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反贪记-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诚顿了一下,拍拍春生的肩膀,接着又向旁边的三望说道:“三望,去叫个太医过来,太医的学生也行,不能在这拖着。”
此轮共有四十二个考生晋级,锦衣卫只招收二十人,因此还要进行最终的对决,这次为一对一,赢了就是钦定三六百户所的锦衣卫,输了回家。
铜锣一响,张诚只一招便让对方丧失了战斗力,直接胜出。
“阿呆哥,你赢了,你是锦衣卫了!”三望冲过来,高兴地一把抱住张诚。
“是的,赢了。”这时,张诚却发现后面的春生,不像三望那么兴奋,好像有什么心事。
于是张诚走过去问道:“怎么了春生?”
春生满脸挂笑,道:“没什么,就是身体有些不舒服,恭喜你阿呆哥,终于成了锦衣卫,以后我们还得仰仗着你。”
“这还用说,以后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张诚拍了一下胸脯。
“那当然,阿呆哥当了锦衣卫,以后谁还敢惹咱们。”三望哈哈笑道。
这时就听春生捂着脸颊哎呦一声。
张诚和三望同时关心道:“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刚才在圈里打斗时面庞受了点伤,现在还疼得厉害。”
“哦,那三望你带春生先回家吧,我等会还要领锦衣卫制服,这二百文你拿着,出了校场叫辆马车,这样春生也舒服一点。”张诚说着从怀里掏出两个大铜板来。
三望连忙摆手拒绝,道:“不,不,不,阿呆哥我们有……”
“叫你拿着!就拿着!”张诚命令式的说道。
“这……这二百文太多了,叫辆马车到咱村一百文就够了。”三望看了一眼春生难为道。
张诚拽过三望的胳膊,把两个铜板一把拍在三望的手里,道:“路上注意安全,多照顾你春生哥。”
“嗯,那……那我们就先回去了,正好也能提前给大伙报个喜,让他们乐呵乐呵。”三望说着便搀起春生。
“阿呆哥你自己也多保重,今天实在身体不争气,不能一睹你穿上飞鱼服的风采了。”春生带着遗憾的口气说道。
张诚看着二人的背影,考中锦衣卫应该是件高兴的事,但感觉到的确是一种凄惶,张诚知道春生是在妒忌自己,也知道他是个要强的人,自尊心太重,也被本村和邻村的人赏识夸赞了这些年,而自己中了这个锦衣卫后,这些将都不在属于他。
这轮最终胜出二十一人,三六百户所发出的告示上说明只招收二十人,这是钦定的人数,多一个都不行,百户赵大勇打算从这二十一人当中,抽出两个倒霉蛋,再抉择一次,但宋七示意不用,并且把外面的锦衣卫飞鱼套服通通搬进了军帐之内。随即二十一位考生也都被叫了进去。
张诚一进军帐,便左顾右盼,他在找一个人——刘萧,深怕她突然冒出来再给自己来一口,方才亲眼见这丫头进了军帐,怎么现在没看到,难道是离开了?
 ;。。。 ; ;
第十七章 一百俩银票
简单的整列好队伍后,众人拱手鞠礼道:“见过宋大人!见过赵百户!”
军帐里面比较宽敞,大概有一百五十多平,宋七坐在一把用红木打的端椅上,面前还有一张台案,也是红木的,非常有势子,百户赵大勇站在他的身侧。其余锦衣卫及都察院的院吏分站在两旁。
一般锦衣卫百户官职为正六品,而钦定百户所的百户为从五品,和锦衣卫副千户官职相当,宋七为正四品,比赵大勇高两级。
“免礼。”宋七抬手示意道。
“谢大人。”众考生齐声道。
“恭喜各位,通过层层筛选,最终站在这里,但并不代表,你们都能进入三六百户所,孙超、钱二虎、卫磊、贾松、孔亮,你们五人出来一下。”宋七道。
随即从人群中走出五为考生站到人前。
“可知为何叫你们几个吗?”宋七道。
“不知,不知,不知……”五个考生拱手各自低声说道。
“好,那我告诉你们,你们几个不能进入三六百户所。”宋七道。
“凭什么?宋大人,我们都是通过层层删选考进来的呀?”其中一个考生急色说道,其余四个考生也都叫喊不平。
“凭什么?好!那我就来告诉你们。”宋七说着向一旁的文官使了个眼色。
然后那文官端了一个木质的大拖盘出来,然后放在几位考生面前。
托盘上放着几包鼓鼓的银子,还有两张银票,而且每个银袋子上面都贴了一张写着名字的纸条。
几位考生见到托盘上的银袋子和银票,顿时愣住了,相互看了看,哑口无言,因为他们的名字都出现在纸条上。
“你们为考锦衣卫,行贿我部和户所官员,证据确凿,尔等如今还有何话说。”宋七不急不躁地说道,但却能给人一种莫名的震慑。
“这……这……这……”五个考生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开口
宋七撩了一下袍服,神色平和道:“好了,行贿的不只你们几个,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没有通过前面的测试,这次我们也是放开了收,就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有投机取巧之心,结果收的贿银近达万俩,其实你们几个是通过自己的本事才走到现在这一步,为何要再多此一举呢?”
一个考生叹了口气,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道:“嗨!前些日子,我见其他考生都在找关系,送银子,我虽不是什么富家子弟,但心想,若是自己不送,到时肯定吃亏,于是便筹集了一些银俩,找了个官面上的朋友,帮忙打点大点,不料结果却帮了倒忙。”
“嗨,我也是……”
“我也是……”
其他四位考生也都悔不当初地抱怨起来。
“考虑到你们行贿数额不大,此次行贿人数众多,你们也是从流行贿,便不再追究问责,但是,锦衣卫你们是不能再加入了,因为你们毕竟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好了,话已至此,你们回家去吧,以后好好反思。”宋七道。
“宋大人,我们错了……”
“大人,开恩呐……”
“……”
五人齐刷刷跪倒,自责悔过,想让宋七网开一面,但宋七坐如石佛,随后数名锦衣卫把这些人架了出去。
张诚目送那几个倒霉蛋,庆幸自己一没钱,二没路子,否则自己可能也就搭上了,谁知道这个宋七这么铁面无私。
军帐恢复平静后,宋七笑呵呵得向离身不远,年逾六十的一位青袍老官说道:“曾监察史,听说你最近运气不错,在饭馆吃饭都能捡到一百俩银票,一百俩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青袍老官突听宋七这话,乍然一愣,接着几步走到宋七面前,拱手道:“下官确实有在饭馆捡到一百俩银票,那日正和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友,在宣武门附近的一家川菜馆饮酒畅谈,不巧筷子没拿稳,掉在了地上,正低下身子去捡筷子时,却发现桌下有一张银票,拿起一看,才知是一百俩。”
青跑老官继续道:“我以为这银票是我那好友掉的,问了他,他却说不是,我就琢磨,是不是先前在这桌吃饭的人不小心落下的,于是吃完饭后,我就坐在那里等了一个时辰,可还是没有等到来寻的失主,于是就和店里的小二哥说,倘若先前有在我们那桌吃饭的客官回来找要东西,你就让他们来找我,于是我还把我的住处写在纸上,交给店里的小二哥,我也不知为何,过了几日,都不见有人来寻。”
“曾监察史,今天文考的卷张,昨日是不是在你那保管的。”宋七问道。
“确实是由下官代为看管的。”青袍老官恭敬地回答道。
虽然青袍老官要比宋七年长二十来岁,但官场理道还是要遵循的,该如何还得如何。
“哦,如此说来,估计那一百俩银票,别说再过几日,就算是再过几年也不会有人来寻。”宋七面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在场的众人无不知晓宋七的话意,当然,青袍老官更能明白:“宋大人,您说这话是何意,就算您官位再高,您也不能这般公然诋毁下官呀!”
青袍老官刚说完,宋七狠拍了一下桌面,直起身子,面色厉然:“公然诋毁?身为我都察院正七品监察史,竟不能克己奉公,以身作则,渎职收受他人贿银,视我大明律法于不顾,我问你,齐员外家齐二公子,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惹事生非,识字不过百数,他怎能通过先前的文卷考试,分明就是你头一日模仿这齐二公子的笔迹,提前做好一张,今日文考完后,你主动要求批阅他所在区域的考卷,好将他那张空白文卷换成你之前做好的那一张,可惜的是,在上一轮,这齐家二公子,被站在这里的二一零八号张诚,一招打倒在地,这也算是天意。”
张诚突然听见自己的名字,心里一凉,因为他可不想有什么事,万一这个宋七调查有误,再把自己搅合进去可就不好了。自己还要靠这份差事养家糊口呢?
“这个……这个下官真的不知什么齐家二公子,还请大人不要再枉指下官了。”青袍老官激动地拱手说道。
“哼!这个你拿去看看!”宋七说着,便向青袍老官面前扔了个纸团。
青袍老官躬腰捡起打开一看,顿时啊地一声惊住了,这就是自己那天给饭馆里的小二哥留写住所的那张纸,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个宋七又从哪得到的呢?
没等青袍老官开口,宋七向锦衣卫中一人叫道:“宽子,去给曾监察史看看,不知道他现在还认不认识你。”
 ;。。。 ; ;
第十八章 都察院贪官
“得嘞,七哥,呃……是!宋大人。”一个年龄约在二十五左右,身型匀称,外貌俊朗,个子中上,约有一米七六的锦衣卫站出来答道。
宽子又明方宽,在三六百户所是从七品小旗官,武艺高强,为人仗义,也不拘一格,平时叫惯了宋七为七哥,但突然意识到这种情况不太适合这么称呼,便连忙改了口。
方宽走到青袍老官面前,道:“客官我们又见面了,那天吃得可好吗?”
“你是?怎么这么眼熟,看起来再哪见过?”青袍老官,歪着头皱眉思索。
方宽从怀里掏出一撮假胡须,粘在嘴上,嘻嘻笑道:“这样你认出来了吗?”
青袍老官,顿然惊诧后退一步,指着方宽,道:“你就是那天饭馆里的小二哥?”
“没错,我就是,没想到曾监察史还记得我。”方宽咧嘴一笑。
“好啊,你……你……你这个宋七,竟然找人跟踪我查我,真有你得。”青袍老官此时也不管职位的高低,直接称呼宋七的又名,既无奈又气氛。
“我手握天子御令,上至朝廷一品大臣,下到差衙小吏,凡涉贪纳贿者,皆可查办,敢问你又有何查不得?那天在都察院晨议,我就见你神色不定,心事重重,又想到过几天便是三六百户所招收锦衣卫的日子,我进督察院这三年来,见你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也不愿往那方面去想,但为探个究竟,好好认识你这个人,我还是让宽子去查你的行迹,宽子,接下来你来说。”宋七侧身,不愿再看这个平日清素廉洁的老官。
方宽向宋七拱了一下手:“是,宋大人。”接着一副松散的样子向青袍老官说道:“那天你穿着便服,我一直跟踪你到宣武门的那家饭馆,在门口有个衣着贵气的中年人在等候相迎,我见你和那中年人会面时,你左顾右盼,根据以前查案的经验,一看就知这事有鬼。为了更好的接近你们,我便乔装成了里面的店小二,果然,你们吃了没多久,那人就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扔到了桌下,接下来我就不用再说了吧?曾监察史。”
皇帝让宋七彻查反贪,在办案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硬茬子,因此便指派锦衣卫三六百户所协助都察院反贪,虽然二者不是直属上下级的关系,协助也无需事事听从,但百户赵大勇和宋七是刎颈之交,只要宋七开口,三六百户所上下便鼎力相助,当然督察院反贪有功,受到皇帝的封赏,自然也少不了三六百户所的兄弟,久而久之,宋七倒成了三六百户所的一把手。
青袍老官,听得面色黯然,突然跪倒在地,向宋七哀