在码头上随便找了个人一打听,就知道了这家船厂的位置。
红胡子造船厂在整个亚丁城也是十分有名的。与其他本地船厂所造出来的船只不同,红胡子造船厂所造出来的船采用了大量的欧洲造船术,他们造出来的那些船,也都是以坚持耐用而著称。虽然美观方面略微有些不及本地的那些船厂,可船又不是工艺品,再好看也不如出海后能安全回来。谁不愿意自己有一条坚固耐用的船呢。所以这红胡子造船厂的生意特别的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